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第15章 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15.1 第2课时 轴对称课堂小结随堂演练获取新知情景导入例题精讲情景导入在一张半透明的纸的左边画一只左脚印,再把这张纸对折后描图,打开对折的纸,就能得到相应的右脚印.左脚印和右脚印有什么关系?图中的线段PP′与直线l是有什么关系?PP’观察:下面的每对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A′ABCB′C′对称轴对称轴获取新知它们都在一条直线的两旁,如果沿这条直线对折,两个图形重合.折叠后重合的两点叫作对应点(也叫对称点)轴对称的定义包含两层含义:(1)有两个图形,且形状、大小完全相同.(2)两个图形的位置必须满足沿一条直线对折后能完全重合.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概念认知比较归纳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区别联系一个图形具有的特殊形状两个全等图形的特殊的位置关系1.都是沿着某条直线折叠后能重合.2.可以互相转化.A’B’ABCC′O1O3如图,△ABC和△A′B′C′关于直线 l 对称,点A′,B′,C′分别是点A,B,C的对应点.连接AA′,BB′,CC′,分别与直线l交于点O1,O2,O3.(1)线段AB与A′B′,BC与B′C′,AC与A′C′有什么数量关系?(2)∠A与∠A'有什么关系?∠B与∠B'呢?∠C与∠C'呢?AB =A′B′,BC=B′C′,AC=A′C′.∠A=∠A',∠B=∠B',∠C=∠C'.探究与思考O2B如图,△ABC和△A′B′C′关于直线 l 对称,点A′,B′,C′分别是点A,B,C的对称点.(3)线段AA′与直线 l 有什么位置关系?O1A与O1A′的长度有何关系?AA′⊥lO1A=O1A'对于其他的对应点,如点B与点B′,点C与点C′也有同样的结论,即对称轴经过连接对应点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即:直线l垂直于线段AA',且平分AA'A’B’ABCC′O1O3O2经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作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又叫作线段的中垂线.性质一: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二: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概念认知问题:如何画一个点的对称图形?画出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lA﹒A′O作法:(1)过点A作l的垂线,垂足为点O.(2)在垂线上截取OA′=OA.点A′就是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几何图形都可以看作由点组成.对于某些图形,只要作出图形中一些特殊点(如线段端点)的对称点,连接这些对称点,就可以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例1 如图,已知△ABC和直线l,作出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ABC分析:△ABC可以由三个顶点的位置确定,只要能分别画出这三个顶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连接这些对称点,就能得到要画的图形.例题讲解作法:(1)过点A画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点O,在垂线上截取OA′=OA,A′就是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3)连接A′B′,B′C′,C′A′,得到△A′B′C′即为所求.(2)同理,分别画出点B,C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C′ .ABCA′B′C′O画原图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图形的步骤:①找:在原图形上找关键点(如线段的端点);②作:作各个关键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③连:按原图的顺序连接所作的各对称点.随堂演练1.下列图形中,△A′B′C′与△ABC关于直线MN成轴对称的是( )B2.如图,△ABC与△DEF关于直线MN轴对称,则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A.AB∥DFB.∠B=∠EC.AB=DED.AD的连线被MN垂直平分A3. 如图,一种滑翔伞的形状是左右成轴对称的四边形ABCD,其中∠BAD=150°,∠B=40°,则∠ACD的度数是________.65°4. 如图,画出△ABC关于直线 l 对称的图形.解:如图.轴对称定义作图原理方法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找关键点;(2)作对称点;(3)连线.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