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秋 二年级上册期中复习--积累运用 专项训练 (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5秋 二年级上册期中复习--积累运用 专项训练 (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统编版2025秋 二年级上册期中复习--积累运用 专项训练 (含答案解析)
1.休息时,我们望着美景,想到课堂上学到的文章,请填一填。
小语:在山上,我闻到阵阵清香,突然想起了两句诗:“遥,”。
小方:古诗中有人生道理:“欲穷,。告诉我们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古诗中还有美丽的景色:“,疑是银河落九天。”
小文:古田的山水就像图画、文章一样美丽,正所谓“皆图画,不文章”。
小田:你们看,里,稻上场,谷像粒粒香。身体虽,心里喜洋洋。
2.根据课文内容连一连,选一选,再填空。
①灌溉 ②发动 ③淹没 ④冲毁
机器 田地 房屋 庄稼
填序号:温和时:_________ 暴躁时:_________
我知道生活中,水还能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拍手歌》,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画“√”,错的画“×”。
(1)人和动物是朋友,所以我们要保护动物。( )
(2)雄鹰会在天空中写字。( )
(3)课文中的锦鸡、孔雀、黄鹂、百灵鸟都是鸟类。( )
4.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田家四季歌》描绘了乡村美丽的四季景色:春季里,春风 , 蝴蝶飞;夏季里, ,采桑养蚕又插秧;秋季里,稻上场,谷像 粒粒 ; , ,新制棉衣暖又轻。
5.按要求完成练习。
(1)涵涵在植物园参观时看到这个牌子,她不知道“楸”字念什么。但是看到这个字的右半部分是“ ”,于是她根据形声字的特点,猜测这个字念“ ”,再根据这个字的 猜测这个字的字义跟 有关。
(2)楸喜暖的特征和 树一样。
(3)回家后,涵涵用部首查字法查了“楸”字,她先查部首 ,除去部首再查 画。
6.《我是什么》一文中的“我”指的是 ;《田家四季歌》中“谷像黄金粒粒香”发生在 (季节);植物妈妈有很多办法送孩子旅行,那里有许许多多的 ,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日月潭很 ,湖水 。湖中央有个 ,把湖水分成 :北边像 ,叫日潭;南边像 ,叫月潭。
7.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祖国的江山美如画,我要大声告诉全世界:“我 ,称 , 美,可入画。”
(2)春天是快乐的,你看,“ 放纸鸢”;春天是神奇的,你看,“ 谁裁出, ”;春天是生机勃勃的,你看,“ ,春风吹又生”。
(3)老师教导我们做人要常怀爱心,因为“ 肯帮人, 有人帮”;还要诚实守信,因为“诚信者, 也”。
8.我会根据学过的内容填空。
(1) 树木, 树人。
(2)《登鹳雀楼》一诗中带有深意的诗句是“欲穷 ,更上 楼。”
(3)爸爸常用“与朋友交, ”这句话告诫我,对朋友要诚信。
(4)银杏 活化石,金桂 满园香。
(5)遥知 ,为有 。
(6) 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 人。
9.我会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暑假里,我看见了庐山瀑布,想到了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 “ ,疑是银河落九天。”
(2)俗话说得好:“十年树木, 。”培养一个人才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3)家乡的山水太美了,真可谓“有山皆图画, ”。
10.学校举办传统文化大会,请你接受挑战。
(1)【成语接龙】在括号内将成语补充完整,使各个成语之间字头与字尾相连不断。
花( )柳绿→绿水( ) 山→山( )水秀→秀色可餐
(2)【连连看】从屏幕上的20个字中,选出16个,组成《论语》中的两句话。
连 连 看 己 友 远 交 有
所 与 朋 不 信
自 施 言 人 方
欲 于 而 自 勿
《论语》名自名句两则
Ⅰ. , 。
Ⅱ. , 。
11.背一背,填一填。
(1) 皆图画, 不文章。
(2)唐代诗人王之涣登上黄鹤楼,看见“白日 ,黄河入海流”的景象,悟出了“欲穷 ,更上 ”的道理。
(3)春季里,春风 , 蝴蝶飞。夏季里, ,采桑养蚕又插秧。
(4)凡事都要有规矩,正所谓“不以规矩, ”。
12.按课文内容填空
(1)银杏水杉 。 满院香。
(2)秋季里,稻上场。谷像 粒粒香。身体虽 ,心里 。
(3)中午, ,整个日月潭的 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 。
(4)“ ,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对庐山瀑布的真实写照。
(5)“ 皆图画, 不文章”,祖国的山水真美啊!
