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版2025秋 二年级上册期中复习--句子 专项训练 (含答案解析)一、句子训练1.很多 奇形怪状 有 黄山 石头 的(把词语排成一句通顺的话,并加上标点)2.那巨石真像一位巨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照样子用带点的词写句子)3.例: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仍然睡大觉。还是 。4.例:寒号鸟却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就 。5.例: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像 , 像 。给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语气,再照样子改写句子。①不以为意 ②疑问、惊奇6.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 有几个虫子不用怕。7.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 8.例: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星期天不用去学校。9.例: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下毛毛雨怕什么!→10.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用加点词语写句子)一边 ,一边 。11.观察树叶的特点,仿照例子写一写。例梧桐树叶像手掌。柳树叶子像 。 银杏叶子像 。12.读一读,用加点词语写一写你的日常生活。(1)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有时候 ,有时候 。(2)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我在 ,在 ,在 ,在 。13.连词成句,再加上标点符号。(1)一只大青蛙 小蝌蚪 荷叶上 看见 蹲着(2)准备了 蒲公英妈妈 自己的 降落伞 给 娃娃14.照样子,写句子。例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还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1)( )天空中布满了( )星星。 (2)( )大海上卷起了( )浪花。15.照样子,写句子。例 嫦娥六号在月球上翩翩起舞。(把嫦娥六号当作人来写)(1)小鸟在树上叫着。(2)小花苞(bāo)开了。读句子,回答问题。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16.这句话主要写出了周总理的 (动作 样子)。17.从“笑容满面”可以看出周总理 的心情。18.照样子,发挥想象,写一写雾还藏了什么。雾把大海藏了起来。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雾把 藏了起来。无论是 ,还是 ,都看不见了。19.读句子,完成练习。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1)这句话中“ ”写出了葡萄长得多。这句话中的四字词语“ ”写出了葡萄颜色多、种类多。(2)我会仿写。晚上,广场上人很多,有 、 、 ,处处欢声笑语, 。20.众众和望望正在谈论奇石,请补全他们的对话。“仙桃石”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好像 。21.仿照例子,把句子补充得更加具体生动。例 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丑小鸭变成了一只天鹅, 。22.例:我的脾气可怪了,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天上的月亮可有趣了,有时候 ,有时候 。23.例:我们在教室学习,在操场跑步,在图书馆看书,在食堂吃饭。小松鼠们在 ,在 ,在 ,在 。24.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这么小的雨还用打伞? 这点困难还用怕? 25.例:荷叶圆圆的,绿绿的。柳条 , 。26.老师一边给我们念课文,一边在黑板上写字。(照样子,补充句子)一边 ,一边 。27.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用加点字造句)28.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用加点字写句子)每当 , 就 。29.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仿写比喻句),好像 。30.例:蜻蜓飞舞。蜻蜓在空中飞舞。蜻蜓张着翅膀在空中飞舞。小鸭子游泳。小鸭子 游泳。小鸭子 游泳。31.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例: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无论是 ,还是 , 。32.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用加点词语写句子),终于 。33.照样子,将句子补充完整。(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例:在我疲劳的时候,小獾称赞了我,让我消除了一天的疲劳。