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上绥滨县第五中学、第八中学九月质量联合检测八年级物理试卷(范围:第1章—第3章第1节)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8分)图甲中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22匝,测得总长度为16.0 mm,则铜丝的直径约为 ______ mm;图乙中秒表的分度值为 ______ s,此时读数为 ______ s。(1小题图) (3小题图)某物理实验小组有7位同学,都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测量值分别是:18.40 cm、18.42 cm、18.43 cm、18.42 cm、18.41 cm、18.42 cm、18.44 cm。则物理课本的宽度测量值应为 ______ cm;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______;测量时误差是 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如图是子弹穿过鸡蛋瞬间的图片。鸡蛋的宽度约为40 ______(填合适的长度单位);若子弹穿过鸡蛋的平均速度为 800 m/s,则子弹穿过鸡蛋的时间约为 ______ s。若某高铁以300 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12 s,则行驶了 ______ m;以行走的列车员为参照物,放在置物架上的箱子是 ______ 的。徐州柳琴戏深受本地群众喜爱,其主要伴奏乐器是柳琴。用手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可以改变琴声的 ______;根据 ______ 的不同,听众还能分辨出其他伴奏乐器。声速除了跟介质的种类、状态有关,还跟介质的 ______ 有关;通常声音在 ______(填“固体”“液体”“气体”或“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前半程平均速度为60 km/h,后半程为40 km/h,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 km/h。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 ______ 原理制成的;体温计的测量范围通常是 ______ ℃,分度值为 ______ ℃。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运油-20加油机正在给两架受油机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 )A. 静止的B. 向前运动的C. 向后运动的D. 无法确定2024年8月我国台湾发生6.1级地震,地震前夕出现了犬类狂吠,鸟类成群乱飞等反常现象,原因是犬和鸟感知到了地震产生( )A. 响度小的声音B. 频率低的次声波C. 频率高的超声波D. 频率低的超声波北京天坛的圜丘,游客站在天心石上说话,声音特别洪亮,原因是( )A. 声音变成了超声波B. 圜丘上装有扩音器C. 声音传播得更快D. 反射的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了加强手机示波器显示四幅波形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 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 乙、丁的音色和振幅相同D. 丙、丁的音色和频率相同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为1∶3,路程之比为3∶2,则甲、乙所用时间之比为( )A. 2∶9 B. 9∶2 C. 2∶1 D. 1∶2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前半段平均速度20 m/s,后半段30 m/s,则全程平均速度是( )A. 20 m/s B. 24 m/s C. 25 m/s D. 30 m/s(双选)港珠澳大桥由“水上桥面”和“海底隧道”组成,海底隧道长约6.7 km,设计时速100 km/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在桥上行驶时做匀速直线运动B. 汽车在桥上行驶时做曲线运动C. 老鹰速度可达40 m/s,该速度小于100 km/hD. 汽车通过海底隧道最少需要约4分钟(双选)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同向匀速直线运动,v-t图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经过6 s,甲车在乙车前面经过6 s,乙车在甲车前面C. 通过12 m路程,乙需要的时间比甲少D. 乙比甲快1 m/s下列关于温度计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B. 实验室温度计可用来测量沸水温度C. 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上表面相平D. 温度计插入液体后可立即读数关于误差与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不当造成的B.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消除误差C. 错误是不可避免的D. 改进测量工具可减小误差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如图甲为某物体运动的 v-t 图像,请在图乙中画出该物体在 0~4 s 内对应的 s-t 图像。(19题图) (20题图)在三个相同玻璃瓶中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木棒从左到右依次敲击,音调越来越高,请画出乙瓶中水位位置。四、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28分)21.(10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_________.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使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选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_可以传声.也能说明声波具有________.(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5)如图⑤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__________有关.此实验的方法是_______法.选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6)如图⑥所示,在一个正在发声的喇叭上放上一些泡沫小球,调节音量开关,逐渐调大音量,看到泡沫小球跳得变高,实验表明响度的大小与______有关.22.(8分)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请完成测量过程。器材: .步骤:(1) ;(2)______;(请将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代替)(3)则一张纸的厚度为d=______.(用字母表示)23(7分)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的原理是 .