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堂教学设计【课型】唱歌课型【教学内容】湖南文化出版社二年级上册第八课《唱歌、听赏》第1课时《贝壳之歌》【教材分析】《贝壳之歌》是湖南文化出版社二年级上册第八课《唱歌、听赏》第1课时唱歌课。《贝壳之歌》是一首源自荷兰的经典儿歌,荷兰濒临北海,海洋文化浸润生活,歌曲便植根于这一背景,以孩童视角捕捉海滩拾贝的童趣场景,旋律中饱含对海洋馈赠的喜爱,通过优美和声传递出自然与童真的和谐之美。【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对音乐充满兴趣,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和模仿能力 。他们能准确分辨欢快与舒缓的音乐情绪,跟随简单节奏拍手、跺脚,但对复杂节奏型的把握还不够精准。在演唱方面,能自然发声、完整演唱简短儿歌,不过气息控制较弱,音准稳定性有待提高。识谱能力处于萌芽阶段,仅能认识简单音符。课堂上乐于参与律动、表演等互动活动,但注意力易分散,持续专注时长较短。教学中需借助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资源、游戏化活动,调动学习积极性,逐步提升音乐感知与表现能力。【教学目标】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一)审美感知感受3/4拍"强弱弱"的韵律美感和歌曲优美流畅的旋律风格。(二)艺术表现能用自然、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准确把握"同头换尾"乐句的旋律变化。(三)创意实践能结合歌曲内容设计简单的肢体律动,尝试用打击乐器(如三角铁、棒铃)为歌曲伴奏,丰富音乐表现形式。(四)文化理解了解歌曲源自荷兰的文化背景,知道海洋文化对当地音乐的影响。【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掌握3/4拍的强弱规律,能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主旋律。2. 乐于参与二声部合唱实践,感受合作演唱的乐趣。(二)教学难点1.准确演唱"同头换尾"乐句的旋律差异,把握一字多音处的音准与时值。【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教师:(播放海浪音效)同学们仔细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呀?预设:是海浪的声音!教师:听得真准!提到大海,你们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画面呢?预设:蓝色的海水、沙滩、海鸥、贝壳……教师:大家想到了这么多美景!老师要给你们看一样大海的"小礼物"(展示贝壳图片),谁来说说你见过的贝壳是什么样子的?预设:有花纹、形状圆圆的、硬邦邦的……教师:这些小贝壳藏着大海的秘密呢!在荷兰,有一首儿歌专门唱给贝壳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贝壳之歌》。书写板书《贝壳之歌》。【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一)聆听音乐,感受情绪教师: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歌曲的速度是中速,情绪是优美,歌曲以生动诙谐的笔调描绘出阿凡提骑驴赶路的鲜活场景。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这首歌曲:《贝壳之歌》是一首源自荷兰的经典儿歌,荷兰濒临北海,海洋文化浸润生活,歌曲便植根于这一背景,以孩童视角捕捉海滩拾贝的童趣场景,旋律中饱含对海洋馈赠的喜爱,通过优美和声传递出自然与童真的和谐之美。歌曲的节拍有什么特点?预设:回答问题教师:歌曲是3/4拍,你们知道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接下来我们边听音乐边打节奏预设:打节奏教师:《贝壳之歌》是一首源自荷兰的经典儿歌,你们了解荷兰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下面通过视频走进荷兰预设:欣赏视频教师:下面我们带着节奏朗诵歌词预设:朗诵歌词【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提问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初步的聆听对音乐的情绪、速度建立初步的认知,为后续的教唱奠定基础】(二)分析音乐,表现音乐教师:歌曲为G大调、3/4拍、一段体结构,由三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旋律起伏流畅,以"5 3 5"的核心动机勾勒海浪与贝壳的鲜活形象;下面跟琴演唱第一乐句简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第二、三乐句采用"同头换尾"的创作手法,旋律开头相似而结尾略有变化,形成呼应感。下面跟琴演唱第二乐句简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跟琴演唱第三乐句简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整体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我们利用乐器为歌曲伴奏【设计意图:通过感受、学唱音乐,体验音乐表现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对于音乐情感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教师:下面请同学们上台利用乐器和声势动作为童谣伴奏表现音乐预设:表现音乐【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教师:下面我们欣赏视频预设:欣赏教师: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预设: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演唱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传达的积极向上、珍惜幸福生活的情感,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激发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五、结语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六、课堂小结(或教学反思)本节课以"海洋情境"为线索,通过音效、图片和节奏游戏自然导入,有效调动了学生兴趣,多数学生能准确把握3/4拍韵律。