在我 的时候, 了我,让我 。34.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1)例:热得直冒汗 热得像蒸笼急得直( ) 急得像( )(2)例:(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的天空中飘着( )的云朵。35.照样子,用加点的字词造句。(1)例: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要是 ,就 。(2)例: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 、 、 、 , , 。用加点字词写句子。36.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37.梧桐树叶像手掌。38.照样子,补全句子。例:纸船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1)小花猫跑到了妈妈的身边。 小花猫 , 妈妈的身边。(2)小鸟飞到了大树上。 小鸟 , 大树上。39.注意画线的部分,照样子,填一填。例: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1)退潮了,一个个可爱的小石子躺在海滩上, ,各种各样,让人看花了眼。(2)春天到了,各种花儿都醒了过来,有桃花、杏花、迎春花、玉兰花, 。40.用加点的字词造句。(1)我的脾气可怪了,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2)我在教室学习,在美术室画画,在礼堂表演。照样子,仿写句子。(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例:梧桐树叶像手掌。41.弯弯的月亮像 。42. 像 。43.照样子,写一写。(1)冷得像冰窖 得像(2)冷得直发抖 得直44.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例: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还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海鸥飞过 海面。照样子,写句子。例:我是三好学生。 王丽是三好学生。我和王丽都是三好学生。45.天空被雾藏起来了。 太阳被雾藏起来了。46.小鱼能在水里游。 青蛙能在水里游。照样子,写句子。例:难道这件事我会不知道? 这件事我知道。47.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48.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49.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平常小猫在花丛里 ,在草坪上 ,在院子里 ,在厨房里 。50.照样子,写句子。例: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1)多么快乐啊, !例: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2) 一边 ,一边 。照样子,写句子。51.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水娃娃变成了一颗珍珠。→ 。52.雪孩子变成了水汽。→雪孩子变成了水汽,很轻很轻的水汽。小树苗长成了大树。→ 。二、排序题53.给下面的手工制作过程排序。( )再将沙子从小洞处倒入蛋壳中。( )最后在蛋壳上画上你喜欢的图案。( )首先,在鸡蛋比较小的一头开个小洞,倒出蛋液。( )然后用彩纸做一顶帽子固定在蛋壳上,遮住小洞。54.给下面小狗存钱罐的制作过程排序。( )把剪下来的小狗卡片用双面胶紧紧地粘在空的矿泉水瓶子上。( )先用彩笔在彩色卡纸上画出小狗的轮廓(kuò)。( )接着画出小狗的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 )然后用剪刀沿着画好的线,剪出小狗的形状。( )最后在瓶子的上方侧面竖着划开一个小口,钱就可以从这个小口放入小狗的肚子里。三、信息匹配55.下面的语句体现出人物怎样的品格?选一选。(填序号)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 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穿着单军衣, 披着薄毯子。 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 ) ( ) ( )①工作认真 ②生活俭朴 ③工作辛苦56.读句子,选一选雾说话时的语气。(填序号)①开心 ②思考、疑问(1)“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2)“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 )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统编版2025秋 二年级上册期中复习--句子 专项训练 (含答案解析)》参考答案1.黄山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连词成句。作答时根据句子成分定位,首先找到句子的主谓宾,主语是“黄山”,“石头”是宾语,“很多”和“奇形怪状的”是修饰“石头”的定语。根据多重定语的排列顺序,表示数量的“很多”应放在表示性质的“奇形怪状的”前面。