(2)图中AB段的路程sAB= 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cm/s.(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这样测量的时间将会变 , 测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4)为了测量小测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 , 理由是: .24.(3分)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其设计原理是 . 若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在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 离开被测液体(选填“能”或“不能”). 五、综合应用题(共3小题,20分)25. (6分)“昆明至文山”站点巴士开通,小丽乘车途中看到区间测速牌:(1)“100”代表什么?(2)导航显示距昆明54 km,以最高时速行驶,至少需多少时间?26. (7分)深中通道主线长24 km,海底隧道长6845 m,限速100 km/h:(1)以最高限速通过全程需多少时间?(2)汽车通过隧道用时4 min,是否超速?(7分)一车队以82 km/h速度完全通过深中通道主线用时0.3 h,求车队长度。第 2 页 共 2 页八年级物理答案一、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8分)1. (1)5.00;1.7;(2)8;43.(1)由图甲可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铜丝的起始刻度值为:10.00cm,终了刻度值为:15.00cm,所以铜丝线圈的总长度为:L=15.00cm-10.00cm=5.00cm;由图可以数出铅笔上缠绕细铜丝的圈数有30圈,所以铜丝的直径d===0.17cm=1.7mm;(2)由图乙可知,小盘的分度值是1min,指针在8min和9min之间;大盘的分度值是1s,而大盘指针指在43s,因此秒表读数为8min43s.2. 某物理实验小组有7位同学,都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测量值分别是:18.40 cm、18.42 cm、18.43 cm、18.42 cm、18.41 cm、18.42 cm、18.44 cm。则物理课本的宽度测量值应为 18.42 cm;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减小误差;测量时误差是 不可以 避免的。3. 如图是子弹穿过鸡蛋瞬间的图片。鸡蛋的宽度约为40 mm;若子弹穿过鸡蛋的平均速度为 800 m/s,则子弹穿过鸡蛋的时间约为 5×10 s。4. 如图所示,是中国高铁CR450。若它以300 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12 s,则行驶了 1000 m;以行走的列车员为参照物,放在置物架上的箱子是 运动 的。5. 徐州柳琴戏深受本地群众喜爱,其主要伴奏乐器是柳琴。用手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可以改变琴声的 音调;根据 音色 的不同,听众还能分辨出其他伴奏乐器。6. 声速除了跟介质的种类、状态有关,还跟介质的 温度 有关;通常声音在 固体 中的传播速度最快。7.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前半程平均速度为60 km/h,后半程为40 km/h,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48 km/h。8. 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 热胀冷缩 原理制成的;体温计的测量范围通常是 35~42 ℃,分度值为 0.1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9. 答案:A解析:判断物体运动状态需先确定参照物。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与加油机的位置(距离、方向)始终不变,二者相对静止,因此受油机是静止的。答案:B解析:地震会产生次声波(频率低于 20Hz),人耳无法感知,但犬类、鸟类等动物能听到次声波,因此会出现反常行为。超声波频率高于 20000Hz,与地震无关;响度小的声音不是动物感知地震的原因。答案:D解析:圜丘的建筑结构(扇形石板、反射面设计)使游客说话的声音经周围墙面反射后,回声与原声的时间差极短(小于 0.1s),人耳无法区分,回声与原声叠加,导致声音更洪亮。声音不会变成超声波,圜丘无扩音器,声音传播速度由介质(空气)决定,不会因场地改变。答案:A解析:波形图中,频率(波形疏密)决定音调,振幅(波形高度)决定响度,波形形状决定音色。A 选项:甲、乙波形疏密相同(频率相同,音调相同),波形高度相同(振幅相同,响度相同),正确;B 选项:甲、丙波形疏密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波形形状不同(音色不同),错误;C 选项:乙、丁波形形状不同(音色不同),错误;D 选项:丙、丁波形形状不同(音色不同),波形疏密不同(频率不同),错误。答案:B解析:匀速直线运动中,时间公式为t = 。已知v甲:v乙 = 1:3,s甲:s乙 = 3:2,则:t甲:t乙 =}:= : = 9:2。答案:B解析:设全程路程为2s,前半段路程s的时间t1 = ,后半段路程s的时间t2 =。全程平均速度v == = = 24m/s(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需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答案:BD(双选)解析:A 选项:汽车在桥上行驶时,可能加速、减速或转弯,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错误;B 选项:港珠澳大桥的 “水上桥面” 为适应地形,多为曲线设计,汽车行驶轨迹是曲线,做曲线运动,正确;C 选项:40m/s = 40× 3.6km/h = 144km/h,大于 100km/h,错误;D 选项:汽车通过隧道的最少时间(按最大设计时速)t = = 0.067h≈ 4分钟,正确。答案:BC(双选)解析:v-t 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路程,图线斜率表示速度(匀速运动斜率为 0,速度等于纵轴数值)。假设甲速度v甲 = 2m/s,乙速度v乙 = 3m/s(常见 v-t 图像参数):B 选项:6s 内,s甲 = v甲 t = 12m,s乙 = v乙 t = 18m,乙车路程更长,在甲车前面,B 正确,A 错误;C 选项:通过 12m 路程,t甲 = = 6s,t乙 = = 4s,乙时间更少,正确;D 选项:乙比甲快3 - 2 = 1m/s,正确。答案:AC解析:A 选项:体温计下端有缩口,能阻止液柱下降,可离开人体读数,正确;B 选项:实验室温度计量程通常为-20℃~100℃,沸水温度为100℃(标准大气压下),但部分实验室温度计上限可能低于 100℃,需明确量程,表述不严谨,错误;C 选项:读数时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可避免视差导致的误差,正确;D 选项:温度计插入液体后需待示数稳定再读数,立即读数会导致结果不准确,错误。18. 答案:D解析:A 选项:误差是测量工具精度、环境影响等客观因素导致的,并非测量方法不当(方法不当导致的是错误),错误;B 选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但误差不可消除(客观存在),错误;C 选项:错误是人为操作不当(如读错数、未按规则测量)导致的,可避免,错误;D 选项:改进测量工具(如用更精密的仪器)能减小误差,正确。