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秋 二年级上册期中复习-选择题 专项训练 (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5秋 二年级上册期中复习-选择题 专项训练 (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统编版2025秋 二年级上册期中复习-选择题 专项训练 (含答案解析)
1.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蚂蚁搬家 B.蝌蚪游泳 C.蜻蜓松土 D.蝴蝶飞舞
2.爸爸看了天气预报,选择在( )的天气带大家去爬山。(填序号)
A.霜冻 B.晴朗 C.暴风 D.雷阵雨
3.下列哪个诗句说明了梅花盛开的季节?( )
A.墙角数枝梅 B.凌寒独自开 C.遥知不是雪 D.为有暗香来
4.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顺序正确的是哪一项?( )
①尾巴变短了 ②长出了前腿 ③长出了后腿 ④长成了青蛙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
5.读句子,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动词是哪一项?( )
放学了,欢欢从后面________上我,和我一起走回家。我们看见了老师,就________上去和老师问好!
A.迎 追 B.走 迎
C.追 迎 D.跑 迎
6.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可以换成哪一项?( )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
A.非常 B.常常 C.平生 D.平时
7.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雪白的肚皮 B.长长的尾巴 C.高高的脑袋 D.黑灰色的身子
8.“发”的第3笔是哪一项?( )
A.丶 B.フ C. D.
9.读句子,下列图片中最符合“寒冬腊月”的意思的是( )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
A. B. C. D.
10.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号叫 口号 号令 B.斗争 战斗 斗笠
C.盛饭 盛开 茂盛 D.上当 当作 当真
11.看到“119”这个数字,你最有可能想到什么车?(  )
A.救护车 B.消防车 C.自行车 D.摩托车
1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朱德(dé) 扁担(biǎn) B.路陡(zǒu) 根据(jù)
C.抽出(chōu) 队伍(wu) D.心疼(téng) 敬爱(jìng)
13.爸爸看到晓亮学习不努力,爱玩游戏,于是劝诫他说( ),你如果继续这样,将来会后悔的。
①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②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③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4.我站在山上的亭子里,看到远处的山顶悬着一轮明月,清风吹动水面,泛起层层波纹,不由得想起“( )”的话。
A.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B.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C.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D.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15.冬冬想邀请明明去看2025年新上映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但是明明不在,他就写了下面这张留言条。这张留言条存在的问题有( )
留言条 明明: 《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电影很火,我们明天去看吧!冬冬
①最后没有写时间
②没有写有哪些人参加
③没有写看电影的具体地点
④没有写看电影的具体时间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潭(tán) 整个(zhěn) B.茂盛(shèng) 隐约(yǐng)
C.倒映(yin) 儿童(tóng) D.吸引(yǐn) 客人(kè)
17.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好似(sì) 似的(sì) B.庐山(hù) 小径(jìng)
C.小舟(zhōu) 笼盖(lǒng) D.苍茫(cāng) 踪迹(zhōng)
18.根据形声字的规律猜汉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粉(fěn) B.骑(mǎ) C.牲(shēng) D.控(kòng)
19.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阴暗 花圆
B.南爪 时候
C.令天 已经
D.再见 船只
20.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孩子 欢笑 知识 眼晴
②农事 辛苦 四季 保护
③可爱 海羊 战士 唱歌
④纸条 自信 清草 难过
2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彩虹(hóng) 浇花(jāo) 洒水(sǎ) 祖先(zǔ)
B.裙子(qúi) 水壶(hú) 镜子(jìng) 停靠(kào)
C.撒种(sàn) 外婆(pó) 有趣(qù) 一些(xiē)
D.或者(huò) 喂养(wèi) 刻苦(kè) 留下(liú)
22.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那美丽如画的山水,怎能不令人流连忘返?
①形容非常牵挂 ②留恋,舍不得离开
23.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农事(shì) 钢琴(qíng) 抱怨(yuàn) 瀑布(pù)
B.雄鹰(yēng) 辛苦(xīn) 铁环(huán) 有趣(qù)
C.喜鹊(què) 重复(fù) 腊月(là) 围绕(yào)
D.茂盛(shèng) 摩托(mó) 凝视(níng) 哀号(háo)
24.《去外婆家》一文中,外婆家吸引“我”的地方有( )(多选)