故排为:黄山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2.那朵盛开的荷花真像一位亭亭玉立的仙子,站在绿色的荷叶上。【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例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巨石”比作“巨人”,后半句的“站在高高的山峰上”是本体(巨石)的真实状态,而非喻体(巨人)的状态。仿写时需注意:补充的场景不能脱离本体的实际存在场景。这道题是“以‘真像’为核心,仿写‘本体+喻体+场景’的比喻句”,关键在于“抓相似点、补合理场景”,仿写时也要按照此逻辑写。示例:天边的云朵真像一团团柔软的棉花,飘在蔚蓝的天空中。3. 小辉 不听同学的提醒,仍然粗心做错题【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结合例句“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仍然睡大觉。”可知,“还是”起到强调动作持续、没有改变的作用。体现出寒号鸟依旧不听劝告,维持着睡大觉的状态。仿写时,先确定一个主体,再描述主体持续进行的某个动作或保持的某种状态,用“还是”来连接即可。示例:小米还是很勤奋,坚持每天早起锻炼。4. 妈妈一下班 开始做饭【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结合例句“寒号鸟却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可知,“就”字在其中起到了顺承的衔接作用,清晰地表明在“累”这个状态出现后,紧接着发生了“回来睡觉”的行为。仿写时,需要考虑前后的行为或状态之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先设定一个初始的情境或行为,然后用“就”引出后续自然发生的行为或结果即可。示例:小猫饿了就找妈妈要吃的。5. 太阳 火球一样燃烧 地面热得 蒸笼【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例句通过两个连续的比喻,先描绘事物的形态或动作,再延伸描绘其带来的场景效果,两个比喻不是孤立的,后半句的场景效果是前半句事物动作的直接结果。仿写时要和例句的结构、逻辑完全一致。仿写时先确定一个能产生明显效果的事物;给本体找一个相似的喻体,并加上动作;思考这个动作会让周围场景产生什么变化,再用比喻强化。示例:妹妹的笑脸像花儿一样绽放,房间里暖得像春天。6.① 7. ②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解析】6.本题考查朗读句子。“有几个虫子”说明虫子数量少,并非严重问题;“怕什么”则直接体现出说话人对“有虫子”这件事的不在意——不觉得虫子会造成大影响,甚至觉得“担心虫子”是没必要的,比如看到菜叶上有几只小虫时,有人可能会说这句话,暗含“这点虫子没关系,不用紧张”的态度,符合“不以为意”的语气。故选①。7.本题考查朗读句子及改写句子。这句话用反问的句式(“还用……?”)表达“叶子上的虫根本不用治”的意思,同时带有说话人对“(别人觉得)叶子上的虫需要治” 这件事的疑惑或意外,比如看到别人紧张地处理叶子上的小虫时,可能会用这句话表示“这点虫没必要治,很意外你会在意”,因此语气是疑问、惊奇。故选②。例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感叹句,表反问语气)改写为“有几个虫子不用怕”(陈述句,表肯定意思),也就是改为陈述句。“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改写时,需去掉反问语气词和问号,将“还用”改成“不用”。示例:叶子上的虫不用治。8.星期天还用去学校?【详解】本题考查改写句子。观察例句可知,例句“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是一个反问句,表达的是一种反问的语气,意思是对“叶子上的虫需要治”这个观点的否定。改写后的“叶子上的虫不用治”是陈述句,将反问句所表达的否定意思直接陈述出来,改写前后句子的意思保持不变。肯定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 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词。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结合已给例句可知,本题是将陈述句改为陈述句。改为:星期天还用去学校?9.下毛毛雨不可怕。【详解】本题考查感叹句改为陈述句。感叹句改陈述句的方法技巧:删去句子中表示强烈感情的副词(很、更加、一直、只等)和末尾的语气词(啊、啦、呀等),并将感叹号改为句号。根据以上方法,原句应将“怕什么”改为“不用怕”,将感叹号改为句号。改为:下毛毛雨不可怕。10. 妹妹 听音乐 画画【详解】本题考查词语造句与仿写句子。题干中的“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表示欢呼和泼水这两个动作同时进行。“一边……一边……”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仿写时注意描写两个动作同时发生,表示它们是并行进行的。示例:同学们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11. 眉毛 扇子【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结合例句“梧桐树叶像手掌”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梧桐树叶的形状比作手掌,形象地写出了梧桐树叶的外形特点。