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检测考试模拟试题九年级物理答题卡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单选题。1.[A][B][C][D] 4. [A][B][C][D]2. [A][B][C][D] 5. [A][B][C][D]3. [A][B][C][D] 6. [A][B][C][D]二、填空题。7.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9.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10.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11.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12. __________________13.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14.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15. __________________16.17.(1)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18.(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19.20.(1)(2)(3)21.(1)(2)(3)2025—2026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检测考试模拟试题九年级 物理A. 冰镇饮料 B. 摩擦发热(考试时间:90 分钟,分值:80 分)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C. 搓手取暖 D. 钻木取火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3. 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内部底端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压下活塞,观察到硝化棉燃烧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 起来。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效。3. 测试范围:第 13 - 15 章,人教版 2024 年九年级全一册。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 3题图 第4题图A.0℃的冰块没有内能 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 A.硝化棉被点燃,主要是由于摩擦生热C.物体温度升高了,一定吸收了热量 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B.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活塞对硝化棉做功,使得硝化棉内能增大C.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2. 如图所示,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D.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的内能增大4. 图甲是太阳能照明风扇,图乙是太阳能照明风扇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流程图,白天安装在室外的太阳能1 / 4电池板工作时,给蓄电池充电,将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室内的照明风扇工作时蓄电池给电动机和照明灯供电。对图乙方框中能量形式判断正确的是( )A.①是“内能” B.②是“电能”C.③是“光能” D.④是“机械能” A.在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正电荷B.用验电器能直接检测出玻璃棒带的是正电荷5. 下列四幅图中,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C.玻璃棒与金属球接触时,玻璃棒上有部分正电荷转移到金属箔上D.两片金属箔都带上了正电,所以互相排斥由闭合变为张开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7. 某款儿童用的驱蚊手环,刚撕开包装袋会闻到驱蚊剂的味道,这是______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温度越高气味越明显,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______。8. 古诗“花气袭人知骤暖”,从花的芳香气味变浓可以知道周边的气温突然升高,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花气袭人是________现象。汽车的发动机选用水做冷却剂,主要是由于水的________大的缘故。A.图甲,过山车向下运动时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9. 烧瓶内盛少量水,用橡皮塞紧,向瓶内打气。空气推动瓶塞时,空气对瓶塞__________,瓶塞被推出B.图乙,水电站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后,瓶口周围有__________出现,在这一过程中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C.图丙,自行车运动员奋力蹬车时,人体内的一部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D.图丁,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刹车片会发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6. 如图所示,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一个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9题图 第12题图 第 13题图 第 14题图10. 汽车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如图所示的四个冲程,请按一个工作循环的过程,将四个冲程图重2 / 4新排序:________,图________所示的冲程是给汽车提供动力的。四、实验题(每空 2 分,共 24 分)11. 我国是世界陶瓷制造中心,年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烧制一块 7kg的陶瓷薄板,需要燃烧5kg 17.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 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和初温也的燃料,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_J,期间陶瓷薄板会从20℃升高到 820℃,在升温过程中这 相同。块薄板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 ,燃料热值 ]12. 根据内燃机能量流向的信息图,可知该内燃机的工作效率为________%。