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生活中的透镜同步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生活中的透镜同步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5.2生活中的透镜
新知梳理
一、照相机
1. 原理:如图5-2-1所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照相机的胶片相当于 。
2.成像特点:照相机工作时,被拍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较 ,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较 ,在胶片上得到的是 的像。
二、投影仪
1.原理:如图5-2-2所示,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 相当于物体;
平面镜的作用是 ,使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2.成像特点:投影仪工作时,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较 ,远 (选填“大于”或“小于”)屏幕到投影仪的距离,在屏幕上得到的是 的像。
三、放大镜
1.放大镜是个短焦距的 。
2.成像特点:将放大镜放在物体上方适当的位置,通过放大镜可以成一个 的像,此时像与物在凸透镜 侧。
[拓展]保证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像,移动放大镜,发现:放大镜离物体越近,所成的像越小;放大镜离物体越远,所成的像越大。
四、实像和虚像
类型 实像 虚像
成像的 示意图 (P点是二倍焦距点)
形成 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由实际光线的相交而成
承接情况 用光屏承接 用光屏承接
应用举例 照相机成像、投影仪成像、小孔成像 放大镜成像、平面镜成像
共同点 眼睛都能看到,摄像机和照相机都能拍到
应用示例
类型一 照相机的原理和应用
例1 如图5-2-3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B.照相机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像
C.要使胶片上的像变大,只把镜头向后缩就可以
D.要在胶片上成更小的像,物体离镜头必须近一些
[规律总结]照相机的调节使用:(1)物体离镜头越近,像到镜头的距离越大、暗箱越长,底片上所成的像越大、成像范围越小;(2)物体离镜头越远,像到镜头的距离越小、暗箱越短,底片上所成的像越小、成像范围越大。
类型二 投影仪的原理和应用
例2 如图5-2-4所示是投影仪的成像原理,在“练习调节投影仪”的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的画面,但是,画面超出了屏幕范围。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 (选填“增大”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规律总结]使用投影仪时:(1)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小于镜头到屏幕的距离;(2)投影片离镜头越近时,屏幕上所成的像越大,像到镜头的距离越远;(3)投影片和它的像在镜头的两侧;(4)投影片在屏幕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类型三 放大镜的原理和应用
例 3 如图 5-2-5所示,小明通过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观察到邮票正立、放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的像是实像
B.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 15 cm
C.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 15 cm
D.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 30cm
[规律总结]将凸透镜尽量远离物体,但物体仍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就可以将物体放大得更大一些。
类型四 实像和虚像
例4 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实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C.虚像是人的幻觉,光线并没有进入人眼,而实像则相反
D.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
[方法指导]实像和虚像的异同
不同点:(1)成因不同,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2)像的正倒不一样,实像一般是倒立的,而虚像是正立的;(3)呈现效果不同,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而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共同点:都能用眼睛看到。
课堂小结
【新知梳理】
一、1.凸透 光屏
2.远近 倒立、缩小
二、1.凸透 投影片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近小于 倒立、放大
三、1.凸透镜
2.正立、放大 同
四、反向延长线 能 不能
【应用示例】
例1 A
例2 减小 上
例3 C
例4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