对于柳树叶子,从图片能看到它的形状是细细长长的且略微弯曲,基于这个形态特点,我们可以将其类比为其他具有相似特征的物品,如眉毛、丝带、新月、小船等。示例:柳树叶子像丝带。对于银杏的叶子,从图片能看到它的形状呈扇形,基于这个形态特点,我们可以将其类比为其他具有相似特征的物品,如折扇、扫帚、巴掌等。示例:银杏叶子像巴掌。12. 我步行去上学 我坐公交车去上学 教室里读书 图书馆里查阅资料 操场上跑步 美术室里画画【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1)结合句子“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可知,用“有时候……有时候……”,描述了不同情况下“我”穿不同颜色衣服的状态,体现出同一主体在不同时间或情境下的不同行为。仿写时,要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写出两种不同时间会做的事情或呈现的状态即可。示例:有时候我早上起来跑步,有时候我晚上去散步。(2)结合句子“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可知,以“在……在……在……在……”的句式,展现了“我”在池子、小溪、江河、海洋这些不同地方的不同活动,体现出同一主体在不同地点的不同行为。仿写时,要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选择不同的场景,写出在这些场景中自己会做的事情即可。示例:我在家里写作业,在公园里赏花,在商场里购物,在电影院里看电影。13. 小蝌蚪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 蒲公英妈妈给自己的娃娃准备了降落伞。【详解】本题考查连词成句。先找出句子的主干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再将修饰成分(定语、状语等)合理排列在相应位置,最后根据句子语气添加合适的标点符号。(1)“小蝌蚪”是名词,可作主语;“看见”是动词,可作谓语;“一只大青蛙”是数量短语+名词,可作宾语;“荷叶上”是方位短语,可作状语;“蹲着”是动词,可作谓语或补充说明宾语的状态。该句为陈述句,句末应加句号。故连成后的句子为:小蝌蚪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2)“蒲公英妈妈”是句子的主语,表示动作的执行者;“准备了”是句子的谓语,表示主语的动作;“降落伞”是句子的宾语,表示动作的对象;“给自己的娃娃”是宾语的修饰语,表示降落伞的用途;句子为陈述句,句末用句号。故连成后的句子为:蒲公英妈妈给自己的娃娃准备了降落伞。14. 漆黑的 亮晶晶的 辽阔的 洁白的【详解】本题考查仿写、扩写句子。观察例句,是在名词“葫芦”“小花”前添加形容词修饰语,突出事物的特点,让句子更生动具体。(1)在“天空”“星星”的前面加上修饰语。由“星星”可知句子描写的是晚上,形容“天空”的词语有:深蓝色的、漆黑的;形容“星星”的词语有:闪闪的、明亮的、亮晶晶的。示例:深蓝色的天空中布满了明亮的星星。(2)在“大海”“浪花”的前面加上修饰语。形容“大海”的词语有:辽阔的、蓝蓝的、一望无际的、无边无际的;形容“浪花”的词语有:雪白的、洁白的、巨大的。示例: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卷起了雪白的浪花。15.(1)小鸟站在枝头,欢快地唱着歌。(2)小花苞露出了美丽的笑脸。【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们人的行为和思想。(1)“小鸟叫着”可以赋予它人的“唱歌”行为,再加上“欢快地”来体现人的情感,让小鸟的形象更生动。例如:小鸟在树上欢快地唱着歌。(2)“小花苞开了”可以把它想象成“绽开了笑脸”,用人类的神态动作来描述花开放的状态,使小花苞更具生命力。例如:小花苞绽开了笑脸。16.样子 17.高兴【解析】16.本题考查句子理解。句子描述了周总理的穿着(如“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和神态(如“笑容满面”),这些都是对人物外貌和举止的描写,也就是“样子”。虽然也有动作“来到人群中”,但句子重点在展现周总理的整体形象,因此主要写出了周总理的“样子”。故选“样子”。17.本题考查分析关键词。“笑容满面”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脸上充满了笑容,通常表示一个人心情愉悦、开心。从这个词可以看出周总理当时是“高兴”的心情,体现了他的亲切和喜悦。18. 森林 森林里的花草、树木 树上的小鸟【详解】本题考查仿写、补充句子。观察例句可知,先写了雾把大的景物藏起来,然后具体描述了大景物中包含的小景物。在仿写时可选择生活中常见场景(如公园、学校、森林)。注意按照例句的句式写,注意最后一个景物要有修饰词。示例:雾把学校藏了起来。无论是教学楼、操场,还是笔直的旗杆,都看不见了。19. 一大串一大串 五光十色 跳舞的 唱歌的 拉二胡的 热闹极了【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及仿写句子。(1)句子中“一大串一大串”通过重复“一大串”,强调葡萄的数量多、成串生长的特点,直接体现“长得多”;“红的、白的、紫的、淡绿的”列举具体颜色后,用四字词语“五光十色”概括,既体现颜色丰富,又暗含色彩鲜亮的美感,符合“颜色多、种类多”的描述。