(6)“不以规矩, 。”我们每个人都要遵守交通规则。
13.读一读,填一填。
(1)名胜( )( ) 名( )大( ) ( )清( )秀
(2)祖国山河真壮丽,你看“雾锁 山锁雾,天连水尾 这真是“ 皆图画, 不文章”啊!
(3)飞流 ,疑是银河落 。
(4)欲穷 , 楼。
(5)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 ;北边像 ,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 ,叫月潭。
(6)
车票显示需要( )月( )日从( )站出发,到达的站点是( )站,票价是( )元。
14.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与朋友交, 。
(2) ,稻上场,谷像黄金粒粒香。 ,心里喜洋洋。
(3)假期,我们一家到庐山游玩。看见瀑布悬挂在山前,我想到了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 。”看着山顶缭(liáo)绕的云雾,我又想到了对联“雾锁山头山锁雾, ”。连爸爸也感慨道:“这真是‘ ,无水不文章’啊!”
(4)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 。
(5) 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 。
(6)要是下起 ,日月潭好像 ……
15.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中,小蝌蚪的妈妈是 ,它披着 的衣裳,露着 ,鼓着 。
(2)《望庐山瀑布》作者 ,朝代 。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热爱 的美好情怀。
(3) ,叶落归根。
(4)树无根不长, 。
(5)与朋友交, 。
16.旅途中不仅能感受大自然的美,还能收获知识,请根据所学知识填写。
(1)植物妈妈的 很多很多,不信你就 观察。那里有许许多多的 ,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2)来到日月潭,我知道日月潭的湖 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 的 ,叫日潭;南边像 的 ,叫月潭。
(3)欲穷 目,更上一 。”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有站得高,才能 。
(4)银杏 活 , 开花满院香。
(5)日照 生紫烟,遥看瀑布挂 。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
17.语言积累。
(1)白日 , 入海流。
(2)你拍九,我拍九,人和动物是 你拍十,我拍十,保护动物是 。
(3) 生紫烟,遥看瀑布 。
(4)爷爷看着高大的银杏树,对我说:“树无根 ,人无志
。”
(5)“与 交,言而 ”。只有这样做,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1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墙角数枝 ,凌寒独自开。遥知 ,为有暗 来。”这是宋朝诗人 写的一首诗。
(2)假日里,我和爸爸到杭州游玩,那里的山水真可谓是“有山皆图画, 。”
(3)飞流直下 ,疑是银河 。
(4)丽丽学习很努力,老师经常鼓励她:“欲穷千里目, 。”
(5)“不以规矩, 。”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遵守规则。
19.根据《植物妈妈有办法》的内容选择恰当的答案。(填序号)
蒲公英妈妈给孩子准备了( ),苍耳妈妈给孩子穿上( ),豌豆妈妈让豆荚晒在( )。
①太阳底下 ②降落伞 ③带刺的铠甲
20.选择正确的序号,把古诗和名言补充完整。(填序号)
①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路人借问遥招手 ③黄河入海流 ④树无根不长 ⑤遥知不是雪
(1) ,怕得鱼惊不应人。
(2) ,人无志不立。
(3)白日依山尽, 。
(4) ,为有暗香来。
(5)飞流直下三千尺, 。
21.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再根据语境填空(填序号)。
①树无根不长, 。
② ,叶落归根。
③遥知 雪, 有暗香来。
常年在外的老爷爷说“ ”,所以在九十岁时,他决定搬回家乡居住。
22.请你帮他们完成书架的布置。
书架类目设置 主要资料内容
第一层句子类 请你补充这些句子。 (1)梧桐树叶像手掌。 像 。 (2)老师一边给我们念课文,一边在黑板上写字。 一边 ,一边 。 (3)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有 、 、 ,处处欢声笑语,十分热闹。
第二层古诗、名句类 收录一些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文。 比如:王之涣在鹳雀楼上看到的是“ ,黄河入海流”;唐朝诗人李白眼中庐山瀑布是“飞流 ,疑是 ”。赞叹山水: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真是“ ,无水 ”。诚信类: ,言而有信。
第三层自然风景类 收录描写自然界花草树木、山河湖泊的文章。比如: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 ,叫 ;南边像 ,叫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统编版2025秋 二年级上册期中复习--积累运用 专项训练 (含答案解析)》参考答案
1.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
书写时要注意“暗、楼、直、有、黄、辛”的正确写法。
2.
