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熔化和凝固 同步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熔化和凝固 同步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3.2熔化和凝固
新知梳理
一、物态变化
自然界中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 、 、 。同种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 。
[点拨]物态变化是指物质存在的状态发生变化,但物质的种类不改变。
二、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
2.凝固: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
三、熔点和凝固点
1.研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相同吗
(2)猜想与假设: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 ,可能与物质的 有关。
(3)实验装置:如图3-2-1所示。
(4)测量工具:温度计、秒表。
(5)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将海波和石蜡碎粒分别放入两个大试管中,再把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观察两试管中海波和石蜡的熔化情况,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海波和石蜡熔化前、熔化过程中及完全熔化后的温度(待温度升至40 ℃开始,每隔 1m in 记录一次),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时间/ min 0 1 2 3 4 5
海波的温度/℃
石蜡的温度/℃
(6)分析论证:根据表中数据在图3-2-2中描点连线得到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7)实验结论
①海波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 (选填“吸热”或“放热”),但温度 ;熔化前和完全熔化后温度不断 。
②石蜡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 (选填“吸热”或“放热”),温度 ,它在熔化时的现象:
(8)评估交流
本实验采用“水浴法”对试管进行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对试管加热的原因是
2.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常见的晶体有冰、海波等。
(2)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常见的非晶体有石蜡、松香等。
3.熔点和凝固点
(1)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2)凝固点: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的温度。
4.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时间”图像
(1)晶体熔化曲线解读
如图 3-2-3 所示,图中AB段为固体吸热升温阶段,图中 BC段为晶体吸热 阶段,温度不变,图中CD段为液体吸热升温阶段。熔化所用时间t= 。
(2)熔化和凝固时“温度-时间”的其他三个图像
图甲为 图像。图乙为 图像,图丙为 图像。
[点拨]熔化(凝固)图像中,若有一段与时间轴相平行的水平线段,则这种固体一定是晶体,水平线段所对应的温度就是这种晶体的熔点(凝固点 ),水平线段所对应的时间差就是这种晶体熔化(凝固)所用的时间;若图像中没有与时间轴相平行的水平线段,则这种固体为非晶体。
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类型 吸、放热情况 温度变化
熔化 热 ①晶体熔化时温度 ; ②非晶体熔化时温度
凝固 热 ①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温度 ; ②液体凝固形成非晶体时温度
[点拨]不能认为晶体达到熔点就会熔化,其熔化过程仍需吸热,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继续吸热。同理,液体凝固形成晶体的条件是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应用示例
类型一 熔化和凝固现象
例1 冻豆腐空隙多,弹性好,是许多人喜爱的食物。将光滑细嫩的豆腐放入冰箱冷冻,豆腐里的水遇冷 成冰,体积变大;再将豆腐从冰箱取出,豆腐里的冰吸收热量 成水,就做成了“冻豆腐”。(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方法指导]判断物态变化的方法
要判断发生的现象是哪种物态变化,关键是弄清物质的始状态和末状态。注意“熔化”和“溶化”的不同,后者表示物质溶解在溶剂中的过程,例如盐溶于水变成盐水。
类型二 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例2如图3-2-5 甲所示是某小组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每隔1m in记录一次温度值。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表示: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海波的温度/℃ 40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 。
(2)在1 min 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温度为 ℃。
(3)由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海波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由实验可知,海波熔化需要的条件是:① ;②继续吸收热量。
(5)另一小组在利用相同的器材进行这一实验时,观察到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计示数缓慢上升。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烧杯中的水少
B.对试管内的海波不断搅拌
C.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试管壁
D.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
[规律总结](1)实验采用水浴法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物质受热均匀且温度变化平稳。(2)温度计要与被测固体颗粒充分接触,且避免接触容器底、容器壁或悬空等。(3)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a.酒精灯要用点火工具点燃,严禁用一盏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b.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类型三 熔化和凝固图像
例 3 (多选)如图 3-2-6所示是某同学在“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在第 5 min 时,该物质 处 于 固 液 共存态
B.在 BC 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 in
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45℃
[规律总结](1)当晶体温度为其熔点(或凝固点)时,晶体可能处于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3)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类型四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4 夏天在农贸市场卖海鲜产品的摊位上,经常看到摊主将冰块放在新鲜的海产品上面用于保鲜,这主要是因为冰有较低的温度和熔点,且冰在 (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菜不易被冻坏,这是因为水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窖内温度不至于太低。[规律总结]熔化吸热有致冷作用,会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例如:夏天,超市里将冰块放到新鲜的海产品上来保鲜。凝固放热,可以调节环境的温度,例如: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来防止蔬菜被冻坏。
课堂小结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新知梳理】
一、固态 液态 气态 物态变化
二、1.固液
2.液 固
三、1.(2)不相同 种类
(7)①吸热 不变 升高
②吸热 升高 由硬变软,最后变为液体
(8)水浴法加热能使物质受热均匀且温度变化平稳
4. (1)熔化
(2)晶体凝固 非晶体熔化 非晶体凝固四、吸不变 不断上升 放 不变不断下降
【应用示例】
例1 凝固 熔化
例2 (1)秒表 (2)42(3)晶体
(4)①温度到达熔点 (5)C
例3 AD
例4 熔化 吸收 凝固 放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