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4眼睛和眼镜课时作业基础巩固1.“方寸天地纳寰宇”描述了小小眼球可尽观广袤世界。图23-K-1中能够解释眼球成像原理的是 ( )2.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人眼的讨论,错误的是 链接例1易错警示( )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像距大于二倍焦距C.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D.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3. 如图 23-K-2 所示,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来自远 处物体的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一般不小于10 cm),为了使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凸度和焦距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短B.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长C.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短D.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长4.有些人的眼睛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而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这样的眼睛需配戴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矫正。这种透镜对光有 作用。5. 2023年6月6日是全国第28个爱眼日。正常眼睛观察物体最清晰而又不易疲劳的距离,约为25 cm,叫作明视距离。近视眼的明视距离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与近视眼不同,远视眼需要配戴 透镜矫正。6. 如图23-K-3 所示是近视眼矫正的示意图,请大致画出图中两条平行光线经过晶状体后的折射光线。综合达标7.近视是影响青少年健康的重大问题,保护视力、科学用眼已成为社会共识。下列有关眼睛和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正常眼睛的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虚像B.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C.矫正近视眼的方法是配戴合适度数的凸透镜D.矫正近视眼前,像离视网膜越近配戴眼镜的度数越高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调节光屏的位置得到清晰的像。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如图23-K-4所示,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的位置,适当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又可以得到清晰的像,则该镜片 ( )A.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B.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9.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小冰想弄清楚晶状体的厚度对眼睛成像远近的影响。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她用凸透镜和球形半透明的塑料盒自制了一个简易眼睛模型,模型上的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后面的塑料盒相当于视网膜,将蜡烛和模型放在光具座上。(1)我们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能成 的实像。(2)如图 23-K-5甲所示,调节蜡烛到合适的高度后,移动蜡烛的位置,模型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位置在凸透镜的 之间。(3)如图乙所示,给模型换上一块焦距小的凸透镜,像变模糊了。移动蜡烛,直到成清晰的像,发现蜡烛的位置离凸透镜近了。这表明焦距小的凸透镜厚度大,对光的 作用强。此时,若蜡烛远离凸透镜,像的位置会 凸透镜,模型上的像就不清晰了。(4)小冰分析,当晶状体变厚时,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方,所以就只能看清 的物体。(5)为了保护视力,你应该 。(写出一点)素养提升10.[开放探究近视程度不同的同学需要戴焦距不同的眼镜。为了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过程,组装如图23-K-6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F”字样的光源代替可视物体,光屏模拟视网膜。选用如图乙所示的2号凸透镜模拟晶状体,打开“F”光源,调节各个元件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正常眼睛的视物模型便组装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模拟近视眼视物情况,选择图乙中的 (填序号)号透镜替代2 号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2)用如图丙所示的水透镜模拟近视眼矫正视力,应将水透镜置于光具座上的 (选填“A”“B”或“C”)点,缓慢调节水透镜中的水量,当水透镜形成焦距合适的 透镜时,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得到改善。(3)更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模拟近视程度更严重的眼睛晶状体,为了改善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实验时需要用注射器 (选填“抽取”或“注入”)适量水。(4)根据上述实验,近视程度更严重的同学应选择焦距更大还是更小的透镜来矫正呢 ,请结合透镜对光的作用来分析选择的理由: 。课时作业(二十三)1. A 2. B 3. A4.凸透镜 会聚5.小于 凸6.如图所示7. B 8. D9. (1)倒立、缩小(2)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3)会聚(或折射)靠近(4)近处(5)注意保持看书、写字的距离10. (1)3 (2)B 凹 (3)抽取(4)更小 近视程度更严重的同学,其晶状体焦距更小,对光的会聚能力更强,故需用对光发散能力更强、焦距更小的凹透镜矫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