编辑分享关于运动和静止的物理题及解析常见的超声波和次声波应用有哪些?设计一个关于声音特性的实验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19. 如图甲为某物体运动的 v-t 图像,请在图乙中画出该物体在 0~4s 内对应的 s-t 图像。20. 在三个相同玻璃瓶中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木棒从左到右依次敲击,音调越来越高,请画出乙瓶中水位位置。四、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28分)21. (每空1分,10分)【答案】音叉在振动 转换法 在上面撒一些纸屑,通过观察纸屑的跳动,从而知道桌子在振动 空气 能量 变小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发声体振动的快慢 控制变量 振幅【解析】(1)[1]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2]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把观察音叉的微小振动转换为观察乒乓球的运动;(2)[3]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同时桌子在振动,但是人眼看不到,此时在上面撒一些纸屑,通过观察纸屑的跳动,从而知道桌子在振动;(3)[4][5]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左边的音叉在振动,但是没有直接敲击左边的音叉,它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递过去的,说明了空气可以传声,也能说明声波具有能量;(4)[6][7]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那么声音传播需要的介质就会减少,听到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声音不能传播了,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5)[8][9]从实验现象可以看到,当钢尺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当钢尺振动越慢,音调越低,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此实验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控制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与音调的关系;(6)[10]音量变大同时看到泡沫小球跳得变高,说明了泡沫小球跳动的幅度变大,这也反映了喇叭的振幅变大,表明响度的大小与振幅有关.22. (每空2分,8分)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器材:50张物理课本内纸张、刻度尺步骤:1、先数出50张物理课本内纸张,2、使用刻度尺测出50张物理课本内纸张的厚度h,3、计算出每张纸的厚度d=h50;故答案为:50张物理课本内纸张、刻度尺;(1)先数出50张物理课本内纸张;(2)使用刻度尺测出50张物理课本内纸张的厚度h;(3)h5023. (每空1分,7分)测量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答案】(1)v= (2)40.00;25(3)大;小(4)不正确;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到达C点的时间,并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解析】解:(1)实验原理是速度公式v= ;(2)由图知,小车通过上半段ABs1=40.00cm,所用的时间是t1=1.6s,所以平均速度式v= = =25cm/s;(3)过了B点后计时,所计时间偏大,根据公式v= 可知,在路程不变的情况下,时间偏大,速度就会偏小;(4)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到达B点的速度并不为零,所以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到达C点的时间,并不等于下半程的时间,故不正确.所以答案是:(1)v= ;(2)40.00;25;(3)小;(4)不正确;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到达C点的时间,并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24. (每空1分,3分)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答案】28℃;液体热胀冷缩;不能【解析】解:(1)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水银柱在0℃以上,示数为28℃;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2)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离开被测液体。五、综合应用题(共3小题,20分)25. (6 分)(1)“100” 的含义“100” 代表该区间路段的最高限速为 100 km/h,即车辆在该区间行驶时,速度不得超过 100 千米每小时。..........................(2 分)计算最少行驶时间(4 分)已知条件:路程s = 54km,最高时速v = 100km/h(以最高速度行驶时,时间最短)。公式:匀速直线运动中,时间t = 。.................(2分)计算过程:t = = 0.54h;换算为分钟:0.54h×60min/h = 32.4min。.............(2分)结论:至少需要 0.54 小时(或 32.4 分钟)。(7 分)以最高限速通过全程的时间已知条件:全程路程s全 = 24km,最高限速v = 100km/h。公式:t = 。..............................(1分)计算过程:t全 = = 0.24h;换算为分钟:0.24h× 60min/h= 14.4min。............................................(2分)判断通过隧道是否超速步骤 1:统一单位:隧道长度s隧 = 6845m = 6.845km,行驶时间t隧 = 4min = ≈ 0.0667h。...............(1分)步骤 2:计算实际速度:v实 = = ≈102.68km/h。..(1分)步骤 3:对比限速:102.68km/h > 100km/h,因此超速。......(2分)(7 分)求解车队长度关键分析:车队 “完全通过” 深中通道主线,行驶的总路程等于 “通道主线长度 + 车队自身长度”(即s总 = s通道 + s车队)。已知条件:通道主线长度s通道 = 24km,车队速度v = 82km/h,完全通过时间t = 0.3h。......................................(3分)步骤 1:计算车队完全通过的总路程:由s = vt,得s总 = 82km/h×0.3h = 24.6km。........................................(2分)步骤 2:计算车队长度:s车队 = s总- s通道 = 24.6km - 24km = 0.6km;换算为米:0.6km = 600m。.............................(2分)结论:车队长度为 600 米(或 0.6 千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物理.docx 八年级物理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