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升华和凝华 同步学案 (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4升华和凝华 同步学案 (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3.4升华和凝华
新知梳理
一、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从 态直接变成 态的过程叫作升华。升华 热。
2.凝华:物质从 态直接变成 态的过程叫作凝华。凝华 热。
[说明]升华和凝华现象不存在液态这一中间环节,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发生升华和凝华现象,仅限于某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如: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碘、冰、萘、金属钨易升华,气态碘、气态萘、气态钨易凝华。
二、水循环
1.水的三态之间的转化及吸、放热情况
2.六种物态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应用示例
类型一 升华现象及其特点
例1 (2023永州)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在炎热的夏天可以吃上来自各地的新鲜食品,人们为了防止食品在长时间运输过程中腐烂变质,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给食品降温,这是利用了 ( )
A.干冰熔化吸热
B.干冰液化吸热
C.干冰升华吸热
D.干冰凝华吸热
[易错警示]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中间不经过变为液态的过程,升华吸热。樟脑丸变小、人工降雨等都涉及升华现象。
类型二 凝华现象及其特点
例2 (2023 陕西)“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伟大成就之一。古人通过观测天体运行,总结出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的规律,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诗句“一朝秋暮露成霜”,描述了“霜降”前后的气温变化。下列对诗句中所涉及的自然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
A.露和霜都是固体
B.露是由霜熔化形成的
C.霜是由露凝固形成的
D.霜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例 3 一提到“雾凇”,许多人总会联想到东北地区,其实甘肃省的一些地区也会遇到这一现象。如图3-4-1所示为天水出现的“雾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雾凇和冰的形成过程一样
C.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D.雾凇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易错警示](1)雾凇和雾是不同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而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2)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和“水雾”分别是由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凝华和液化形成的,故出现在温度较高的一侧,如冬天的“冰花”出现在窗玻璃的内侧。
类型三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例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漫游世界的小水滴
有了水,万物才能生存。在一定条件下,水变换着自己的形态,从而造就了各种奇特的自然景观。自然界中缥缈的云和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雨、冰雹,都是小水滴的“杰作”。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液态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不断蒸发成水蒸气。含有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① 成小冰晶,被上升的热气流顶起,形成云。云随风飘荡,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不断变化成水蒸气再变成小冰晶。当冰晶大到上升的气流无法托起时,它不得不降落。冰晶在下落过程中,或② 成小水滴形成雨落向地面,或形成雪落向地面。
“人工降雨”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向云中播撒干冰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解除或缓解农田干旱,增加水库灌溉量或供水能力,或增加发电水量等。我国最早的人工降雨实验是在1958年,这年夏季吉林省遭受到 60年未遇的大旱,人工降雨获得成功。
(1)请给短文中的横线处补填上适当的物态变化名称:① ;② 。
(2)自然界中的雾、露、霜、雪、冰雹,其形成过程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水是万物生存的必需品,请你写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措施: 。
(3)请你说明利用干冰实施“人工降雨”的原理: 。
[规律总结]水循环过程中形成的气象
课堂小结
第 4节 升华和凝华
【新知梳理】
一、1.固气 吸
2.气固 放
【应用示例】
例1 C 例2 D 例3 C
例4 (1)①凝华 ②熔化
(2)雾 露
用洗菜水浇花(或用洗衣水洗拖布等)
(3)干冰进入冷云层,会迅速升华为气态的二氧化碳,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而下落,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会熔化,从而和原来的小水滴一起降落到地面形成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