13. 如图所示,验电器A带正电,验电器B不带电,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验电器A、B的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在金属棒上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瞬间电流的方向是________(两空均选填“由A到B”或“由B到A”)。 (1)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应选择___________两装置进行实验,并通过___________来反映不同物质吸热的多少;14. 指纹识别解锁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手机解锁方式,如图所示,手指轻轻触碰感应区即可解锁,感应区(2)同时点燃甲、乙两装置中的燃料,对初温都相等的液体 a进行加热,通过观察___________判断燃料相当于手机电路中的___________。用充电宝给手机充电过程中,充电宝相当于电路中的___________,1、2的热值大小。当燃料 1、2全部燃烧完后,甲装置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80摄氏度,乙装置中温度计此时充电宝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的示数是90摄氏度,由此判断燃料___________(选填“1”或“2”)的热值较大;15. 南宁被称为“电动车之城”,电动车因其具有轻便、节能、环保等特点备受市民青睐。给电动车电 (3)若液体 a是水,根据记录的数据,先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再计算出燃料 1、2的热值,该计算结果瓶充电时电瓶相当于电路中的__________。 ___________(选填“不变”“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三、作图题(共 3分) 18. 为了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入A、B两种液体,并且用相同的装置16. 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路,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加热,如图甲所示。3 / 4(2)在此过程中丁烷气体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卡式炉的加热效率。(1)实验中,应该向两个烧杯中加入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相同的两种不同液体;(2)如图甲所示,组装实验装置时,应遵循__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原则调整固 21. 如图,我国某舰艇圆满完成首次航行试验任务,为我国海军建设和发展注入新动力。该舰艇在平静定夹的高度,实验中吸热多少是通过观察________(选填“温度计的示数”或“加热时间”); 的海面上静止时,舰艇底最低点到水面的竖直距离为 。若某段航行过程中,该舰艇在平静的海面上(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可知,两温度计示数 平稳的匀速直线航行了 ,发动机做的有用功为 。已知:海水的密度 ,都升高到 40℃时,A增加的内能________(选填“>”“=”或“<”)B增加的内能;若使两者吸收 该舰艇所用燃料的热值 。求:相同的热量,则温度变化最大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4)如果用其中一种液体来做机器的冷却剂,用________(选填“A”或“B”)效果比较好。五、简答题(3 分)(1)该舰艇在平静的海面上静止时,海水对舰艇底最低点的压强是多少Pa?19. 北方冬天暖气片中用水作为传热介质,请从比热容角度解释原因;若暖气片表面温度过高,容易烫伤人体,这是通过什么方式改变人体内能?(2)该段航行过程中,发动机提供的前进的动力是多少N?六、计算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20. 国庆节假日期间,赵涛和家人在郊外野餐,使用折叠卡式炉采用丁烷气体作为燃料烧水。壶内装有(3)若该舰艇发动机的效率为 ,则该段航行过程中,消耗燃料的质量是多少 ?3kg水,把水从 20℃加热至 10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在加热过程中消耗了 60g的丁烷气体,已知丁烷气体的热值是 。求:(1)水吸收的热量;4 / 4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检测考试模拟试题九年级 物理 答案解析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18分)答案:D解析:A选项: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0℃的冰块也具有内能,A错误。B选项: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而非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内能大小还与物体质量、状态等有关,B错误。C选项: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C错误。D选项: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更剧烈,内能一定增大,D正确。答案:A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A选项:冰镇饮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饮料内能减小、温度降低。B选项:摩擦发热是通过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内能。C选项:搓手取暖是通过双手摩擦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属于做功改变内能。D选项:钻木取火是通过克服木头间的摩擦力做功,使木头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属于做功改变内能。综上,A选项与其他三项改变内能的方式不同。答案:D解析:A选项:硝化棉被点燃,主要是由于迅速压下活塞时,对筒内气体做功,使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着火点,而非摩擦生热,A错误。B选项: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是活塞对筒内气体做功,而非对硝化棉做功,气体温度升高后通过热传递使硝化棉内能增大,B错误。C选项:下压活塞时,是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筒内气体的内能,C错误。D选项:下压活塞,对筒内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D正确。答案:D解析: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太阳能(光能)转化为电能,所以①是光能;蓄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所以②是化学能,③是电能;电动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照明灯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光能,所以④是机械能。