资源简介 重庆一中高2026届高三9月月考政治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解放思想”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原则,深刻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导向,推动了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阅读材料,回答1一2题。1.“解放思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精神动力。春秋时期,管仲提出“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宋代王安石主张“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明代李贽倡导“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解放思想”的观念于传统文化中早已有之且在不同时代皆有体现②传统文化中“解放思想”的观念,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来源③对传统文化中的“解放思想”精神,应批判继承,与时俱进地弘扬④“解放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具有永恒不变的普遍价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邓小平在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他强调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并以此推动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由此可知①“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②要实现“解放思想”就要抛弃传统和既有理论,重新探索发展道路③坚持“解放思想”是党和国家事业永葆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④“解放思想”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内涵在新时代己经发生根本性改变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时强调:“要坚持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辩证统一,既不能脱离实际空谈远大理想,也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过程而丢失远大理想。”以下关于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关系理解正确的是①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现阶段不需要考虑远大理想的问题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体现③当前,共产主义理想缺乏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直接现实性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就是在实践层面坚持共产主义方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第1页共6页重庆一中高2026届高三9月月考政治答案题号2答案ABADCC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CBDBDD17.(52分)(1)(6分)近三年来,我国新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2分),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及增速均有所下降(2分);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数量和占比高于制造业(1分),高技术产业使用外资数量和占比较低(1分)。(2)(12分)①外资直接投资,为高技术产业带来资金支持(1分),助推相关领域的产能扩张(1分)和技术升级(1分)。②通过外资企业本土化研发和技术扩散(1分),提升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水平(1分)和竞争力(1分)。③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有利于我国高技术产业适应国际市场竞争规则(2分),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1分)。④利用外资有利于我国高技术产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1分),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2分)。(3)(8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1分)我困民营经济领域的改革,是调整上层建筑、优化生产关系的表现,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1分)实行全困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1分)保证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1分)激发民营经济投资和技术创新活力,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1分)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制定,(1分)将“两个毫不动摇”法律化,(1分)从而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1分)(4)(9分)①完善居民公共生活设施(1分),改善居住环境(1分),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1分)。②稳定企业就业岗位,(1分)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1分)扩大就业(1分)。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1分)调节个人收入分配,(1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分)。(5)(9分)①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分)②国有经济围绕国家战略进行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1分)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1分)引领经济社会发展。(1分)③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分)发展民营经济有利于推进科技创新,增加就业,稳定经济增长。(2分)④“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巨大成就的取得是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等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发展的第1页共4页结果,(2分)题中观点具有片面性。(6)(8分)①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分)在“十四五”目标实现过程中发挥着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的主心骨作用。(1分)②党根据国情作出部署和战略决策,(1分)为成就取得提供了遵循。(1分)③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1分)提升党的战斗力、领导力;(1分)进行伟大斗争,有效应对风险挑战;(1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民生改善(1分)。解析1.B一解析】①对:管仲、王安石、李贽的观点都有“解放思想”倾向,不同时代都有体现;②错:传统文化不是改革开放的“理论来源”(理论来源是实践);③对: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成分需批判继承、与时俱进:④借:“解放思想”不是传统文化核心,也不会“永恒不变”。2.A一解析】①对:邓小平强调思想僵化会“亡党亡困”,说明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必要前提;②错:解放思想不是“抛弃传统和既有理论”,而是实事求是:③对:思想僵化会让党和国家失去生机,解放思想是保生机的必然要求:④惜:解放思想不是“特定阶段产物”,内涵也未“根本改变”。3.C一解析】①错:不能因共产主义漫长就“不考虑远大理想”;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在初级阶段的具体体现:③错:共产主义理想也有现实基础,且“直接现实性”是实践的特点,不是理想的;④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践行共产主义方向。4.B一解析】①对:毛泽东提出革命胜利后建“社会主义国家”,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后转社会主义革命;②借: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求独立),不是“实现工业化”;③对:革命从“农村包围城市”转“城市领导乡村”,工作重心转移是革命阶段变化的要求:④借:1949年3月新中国未成立,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5.A一解析】①对:习近平的城乡融合理念,继承了马克思“消灭城乡对立”思想,又结合新时代实际,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②错:材料没说“城乡矛盾即将消失”,反而“重塑城乡关系”说明矛盾仍存在:③对:理念是基于“新时代城乡发展实际”提出的,符合规律:④借:理念提供“根本遵循”,但没有“具体行动方案”。6.D一解析】①错:资本主义国家也能为人类发展作贡献(如科技进步),不能全盘否定:②对:社会主义的长远目标是人类解放,与“人类共同进步”一致;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pdf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