(2)结合例句可知,例句使用了“红的、白的、紫的、淡绿的”四个结构相同的形容词来描述葡萄的颜色,形成了排比的效果,体现出葡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的特点,使得句子更加生动、有力。本句要仿照例句特点,运用同样的修辞手法,根据 “广场上人很多”这一信息来写人多,体现出广场上人多、热闹的特点。示例:晚上,广场上人很多,有跳广场舞的阿姨、追着泡泡跑的小孩、和朋友聊天的年轻人,处处欢声笑语,热闹极了。20. “仙人指路” 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伸着手臂指向前方【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结合例句可知,句子用“好像”的比喻手法写出奇石的特征。仿写时注意。示例:“猴子观海”好像一只蹲坐在山顶的猴子,正呆呆地望着远方的云海。21.一只美丽的天鹅【详解】本题考查句子仿写。观察例句可知,例句在“白云”前面加了修饰词(美丽的),在解答本题时,我们可以在“天鹅”前面加上修饰词(如“漂亮的、美丽的、圣洁的、雪白的”等)即可。示例:丑小鸭变成了一只天鹅,一只漂亮的天鹅。22. 像弯弯的小船 像圆圆的玉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仿写、补充句子。例句用“有时候……有时候……”的句式,写出了“我”两种相反的脾气(温和、暴躁),核心是通过两个不同的特点,表现事物的变化或多面性。据此仿写、补充句子。示例:天上的月亮可有趣了,有时候弯弯的,有时候圆圆的。23. 草坪上散步 树枝上赛跑 树洞里睡觉 森林里寻找食物【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这道题是让我们仿照例句,写出小松鼠们在不同地方做的不同事情。解题的关键在于结合小松鼠的生活习性,想象它们可能活动的场景以及在这些场景里的行为。首先看例句,“我们在教室学习,在操场跑步,在图书馆看书,在食堂吃饭”,结构是“在+地点+做的事”,且地点和事情是相匹配的。那对于小松鼠,我们要思考它们的生活环境,比如森林里的大树、草地、树洞、松果堆等地方。示例:小松鼠们在枝头跳跃,在林间穿梭,在石头上晒太阳,在巢穴里睡觉。24. 这么小的雨不用打伞。 这点困难不用怕。【详解】本题考查反问句改陈述句。分析例句可知,本题是要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一、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二、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三、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四、把句尾的问号改为句号。改为:①这么小的雨不用打伞。②这点困难不用怕。25. 长长的 绿绿的【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和补充句子。例句中“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第一个是写出荷叶的外形特点,第二个是写出荷叶的颜色特点。据此写出柳条的外形和颜色的特点,注意应使用AA的式词语,如:细细的、长长的、绿绿的等。示例:柳条细细的,翠翠的。26. 妈妈 做家务 唱歌【详解】本题考查补充句子。例句“老师一边给我们念课文,一边在黑板上写字”,这里的“一边……一边……”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用来描述同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同时进行的两个动作,“念课文”和“写字”就是老师同时做的两件事。补充句子时要注意前后填的两个动作必须是同一个主体能同时完成的,不能是互相冲突、无法同时进行的。示例:我一边吃早餐,一边听新闻。27.树上的苹果像灯笼似的又大又红。【详解】本题考查加点字造句。这道题要求用“像”字造句,且例句是比喻句(把“湖面”比作“镜子”),所以我们需要造一个比喻句,用“像”连接具有相似点的本体和喻体。示例:枫叶红得像一团火焰。28. 爸爸回家 我 会去抱住他【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先看原句,“每当”后接“夜幕降临”这个具体场景,“就”后接“灯亮了”这个随之发生的结果,可见“每当……就……”要体现“场景一出现,结果就跟着来”的关联。仿写时要注意前后内容有必然联系,不能脱节,且“每当”后场景要具体。示例:每当雷雨过后,天空就会出现美丽的彩虹。29. 小明的脸红红的 秋天的苹果【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原句是“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这是一个典型的比喻句(明喻),用“好像”把“撒满花瓣的地面”(本体)比作“鲜红的地毯”(喻体)。本题仿照例句仿写一个比喻句即可。示例: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好像天空撒下的羽毛。30. 在水里 划着脚掌在水里【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例句中“蜻蜓飞舞”是简单的主谓结构句子,描述了蜻蜓的基本动作。接着通过添加地点状语“在空中”,使句子内容更丰富,说明了飞舞的位置。然后又进一步添加了“张着翅膀”这一动作描写,对“飞舞”的状态进行更细致的刻画,让句子更加生动形象。本题中对于“小鸭子游泳”这个句子,我们可以仿照例句的方式,先添加表示地点的词语,说明小鸭子游泳的具体位置;然后再添加一些能体现小鸭子游泳时动作、神态等方面的词语,让句子更加具体、生动。