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上绥滨县第五中学、第八中学九月质量联合检测八年级生物试卷(范围:第六章—第七章第三节)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下列哪项是动物运动的基础结构?( )A. 神经系统B. 运动系统C. 消化系统D. 循环系统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由哪三部分组成?( )A. 骨、关节、肌肉B. 骨、韧带、肌肉C. 骨骼、肌肉、神经D. 骨、骨连结、骨骼肌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 )A. 关节头、关节窝、关节囊B.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C. 关节软骨、关节腔、韧带D. 关节面、关节囊、韧带在运动中,骨骼肌的作用是( )A. 提供支点B. 提供动力C. 起杠杆作用D. 调节平衡当人做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A. 收缩、收缩B. 舒张、舒张C. 收缩、舒张D. 舒张、收缩下列动物中,运动方式为飞行的是( )A. 青蛙B. 蝙蝠C. 蚯蚓D. 鲫鱼动物通过运动可以( )A. 促进消化B. 逃避敌害、寻找食物C. 增强呼吸功能D. 提高体温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 小狗做算术B. 鹦鹉学舌C. 婴儿吮吸D. 猴子骑车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由什么决定的?( )A. 生活环境B. 学习经验C. 遗传物质D. 人类训练下列哪项是学习行为的典型例子?( )A. 蜜蜂采蜜B. 蜘蛛结网C. 蚂蚁筑巢D. 黑猩猩用树枝取食白蚁“鹦鹉学舌”属于( )A. 先天性行为B. 学习行为C. 社会行为D. 防御行为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说明( )A. 神经系统越简单B. 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C. 体型越大D. 繁殖能力越强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A. 蚯蚓B. 青蛙C. 家鸽D. 黑猩猩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A. 观察法和实验法B. 解剖法和培养法C. 调查法和分类法D. 模拟法和推理法下列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A. 鸟类迁徙B. 蜜蜂分工合作C. 青蛙冬眠D. 蜘蛛结网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成员之间通常有( )A. 明确的分工B. 相同的食性C. 随机的活动D. 无信息交流在蜜蜂群体中,负责产卵的是( )A. 工蜂B. 雄蜂C. 蜂王D. 兵蜂动物之间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包括( )A. 动作B. 声音C. 气味D. 光合作用蚂蚁之间主要依靠什么传递信息?( )A. 声音B. 动作C. 气味D. 电波下列哪项不是社会行为的意义?( )A. 提高捕食效率B. 增强防御能力C. 减少个体数量D. 有利于繁殖后代“孔雀开屏”属于哪种行为?( )A. 攻击行为B. 繁殖行为C. 防御行为D. 社会行为下列属于动物防御行为的是( )A. 公鸡打鸣B. 壁虎断尾C. 蚂蚁搬运食物D. 鸟类筑巢动物的攻击行为通常发生在( )A. 同种个体之间B. 不同物种之间C. 捕食者与猎物之间D. 雌雄个体之间下列哪项属于节律行为?( )A. 狗看到食物分泌唾液B. 候鸟季节性迁徙C. 小鼠走迷宫D. 海豚顶球表演研究动物行为时,若要探究某一变量的影响,应采用( )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分类法二、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骨骼肌两端的肌腱可以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关节腔内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动物的所有行为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蜜蜂的舞蹈是一种信息交流方式。( )社会行为只存在于哺乳动物中。( )动物的运动仅靠运动系统即可完成。(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基础。( )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是先天性行为。( )动物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对生存和繁殖有重要意义。( )三、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2分)动物的运动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________就有的,由________控制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在_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的作用而获得的行为。社会行为的特征包括:群体内部形成________,成员之间有________。动物之间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式传递信息。四、简答题(共3小题,共28分)(8分)请简述哺乳动物运动的实现过程。结合骨、关节、骨骼肌的作用进行说明。(10分)比较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异同点,并各举一例。(10分)以蜜蜂或蚂蚁为例,说明社会行为的特点及其对群体生存的意义。第 2 页 共 2 页八年级生物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 答案 解析1 B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和肌肉。2 D 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如关节)、骨骼肌组成。3 B 关节基本结构为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4 B 骨骼肌收缩提供运动的动力。5 C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6 B 蝙蝠是唯一能真正飞行的哺乳动物。7 B 运动的主要意义是觅食、避敌、繁殖等。8 C 婴儿吮吸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9 C 先天性行为由遗传物质控制。10 D 黑猩猩使用工具是后天学习行为。11 B “鹦鹉学舌”是模仿人类语言,属于学习行为。12 B 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能力越强。13 D 黑猩猩是灵长类,神经系统最发达,学习能力最强。14 A 观察法和实验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基本方法。15 B 蜜蜂分工合作是典型社会行为。16 A 社会行为群体中有明确分工,如蜂王、工蜂等。17 C 蜂王是雌性,专职产卵。18 D 光合作用是植物行为,非动物信息传递方式。19 C 蚂蚁通过信息素(气味)传递信息。20 C 社会行为有助于群体繁衍,不会减少个体数量。21 B “孔雀开屏”是求偶行为,属于繁殖行为。22 B 壁虎断尾是自断逃生,属于防御行为。23 A 攻击行为多发生在同种个体争夺资源时。24 B 候鸟迁徙具有季节性,属于节律行为。25 B 实验法可控制变量,探究因果关系。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题号 答案 解析26 √ 肌腱连接骨骼肌与骨,跨过关节实现运动。27 √ 滑液由关节囊分泌,起润滑作用。28 × 学习行为由环境和经验影响,非全由遗传决定。29 × 学习行为可随环境变化而调整或遗忘。30 √ 蜜蜂的“8字舞”传递蜜源方向信息。31 × 社会行为也存在于昆虫(如蚂蚁、蜜蜂)中。32 × 运动还需神经系统、能量供应等协同完成。33 √ 先天性行为如觅食、逃避敌害,是生存基础。34 × 狗听铃声分泌唾液是条件反射,属于学习行为。35 √ 信息交流有助于协调群体活动,提高生存率。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骨、骨连结、骨骼肌生来、遗传物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组织、分工合作动作、声音、气味(或“信息素”)四、简答题(共30分)41.(8分)简述哺乳动物运动的实现过程。答案:哺乳动物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运动系统完成的。骨:起杠杆作用,在肌肉牵引下围绕关节活动。关节:作为支点,使骨能灵活运动。骨骼肌:提供动力,受刺激后收缩,牵动骨绕关节运动。例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牵动前臂骨向上臂靠拢。(答出三部分作用各2分,举例说明2分)42.(10分)比较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异同点,并各举一例。答案:比较项目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形成时间 生来就有 后天获得决定因素 遗传物质 遗传基础+环境因素稳定性 稳定,不易改变 可变,可建立或消退适应性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举例 蜜蜂采蜜 黑猩猩用工具取食联系 学习行为建立在先天性行为基础上(每项比较1分,共5分;举例各1分,共2分;联系1分,语言表达2分)43.(10分)以蜜蜂或蚂蚁为例,说明社会行为的特点及其对群体生存的意义。答案(以蜜蜂为例):特点:群体内部有明确分工:蜂王(产卵)、雄蜂(交配)、工蜂(采蜜、筑巢、育幼)。成员之间通过“舞蹈”等方式传递信息。共同维持群体生活,具有等级制度。意义:分工合作提高效率,如工蜂协作采蜜。增强防御能力,集体抵御外敌。有利于繁殖和后代抚育,保障种族延续。(特点每点2分,共6分;意义每点2分,共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生物.docx 八年级生物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