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任务一 学习鉴赏 课件(共23张PPT)2025-2026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任务一 学习鉴赏 课件(共23张PPT)2025-2026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学习鉴赏
学习目标
1.自主阅读本单元诗歌,了解诗人生平和写作背景。
2.运用前两课学到的知识,分析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3.反复诵读,揣摩吟咏技巧,感受诗歌的美。
《周总理,你在哪里》《乡愁》
《我看》《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群文阅读:吟赏诗歌,抒写微评
预习准备
1.解决字词障碍
①把课下注释的拼音标注在原文中
②把“读读写写”勾画在原文中,并注音
③识记,自检,明天听写检测
2.独立阅读4首诗,初步理解诗意。
3.结合旁批和注释,联系作者和写作背景,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读一首好诗,相当于聆听一首美妙的歌曲;读一首好诗,相当于欣赏一幅悦目的图画;读一首好诗,相当于与一位艺术家促膝谈天。
第1课时
初读,分享阅读感受
自由诵读四首诗歌,关注朗读技巧,把握重音、停顿、节奏等。并主动朗诵给全班同学听。
初读,分享阅读感受
读完之后,说一说每首诗歌的感情基调。
诗歌 感情基调
《沁园春·雪》
《周总理,你在哪里》
《我爱这土地》
《乡愁》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我看》
大气磅礴,感情奔放
忧郁悲愤,感情深沉
愁绪满怀,缓慢
欢快喜悦,感情热烈
憧憬热爱,感情愉悦
哀痛悲伤,饱含深情
《沁园春·雪》: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读这几句要将雄壮的气势读出来,语气一定要铿锵有力。
《我爱这土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两句表现了作者对土地(祖国)深沉的爱,所以读的时候,语调要低沉,语速一定要慢,将作者那份沉痛之情读出来。
《周总理,你在哪里》:
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想念你啊,想念你——想——念——你……
最后一节是感情的升华,蕴含了人民对周总理的无限怀念、无比崇敬之情,读的时候要饱含深情,语气舒缓,适当延长声音。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这几句饱含着作者的温柔和爱,读的时候语气要舒缓轻柔。
一、初读,分享阅读感受
4.结合背景,理解情感
《周总理,你在哪里》发表于1977年。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陷入无限悲痛之中。1977年,在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人们自发地开展了各种悼念活动,以各种形式寄托哀思与深情,本诗就发表在这一天。
情感:人民对周总理的深切缅怀之情。
一、初读,分享阅读感受
4.结合背景,理解情感
《乡愁》写于1972年。余光中生于江苏南京,后移居台湾,同所有漂泊在宝岛台湾的人一样,虽然身居台湾岛,但内心深处时时涌动着浓浓的思乡之情,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多年的诗人,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首浅显易懂又韵味无穷的《乡愁》。
情感:诗人对祖国大陆的思念之情。
一、初读,分享阅读感受
4.结合背景,理解情感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的《学文》上。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意图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表达诗人深切的怀念;一说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儿子出生的喜悦和对儿子的希望。
情感:深切悼念徐志摩/对儿子出生的喜悦和对儿子的希望。
一、初读,分享阅读感受
4.结合背景,理解情感
《我看》作于1938年,是诗人穆旦随清华大学来到云南之后创作的第一首诗,写于西南联大文法学院所在地蒙自。诗歌写的是蒙自的春天留给诗人美好温馨的印象以及诗人从中获得的生命感悟——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由的憧憬,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愿以热血、青春报效祖国的深情。
情感: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由的憧憬,愿以热血、青春报效祖国的深情。
《沁园春·雪》创作于1936年2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为了巩固扩大西北革命根据地,宣传党的抗日主张,中共中央决定以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的名义进行东征。1936年2月5日,毛泽东、彭德怀率领东征部队来到距黄河不远处的清涧县袁家沟村。毛泽东住在老乡白育才家,并将那里作为东征指挥所。为了方便毛泽东办公,主人把家里唯一的小炕桌搬来供他使用。2月6日,陕北普降瑞雪。翌日清晨,毛泽东披着一件蓝布棉大衣,信步黄河岸边,当他登上高家塬时,远望雪原逶迤、大河静谧,顿时心潮澎湃,诗情激荡。他回到窑洞里,便伏在那张小炕桌上,挥笔抒怀,写下了千古名篇《沁园春·雪》。
这首词以宏大的气魄描绘了祖国的壮丽山河,揽古今于须臾,收四海于一瞬。既体现出伟大政治家在中国革命完成战略大转移后,对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新时期的深刻认识,也展示了革命领袖成竹在胸的豪迈气魄
情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自信。
《我爱这土地》本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者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情感:对祖国灾难的悲愤痛苦,对祖国、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热爱。
结合注释、旁批,再读诗歌,丰富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然后试着从诗歌体裁、用韵、句式、语言、情感等不同的角度把五首诗歌分类为两组,填写下表。
诗歌 诗歌体裁
第一组 《沁园春 雪》 词又称“诗余‘,按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第二组 《周总理,你在哪来》《我爱这土地》《乡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 现代新诗(白话诗),形式自由
二、再读诗歌
诗歌 押韵与否
第一组 《我爱这土地》 不押韵
第二组 《周总理,你在哪来》《乡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沁园春 雪》 每一小节或整篇押韵
诗歌 句式特点
第一组 《周总理,你在哪来》《乡愁》 句式整齐,或部分小句式一致,或整首诗歌句式完全一致
第二组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沁园春 雪》《我爱这土地》 各小节句式不一致
诗歌 情感
第一组 《沁园春 雪》《我爱这土地》 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第二组 《周总理,你在哪来》《乡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感悟
意象,就是包含诗人独特情感的客观物象,或者说是用来寄托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意境,是通过对一个或一组意象的描写所表现出来的氛围、情调或情境。
二、再读诗歌,分析意象
长城、大河、山原、雪
壮阔、有生机和活力
热爱壮丽山河表达革命自信
鸟、土地、河流、风、黎明
抗争、希望
炽热真挚
爱国情怀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时空递进
充满哀愁
渴望团聚
企盼统一
软风、云烟、艳光、星子、细雨、百花、圆月、新芽、白莲
充满生机和活力
对希望和新生命的喜悦
春风、青草、飞鸟、晴空、流云、花朵
充满蓬勃生命力
对生命的热爱
对自然的敬畏
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广场
阔大
歌颂总理,表达对总理的深切怀念
同:
大自然,
大时空意象
异:
豪放
婉约
同:
爱的情感
爱国爱家
爱自然
爱生命
赞颂的情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