示例:小鸭子游泳。小鸭子在池塘里游泳。小鸭子昂着头在池塘里游泳。31. 刮风 下雨 我都准时上学【详解】本题考查词语造句与仿写句子。题目要求用“无论……还是……”造句。原句中,“无论”引出第一个条件“天空”,“还是”引出第二个条件“天空中的太阳”。“无论”和“还是”后面连接的两个部分,必须是同类的或者在某种角度上可以并列看待的事物或情况(如:自然景物、动物、建筑、天气现象等)。据此仿写即可。示例:无论是路边的花草,还是公园里的树木,都枯萎了。32. 写呀写呀 把作业写完了【详解】本题考查词语造句与仿写句子。“终于”表示经过长时间的寻找或等待后,达到了预期的结果或目标。原句中经过了长时间的寻找才找到小白兔的,所以在写句子时,一定要凸显时间长。如:前半部分描述一个持续的动作或过程(“等啊等啊”),后半部分用“终于”引出最终的结果(“等到了公交车”)。示例:等啊等啊,终于等到了公交车。33. 难过 姐姐安慰 心情好了起来【详解】本题考查补充句子。例句“在我疲劳的时候,小獾称赞了我,让我消除了一天的疲劳”的结构为“在我 + (描述自身状态的形容词)的时候, + (人物/对象) + (行为动作)了我,让我 + (产生的结果/变化)”。本题中,要先确定“我”的一种状态(如难过、遇到困难、迷茫等),再选择合适的人物/对象以及对应的行为动作,最后阐述该行为给“我”带来积极影响的结果。示例: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帮助了我,让我顺利解决了问题。34. 转圈 热锅上的蚂蚁 蓝蓝 洁白【详解】本题考查仿写词语、仿写句子。“急得直”后面通常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语,如“跺脚”“转圈”等,体现焦急时的具体表现。“急得像”后面常用比喻,如“热锅上的蚂蚁”是常见俗语,生动形象。天空常用“蔚蓝”“晴朗”等修饰;云朵常用“洁白”“柔软”等形容。示例:急得直跺脚 急得像火烧眉毛(晴朗)的天空中飘着(棉花糖般)的云朵35. 这周不下雨 可以照常举行活动了 桃花 杏花 梨花 迎春花 姹紫嫣红 十分好看【详解】本题考查词语造句与仿写句子。(1)例句中使用了“要是……就……”结构,表示条件(如果发生某事)和结果(就会怎样)。据此仿写即可。示例:要是你好好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2)例句先描述了葡萄生长的状态“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接着列举了葡萄不同的颜色“有红的、白的、紫的、淡绿的”,最后用“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对葡萄的整体特点进行总结赞美。我们在仿写时,也需要先点明公园里的花开了,再列举花开的不同种类或颜色等,最后用合适的词语形容花开的整体景象。示例: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红的、黄的、紫的、粉的,五彩缤纷,好看极了。36.周末在家,有时候我会帮妈妈打扫房间,有时候我会坐在书桌前读课外书。 37.弯弯的月亮像一艘小船。【解析】36.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例句中的加点词语是“有时候……有时候……”,用于描述同一主体在不同时间或情境下的两种不同状态或行为。例句中,“我很温和”和“我却很暴躁”表达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状态,说明主语在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情绪表现。示例:天上的云朵变化真快,有时候像奔跑的小马,有时候像蓬松的棉花糖。37.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例句中的加点词语是“像”,这是一个比喻句,用“像”连接本体(梧桐树叶)和喻体(手掌),二者需有相似的外形特征。仿写时需注意:先确定本体(如月亮、银杏叶),再找到与之外形相似的喻体(如小船、扇子),使句子生动形象。示例:飘落的银杏叶像一把把小扇子。38. 跑哇跑 跑到了 飞哇飞 飞到了【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观察例句“纸船漂到了小熊家门口。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可以发现是把表示动作的词进行重复,中间加上“哇”字,以此来强调动作的过程。对于“小花猫跑到了妈妈的身边”,按照例句的形式,把“跑”重复,中间加“哇”,即“小花猫跑哇跑,跑到了妈妈的身边”。对于“小鸟飞到了大树上”,同样把“飞”重复,中间加“哇”,即“小鸟飞哇飞,飞到了大树上”。39. 有圆的、尖的、扁的、方的 百花齐放,漂亮极了【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结合例句“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可知,“有红的、白的、紫的、淡绿的”具体列举了葡萄不同的颜色,展现出葡萄色彩丰富,然后用“五光十色”进行概括总结,最后表达感受“美丽极了”。(1)句子已点明“小石子躺在海滩上”,需要补充小石子的具体特点来对应例句的类别列举部分。小石子的特点通常体现在颜色和形状上,所以可填“有圆形的、椭圆形的、三角形的、方形的”“有红的、黄的、蓝的、绿的”等,既符合“各种各样”的描述,也能自然引出“让人看花了眼”的感受。示例:退潮了,一个个可爱的小石子躺在海滩上,有圆形的、椭圆形的、三角形的、方形的,各种各样,让人看花了眼。