①外婆给我留山楂、柿子或毛栗子
②屋后的山上有小山雀
③外婆家那里有一个大型游乐场
④外婆家屋后的山上有各种野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我是什么》一文中,对水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汽——云——雨、冰雹、雪
B.云——雨——冰雹、雪、汽
C.雨——冰雹——雪、汽、云
D.汽——雨——云、冰雹、雪
2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教书(jiāo) 教育(jiào) B.旅行(lǚ) 种子(zhòng)
C.淹没(mò) 没有(méi) D.奔跑(bēn) 离开(lí)
27.《去外婆家》一文中,山上山下的宝贝有哪些?( )(多选)
①山楂 ②毛栗子 ③乌梅 ④小山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彩虹》一文中“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的意思是( )。
A.花裙子像一朵彩云 B.花裙子是彩云做的
29.读了《称赞》这篇课文,我明白了( )。
A.每个人都喜欢别人的赞美
B.别人做得好就要称赞
C.称赞能使人自信和幸福
30.“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这句话写出小刺猬肯定了小獾的点滴( )。
A.进步 B.长处 C.认真
31.下面哪种现象告诉我们可能要下雨了?( )
A.蚂蚁搬家 B.燕子南飞 C.蝴蝶飞舞 D.蝌蚪游泳
32.下面的物品归类错误的一项是( )
A.毛巾 刷牙 香皂 B.凉席 蚊香 花露水
C.直尺 橡皮 铅笔 D.毛衣 裤子 运动鞋
33.牌子上写着“请勿践踏草坪”,我猜“践踏”的意思和( )有关。
A.手的动作 B.脚的动作 C.眼睛 D.嘴巴
34.下面汉字中,书写时要先写点的一项是( )
A.我 B.书 C.造 D.床
35.用音序查字法查下面的字,音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照(ZH) B.认(R) C.拨(B) D.每(M)
36.考试成绩快出来了,我的心里真是( )
A.芝麻开花——节节高
B.竹篮打水——一场空
C.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37.《咕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只要互相帮助,就一定能解决问题。
B.在没有弄明白事情的真相时,要原地不动。
C.做事要独立思考,不要随意听从别人的意见。
3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的作者是( )
A.杨万里 B.白居易 C.李白
39.读了《称赞》一文,我知道了( )
A.只有完美的东西才值得称赞
B.称赞别人可以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C.真诚的称赞能够给人带来信心和快乐,还能增进友谊
40.下列汉字中,笔顺规则不是先外后内的一项是( )
A.床 居 B.左 右 C.包 后 D.这 远
41.我猜“跺”字的意思与( )有关。
A.花朵 B.脚 C.云朵 D.树木
42.下列动物名称中,不含轻声的一项是( )
A.蚊子 B.猴子 C.小虾 D.猩猩
43.下列词语中,与兽(shòu)类无关的一项是( )
A.天鹅 B.狐狸 C.狮子 D.老虎
44.快要下雨了,下列动物的表现有误的一项是( )
A.燕子高飞 B.小鱼出水 C.蛇过道 D.蜻蜓低飞
4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那些看似平常的小镇与村庄,往往隐藏着不平常的美景。
B.我经过售票处来到山前,经过努力,我终于爬上了峰顶。
C.这里的景色很特别,我特别喜欢这里。
D.四季都温暖如春的昆明,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温暖。
4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称赞(chēng) 刺猬(chì) B.凳子(dèng) 傍晩(bàn)
C.泄气(xiè) 除法(chú) D.疲劳(pí) 木板(b ng)
47.下面给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有趣(qù) 舅舅(jiù) B.或者(huò) 保留(liú)
C.喂鸡(wèi) 逃走(tiāo) D.口服(fú) 小曲(qǔ)
48.下列词语中,表示同一种心情的一项是( )
A.难过 怒气冲冲 B.愉快 兴高采烈
C.气呼呼 兴冲冲 D.火冒三丈 心如刀割
49.下列生肖按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酉鸡 申猴 戌狗 B.辰龙 午马 巳蛇
C.子鼠 寅虎 丑牛 D.酉鸡 戌狗 亥猪
50.下列汉字归类有误的一项是( )
A.与火有关:煎、煲、煮 B.与心理、情感有关:惧、惊、怒
C.与钱财有关:购、赚、费 D.与刀或切割有关:剪、削、劲
51.小鸟们在森林里编故事呢!仔细听,谁的故事最生动有趣?( )
A.小鸟在树上叫。 B.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
C.小鸟在树上叫得很欢。 D.小鸟在树上欢快地歌唱幸福的生活。
52.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植物(zhí) 准备(zhǔn) B.旅行(lǔ) 钻出(zuān)
C.就得(děi) 飞得远(de) D.离开(lí) 落脚(jiǎo)
53.读了《数星星的孩子》,我们知道张衡长大后成了( )。
A.画家 B.诗人 C.天文学家 D.旅行家
54.“彩色”的“彩”表示的意思是( )
A.多种颜色 B.精彩 C.光彩 D.夸奖
55.“张衡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着头,数着天空中的星星。”这句话中,“仰”的意思是( )
A.躺下 B.低下 C.脸向上 D.歪着
5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轻声的是( )
A.星星 B.评奖 C.外婆 D.彩虹
57.下列词语中,“座”字用错的一项是( )
A.一座桥 B.让座 C.一座山 D.座下
5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采虹 酒水 外婆 B.彩虹 洒水 外波 C.彩虹 洒水 外婆 D.采红 酒水 外波
59.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
A.白天 B.晚上 C.早晨
