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山东师大二附中九年级(上)段考物理试卷(9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一个物体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这对平衡力突然消失,则物体将( )A. 立即停止运动 B. 运动速度越来越快C. 速度减慢,最后停止 D. 仍做匀速直线运动2.下列现象都是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吸热的是( )A. 夏天,冰棒冒“白气” B.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C. 初冬地面上霜的形成 D. 水正在慢慢地结冰3.小聪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在同一杯水中先后做了如图所示的两次实验,这是为了探究( )A.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B. 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C. 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否相等D. 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4.甲、乙、丙为三根锰铜合金线,甲、乙粗细相同,但甲较长;乙丙长度相同,但丙较粗,则三根合金丝的电阻值相比较( )A. 甲最大 B. 乙最大 C. 丙最大 D. 一样大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热量就减少B.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 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D. 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它们的内能一定相等6.如图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 )A. 保持不变B. 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C. 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D. 稍微下降一些7.如图所示,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盐水中,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漂浮状态,在乙杯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是( )A. 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B. 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小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C. 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D. 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8.一般家庭的卫生间都要安装照明灯和换气扇。使用时,有时需要各自独立工作,有时需要它们同时工作。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你认为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A. B.C. D.9.“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下落到地面附近时,由于受到空气阻力而做减速运动.在减速下降的过程中,返回舱的( )A. 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B. 动能减小,势能增大C. 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D. 动能减小,势能减小10.工人用滑轮组把一箱货物从一楼提升到五楼,在滑轮组上加润滑油后,机械效率提高了,则加润滑油后工人提升同样的重物时,做的( )A. 有用功减小,总功不变 B. 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小C. 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 D. 有用功减小,总功减小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11.小乐同学写出一些常见的物理量的大小,其中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的是( )A. 人沐浴时水的温度约为40℃ B.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C. 我国提供给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 D.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36V12.图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 起子 B. 筷子C. 道钉撬 D. 钢丝钳13.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未对物体做功的是( )A. 如图甲,张华背着书包站立不动 B. 如图乙,起重机吊着货物水平匀速移动C. 如图丙,售货员推着购物车前进 D. 如图丁,刘星用力推车,车未动14.关于厨房中的物理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洗碗时“油花”漂在水面上,其原因是油的密度比水大B. 用高压锅煮饭,熟得快是因为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C. 一小勺盐放入满杯的水中,水未溢出,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 拧开醋瓶盖,醋味扑鼻是由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5.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要使两灯都发光,甲、乙、丙三处所连电表的情况是( )A. 电流表、电压表、电流表B. 电流表、电流表、电压表C. 电压表、电流表、电压表D. 电流表、电流表、电流表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分。16.(1)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物理学家的杰出贡献。为了纪念这些伟大的物理学家,人们常用他们的名字作为计量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能量的基本单位是______(填写中文名称),帕斯卡是______(填写物理量名称)的单位。(2)有一不带电的验电器,当用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跟它接触后,验电器带______电,若再用另一带电体与之接触后,验电器的箔片先闭合后张开,则这一带电体带______电,验电器后来带______电。(3)热机工作时请按照四个冲程的正确顺序将下列四幅进行排列:______。示意图中,其中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______冲程。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17.小华和小琳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实验探究。猜想1: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猜想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1)如图甲所示,小琳在家中利用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她用手把空饮料罐按入水中,水面上升的越高,她感到越吃力。这个事实可以支持猜想______(选填序号)。(2)他们为了研究猜想1和猜想2,选用了体积相同、重力不同的三个圆柱形物体A、B、C,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①由图可得知A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_____N,然后又分别把重为4.5N、5N的B、C物体放入水中,记下了测力计的示数。比较图中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②比较图中序号为a、d、e的三次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______。(3)为了研究猜想4,小华将同一块橡皮泥依次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分别进行实验,实验现象如图丙所示。比较了测力计的示数,小华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小琳认为小华的结论不可靠,主要原因是______。18.小宁在放学的路上常看到如图甲所示的交通警示牌,为了研究车辆超速、超载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他用铁球A、木球B(mA>mB)碰撞静止在同一水平长木板上的木块,进行了“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探究实验。如图乙所示。(1)甲、乙两图是探究动能与______的关系,需要将同一小球分别放置于斜面的不同高度后,使其由______状态自由滚下。(2)分析甲、丙两次实验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3)每次实验中,如果小球具有的动能越多,那它就能对木块______越多,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______的多少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多少。通过实验可知,发生交通事故时,车辆超载、超速就会对被撞的物体产生更大的危害。(4)小宁查阅课本知,小球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只与起点的高度有关,小球起点越高,到达底端的速度越大。他与同学们针对这个现象从能量转化角度进行了交流:小球从光滑斜面上滚下,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小球减小的重力势能______增加的动能(选填“>”、“=”或“<”),重力势能和动能分别与高度、速度有关的同时,又都与自身的______这一共同因素有关。因此,可以分析出物体在光滑斜面上下滑的速度只受起始的高度影响了。为了验证以上分析,同学们又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观察比较两球的运动情况,若铁球A相对于木球B______,就可以说明任一时刻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了,于是他们又继续开始了探究……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1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正中央放着一个圆形鱼缸,重为30N,其底面积为200cm2.鱼缸内装有0.2m深的水,水的质量是27kg.(g=10N/kg)请计算:(1)鱼缸内所装水的重力;(2)鱼缸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3)鱼缸对桌面产生的压强。20.如图所示,R1的电阻为20Ω,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1.5A,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求:(1)电源电压;(2)R2的电阻值;(3)电路的总电阻。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D 10.【答案】B 11.【答案】ABC 12.【答案】ACD 13.【答案】ABD 14.【答案】BCD 15.【答案】AC 16.【答案】焦耳;压强; 正;负;负; DABC;做功 17.【答案】3 1 无关 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18.【答案】速度 静止 在速度一定时,小球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做功 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 = 质量 相对静止 19.【答案】解:(1)水的重力G=mg=27kg×10N/kg=270N;(2)鱼缸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0.2m=2×103Pa;(3)鱼缸对桌面的压力F=G+G缸=270N+30N=300N,受力面积S=200cm2=0.02m2;鱼缸对桌面的压强p′===1.5×104Pa。 答:(1)鱼缸内所装水的重力是270N;(2)鱼缸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是2×103Pa;(3)鱼缸对桌面产生的压强是1.5×104Pa。 20.【答案】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1)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由I=可得,电源的电压:U=I1R1=0.3A×20Ω=6V;(2)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R2的电流:I2=I-I1=1.5A-0.3A=1.2A,则R2的电阻值:R2===5Ω;(3)电路的总电阻:R===4Ω。答:(1)电源电压为6V;(2)R2的电阻值为5Ω;(3)电路的总电阻为4Ω。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