(2)句子列举了春天开放的各种花儿“桃花、杏花、迎春花、玉兰花”,仿照例句,后面需要用词语来概括这些花儿的状态及感受,比如“五彩缤纷,漂亮极了”“花团锦簇,热闹极了”“芬芳扑鼻,惬意极了”等。示例:春天到了,各种花儿都醒了过来,有桃花、杏花、迎春花、玉兰花,花团锦簇,热闹极了。40. 周末,我有时候去爬山,有时候去图书馆看书。 放学后,哥哥在跑步,姐姐在唱歌,我在画画。【详解】本题考查词语造句。(1)原句用“有时候……有时候……”表达“我”的脾气在不同时间有两种相反的状态(温和和暴躁)。有时候……有时候……”表示事情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情况或状态,是变化或对比。造句时两个分句描述的应该是同一个主体在不同时间点表现出的不同状态或行为。状态或行为之间最好能形成一定的对比或差异。示例:动物园的猴子有时候很安静地坐着,有时候又活泼地上蹿下跳。(2)原句用排比结构(“在……在……在……”)描述“我”在不同地点进行的不同活动(学习、画画、表演)。“在”表示某人或某物存在于某个地点并进行某项活动。造句需要包含三次“在”,构成“在……在……在……”的排比结构。每个“在”后面都应是“地点 + 做什么”的结构。三个分句描述的应该是同一个主体(如:我、爸爸、小鸟等)在不同地点进行的不同活动。地点和活动要合理搭配。示例:妈妈在厨房做饭,在客厅看电视,在书房看书。41.镰刀 42. 翠绿的大树 大伞【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比喻句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梧桐树叶像手掌。”例句中,把梧桐树叶比作手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弯弯的月亮”和“小船”形状相似,所以可以把弯弯的月亮比作小船。如:弯弯的月亮像小船。(2)仿写一个比喻句即可,如:大象的耳朵像蒲扇。43. 快 闪电 热 出汗【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1)冷得像冰窖:例子是形容词(“冷”)+ 得 + 像 + 比喻事物(“冰窖”),表示程度很深,用比喻方式描述。空白处需要填写一个形容词和一个比喻事物。示例:热得像蒸笼。(2)冷得直发抖:例子是形容词(“冷”)+ 得 + 直 + 动作状态(“发抖”),表示程度导致的具体动作或状态。空白处需要填写一个形容词和一个动作状态。示例:冻得直跺脚。44. 洁白的 宽广的【详解】本题考查补充句子。结合例句可知,是给句子中的词语加上相应的修饰语,使句子更加具体,只要合理即可。本题可以给“海鸥”加上相应的修饰语,如:洁白的、可爱的、矫健的等;给“海面”加上相应的修饰语,如:平静的、宽广的、波光粼粼的等。如:可爱的海鸥飞过平静的海面。45.天空和太阳都被雾藏起来了。 46.小鱼和青蛙都能在水里游。【解析】45.本题考查改写句子。解决此类题时,只需将两句中不同的部分找出来,如例句中的主语“我”和“王丽”是两个句子中不同的部分,用“和”将不同的部分连接,放在相同的内容之间,也就是放在例句中“是好学生”的前面,注意加上“都”。“天空被雾藏起来了。”和“太阳被雾藏起来了。”中的不同不同部分是“天空”“太阳”,并用“和”连接,把相同部分“被雾藏起来了。”放在后面,在不同的部分后面加上“都”。改为:天空和太阳都被雾藏起来了。46.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例句中的主语“我”和“王丽”是两个句子中不同的部分,用“和”将不同的部分连接,放在相同的内容之间,也就是放在例句中“是好学生”的前面,注意加上“都”。对于“小鱼能在水里游”“青蛙能在水里游”按照前面的规律,重复的部分“在水里游”保留一次,把“小鱼”“青蛙”用“和”连接起来,再加上“都”。改为:小鱼和青蛙都能在水里游。47.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48.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解析】47.本题考查改写句子。观察例句可知是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可分为四步: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④将句子梳理通顺。本题把反问词“还”去掉,将“用”改为“不用”,去掉“吗”,末尾问号改成句号。改为:叶子上的虫不用治。48.本题考查改写句子。观察例句可知是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可分为四步: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④将句子梳理通顺。本题把反问词“还”去掉,将“用”改为“不用”,去掉“吗”,末尾问号改成句号。改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49. 捉蝴蝶 晒太阳 玩皮球 吃小鱼【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根据“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可知,此处连用四个“在……”的句式,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仿写时需按此格式,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观察图画可知,第一幅图中,小猫正盯着蝴蝶,符合“捉蝴蝶”或“逗蝴蝶”。第二幅图里,小猫趴在草坪上闭着眼睛,因此可填“睡大觉”或“晒太阳”。第三幅图描述了小猫在院子里玩毛线球。第四幅图,小猫在厨房里的碗边,嘴里还吃着小鱼,故可填“吃小鱼”。