温和时:①② 暴躁时:③④
洗衣服 洗手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和课外积累。
出自课文《我是什么》,根据课文第4自然段的句子“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可以完成连线,即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冲毁房屋、淹没庄稼。
因此“我”温和时做的事有: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故选①②;“我”暴躁时做的事有:淹没庄稼,冲毁房屋,故选③④。
结合生活实际可知,水还可以清洗衣服、发电、饮用、清洗物品、调节气候、运输船只等。
3. √ × √
【详解】本题考查课内文章的理解。
(1)结合课文《拍手歌》中,“你拍九,我拍九,人和动物是朋友。你拍十,我拍十,保护动物是大事。”可知,直接表达了人和动物是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的意思。
故题干表述正确。
(2)结合课文《拍手歌》中,“你拍四,我拍四,天空雁群会写字”可知,这里说的是雁群(大雁)飞行时排成字形,像在写字。而雄鹰的歌词是“你拍三,我拍三,雄鹰飞翔在蓝天”可知,只说它在飞翔,没有写字的意思。
故题干表述错误。
(3)结合课文《拍手歌》中,“你拍二,我拍二,孔雀锦鸡是伙伴”和“你拍六,我拍六,黄鹂百灵唱不休”可知,锦鸡、孔雀、黄鹂、百灵鸟都是常见的鸟类名称,它们在课文中被归类为鸟类。
故题干表述正确。
4. 吹 花开草长 农事忙 黄金 香 冬季里 雪初晴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填空。
书写时注意“吹”“忙”“季”“晴”的正确写法。
5. 秋 qiū 左半部分 树木 木棉 木 9/九
【详解】本题考查查字典。
(1)“楸”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木”,右边是“秋”。“楸”是形声字,声旁是“秋”,所以读音和“秋”接近,即qiū。左边的“木”是形旁,它告诉我们这个字的字义跟树木有关,木字旁的字一般都和“树木”“木材”相关,所以“楸”是一种树。
(2)“楸”的习性是“喜光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冷”,这和《树之歌》“木棉喜暖在南方”中“木棉”的“喜暖”特征是一致的。所以这里⑤填“木棉”。
(3)“楸”的左边是“木”,属于“木”部。“楸”总笔画是13画(木4画 + 秋9画),所以去掉部首“木”(4画)后,剩下的“秋”是9画。
“楸”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先查部首木,除去部首再查9画。
6. 水 秋季 知识 深 碧绿 美丽的小岛 两半 圆圆的太阳 弯弯的月亮
【详解】本题考查课内内容理解以及重点语句的背诵。
《我是什么》一文中的“我”指的是水。在《我是什么》这篇课文中,作者以第一人称“我”来描述,通过“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变成了无数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人们叫我“雨”等内容,展现了水的不同形态变化,如汽、云、雨、雹子、雪等,由此可知“我”指的是水。
《田家四季歌》中“谷像黄金粒粒香”的是秋季。 《田家四季歌》中提到“秋季里,稻上场,谷像黄金粒粒香”,“稻上场”表明稻谷已经成熟并被收割,将谷粒比作黄金,形象地描绘出秋天稻谷丰收、颗粒饱满的景象,所以对应的季节是秋季。
《植物妈妈有办法》中提到“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细观察。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所以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
《日月潭》中提到“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7. 神州 中华 山川 忙趁东风 不知细叶 二月春风似剪刀 野火烧不尽 平时 急时 天下之结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的默写。
(1)书写时注意“神”“州”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趁”“春”“剪”“烧”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急”“结”的正确写法。
8. 十年 百年 千里 一层 言而有信 水杉 开花 不是雪 暗香来 路人 不应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
(1)书写时注意“百”“年”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里”“层”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言”“信”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杉”“花”的正确写法。
(5)书写时注意“雪”“香”的正确写法。
(6)书写时注意“路”“应”的正确写法。
9. 飞流直下三千尺 百年树人 无水不文章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和俗语。
(1)书写时注意“流”“直”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树”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章”的正确写法。
10. 红 青 清 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详解】(1)本题考查补充词语。
花红柳绿:形容春天花木繁茂艳丽的景色。
绿水青山:指美丽的河山。
山清水秀:形容山水风景优美。
(2)本题考查对名言警句的掌握。
结合本册所学的内容可知题干中的20个字中,选出16个,组成《论语》中的两句话是: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在与朋友的交往过程中,说出的话一定要守信用,不能轻易违背自己的承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自己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11. 有山 无水 依山尽 千里目 一层楼 吹 花开草长 农事忙 不能成方圆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词名句、名言警句的默写。
(1)书写时注意“有”“水”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依”“目”“楼”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吹”“草”“农”“事”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方”“圆”的正确写法。