60.强调读书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天天都要学习的名言是(  )
A.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B.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C.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6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流淌(tāng) 波纹(bō)
B.跳跃(yào) 环绕(rǎo)
C.滋润(zī) 唱歌(gē)
D.伙伴(pàn) 倒映(dǎo)
62.下列音节拼写正确的是( )
A.傻(sǎ)孩子   组(zǔ)成 楚(chǔ)国
B.傻(shǎ)孩子 组(zǔ)成 楚(chǔ)国
C.傻(shǎ)孩子 组(zǔ)成 楚(cǔ)国
63.《伊索寓言》中,《狐狸和葡萄》里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这讽刺了( )
A.容易满足的人 B.为自己失败找借口的人
C.不喜欢吃葡萄的人 D.乐于分享的人
64.《去外婆家》一文中, “我” 小时候最大的乐趣是(  )。
A.去公园玩
B.去外婆家
C.去爬山
65.下列汉字笔画数相同的一组是( )
A.勺 斗 玉 B.星 珍 绕 C.数 钻 研
66.《去外婆家》一文中,外婆家的宝贝有(  )
A.吃的,如乌梅、山楂、毛栗子
B.玩的,如不会飞的小山雀
C.看的,如杜鹃花、野花
D.用的,如漂亮的衣服
67.“来到泰山脚下,望着一眼看不到顶端的山峰,欢欢有些发颤,乐乐鼓舞他:‘______’”横线上应填写的一项是(  )
A.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D.少年不知勤学早,老来方知读书迟。
68.如果制作一枚书签勉励自己努力学习,不合适的一项是(  )
A.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B.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C.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D.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69.寒假里,小丽想画一张手抄报,设置了“词语园地”一栏,分类摘录了词语。下列分类不太合适的是( )
A.唱京戏 画图画 刮胡子 B.草绿 金黄 红火
C.风雨交加 微风习习 寒风刺骨 D.惊弓之鸟 漏网之鱼 害群之马
70.下列四组词语中,不会全部出现在同一个场景的一组是( )
A.海滩 浪花 贝壳 B.沙漠 雪莲 骆驼
C.山林 松鼠 雪松 D.悬崖 青松 雄鹰
71.下列花儿按开放时间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A.牡丹 荷花 桂花 B.牡丹 桂花 荷花
C.荷花 牡丹 桂花 D.桂花 牡丹 荷花
72.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碧绿的衣裳 弯弯的眉毛 B.伤心地哭 呼呼地刮
C.陡峭的山峰 雪白的小花 D.浓重的森林 呛人的烟雾
73.《银铃儿小叮当》中的小银铃儿最终被主人( )
A.系在战马脖子上 B.挂在当风的窗口 C.锁进了保险柜
74.下面动物中,没有帮小红鞋找朋友的是( )
A.小老鼠 B.小巴狗 C.小猪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统编版2025秋 二年级上册期中复习-选择题 专项训练 (含答案解析)》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C C D C B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① A B D C B D ②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② D C A B B A C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A B D A C C A C D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B C A A A C C B D D
题号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答案 D B C A C A D C B B
题号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答案 C B B B B C C A B B
题号 71 72 73 74
答案 A D C C
1.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C.蜻蜓松土:蜻蜓是一种飞虫,主要在空中飞行捕食昆虫,成虫不会松土;松土通常指蚯蚓、蚂蚁等挖掘土壤的行为。因此,这个搭配不符合事实,不正确。
故选C。
2.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积累及运用。
A.“霜冻”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有时也会对户外活动造成不便,如地面可能结冰,存在滑倒等安全隐患,不适合登山。
B.“晴朗”形容天气清明,阳光充足,没有云雾,能见度高,是进行户外活动(如登山)的理想天气条 件,此时天气稳定,视野开阔,安全系数高。
C.“暴风”指风力很大的风,通常伴有较强的气流,会给人的身体带来较大阻力,甚至可能引发树木倒伏、物品坠落等危险情况,不适合登山。
D.“雷阵雨”指伴有雷电的阵雨,降雨强度较大且不稳定,同时雷电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引发雷击事 故,不适合进行登山等户外活动。
根据语境可知,“晴朗”的天气条件最适合带大家去登山。
故选B。
3.B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意象与季节的关联。
A.“墙角数枝梅”仅点明梅花的位置,未体现季节。
B.“凌寒独自开”中“凌寒”指冒着严寒,说明梅花在冬季盛开,明确了季节特征。
C.“遥知不是雪”是从外观上区分梅花与雪,未涉及季节。
D.“为有暗香来”是通过香气点明梅花,未体现季节。
故选B。
4.C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的理解。
《小蝌蚪找妈妈》说的是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先后误认其他动物为妈妈,最终通过特征比对找到了青蛙妈妈,自身也逐渐变成小青蛙。通过探索过程认识自我与成长,同时体现母子亲情的温暖。
