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第五中学、第八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第五中学、第八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上绥滨县第五中学、第八中学九月质量联合检测
八年级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 分
考试范围:第十一章《三角形》、第十二章 12.1 全等三角形、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列各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3cm,4cm,8cm B. 8cm,7cm,15cm
C. 5cm,5cm,11cm D. 13cm,12cm,20cm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比为2:3:4,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
如图,AC与BD相交于点O,AB=CD,∠A=∠D,不添加辅助线,判定△ABO≌△DCO的依据是( )
A. SSS B. SAS C. HL D. AAS
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有( )
① 只有两个三角形才能完全重合;
② 如果两个图形全等,那么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一定相同;
③ 两个正方形一定是全等图形;
④ 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一定是全等图形。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①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②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③ 全等三角形对应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相等;
④ 全等三角形周长相等;
⑤ 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
如图,点E、F在BC上,BE=FC,∠B=∠C。添加下列条件不能使得△ABF≌△DCE的是( )
A. AB=DC B. ∠A=∠D
C. AF=DE D. ∠AFB=∠DEC
如图,在Rt△ABC与Rt△DCB中,已知∠A=∠D=90°,添加一个条件,不能使得Rt△ABC≌Rt△DCB的是( )
A. AB=DC B. AC=DB
C. ∠ABC=∠DCB D. BC=BD
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3倍,则它是( )
A. 六边形 B. 七边形 C. 八边形 D. 九边形
如图,AD是△ABC的中线,AB=6,AC=10,则△ABD与△ACD的周长之差为( )
A. 2 B. 3 C. 4 D. 5
如图,AB=AC,∠BAC=90°,AE是过A的一条直线,且B、C在AE异侧,BD⊥AE于D,CE⊥AE于E。若BD=3,CE=5,则DE的长为( )
A. 2 B. 3 C. 5 D. 8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7,第三边长为奇数,则第三边可能的取值有______个。
如图,在△ABC中∠A=50°,O是△ABC内一点,且∠ABO=20°,∠ACO=30°,则∠BOC=______°。
如图,△ABC≌△DEF,BC=7,EC=4,则CF=______。
如图,AB=AD,AC=AE,∠1=∠2,若∠B=25°,则∠D=______°。
如图,在△ABC中,∠ACB=90°,AC=BC,BE⊥CE于E,AD⊥CE于D。若AD=5,DE=3,则BE=______。
(12题图) (13题图) (14题图) (15题图)
如图,AD是△ABC的高,∠CAD=20°,∠B=40°,则∠BAC=______°。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66分)
(10分)如图,已知AB=AC,AD=AE,∠1=∠2。求证:△ABD≌△ACE。
(12分)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FB=CE,AB∥ED,AC∥FD。求证:AB=DE。
(12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CAD=∠BAD,
证明:AB=AC+CD.
(8分)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比相邻外角大6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12分)如图,△ABC中,AD是高,AE是角平分线,∠B=70°,∠DAE=18°。求∠C的度数。
(12分)已知:如图,△ABC中,AB=AC,∠BAC=90°,若CD⊥BD于D点,且BD交AC于E点,问当BD满足什么条件时,CD=12BE?并证明你的判断.八年级数学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答案:D。
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 “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来判断:选项 A:3 + 4 = 7<8,不满足三边关系,不能组成三角形。选项 B:8 + 7 = 15,不满足三边关系,不能组成三角形。选项 C:5 + 5 = 10<11,不满足三边关系,不能组成三角形。选项 D:12 + 13 = 25>20,12 + 20 = 32>13,13 + 20 = 33>12,满足三边关系,能组成三角形。
2 .答案:A。