12. 活化石 金桂开花 黄金 辛苦 喜洋洋 太阳高照 美景 展现在眼前 飞流直下三千尺 有山 无水 不能成方圆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识记和理解。
(1)书写时注意“活”“金”“桂”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黄”“辛”“喜”“洋”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高”“照”“美”“景”“展”“眼”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流”“直”的正确写法。
(5)书写时注意“有”“水”的正确写法。
(6)书写时注意“能”“圆”的正确写法。
13. 古 迹 山 川 山 水 山头 水连天 有山 无水 直下三千尺 九天 千里目 更上一层 分成两半 圆圆的太阳 月亮 1 1 北京南 上海虹桥 933
【详解】本题考查四字词语的积累、古诗词的背诵、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车票信息的读取。
(1)名胜古迹:指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
名山大川:指著名的高山和大河。
山清水秀:形容风景优美。
(2)书写时注意“山”“连”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直”“千”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里”“更”的正确写法。
(5)这句话出自课文《日月潭》。原文: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书写时注意“圆”“亮”的正确写法。
(6)根据图片信息,北京南站——上海虹桥站可知,出发站是:北京南站,到达站是:上海虹桥站。
根据图片信息,2016年01月01日9:00开可知,出发时间是:2016年01月01日9点。
根据图片信息, 933.0元可知,票价是:933元。
14. 言而有信 秋季里 身体虽辛苦 遥看瀑布挂前川 天连水尾水连天 有山皆图画 四海为家 杨树 手掌 蒙蒙细雨 披上轻纱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名言警句和谚语俗语的默写与理解。
(1)书写时注意“而、信”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季、身”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遥、瀑、尾、皆”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海”的正确写法。
(5)书写时注意“杨、掌”的正确写法。
(6)书写时注意“蒙、纱”的正确写法。
15. 青蛙 碧绿 雪白的肚皮 一对大眼睛 李白 唐朝 大自然 树高百尺 人无志不立 言而有信
【详解】本题考查课内文章理解与填空。
(1)结合《小蝌蚪找妈妈》原文“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可知答案。
书写时注意“碧、绿、睛”的正确写法。
(2)《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这首诗通过对庐山瀑布雄奇壮丽景色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祖国壮美山河的赞美,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
(3)书写时注意“树”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志”的正确写法。
(5)书写时注意“信”的正确写法。
16. 办法 仔细 知识 中央 圆圆 太阳 弯弯 月亮 千里 一层楼 看得远 水杉 化石 金桂 香炉 前川 唐 李白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古诗和文学常识的识记。
(1)书写时注意“办、法、细、识”的正确写法;
(2)出自课文《日月潭》,课文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接着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然后描绘了它在晨午时分、晴雨天气的不同情状,展示了日月潭的景色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书写时注意“圆”“弯”“亮”的正确写法;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译文: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楼。这两句诗通过形象的描绘,传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这不仅仅是对物理高度的描述,更是一种比喻,意味着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能力或视野,才能看到更多、理解更多、成就更多。书写时注意“里”“层”“楼”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杉”“金”“桂”的正确写法;
(5)“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出自唐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书写时注意“香”“炉”“前”的正确写法。
17. 依山尽 黄河 朋友 大事 日照香炉 挂前川 不长 不立 朋友 有信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词及谚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①本句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意思是:太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书写时注意“依”“黄”的正确写法。
②本句出自《拍手歌》:“你拍九,我拍九,人和动物是朋友。你拍十,我拍十,保护动物是大事。”按课文内容填写即可。书写时注意“朋”“事”的正确写法。
③本句出自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意思是: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书写时注意“炉”“挂”的正确写法。