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变态发育)顺序是:
先长后腿(③):小蝌蚪最初只有尾巴,后来先长出后腿。
再长前腿(②):接着长出前腿。
尾巴变短(①):随后尾巴逐渐变短并消失。
最后长成青蛙(④):完全变成青蛙,没有尾巴。
因此,正确顺序是③②①④。
故选C。
5.C
【详解】本题考查动词的准确运用。
第一空:“欢欢从后面____上我”,“追”有“追赶、跟在后面赶上去”的意思,符合“从后面赶上”的情境。
第二空:“我们看见了老师,就____上去和老师问好”,“迎”有“朝着、面对着对方走去”的意思,体现主动朝向老师问好的动作,符合语境。
故选C。
6.D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
“平常”在这里表示通常、一般的情况,意思是“平时”。
A.“非常”表示程度深,不符合“平常”的意思。
B.“常常”侧重于频率高,和“平常”(强调一般情况)语义不同。
C.“平生”指一生,与“平常”的意思相差甚远。
故选D。
7.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C.“高高”通常用来形容物体在垂直方向上距离地面的位置较高,或者表示程度、数量等方面的“超出一般”。而“脑袋”是人体或动物身体的一个部位,一般不用“高高”来修饰,我们更常用“大大的脑袋”“圆圆的脑袋”“聪明的脑袋”等表达,故词语搭配不正确。
故选C。
8.B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的笔画笔顺。
“发”字的笔画顺序为:撇折( )、撇(丿)、横撇\横钩(フ)、捺( )、点(丶)因此,第3笔是横撇\横钩(フ),对应选项B。
故选B。
9.A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与词语理解。
“寒冬腊月”指冬天最寒冷的时节。
A.图片一所呈现的白雪皑皑的画面,属于冬天的场景。
B.图片二所呈现的春暖花开的画面,属于春天的场景。
C.图片三所呈现的是枫叶红了的画面,属于秋天的场景。
D.图片四所呈现的是荷花开了的画面,属于夏天的场景。
故选A。
10.D
【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
A.号:háo/hào/hào;
B.斗:dòu/dòu/dǒu;
C.盛:chéng/shèng/shèng;
D.当:都读dàng;
故选D。
11.B
【详解】本题考查生活常识。
“119”是我国通用的火灾报警电话,在长期的安全知识普及和社会认知中,这个数字已与火灾救援紧密关联,而消防车作为执行火灾扑救、应急救援任务的核心交通工具,是“119”报警后最主要的响应力量,二者形成了明确的对应关系。而救护车对应的应急电话是“120”,主要用于医疗急救;自行车、摩托车是普通代步工具,既无专属应急号码对应,也不承担火灾救援等专业应急任务,因此看到“119”最有可能想到消防车。
故选B。
12.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B.路陡(zǒu)——dǒu;
故选B。
13.①
【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
①.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强调年少时不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等到年老时才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却已来不及,核心是“时光不可逆,年少不努力将来会后悔”,与爸爸“继续这样将来会后悔”的劝诫相符合。
②.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侧重“坚持读书”,指每天读书都有收获,一旦中断,之前的积累会大幅倒退,重点在“持续学习”。与爸爸“继续这样将来会后悔”的劝诫不符合。
③.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强调学习需要勤奋、刻苦,是对学习态度和方法的指引。与爸爸“继续这样将来会后悔”的劝诫不符合。
故选①。
14.A
【详解】本题考查对联的积累及理解能力。
首先分析题干内容,题干描述的场景为“站在山上的亭子里,看到远处的山顶悬着一轮明月,清风吹动水面,泛起层层波纹”,其中包含“山”“明月”“清风”“水面”等核心意象。
A.“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此对联中,“清风”“明月”直接对应题干中的“清风”“明月”;“近水”“远山”则对应题干中的“水面”“远处的山”,与题干中“山”“明月”“清风”“水面”的场景相符。
B.“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此对联描绘的是塞北(白马、西风)和江南(杏花、烟雨)的不同风光,意象为“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与题干中“山亭”“明月”“清风”“水面”的场景不符。
C.“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这是一副回文联,意为“大雾笼罩着山头,山头也像是锁住了大雾;天空连接着水面的尽头,水面的尽头也连接着天空”,核心意象为“雾”“山”“天”“水”,未提及“明月”“清风”,与题干意象不匹配。
D.“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此对联强调山水的重要性,意为“有山的地方都像图画一样美丽,没有水的地方就不能构成优美的文章”,虽包含“山”“水”意象,但未涉及“明月”“清风”,与题干描述的完整场景不符。
故选A。
15.B
【详解】本题考查写留言条。
留言条的格式:由称呼、正文、署名和日期四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一般只说一件事。标题,首先,我们准备一张写留言条的空白纸,在空白纸的上方居中写“留言条”三字。称呼,写好“留言条”三字后,另起一行,顶格写这张留言条是写给谁的,写好称呼后加上冒号。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开始写留言条的内容,用简洁的话语写清要告诉对方的事情。在右下角写上你的署名和日期,日期一般为年、月、日。
这张留言条最后没有写时间;没有写看电影的具体地点;也没有写看电影的具体时间。而②中“没有写有哪些人参加”,留言条是冬冬写给明明的,约的是明明一起去,能体现参与人员,所以②不符合。综上,存在的问题是①③④。
故选B。