综上,D正确。答案:D解析:A选项:过山车向下运动时,高度降低、速度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A正确。B选项:水电站中,水流推动水轮机转动,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正确。C选项:自行车运动员蹬车时,消耗体内化学能,转化为自行车前进的机械能,C正确。D选项:汽车刹车时,刹车片与车轮摩擦,速度减小,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刹车片发热,D错误。答案:D解析:A选项: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并非创造电荷,A错误。B选项:验电器只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不能直接检测出物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B错误。C选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玻璃棒与金属球接触时,金属箔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使金属箔带正电,而非正电荷转移,C错误。D选项:两片金属箔都带上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由闭合变为张开,D正确。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答案:扩散;无规则运动;剧烈解析:刚撕开包装袋闻到驱蚊剂味道,是驱蚊剂分子进入空气中,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气味越明显。答案:扩散;比热容解析:“花气袭人”是花香分子的扩散现象;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相比,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更多,所以汽车发动机用 water 做冷却剂。答案:做功;白雾;内;机械解析:向瓶内打气,空气推动瓶塞时,空气对瓶塞做功,自身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瓶内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雾;此过程中空气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答案:乙、甲、丁、丙(具体需结合冲程图,假设乙为吸气、甲为压缩、丁为做功、丙为排气);丁解析: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吸气冲程:进气门开、排气门闭,活塞下行;压缩冲程:两气门都闭,活塞上行;做功冲程:两气门都闭,火花塞点火,活塞下行(提供动力);排气冲程:排气门开、进气门闭,活塞上行。所以正确排序为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做功冲程(丁)给汽车提供动力。答案:2×10 ;4.34×10 解析: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放;陶瓷薄板吸收的热量吸陶瓷(注:原文中陶瓷数值可能为℃,按此计算)。答案:32解析:内燃机效率是输出有用功占燃料释放总热量的比例,由图可知,废气损失33%、冷却水损失30%、摩擦与辐射损失5%,则效率。答案:由B到A;由A到B解析:验电器A带正电(缺少电子),B不带电,用金属棒连接时,B中的自由电子会向A定向移动(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子移动的反方向,即由B到A);电流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一致,与电子移动方向相反,所以瞬间电流方向由A到B。答案:开关;电源;电解析:感应区控制手机电路通断,相当于开关;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提供电能,相当于电源,此过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答案:用电器解析:给电动车电瓶充电时,电瓶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相当于电路中的用电器。三、作图题(共3分)答案:解析:作图时,需用规范电路符号,按实物图中各元件的连接顺序绘制,如电源正极出发,经过开关、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确保导线不交叉,元件符号正确。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24分)答案:(1)甲、丙;加热时间解析: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需控制燃料相同(保证相同时间放出热量相同)、液体质量和初温相同,改变液体种类,所以选甲、丙;通过加热时间反映液体吸热多少(转换法)。(2)温度计示数变化;2解析:比较燃料热值,需控制液体种类和质量相同,改变燃料种类,通过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判断燃料放出热量多少(示数变化越大,燃料热值越大);乙装置示数更高,说明燃料2放出热量更多,热值较大。(3)偏小;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没有完全被液体吸收(有热量损失)解析:计算时,用液体吸收的热量代替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但燃料燃烧时部分热量散失到空气中,液体吸收的热量小于燃料实际放出的热量,导致计算出的热值偏小。答案:(1)质量解析: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需控制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质量不同),保证实验公平。(2)自下而上;加热时间解析:组装装置时,需先调整下面酒精灯的高度,再固定上面的铁圈,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实验中用相同装置加热,相同时间内液体吸收热量相同,通过加热时间反映吸热多少。(3)<;A解析:由图乙可知,升高到40℃时,A的加热时间短,吸收的热量少,内能增加量小于B;若吸收相同热量(加热时间相同),A的温度变化更大。(4)B解析: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更多,冷却效果更好;由图可知,B的比热容更大,适合做冷却剂。五、简答题(3分)答案: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相比,降低相同温度时放出的热量更多,能更有效地传递热量,所以暖气片中用水作为传热介质;暖气片表面温度过高烫伤人体,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热传导)改变人体内能。