在主旋律学唱环节,借助"画旋律线"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乐句特点,效果较好。但二声部教学仍显仓促,部分学生因低声部旋律不够熟练,合唱时出现跟唱高声部的情况。此外,对学生演唱声音的细节指导不足,气息与声音位置的要求不够明确。后续需优化二声部分层教学策略,增加小组合作练习时间,同时精炼课堂语言,让指导更具针对性。七、课堂练习(一)填空题1.《贝壳之歌》是一首来自______的儿歌,歌曲采用______拍节奏。2.歌曲为一段体结构,共______个乐句,其中第二、三乐句采用______的旋律特点。(二)判断题1. 《贝壳之歌》是一首单声部歌曲,演唱时无需关注和声效果。( )2. 演唱3/4拍歌曲时,应突出第一拍的力度,体现"强弱弱"的规律。( )答案:(一)填空题1.荷兰,3/4 2.三,同头换尾(二)判断题1.× 2√.【板书设计】《贝壳之歌》1=F 3/4拍 优美的 荷兰民歌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让教学更有效目 录01 本课目标 02 新课导入03 新知讲解 04 课堂展示与拓展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总结(一)审美感知感受3/4拍"强弱弱"的韵律美感和歌曲优美流畅的旋律风格。(二)艺术表现能用自然、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准确把握"同头换尾"乐句的旋律变化。(三)创意实践能结合歌曲内容设计简单的肢体律动,尝试用打击乐器(如三角铁、棒铃)为歌曲伴奏,丰富音乐表现形式。(四)文化理解了解歌曲源自荷兰的文化背景,知道海洋文化对当地音乐的影响。提到大海,你们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画面呢?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歌曲的速度是中速,情绪是优美,歌曲以生动诙谐的笔调描绘出阿凡提骑驴赶路的鲜活场景。歌曲背景:《贝壳之歌》是一首源自荷兰的经典儿歌,荷兰濒临北海,海洋文化浸润生活,歌曲便植根于这一背景,以孩童视角捕捉海滩拾贝的童趣场景,旋律中饱含对海洋馈赠的喜爱,通过优美和声传递出自然与童真的和谐之美。歌曲的节拍有什么特点?接下来我们边听音乐边打节奏《贝壳之歌》是一首源自荷兰的经典儿歌,你们了解荷兰吗?下面通过视频走进荷兰下面我们带着节奏朗诵歌词歌曲为G大调、3/4拍、一段体结构,由三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旋律起伏流畅,以"5 3 5"的核心动机勾勒海浪与贝壳的鲜活形象。下面跟琴演唱第一乐句简谱下面跟琴演唱第二乐句简谱下面跟琴演唱第三乐句简谱整体演唱下面我们利用乐器为歌曲伴奏下面请同学们上台利用乐器和声势动作为童谣伴奏表现音乐欣赏视频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一)填空题1.《贝壳之歌》是一首来自______的儿歌,歌曲采用______拍节奏。2.歌曲为一段体结构,共______个乐句,其中第二、三乐句采用______的旋律特点。(二)判断题1. 《贝壳之歌》是一首单声部歌曲,演唱时无需关注和声效果。( )2. 演唱3/4拍歌曲时,应突出第一拍的力度,体现"强弱弱"的规律。( )答案:(一)填空题1.荷兰,3/4 2.三,同头换尾(二)判断题1.× 2√.《贝壳之歌》1=F 3/4拍 优美的荷兰民歌感谢同学们的聆听!(共27张PPT)让教学更有效第八课唱歌、听赏01本课目标02新课导入03新知讲解04课堂展示与拓展05课堂练习06课堂总结目 录(一)审美感知感受3/4拍"强弱弱"的韵律美感和歌曲优美流畅的旋律风格。(二)艺术表现能用自然、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准确把握"同头换尾"乐句的旋律变化。(三)创意实践能结合歌曲内容设计简单的肢体律动,尝试用打击乐器(如三角铁、棒铃)为歌曲伴奏,丰富音乐表现形式。(四)文化理解了解歌曲源自荷兰的文化背景,知道海洋文化对当地音乐的影响。仔细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呀?提到大海,你们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画面呢?大家想到了这么多美景!老师要给你们看一样大海的"小礼物",谁来说说你见过的贝壳是什么样子的?这些小贝壳藏着大海的秘密呢!在荷兰,有一首儿歌专门唱给贝壳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贝壳之歌》。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歌曲的速度是中速,情绪是优美,歌曲以生动诙谐的笔调描绘出阿凡提骑驴赶路的鲜活场景。歌曲背景:《贝壳之歌》是一首源自荷兰的经典儿歌,荷兰濒临北海,海洋文化浸润生活,歌曲便植根于这一背景,以孩童视角捕捉海滩拾贝的童趣场景,旋律中饱含对海洋馈赠的喜爱,通过优美和声传递出自然与童真的和谐之美。歌曲的节拍有什么特点?歌曲是3/4拍,你们知道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吗?接下来我们边听音乐边打节奏《贝壳之歌》是一首源自荷兰的经典儿歌,你们了解荷兰吗?下面通过视频走进荷兰下面我们带着节奏朗诵歌词歌曲为G大调、3/4拍、一段体结构,由三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旋律起伏流畅,以"5 3 5"的核心动机勾勒海浪与贝壳的鲜活形象。下面跟琴演唱第一乐句简谱第二、三乐句采用"同头换尾"的创作手法,旋律开头相似而结尾略有变化,形成呼应感。下面跟琴演唱第二乐句简谱下面跟琴演唱第三乐句简谱整体演唱下面我们利用乐器为歌曲伴奏下面请同学们上台利用乐器和声势动作为童谣伴奏表现音乐欣赏视频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一)填空题 1.《贝壳之歌》是一首来自______的儿歌,歌曲采用______拍节奏。2.歌曲为一段体结构,共______个乐句,其中第二、三乐句采用______的旋律特点。(二)判断题1. 《贝壳之歌》是一首单声部歌曲,演唱时无需关注和声效果。( )2. 演唱3/4拍歌曲时,应突出第一拍的力度,体现"强弱弱"的规律。( ) 答案:(一)填空题1.荷兰,3/4 2.三,同头换尾(二)判断题1.× 2√. 《贝壳之歌》1=F 3/4拍 优美的 荷兰民歌感谢同学们的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新教材】唱游·音乐 湖南文化出版社二年级上册第八课-《贝壳之歌》-课件.pdf 【新教材】唱游·音乐 湖南文化出版社二年级上册第八课-《贝壳之歌》-课件.pptx 【新教材】唱游·音乐 湖南文化出版社二年级上册第八课-《贝壳之歌》-课堂教学设计.docx 大海的声音.mp3 荷兰.mp4 贝壳之歌.mp3 贝壳之歌.mp4 贝壳之歌伴奏.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