16.D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A.整个(zhěn)——zhěng;
B.隐约(yǐng)——yǐn;
C.倒映(yin)——yìng;
故选D。
17.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A. 似的(sì)——shì;
B. 庐山(hù)——lú;
D. 踪迹(zhōng)——zōng;
故选C。
18.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音。
B.“骑”是形声字,形旁是“马”,声旁是“奇”,“骑”的正确读音是“qí”,而不是“mǎ”,该选项读音错误。
故选B。
19.D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
A.花圆——花园;
B.南爪——南瓜;
C.令天——今天;
故选D。
20.②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
①.眼晴——眼睛;
③.海羊——海洋;
④.清草——青草;
故选②。
21.D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浇花(jāo)——jiāo;
B.裙子(qúi)——qún;
C.撒种(sàn)——sǎ。
故选D。
22.②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流连:留恋不止。返:归,回。流连忘返:留恋不止,忘了回去。原本指因迷恋于游乐,而忘了回去。现多指因留恋美好的景物或事物而舍不得离去。
故选②。
23.D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A.钢琴(qíng)——qín;
B.雄鹰(yēng )——yīng ;
C.围绕(yào)——rào;
故选D。
24.C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理解。
《去外婆家》通过回忆在外婆家的经历,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和亲情的温暖,表达了作者对在外婆家度过时光的喜爱和怀念。
结合《去外婆家》文章第③自然段“有时候舅舅从山上干活回来,会带一些山楂、柿子或毛栗子,外婆总要给我留一份”,可知外婆家吸引“我”的地方是外婆给我留山楂、柿子或毛栗子。
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天气好的时候,在屋后的山上玩,会看到一只只小山雀在林间欢快地蹦来跳去,它们是我最喜欢的宝贝。外婆告诉我,从小喂大的山雀不会逃,唧唧一叫,就飞到你手上,唱着曲儿给你听。”可知外婆家吸引“我”的地方是屋后的山上有小山雀。
结合文章第⑤自然段“每到春天,外婆家屋后的山上,开满了姹紫嫣红的杜鹃花,还有许许多多说不出名字的野花”可知外婆家吸引“我”的地方是外婆家屋后的山上有各种野花。
故外婆家吸引“我”的地方有外婆给我留山楂、柿子或毛栗子,屋后的山上有小山雀和外婆家屋后的山上有各种野花。
故选C。
25.A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根据课文《我是什么》,水的变化顺序为:水蒸发成水汽,水汽上升形成云,云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冰雹或雪降落,最终又回到地面。因此,对水的变化描述为:水→汽→云→雨→冰雹→雪。
故选A。
26.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B.种子(zhòng)——zhǒng;
故选B。
27.B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①山楂:上文提到“山上山下宝贝多,有吃的,有玩的,还有看的”,即“宝贝”包含山上山下能接触到的可食用的食物、可观赏或互动的动物或植物。紧接下文提到“舅舅从山上干活回来,会带一些山楂、柿子或毛栗子”,由此可知山楂是舅舅从山上带回的“吃的宝贝”。
②毛栗子:与山楂并列,同为舅舅从山上带回的“吃的宝贝”,原文直接归类为山上的收获,属于“山上山下的宝贝”。
③乌梅:全文未提及 “乌梅”,既没有提到山上有乌梅,也没有提到外婆家有乌梅相关的事物,属于文本外无关选项,排除。
④小山雀:文中说“在屋后的山上玩,会看到一只只小山雀在林间欢快地蹦来跳去,它们是我最喜欢的宝贝”,直接将小山雀定义为“宝贝”,且位于山上,符合范畴。
故选B。
28.A
【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花裙子在飘动时,看起来就像一朵彩云一样美丽轻盈。这是一种比喻的修辞手法,强调花裙子的动态和彩云的相似性。因此可知,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29.C
【详解】本题考查课内文章的理解。
A.“每个人都喜欢别人的赞美”:这种表述比较片面和绝对,而且没有准确抓住《称赞》这篇课文想要传达的核心主旨。课文重点强调的不是人们喜欢赞美这一现象,而是赞美带来的积极影响。
B.“别人做得好就要称赞”:虽然称赞做得好的行为是一种正确的态度,但这只是称赞的一种情况,没有全面涵盖课文所表达的称赞的意义和作用。
C.“称赞能使人自信和幸福”:该选项准确概括了《称赞》这篇课文的主旨。课文通过小刺猬和小獾互相称赞的故事,展现了称赞给对方带来的积极改变,让对方获得了自信和幸福 。
故选C。
30.A
【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结合课文《称赞》“一个比一个好”可知,小刺猬强调了小獾在做小板凳这件事上的进步和出色表现,表达出它对小獾能力的高度认可和赞叹之情,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故选A。
31.A
【详解】本题考查知识的积累。
A.蚂蚁对空气湿度变化较为敏感,在下雨前,空气湿度增大,蚂蚁会感觉到并提前搬家,以避免巢穴被雨水淹没,所以蚂蚁搬家可能预示着要下雨。
B.燕子南飞是因为北方冬季食物匮乏,气温降低,燕子为了寻找适宜的生存环境而向南方迁徙,这是季节性的行为,与即将下雨无关。
C.蝴蝶飞舞通常是在天气晴朗、温度适宜时,它们出来活动、觅食、繁殖等,不是下雨前的征兆。
D.蝌蚪游泳是其正常的生活习性,在水中自由游动,与是否下雨没有直接关联。
故选A。
32.A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归类。
A.“毛巾”“香皂”属于洗漱用品,“刷牙”是一个动作,不是物品,该项归类错误。
故选A。
33.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践踏”这个词中“践”和“踏”都与脚有关,通常是指用脚踩、踏在某个物体上,结合语境中“请勿践踏草坪”,是让人不要用脚去踩草坪,所以“践踏”的意思和脚的动作有关。