六、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答案:(1)水吸收的热量:吸水℃℃℃(2分)(2)丁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放(2分)(3)加热效率:吸放(2分)答案:(注:原文中部分数据缺失,假设舰艇底最低点到水面距离,航行距离,有用功有)(1)海水对舰艇底的压强:海水(2分)(2)由得,前进的动力:有(2分)(3)由有放得,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放有;消耗燃料的质量:放(2分)2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检测考试模拟试题九年级 物理(考试时间:90 分钟,分值:80 分)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测试范围:第 13 - 15 章,人教版 2024 年九年级全一册。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的冰块没有内能 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 C.物体温度升高了,一定吸收了热量 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2. 如图所示,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冰镇饮料 B.摩擦发热 C.搓手取暖 D.钻木取火3. 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内部底端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压下活塞,观察到硝化棉燃烧起来。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3题图 第4题图A.硝化棉被点燃,主要是由于摩擦生热 B.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活塞对硝化棉做功,使得硝化棉内能增大 C.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D.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的内能增大4. 图甲是太阳能照明风扇,图乙是太阳能照明风扇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流程图,白天安装在室外的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给蓄电池充电,将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室内的照明风扇工作时蓄电池给电动机和照明灯供电。对图乙方框中能量形式判断正确的是( )A.①是“内能” B.②是“电能”C.③是“光能” D.④是“机械能”5. 下列四幅图中,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过山车向下运动时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图乙,水电站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图丙,自行车运动员奋力蹬车时,人体内的一部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D.图丁,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刹车片会发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6. 如图所示,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一个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正电荷 B.用验电器能直接检测出玻璃棒带的是正电荷 C.玻璃棒与金属球接触时,玻璃棒上有部分正电荷转移到金属箔上 D.两片金属箔都带上了正电,所以互相排斥由闭合变为张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7. 某款儿童用的驱蚊手环,刚撕开包装袋会闻到驱蚊剂的味道,这是______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温度越高气味越明显,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______。8. 古诗“花气袭人知骤暖”,从花的芳香气味变浓可以知道周边的气温突然升高,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花气袭人是________现象。汽车的发动机选用水做冷却剂,主要是由于水的________大的缘故。9. 烧瓶内盛少量水,用橡皮塞紧,向瓶内打气。空气推动瓶塞时,空气对瓶塞__________,瓶塞被推出后,瓶口周围有__________出现,在这一过程中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第9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10. 汽车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如图所示的四个冲程,请按一个工作循环的过程,将四个冲程图重新排序:________,图________所示的冲程是给汽车提供动力的。11. 我国是世界陶瓷制造中心,年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烧制一块7kg的陶瓷薄板,需要燃烧5kg的燃料,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_J,期间陶瓷薄板会从20℃升高到820℃,在升温过程中这块薄板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燃料热值]12. 根据内燃机能量流向的信息图,可知该内燃机的工作效率为________%。13. 如图所示,验电器A带正电,验电器B不带电,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验电器A、B的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在金属棒上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瞬间电流的方向是________(两空均选填“由A到B”或“由B到A”)。14. 指纹识别解锁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手机解锁方式,如图所示,手指轻轻触碰感应区即可解锁,感应区相当于手机电路中的___________。用充电宝给手机充电过程中,充电宝相当于电路中的___________,此时充电宝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15. 南宁被称为“电动车之城”,电动车因其具有轻便、节能、环保等特点备受市民青睐。给电动车电瓶充电时电瓶相当于电路中的__________。三、作图题(共3分)16. 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路,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四、实验题(每空 2 分,共 24 分)17.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和初温也相同。(1)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应选择___________两装置进行实验,并通过___________来反映不同物质吸热的多少;(2)同时点燃甲、乙两装置中的燃料,对初温都相等的液体a进行加热,通过观察___________判断燃料1、2的热值大小。