设三角形三个内角分别为2x,3x,4x。因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所以2x + 3x + 4x = 180°,9x = 180°,解得x = 20°。则三个角分别为2×20°=40°,3×20°=60°,4×20°=80°,三个角都小于90°,所以是锐角三角形。
3 .答案:D。
△ABO和△DCO中,∠ A = ∠D,∠AOB=∠DOC(对顶角相等),AB = CD,所以判定依据是AAS。
4 .答案:A。
全等图形都能完全重合,不只是两个三角形,错误。② 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一定相同,正确。③ 两个正方形边长不一定相等,不一定是全等图形,错误。④ 面积相等的图形形状不一定相同,不一定是全等图形,错误。只有②正确,共1个。
5 .答案:A。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正确。②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正确。③ 全等三角形对应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相等,正确。④ 全等三角形周长相等,正确。⑤ 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正确。共5个正确。
6 .答案:C。
已知BE = FC,则BE + EF = FC + EF,即BF = CE,又∠ B = ∠C。
选项 A:添加AB = DC,根据SAS可判定△ABF≌△DCE。
选项 B:添加∠ A = ∠D,根据AAS可判定△ABF≌△DCE。
选项 C:添加AF = DE,是SSA,不能判定全等。
选项 D:添加∠ AFB = ∠DEC,根据ASA可判定△ ABF≌△ DCE。
7 .答案是:D。
本题可根据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来分析每个选项。
选项 A:Rt△ABC和Rt△DCB中,∠ A=∠D = 90°,AB = DC,BC = CB,根据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判定Rt△ABC≌ Rt△DCB。
选项 B:在Rt△ABC和Rt△DCB中,∠A=∠D = 90°,AC = DB,BC = CB,根据HL,可以判定Rt△ABC≌Rt△DCB。
选项 C:在Rt△ABC和Rt△DCB中,∠ A=∠D = 90°,∠ ABC=∠DCB,BC = CB,根据AAS(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判定Rt△ABC≌Rt△DCB。
选项 D:BC = BD,不能判定Rt△ABC≌Rt△DCB。
8 .答案是C。
本题可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公式与外角和定理来求解。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设这个多边形是n边形,其内角和公式为(n - 2)×180°。已知内角和是外角和的3倍,则(n - 2)×180°=3×360°。解方程:
(n - 2)×180°= 1080°
n - 2= 6
n= 8
所以这个多边形是八边形。
9 .答案是A。
本题可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分析△ ABD与△ ACD的周长之差。因为AD是△ABC的中线,所以BD = CD。△ABD的周长为AB + BD + AD,△ ACD的周长为AC + CD + AD。那么△ABD与△ ACD的周长之差为(AC + CD + AD)-(AB + BD + AD)=AC - AB。已知AB = 6,AC = 10,所以周长之差为10 - 6 = 4。
10 .答案是A。
本题可先证明△ABD≌△ CAE,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DE的长。因为
∠ BAC = 90°,所以∠BAD + ∠ CAE = 90°。又因为BD⊥AE,所以∠ADB = 90°,则∠BAD + ∠ABD = 90°,所以∠ ABD = ∠CAE。在△ABD和△ CAE中,

根据AAS(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得△ABD≌△ CAE。所以AD = CE = 5,BD = AE = 3。则DE = AD - AE = 5 - 3 = 2。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答案是5个
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5和7,设第三边长为x,则7 - 5<x<7 + 5,即2< x<12。因为第三边长为奇数,所以x可以为3、5、7、9、11,共5个。
12.答案是100°
延长BO交AC于点D。在△ABD中,∠BDC是外角,所以∠BDC=∠A+∠ ABO = 50°+20°=70°。在△ ODC中,∠ BOC是外角,所以∠ BOC=∠BDC+∠ ACO = 70°+30°=100°。
13.3
因为△ABC≌△DEF,所以BC = EF = 7。又因为EC = 4,所以CF=EF - EC=7 - 4 = 3。
14.答案是25°
因为∠1=∠2,所以∠1+∠EAC=∠2+∠EAC,即∠ BAC=∠DAE。
在△ABC和△ADE中,,
所以△ABC≌△ADE(SAS)。
所以∠ D=∠ B = 25°。
15.答案是2
因为∠ACB = 90°,所以∠BCE+∠ACD = 90°。又因为BE⊥CE,AD⊥CE,所以∠ E=∠ADC = 90°,∠BCE+∠ CBE = 90°,所以∠CBE=∠ACD。
在△ BCE和△ CAD中,,所以△ BCE≌△CAD(AAS)。
所以BE = CD,CE = AD = 5。因为DE = 3,所以CD=CE - DE = 5 - 3 = 2,所以BE = 2。
16.答案是30°
本题可先根据三角形高的性质求出∠BAD的度数,再结合∠CAD的度数求出∠BAC的度数。因为AD是△ABC的高,所以∠D = 90°。在△ ABD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180°,可得∠BAD = 180°-∠B-∠D。已知∠B = 40°,∠ D = 90°,则∠BAD = 180°- 40°- 90°=50°。又因为∠CAD = 20°,所以∠BAC=∠BAD - ∠CAD = 50°- 20°=30°。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66分)