故选B。
34.D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笔顺规则。
A.我:笔顺为。点位于最后一步书写,不是先写点。
B.书:笔顺为。点位于最后一步书写,不是先写点。
C.造:笔顺为。点在整个字中是第六笔,不是先写点。
D.床:笔顺为。点作为第一笔书写,符合“先写点”的要求。
故选D。
35.A
【详解】本题考查音序查字法。
A.音序是音节第一个字母的大写。“照”字音节是“zhào”,其音序应该是“Z”,而不是 “ZH”,音序不正确。
故选A。
36.C
【详解】本题考查对歇后语含义的理解以及运用能力。
A.“芝麻开花——节节高”常用来形容事物不断进步、越来越好,而句子表达的是等待考试成绩时忐忑不安的心情,不是进步的状态,所以不符合。
B.“竹篮打水—— 一场空”表示努力没有收获,与等待成绩时的心情无关,不符合语境。
C.“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形象地描绘出心里慌乱、不安,没底的状态,很符合等待考试成绩时忐忑的心情,所以该选项正确。
故选C。
37.C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咕咚》的故事讲的是:森林里的兔子听到“咕咚”声,吓得撒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跑,只有野牛提出疑问,大家一起去看,才发现“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的声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事情不能盲目跟从别人,要冷静思考,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A.故事中动物们并未互相帮助解决问题,而是盲目跟随,故该选项错误。
B.“原地不动”不符合故事中野牛主动探究真相的行为,该选项错误。
C.野牛的行为体现了独立思考、不盲从的品质,是故事要传达的核心道理,故该选项正确。
故选C。
38.A
【详解】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首先,“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这句诗出自《小池》。这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诗。杨万里是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自然景物,《小池》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故选A。
39.C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理解。
在《称赞》一文中,小刺猬和小獾通过互相真诚的称赞,小獾因为小刺猬的称赞有了信心,做出了更好的椅子,小刺猬也因为小獾的称赞而快乐,并且他们的友谊也因此更加深厚。
A.文中并没有体现只有完美的东西才值得称赞,小獾做的椅子一开始并不完美,但也得到了称赞;
B.称赞别人主要是给对方带来积极影响,不是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C.符合文章表达的主旨,真诚的称赞能给人信心和快乐,还能增进友谊。
故选C。
40.D
【详解】本题考查笔顺规则。
A.“床”的笔顺是丶、一、ノ、一、丨、ノ、 。“居”的笔顺是 、一、ノ、一、丨、丨、 、一。“床”和“居”都是左上包围结构,遵循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
B.“左”的笔顺是一、ノ、一、丨、一。“右”的笔顺是一、ノ、丨、 、一。“左”和“右”都是左上包围结构,遵循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
C.“包”的笔顺是ノ、 、 、一、乚。“后”的笔顺是ノ、ノ、一、丨、 、一。“包”是右上包围的结构,“后”是左上包围的结构,遵循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
D.“这”的笔顺是丶、一、ノ、丶、丶、 、 。“远”的笔顺是一、一、ノ、乚、丶、 、 。“这”和“远”是左下包围结构,笔顺规则是先写里面的部分,再写外面的“辶”,是先内后外。
故选D。
41.B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部首与字义的关系。
“跺”是左右结构的形声字,其左边为足字旁,在汉字的造字规律里,足字旁往往与脚部动作或和脚相关的事物存在紧密联系,所以“跺”字的意思和脚有关,它描述的是脚用力踏地的动作。
故选B。
42.C
【详解】本题考查轻声。
轻声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变调现象,它没有固定的调值,发音又轻又短,主要起区别词义、词性,或者使语言节奏更自然、口语化的作用。
A.“蚊子”的读音是“wén zi”,“子”作为名词后缀,在“蚊子”这类表示昆虫的名词中,通常读轻声。从构词角度看,“蚊”是核心语素,“子”是附加的后缀,轻声的“子”弱化了自身的声调,让“蚊子”的读音更口语化、自然。故正确。
B.“猴子”的读音是“hóu zi”,和“蚊子”类似,“子”是名词后缀,用于表示动物的名称后,读轻声。“猴”是表意的核心,“子”的轻声使整个词语的节奏更符合口语表达习惯。故正确。
C.“小虾”的读音是“xiǎo xiā”,“小”是表示大小的形容词,“虾”是名词,二者组合成偏正结构的名词。“小”读上声(第三声),“虾”读阴平(第一声),两个字都保持着各自的本调,没有轻声现象。因为“小虾”的构词是“修饰语+中心语”,且“虾”作为中心语,在这种结构里不需要通过轻声来调整节奏或改变词性、词义。故错误。
D.“猩猩”的读音是“xīng xing”,这是重叠式的单纯词,后一个“猩”读轻声。重叠式单纯词中,后一个音节往往会轻声,以此来体现词语的整体性和口语化的特点。故正确。
故选C。
43.A
【详解】本题考查课外搜集与积累。
首先,需明确“兽类”通常指哺乳动物,其主要特征包括: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幼崽靠母乳喂养等。
A.天鹅:属于鸟类,身体覆盖羽毛,前肢演化成翼,有喙无齿,卵生,以产卵繁殖后代,不符合兽类的特征,与兽类无关。
B.狐狸:属于哺乳动物,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幼崽通过母乳哺育,符合兽类的特征,与兽类相关。
C.狮子:属于哺乳动物,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幼崽靠母乳哺育,是典型的兽类动物,与兽类相关。