④本句是关于谚语的运用,完整句子是“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是古代的一句谚语,意思为树木无根就不能生长,人没有志向就不会有作为。强调了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书写时注意“长”“立”的正确写法。
⑤本句出自《论语》中的一则交友的箴言:“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强调诚信在友情中的重要性。书写时注意“朋”“信”的正确写法。
18. 梅 不是雪 香 王安石 无水不文章 三千尺 落九天 更上一层楼 不能成方圆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词与名言警句的识记。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宋朝诗人王安石写的《梅花》。这首诗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的描写,赞颂了梅花高洁的品格。诗人借梅花来喻人,表达自己处于困境不屈不挠的心境或赞美那些像梅花一样有高洁品质的人。书写时注意“梅”“雪”“香”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章”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落”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更”“楼”的正确写法。
(5)书写时注意“能”“圆”的正确写法。
19. ② ③ ①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理解。
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原文“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可知,蒲公英妈妈给孩子准备了降落伞,故选②。
“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可知,苍耳妈妈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故选③。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可知,豌豆妈妈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故选①。
20. ② ④ ③ ⑤ ①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名言警句的积累。
(1)“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出自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意思是: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此句诗描绘了一个小孩在河边钓鱼的情景。故选②;
(2)“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的意思是:树木失去根基就不会再生长,人没有志向不会有大的作为。得到的启示是人一定要有远大的志向才能取得大的成就,立足于世。故选④;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意思是: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故选③;
(4)“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意思是: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诗人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故选⑤;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意思是: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这两句诗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故选①。
21. 人无志不立 树高千丈 不是 为 ②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积累与运用。
①“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意思是树木没有根就无法生长,人没有志向就不能有所成就,强调志向的重要性。
②“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指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终还是要回归故土,契合常年在外的老爷爷搬回家乡居住的语境。
③“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王安石的《梅花》,意思是远远地就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有淡淡的香气飘来,描绘了梅花的特点。故第三个空格处填“不是”,第四个空格处填“为”;
结合语境,常年在外的老爷爷决定回归故土,搬回家乡居住,对应“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故第五个空格处填②。
书写时注意“遥、暗”的正确写法。
22. 银杏树叶 扇子 姐姐 听音乐 骑车 踢毽子的 跳绳的 丢沙包的 白日依山尽 直下三千尺 银河落九天 有山皆图画 不文章 与朋友交 太阳 日潭 弯弯的月亮 月潭
【详解】本题考查补充句子和名篇名句的默写。
第一层句子类:考查补充句子及按要求仿写句子。
(1)“梧桐树叶像手掌。”这个句子是描述事物的比喻句,提供了一个比喻来说明梧桐树叶的形状特征。仿写时,可以使用比喻句来形象地描述事物的外观。
示例:大大的荷叶像玉盘。
(2)“老师一边给我们念课文,一边在黑板上写字。”根据提示句式“一边……一边……”,表示同时在做“念课文”和“黑板上写字”这两个动作。仿写时也需要提供两个平行且同时发生的动作,并使用“一边……一边……”的句式。
示例:妈妈一边织毛衣,一边看电视。
(3)“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处处欢声笑语,十分热闹。”结合句子的语境,可以知道需要补充的是同学们在操场上的各项活动,如打篮球、踢足球、跑步、跳高、跳远等。
示例: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有打篮球的、跑步的、踢足球的,处处欢声笑语,十分热闹。
第二层古诗、名句类:考查名篇名句背诵与默写。
书写时注意“依”“尽”“直”“银”“落”“皆”“画”“章”“朋”的正确写法。
第三层自然风景类:考查课文内容理解背诵与默写。
书写时注意“潭”“弯”“亮”的正确写法。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