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上绥滨县第五中学、第八中学九月质量联合检测七年级生物试卷考试范围:第一单元 第一章—第三章第一节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下列现象中,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铁锅生锈B.机器人跳舞C.钟乳石慢慢长大D.含羞草叶片合拢“蚂蚁搬家,大雨来到”“蜘蛛结网,久雨必晴”等天气谚语,主要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比较法下列诗句中,体现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A.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C.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D.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某同学在公园看到鸟儿拍翅飞走,垂柳长出新叶,玉兰花色多样。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鸟拍翅飞走——生物能繁殖后代B.垂柳发芽长叶——生物能生长C.玉兰有白有粉——生物具有变异现象D.人与自然和谐——生物能影响环境显微镜是观察微小生物结构的重要工具。下列关于显微镜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A.目镜和物镜具有放大作用B.反光镜能反射光线C.粗准焦螺旋用于小范围升降镜筒D.细准焦螺旋用于调节图像清晰度使用显微镜时,当镜筒下降,眼睛应注视( )A.目镜B.物镜C.反光镜D.玻片标本若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污点,转换物镜和移动玻片后污点均不动,则污点位于( )A.目镜上B.物镜上C.玻片上D.反光镜上下列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A.都能运动B.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都能生长和繁殖D.都由细胞构成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全部B.大气圈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C.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人类圈D.仅限于陆地表面下列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是( )A.农田B.草原C.温带森林D.热带雨林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A.北极熊有厚厚的脂肪层B.仙人掌叶变成刺C.骆驼刺根系发达D.工厂排放废气下列生物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A.水绵B.酵母菌C.蚂蚁D.蚯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C.细胞膜、液泡、叶绿体D.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洋葱表皮细胞中不含有的结构是( )A.细胞核B.细胞膜C.叶绿体D.液泡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使用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A.杀菌消毒B.便于染色C.维持细胞正常形态D.防止细胞重叠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是( )A.细胞膜B.细胞质C.染色体D.线粒体生物体由小长大,主要依靠( )A.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B.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C.细胞生长和细胞衰老D.细胞分裂和细胞癌变下列属于营养器官的是( )A.花B.果实C.种子D.根种子萌发时,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这一过程称为(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在一个封闭生态球中,有绿藻、小鱼、泥沙,要使小鱼长期存活,必须提供( )A.氧气B.二氧化碳C.太阳能D.有机物二、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体现的是遗传现象。( )植物不需要呼吸,只有动物才需要呼吸。( )生物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 )所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细胞质后分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物种类多少无关。三、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3分)生物的特征包括: 、 、________、________等。(写出任意四项)显微镜对光时,应使用________物镜和________光圈对准通光孔。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有________、 和 。细胞分裂时,________会进行复制并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 、 、________等。四、简答题(共4小题,共37分)(9分)请简述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并说明在观察过程中如何判断污点位置。(9分)什么是生物圈?它包括哪些圈层?为什么说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9分)请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并说明其在生物生长中的意义。(10分)结合实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至少从两个角度说明)七年级生物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 答案 解析1 D 含羞草叶片合拢是对触碰的反应,属于生命现象;其余为物理或化学变化。2 A 天气谚语基于长期观察总结,属于观察法。3 B “惊鹊”“鸣蝉”体现生物对外界光、声刺激的反应。4 B A项应为“对外界刺激反应”;C项为“变异”;D项非生物特征。5 C 粗准焦螺旋用于大范围升降镜筒,C错误。6 B 镜筒下降时应注视物镜,防止压碎玻片。7 A 污点不随物镜和玻片移动,说明在目镜上。8 C 生长和繁殖是所有生物共有的特征。9 B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10 D 热带雨林气候温暖湿润,物种最丰富。11 D 工厂废气是人为污染,非生物适应环境。12 B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其余为多细胞生物。13 B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结构。14 C 洋葱表皮细胞无叶绿体,不进行光合作用。15 C 生理盐水(0.9% NaCl)维持细胞渗透压,防止变形。16 C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复制并平均分配,变化最明显。17 A 生物体长大依赖细胞分裂(数量增多)和细胞生长(体积增大)。18 D 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19 B 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消耗氧气。20 C 绿藻需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小鱼,形成循环。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题号 答案 解析21 × 只有绿色植物和部分微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22 √ 生物圈定义正确。23 × 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非相加。24 √ 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除外)。25 × “十个样”体现变异,非遗传。26 × 植物也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27 √ 蚯蚓疏松土壤,是生物影响环境的实例。28 × 病毒无细胞结构,但属于生物。29 √ 细胞分裂顺序:核分裂→质分裂→膜分裂。30 × 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需要营养、能呼吸、能排泄、能生长繁殖、能对外界刺激反应、由细胞构成(任选四项)低倍、大(对光时用低倍物镜和大光圈获得明亮视野)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植物细胞特有)染色体(遗传物质复制并平均分配)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任选三项)四、简答题(共37分)36.(9分)显微镜使用步骤及污点判断答:(1)使用步骤:① 取镜和安放;② 对光(转转换器,调低倍物镜和大光圈);③ 放置玻片标本;④ 调焦(先粗准焦螺旋下降,再上升找像,后细准焦螺旋调清);⑤ 观察记录。(2)污点判断:① 移动玻片,污点动→在玻片上;② 转换物镜,污点动→在物镜上;③ 以上都不动→在目镜上。评分标准: 步骤完整5分,污点判断逻辑清晰4分。37.(9分)生物圈的定义与意义答:(1)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2)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3)是最大生态系统的原因:① 包含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森林、海洋、草原等);② 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③ 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全球性系统。评分标准: 定义2分,范围3分,原因4分(每点1-2分)。38.(9分)细胞分裂过程及意义答:(1)过程:① 细胞核先由一个分裂为两个;② 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③ 形成新的细胞膜(动物)或细胞膜+细胞壁(植物)。(2)意义:① 使细胞数量增多;② 是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③ 保证遗传物质稳定传递。评分标准: 过程5分,意义4分。39.(10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答:(1)环境影响生物:① 非生物因素: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温度影响开花;② 生物因素:如“大鱼吃小鱼”体现捕食关系。(2)生物适应环境:① 北极熊白毛保暖,适应雪地;② 仙人掌叶刺减少蒸腾。(3)生物影响环境:① 蚯蚓改良土壤结构;② 森林调节气候。评分标准: 每角度3-4分,举例恰当,逻辑清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级生物.docx 七年级生物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