D.老虎:属于哺乳动物,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幼崽通过母乳哺育,是兽类中的大型猫科动物,与兽类相关。
综上所述,与兽类无关的是天鹅。
故选A。
44.A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A.结合课文《要下雨了》中“燕子边飞边说:‘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可知,快下雨了燕子低飞,所以说法错误。
故选A。
45.A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词。
A.都是“普通、一般”的意思;
B.路过/通过(某个过程或阶段);
C.与众不同/非常;
D.气候温度适宜/心理上的温暖感受。
故选A。
46.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刺猬(chì)——cì;
B.傍晩(bàn)——bàng;
D.木板(b ng)——bǎn。
故选C。
47.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C.逃走(tiāo)——táo。
故选C。
48.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排列归类。
A.不相同。难过:表示悲伤、伤心。怒气冲冲:表示愤怒、生气。
B.相同。愉快:表示开心、快乐。兴高采烈:形容兴致高、情绪热烈,也表示快乐。
C.不相同。气呼呼:形容生气、愤怒的样子。兴冲冲:形容兴致高、兴奋的样子。
D.不相同。火冒三丈:形容极度愤怒。心如刀割:形容极度悲痛。
故选B。
49.D
【详解】本题考查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次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A.“申猴”对应第9位,“酉鸡”对应第10位,因此申猴应排在酉鸡之前,正确顺序应为“申猴、酉鸡、戌狗”。
B.按标准排序,辰龙(第5位)之后应为“巳蛇”(第6位),再是“午马”(第7位),因此巳蛇应排在辰龙之后、午马之前,正确顺序应为“辰龙、巳蛇、午马”。
C.“子鼠”(第1位)之后应为“丑牛”(第2位),再是“寅虎”(第3位),因此丑牛应排在子鼠之后、寅虎之前,正确顺序应为“子鼠、丑牛、寅虎”。
故选D。
50.D
【详解】本题考查偏旁及字义。
D.“剪、削”与刀或切割有关,“剪”一般用剪刀等工具进行裁切;“削”是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外层。但“劲”主要表示力气、力量或精神、情绪等,如“用力”“干劲”,与刀或切割并无关联。
故选D。
51.D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及修辞手法。
A.该句为简单的陈述句,仅客观陈述了“小鸟在树上叫”这一事实,没有使用任何修饰性词语或修辞手法,表达较为平淡。
B.此句在“叫”前添加了拟声词“叽叽喳喳”,通过模拟小鸟叫声的特点,使句子在声音层面有了具体描绘,比选项A稍显生动,但仅从声音角度进行修饰,表达效果有限。
C.该句在“叫”后补充了“得很欢”,对小鸟叫声的程度进行了描述,表明叫声的状态是欢快的,比选项A和B在程度上有所提升,但仍属于对事实的简单描述,未运用特殊修辞手法。
D.此句将小鸟的行为拟人化,“歌唱”是人类的动作,“幸福的生活”是人类的情感体验,作者把小鸟当作人来写,赋予小鸟人类的动作和情感,使小鸟的形象更加鲜活,句子表达也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
故选D。
52.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B.旅行(lǔ)——lǚ;
故选B。
53.C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数星星的孩子》一文中,“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叫张衡,是东汉人。他长大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可知,张衡长大后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故选C。
54.A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字义。
“彩色”指的是包含多种不同的颜色。“彩”意思是多种颜色。
故选A。
55.C
【详解】本题考查在语境中理解字义。
句子中的张衡仰着头向天空看,数星星,这里的“仰”是抬起头,脸向上看的意思。
A.“躺下”的意思是平躺身体,与头部动作无关。与句中“抬起头,脸向上”意思不符。
B.“低下”的意思是低头、脸朝下,与句中“抬起头,脸向上”意思相反;
C.句子描述张衡在数星星,星星在天空中,所以他必须抬起头、脸朝上才能看到星星,与文中“抬起头,脸向上”意思相同。
D. “歪着”的意思是头偏向一侧,不是向上。与句中“抬起头,脸向上”的意思不符。
故选C。
56.A
【详解】本题考查轻声。
A.“星星”读作xīng xing,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加点字“星”读轻声。
B.“评奖”读作píng jiǎng,加点字“奖”不读轻声。
C.“外婆”读作wài pó,外祖母,加点字“婆”不读轻声。
D.“彩虹”读作cǎi hóng,加点字“虹”不读轻声。
故选A。
57.D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
D.座下——坐下。
故选D。
58.C
【详解】本题考查易错字辨析。
A.采虹——彩虹,酒水——洒水;
B.外波——外婆;
D.采红——彩虹,酒水——洒水,外波——外婆。
故选C。
59.B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里,文中描述“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从这些语句可以明确看出,故事发生的场景是在晚上,孩子进行数星星的活动。
故选B。
60.B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言的理解。
A.此句劝诫珍惜年少时光,强调及时学习的重要性,但未直接体现“每日坚持”或“连续性”。
B.“一日不读十日空”用夸张手法说明读书需持续不断,若中断则前功尽弃,直接点明“天天学习”的必要性,符合题干要求。
C.此句强调勤奋和刻苦是学习的关键,但未具体涉及“每日坚持”或“连续性”。
故选B。
61.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流淌(tāng)——tǎng;