当燃料1、2全部燃烧完后,甲装置中温度计的示数是80摄氏度,乙装置中温度计的示数是90摄氏度,由此判断燃料___________(选填“1”或“2”)的热值较大;(3)若液体a是水,根据记录的数据,先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再计算出燃料1、2的热值,该计算结果___________(选填“不变”“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18. 为了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入A、B两种液体,并且用相同的装置加热,如图甲所示。(1)实验中,应该向两个烧杯中加入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相同的两种不同液体;(2)如图甲所示,组装实验装置时,应遵循__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原则调整固定夹的高度,实验中吸热多少是通过观察________(选填“温度计的示数”或“加热时间”);(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可知,两温度计示数都升高到40℃时,A增加的内能________(选填“>”“=”或“<”)B增加的内能;若使两者吸收相同的热量,则温度变化最大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4)如果用其中一种液体来做机器的冷却剂,用________(选填“A”或“B”)效果比较好。五、简答题(3 分)19. 北方冬天暖气片中用水作为传热介质,请从比热容角度解释原因;若暖气片表面温度过高,容易烫伤人体,这是通过什么方式改变人体内能?六、计算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20. 国庆节假日期间,赵涛和家人在郊外野餐,使用折叠卡式炉采用丁烷气体作为燃料烧水。壶内装有3kg水,把水从20℃加热至10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在加热过程中消耗了60g的丁烷气体,已知丁烷气体的热值是。求:(1)水吸收的热量;(2)在此过程中丁烷气体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卡式炉的加热效率。21. 如图,我国某舰艇圆满完成首次航行试验任务,为我国海军建设和发展注入新动力。该舰艇在平静的海面上静止时,舰艇底最低点到水面的竖直距离为。若某段航行过程中,该舰艇在平静的海面上平稳的匀速直线航行了,发动机做的有用功为。已知:海水的密度,该舰艇所用燃料的热值。求:(1)该舰艇在平静的海面上静止时,海水对舰艇底最低点的压强是多少Pa?(2)该段航行过程中,发动机提供的前进的动力是多少N?(3)若该舰艇发动机的效率为,则该段航行过程中,消耗燃料的质量是多少?2 / 22025—2026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检测考试模拟试题 20.(1)九年级物理 (2)答题卡16.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17.(1)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2)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1.[A][B][C][D] 4. [A][B][C][D] (3)(3)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2. [A][B][C][D] 5. [A][B][C][D]18.(1)__________________3. [A][B][C][D] 6. [A][B][C][D](2)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二、填空题。(3)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1.(1)9.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19.__________________10.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11.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2)12. __________________13.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14.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15. __________________(3)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检测考试模拟试题九年级 物理(考试时间:90 分钟,分值:80 分)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测试范围:第 13 - 15 章,人教版 2024 年九年级全一册。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的冰块没有内能 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 C.物体温度升高了,一定吸收了热量 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2. 如图所示,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冰镇饮料 B.摩擦发热 C.搓手取暖 D.钻木取火3. 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内部底端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压下活塞,观察到硝化棉燃烧起来。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3题图 第4题图A.硝化棉被点燃,主要是由于摩擦生热 B.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活塞对硝化棉做功,使得硝化棉内能增大 C.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D.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的内能增大4. 图甲是太阳能照明风扇,图乙是太阳能照明风扇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流程图,白天安装在室外的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给蓄电池充电,将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室内的照明风扇工作时蓄电池给电动机和照明灯供电。对图乙方框中能量形式判断正确的是( )A.①是“内能” B.②是“电能”C.③是“光能” D.④是“机械能”5. 下列四幅图中,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过山车向下运动时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图乙,水电站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图丙,自行车运动员奋力蹬车时,人体内的一部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D.