示例:平常小猫在花丛里逗蝴蝶,在草坪上睡大觉,在院子里玩毛线球,在厨房里吃小鱼。50.(1)难忘的儿童节(2) 我 听音乐 画画【详解】(1)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例句“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是一个感叹句,由“多么+(形容词)啊,(具体事件或事物)!”构成。其中,“幸福”是形容词,“1961年的泼水节”是一个具体的事件名词短语。仿写时,空白处需填写一个表示“快乐”的具体事件或事物,要符合“多么快乐啊”的感叹语气。示例:多么快乐啊,我们的春游!(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例句“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是一个并列动作句,由“(主语)一边(动作1),一边(动作2)。”构成。仿写时,选定主语,并确保两个同时发生的动作。示例:小明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51.水娃娃变成了一颗珍珠,一颗明亮的珍珠 52.小树苗长成了大树,很高很高的大树【解析】51.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结合例句可知,例句是在“白云”前面添加了“美丽的”这一个修饰语,使白云的形象更鲜明;仿写时,需要结合原句中的内容来加修饰语,只要合理即可。结合原句“水娃娃变成了一颗珍珠。”可知,需要给“珍珠”添加合适的修饰语,如“圆润的”“雪白的”等,如:水娃娃变成了一颗珍珠,一颗圆润的珍珠。5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结合例句可知,例句是用“很轻很轻的”来描述水汽的特征;仿写时,需要结合原句中的内容来加修饰语,只要合理即可。结合原句“小树苗长成了大树。”可知,给“大树”加上形容大树形态的词语,如“很粗很粗的”“很大很大的”等,只要合理即可。如:小树苗长成了大树,很粗很粗的大树。53. 2 4 1 3【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做手工时,通常按照“首先、再、然后、最后”的顺序进行。第一步:“首先,在鸡蛋比较小的一头开个小洞,倒出蛋液。”这是手工制作的起始步骤,只有先把鸡蛋内部的东西倒出来,才能进行后续的操作,所以这一步应该排在最前面。第二步:“再将沙子从小洞处倒入蛋壳中。”要让蛋壳能够立起来不倒,就需要灌入沙子来调整重心,这一步是在第二步之后,所以排在第二位。第三步:“然后用彩纸做一顶帽子固定在蛋壳上,遮住小洞。”在灌入沙子后,需要处理鸡蛋上的窟窿,制作小帽子并扣上,这是紧接着第二步的合理操作,所以排在第三位。第四步:“最后在蛋壳上画上你喜欢的图案。”当完成前面的步骤,使蛋壳能够立起不倒后,最后进行装饰,整个手工制作完成了,所以这一步排在最后。故制作过程排序为2、4、1、3。54. ④ ① ② ③ ⑤【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制作小狗存钱罐首先要确定小狗的形状,所以在彩色卡纸上画出小狗轮廓是第一步,为后续制作小狗卡片奠定基础。也就是“先用彩笔在彩色卡纸上画出小狗的轮廓(kuò)。”在画出小狗轮廓后,进一步完善小狗的形象,画出其五官等细节,让小狗的形象更加完整。也就是“接着画出小狗的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在完成小狗轮廓和细节的绘制后,根据画好的线条,使用剪刀将小狗的形状剪下来,得到制作存钱罐所需的小狗卡片。也就是“然后用剪刀沿着画好的线,剪出小狗的形状。”有了剪好的小狗卡片和空的矿泉水瓶子,将小狗卡片粘贴在瓶子上,此时小狗存钱罐的外观初步成型。也就是“把剪下来的小狗卡片用双面胶紧紧地粘在空的矿泉水瓶子上。”完成小狗存钱罐外观制作后,为了实现存钱罐的功能,需要在瓶子上划开一个小口,方便放入钱币。也就是“最后在瓶子的上方侧面竖着划开一个小口,钱就可以从这个小口放入小狗的肚子里。”正确排序为④①②③⑤。55. ③ ② ①【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与句子理解。第一个语句:“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这句话描述人物在夜晚坚持工作(灯亮表示工作),体现出工作持续时间长、很劳累,因此体现了工作辛苦的品格。故选③。第二个语句:“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这句话描述人物穿着单薄、简朴(只有军衣和薄毯子),没有奢侈的衣物,因此体现了生活俭朴的品格。故选②。第三个语句:“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这句话描述人物专注于工作,连毯子滑落都没注意,体现出高度集中、一丝不苟的态度,因此体现了工作认真的品格。故选①。56. ① ②【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朗读。(1)句子“我要把大海藏起来”中,“要”字体现出雾是主动、自愿去做“藏大海”这件事的,没有任何疑惑,反而带着一种愉悦、主动的情绪,符合“开心”的语气。故选①。(2)句子“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中有疑问词“谁”和语气词“呢”,说明雾正在琢磨“接下来藏什么”,心里不确定答案,处于思考、探寻的状态,符合“思考、疑问”的语气。故选②。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