17.(10分)
解∵∠1=∠2(已知)
∴∠1+∠BAE=∠2+∠BAE.............................(3分)
即:∠BAD=∠CAE..................................(2分)
在△BAD和△CAE中
AB=AC(已知)∠BAD=∠CAE(已证)AD=AE(已知)..........(3分)
∴△BAD≌△CAE( SAS)...........................(2分)
18.(12分)
证明:∵FB=CE
∴FB+FC=FC+CE....................................(2分)
∴BC=FE..........................................(2分)
又∵AB∥ED,AC∥FD
∴∠B=∠E ,∠ACB=∠DFE..........................(2分)
在△ABC和△DEF中
∵................................(2分)
∴△ABC≌△DEF(ASA).............................(2分)
∴AB=DE ,AC=DF(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2分)
19.(12分)
解析:
试题分析:先过点D作DE⊥AB于E,由于DE⊥AB,那么∠AED=90°,则有∠ACB=∠AED,联合∠CAD=∠BAD,AD=AD,利用AAS可证△ACD≌△AED,可得CD=ED,AC=AE,由于△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易知∠B=45°,结合∠AED=90°,易得ED=EB,根据线段之间的等量代换易证AB=AC+CD.
证明:如图,过点D作DE⊥AB于E,.....................(2分)
∵DE⊥AB,
∴∠AED=90°,......................................(1分)
∴∠ACB=∠AED=90°,................................(1分)
又∵∠CAD=∠BAD,AD=AD,
∴△ACD≌△AED,...................................(2分)
∴CD=ED,AC=AE,....................................(1分)
∵∠ACB=90°,AC=BC,
∴∠B=45°,.........................................(1分)
又∠AED=90°,
∴∠EDB=45°,......................................(1分)
∴ED=EB,...........................................(1分)
∴CD=EB,...........................................(1分)
∴AB=AE+EB=AC+CD...................................(1分)
20.(8分)
解:
设这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为x°,..................(2分)
则每个外角为x°-60°。.........................(1分)
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的关系,
有x°+ (x°-60°) = 180°,解得x° = 120°。...(2分)
所以这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20°,每个外角为60°。...(1分)
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可得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360°÷60° = 6。...........(2分)
21.(12分)
解:∵AD是高,∠B=70°,
∴∠BAD=20°,......................(3分)
∴∠BAE=20°+18°=38°,............(3分)
∵AE是角平分线,
∴∠BAC=76°,.......................(3分)
∴∠C=180°-70°-76°=34°..........(3分)
解析: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出∠BAD=20°,再利用角平分线得出∠BAC=76°,利用三角形内角和解答即可.
22.(12分)
当BD是∠ABC的平分线时,CD=12BE,..................(2分)
理由是:延长BA和CD交于F,.......................(1分)
∵∠BAC=90°,CD⊥BD,
∴∠BAC=∠FAC=90°=∠BDC,........................(1分)
∵∠AEB=∠DEC,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ABE=∠FCA,在△ABE和△ACF中
∠BAE=∠CAFAB=AC∠ABE=∠ACF,
∴△ABE≌△ACF,.................................(2分)
∴CF=BE,.........................................(1分)
∵BD是∠ABC的平分线,
∴∠ABE=∠CBE,....................................(1分)
∵∠FDB=∠CDB,
在△FDB和△CDB中
∠FBD=∠CBDBD=BD∠FDB=∠CDB,
∴△FDB≌△CDB,...................................(2分)
∴CD=DF=12CF=12BE,................................(2分)
即当BD是∠ABC的平分线时,CD=12B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