图丁,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刹车片会发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6. 如图所示,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一个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正电荷 B.用验电器能直接检测出玻璃棒带的是正电荷 C.玻璃棒与金属球接触时,玻璃棒上有部分正电荷转移到金属箔上 D.两片金属箔都带上了正电,所以互相排斥由闭合变为张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7. 某款儿童用的驱蚊手环,刚撕开包装袋会闻到驱蚊剂的味道,这是______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温度越高气味越明显,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______。8. 古诗“花气袭人知骤暖”,从花的芳香气味变浓可以知道周边的气温突然升高,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花气袭人是________现象。汽车的发动机选用水做冷却剂,主要是由于水的________大的缘故。9. 烧瓶内盛少量水,用橡皮塞紧,向瓶内打气。空气推动瓶塞时,空气对瓶塞__________,瓶塞被推出后,瓶口周围有__________出现,在这一过程中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第9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10. 汽车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如图所示的四个冲程,请按一个工作循环的过程,将四个冲程图重新排序:________,图________所示的冲程是给汽车提供动力的。11. 我国是世界陶瓷制造中心,年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烧制一块7kg的陶瓷薄板,需要燃烧5kg的燃料,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_J,期间陶瓷薄板会从20℃升高到820℃,在升温过程中这块薄板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燃料热值]12. 根据内燃机能量流向的信息图,可知该内燃机的工作效率为________%。13. 如图所示,验电器A带正电,验电器B不带电,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验电器A、B的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在金属棒上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瞬间电流的方向是________(两空均选填“由A到B”或“由B到A”)。14. 指纹识别解锁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手机解锁方式,如图所示,手指轻轻触碰感应区即可解锁,感应区相当于手机电路中的___________。用充电宝给手机充电过程中,充电宝相当于电路中的___________,此时充电宝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15. 南宁被称为“电动车之城”,电动车因其具有轻便、节能、环保等特点备受市民青睐。给电动车电瓶充电时电瓶相当于电路中的__________。三、作图题(共3分)16. 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路,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四、实验题(每空 2 分,共 24 分)17.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和初温也相同。(1)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应选择___________两装置进行实验,并通过___________来反映不同物质吸热的多少;(2)同时点燃甲、乙两装置中的燃料,对初温都相等的液体a进行加热,通过观察___________判断燃料1、2的热值大小。当燃料1、2全部燃烧完后,甲装置中温度计的示数是80摄氏度,乙装置中温度计的示数是90摄氏度,由此判断燃料___________(选填“1”或“2”)的热值较大;(3)若液体a是水,根据记录的数据,先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再计算出燃料1、2的热值,该计算结果___________(选填“不变”“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18. 为了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入A、B两种液体,并且用相同的装置加热,如图甲所示。(1)实验中,应该向两个烧杯中加入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相同的两种不同液体;(2)如图甲所示,组装实验装置时,应遵循__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原则调整固定夹的高度,实验中吸热多少是通过观察________(选填“温度计的示数”或“加热时间”);(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可知,两温度计示数都升高到40℃时,A增加的内能________(选填“>”“=”或“<”)B增加的内能;若使两者吸收相同的热量,则温度变化最大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4)如果用其中一种液体来做机器的冷却剂,用________(选填“A”或“B”)效果比较好。五、简答题(3 分)19. 北方冬天暖气片中用水作为传热介质,请从比热容角度解释原因;若暖气片表面温度过高,容易烫伤人体,这是通过什么方式改变人体内能?六、计算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20. 国庆节假日期间,赵涛和家人在郊外野餐,使用折叠卡式炉采用丁烷气体作为燃料烧水。壶内装有3kg水,把水从20℃加热至10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在加热过程中消耗了60g的丁烷气体,已知丁烷气体的热值是。求:(1)水吸收的热量;(2)在此过程中丁烷气体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卡式炉的加热效率。21. 如图,我国某舰艇圆满完成首次航行试验任务,为我国海军建设和发展注入新动力。该舰艇在平静的海面上静止时,舰艇底最低点到水面的竖直距离为。若某段航行过程中,该舰艇在平静的海面上平稳的匀速直线航行了,发动机做的有用功为。已知:海水的密度,该舰艇所用燃料的热值。求:(1)该舰艇在平静的海面上静止时,海水对舰艇底最低点的压强是多少Pa?(2)该段航行过程中,发动机提供的前进的动力是多少N?(3)若该舰艇发动机的效率为,则该段航行过程中,消耗燃料的质量是多少?2 /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九年级物理模拟试题.docx 九年级物理模拟试题A3考试版.docx 九年级物理模拟试题A3考试版PDF.pdf 九年级物理模拟试题答案解析.docx 九年级物理模拟试题答题卡.docx 九年级物理模拟试题答题卡.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