B.跳跃(yào)——yuè,环绕(rǎo)——rào;
D.伙伴(pàn)——bàn,倒映(dǎo)——dào。
故选C。
62.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傻(sǎ)孩子—— shǎ;
C.楚(cǔ)国——chǔ。
故选B。
63.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寓言故事寓意的理解。
A.故事中狐狸并未“满足”,反而因失败产生负面情绪,与“容易满足”的乐观心态矛盾。
B.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把“自己够不着”的失败,说成“葡萄不好吃”。这是用借口掩盖能力不足,讽刺了那些失败后不承认自己不行,反而贬低目标的人。
C.狐狸最初的行为(努力够葡萄)表明其“想吃葡萄”,“说葡萄酸”是失败后的借口,而非真实喜好。
D.故事中狐狸全程独自行动,未涉及“分享”行为,与选项无关。
故选B。
64.B
【详解】本题考查课内文章理解。
《去外婆家》一文开篇就说“小时候,我最大的乐趣就是去外婆家”,明确表明“我”小时候最大的乐趣是去外婆家。
故选B。
65.B
【详解】本题考查书写笔画。
A.勺:3画;斗:4画;玉:5画,笔画数不同。
B.星:9画;珍;9画;绕:9画,笔画数相同。
C.数:13画;钻:10画;研:9画,笔画数不同。
故选B。
66.C
【详解】本题考查课内文章理解。
A.文中提到“有时候舅舅从山上干活回来,会带一些山楂、柿子或毛栗子,外婆总要给我留一份”,未提及“乌梅”,该选项错误。
B.文本表述“外婆告诉我,从小喂大的山雀不会逃,唧唧一叫,就飞到你手上,唱着曲儿给你听”,山雀是会飞的,只是不会逃,该选项错误。
C.文中说“每到春天,外婆家屋后的山上,开满了姹紫嫣红的杜鹃花,还有许许多多说不出名字的野花”,这些属于“看的”宝贝,该选项正确。
D.整篇课文围绕吃的(山楂等)、玩的(小山雀)、看的(杜鹃花等)介绍外婆家的宝贝,未提及“漂亮的衣服”这类“用的”宝贝,该选项错误。
故选C。
67.C
【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辨析及运用。
A.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强调忧患意识能激励人奋进,安逸享乐会导致衰败。此处欢欢面对高山产生畏惧,但语境更需直接鼓舞克服自身恐惧,而非强调忧患意识,故不匹配。
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比喻学习需勤奋刻苦。但题干情境是登山挑战,与学习无关,故不适用。
C.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为战胜他人靠力量,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大。欢欢因山高而胆怯,乐乐的鼓励需直面其内心恐惧,强调“自我突破”的重要性,与登山挑战自我、克服心理障碍的情境高度契合。
D.少年不知勤学早,老来方知读书迟。劝诫珍惜少年时光勤奋学习。与登山情境无关,故排除。
故选C。
68.A
【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的理解。
A.本句出自《论语》,意为同朋友交往时说话要讲诚信。它强调的是诚信和交友之道,与“努力学习”的主题无关。
故选A。
69.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词语分类。
A.均为动宾短语(动词+名词),表示具体动作,分类合理。
B.“草绿、金黄”是表示颜色的词语,“红火”虽有形容热闹、兴隆之意,但与前两者组合在一起,与其他几类词语的分类逻辑不同。
C.都是描述天气状况的词语,分别展现了不同的天气特点。
D.都是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且具有一定的比喻意义。
故选B。
70.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归类。
B.“沙漠”是干旱缺水、植被稀少的地区;“骆驼”是适应沙漠环境的动物,常出现在沙漠中。而 “雪莲”是一种生长在高寒雪山地区的植物,需要高海拔、低温、多雪的环境,与沙漠干旱炎热的环境截然不同,不会出现在沙漠中。所以这组词语不会全部出现在同一个场景中。
故选B。
71.A
【详解】本题考查课外知识的积累。
牡丹通常是在春天开放的,具体来说一般是4月到5月左右,属于春季的花卉。荷花是夏天的花,通常在6月到8月盛开,夏天的时候池塘里荷花开放是很常见的景象。接下来是桂花,桂花的花期在秋季,一般是9月到10月初,所以桂花属于秋天的花。
根据这个时间顺序,牡丹在春季最早开,接着是荷花的夏季,最后是桂花的秋季。所以开放时间从早到晚的顺序是牡丹、荷花、桂花。
故选A。
72.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能力。
D.“浓重”用来形容气味、色彩或氛围等,而“森林”则是一个具体的自然景观。正确的搭配应该是“茂密的森林”或“浓密的森林”。
故选D。
73.C
【详解】本题考查课外阅读和积累。
结合童话故事《银铃儿小叮当》内容“它是一个银铃儿,名字叫小叮当,小叮当每天都会唱一支快乐的歌,它的歌声不但巴儿爱听,老婆婆也爱听,家里不是铃声就是笑声,但是好景不长,这年冬天,老婆婆一病不起就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巴儿连同它的小叮当一起被卖给了拉骆驼的脚夫,脚夫把小铃铛系在了骆驼的脖子上,小叮当很喜欢自己的歌,它的歌是发自内心的,它陪着骆驼也走过了艰苦的岁月,骆驼老了,再也不能长途跋涉了,主人决定把小叮当送给他一位最要好的骑兵朋友,从此,小叮当又被系在了一匹战马的脖子上,那是一匹枣红马,驰骋在战场上,像飞奔的火焰,伴随着‘嗒嗒嗒’的马蹄声,那铃声格外清脆有力,在小叮当歌声的鼓舞下,那战马所向披靡,一次次大获全胜。在一次激战中,战马的腿被子弹打伤,从此退下了战场。小铃铛也哑了它的歌声,后来主人把小铃铛锁进了保险柜里,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才肯拿出来轻轻摇一下:叮咚、叮咚,不知为什么,在这万籁俱静的深夜里,这铃声失去了往日的清脆响声,而变得让人心悸。”可知,小银铃儿最终被主人锁进了保险柜
故选C。
74.C
【详解】本题考查课外阅读与积累。
“小红鞋”这一角色出自《踢拖踢拖小红鞋》,故事主要讲了胖妈妈背着小胖小回家的路上小胖小的一只小红鞋从脚上掉下来了,小红鞋在老爷爷、小老鼠、小花猫、小巴狗等新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了它的好朋友——另一只小红鞋的故事。文中的小老鼠和小巴狗都帮助小红鞋找朋友了,而小猪没有参与帮忙找朋友这件事。
故选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