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1牛顿第一定律题型总结知识点1: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理解1.理想实验的推论一切运动着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时候,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并且一直运动下去。2.理想实验的意义(1)伽利略理想实验是以可靠的实验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2)伽利略理想实验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题型1 理想实验的魅力】【例1】理想实验有时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下面是关于该实验的步骤: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②如图为两个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1)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填序号)。(2)在上述的设想实验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实验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其中步骤②属于___________。【变式1-1】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把可靠的事实和合理的推论结合起来,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关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接触面“相当光滑”,物体在水平面上就能匀速运动下去B.这个实验实际上是永远无法做到的C.利用气垫导轨,就能使实验成功D.要使物体运动就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变式1-2】(2024·江苏泰州月考)伽利略在研究力和运动关系时,如图所示,让小球从左侧固定斜面上滚下,滚上右侧倾角可以改变的斜面,倾角逐渐减小至零.伽利略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 )A. 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B. 如果物体不受到力,就不会运动C. 运动的小球具有惯性D.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运动到与释放时相同的高度【变式1-3】(2023山东潍坊月考)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和“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研究,开创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重要科学研究方法。图甲、乙分别表示这两项研究中实验和逻辑推理的过程,对于这两项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合理外推得出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变速运动B.图甲中先在倾角较大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可“冲淡”重力,使时间测量更容易C.图乙中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实际存在的,实验能直接观察到小球达到等高位置处D.图乙的实验为“理想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知识点2:牛顿第一定律1.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指的就是速度的变化,分以下三种情景:(1)速度的方向不变,大小变化。(2)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变化。(3)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发生变化。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②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2)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题型2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认识】【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科学家凭空想象出来的,没有实验依据B.牛顿第一定律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因此是不成立的C.理想实验的思维方法与质点概念的建立一样,都是一种科学抽象的思维方法D.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作用【变式2-1】(2023菏泽月考)下列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错误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B.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C.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D.飞跑的运动员遇到障碍而被绊倒,这是因为他受到外力作用迫使他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变式2-2】(多选)(2023安徽安庆期中)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毫无意义B.牛顿第一定律是从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出来的C.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D.牛顿第一定律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变式2-3】(2022驻马店月考)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无法用实验验证,因此无实际意义B.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静止不动C.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的运动D.奔跑的运动员遇到障碍而被绊倒,是因为他受到外力作用迫使他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知识点3:惯性1.惯性的大小(1)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反之则越小。(2)惯性大小与物体运动状态(速度)、受力情况以及所处地理位置均无关。2.惯性的表现(1)不受力时,惯性表现为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2)受力时,惯性表现为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运动状态越难以改变。【题型3 惯性对生活现象的解释】【例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速行驶的公共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都要向前倾倒,说明乘客受到惯性力的作用B.短跑运动员最后冲刺时,速度很大,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惯性的大小仅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D.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竖直下落,是由于球具有惯性的缘故【变式3-1】下列事例中,利用了物体的惯性的是( )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变式3-2】如图所示,在一辆上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m1>m2)随车一起匀速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他阻力,设车足够长,则两个小球( )A. 一定相碰B. 一定不相碰C. 不一定相碰D. 难以确定,因为不知小车的运动方向【变式3-3】大型油罐车内的油在运输过程中极易发生涌动,为了防止油涌动导致车体重心急剧变化的危害,在油罐车内部设置了一些固定挡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油罐车匀速向左拐弯时,油罐内的油将涌动到油罐的右侧B.油罐车在设置挡板后,减小了油的惯性,使油不容易发生涌动C.油罐车在匀速前进的过程中突然刹车,挡板可以减弱油向前剧烈涌动D.油罐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时,即使没有挡板,油也几乎不会涌动4.1牛顿第一定理题型总结答案知识点1: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理解1.理想实验的推论一切运动着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时候,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并且一直运动下去。2.理想实验的意义(1)伽利略理想实验是以可靠的实验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2)伽利略理想实验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题型1 理想实验的魅力】【例1】理想实验有时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下面是关于该实验的步骤: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②如图为两个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1)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填序号)。(2)在上述的设想实验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实验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其中步骤②属于___________。【答案】(1)②③①④ (2)可靠的实验事实【详解】理想实验的思想方法: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经过合理的推理,获取结论。针对题目所述的实验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②③①④,步骤②属于可靠的实验事实。【变式1-1】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把可靠的事实和合理的推论结合起来,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关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接触面“相当光滑”,物体在水平面上就能匀速运动下去B.这个实验实际上是永远无法做到的C.利用气垫导轨,就能使实验成功D.要使物体运动就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答案】B【详解】理想实验在实际情况下是永远不能实现的,其条件永远是理想化的,选项B正确;即使接触面“相当光滑”,也不会达到没有摩擦力的程度,选项A错误;利用气垫导轨当然也不能实现“理想”的条件,仍然存在一定的阻力,只不过阻力很小而已,选项C错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选项D错误。【变式1-2】(2024·江苏泰州月考)伽利略在研究力和运动关系时,如图所示,让小球从左侧固定斜面上滚下,滚上右侧倾角可以改变的斜面,倾角逐渐减小至零.伽利略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 )A. 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B. 如果物体不受到力,就不会运动C. 运动的小球具有惯性D.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运动到与释放时相同的高度【答案】A【详解】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运动不需力来维持,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变式1-3】(2023山东潍坊月考)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和“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研究,开创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重要科学研究方法。图甲、乙分别表示这两项研究中实验和逻辑推理的过程,对于这两项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合理外推得出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变速运动B.图甲中先在倾角较大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可“冲淡”重力,使时间测量更容易C.图乙中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实际存在的,实验能直接观察到小球达到等高位置处D.图乙的实验为“理想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答案】D【详解】图甲通过对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的研究,合理外推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A错误;题图甲中先在倾角较小的斜面上进行实验,来“冲淡”重力的作用效果,主要是使时间的测量更容易,B错误;实际生活中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并不存在,故实验不能直接观察到小球达到等高处,C错误;图乙的实验为“理想实验”,伽利略通过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D正确。知识点2:牛顿第一定律1.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指的就是速度的变化,分以下三种情景:(1)速度的方向不变,大小变化。(2)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变化。(3)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发生变化。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②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2)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题型2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认识】【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科学家凭空想象出来的,没有实验依据B.牛顿第一定律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因此是不成立的C.理想实验的思维方法与质点概念的建立一样,都是一种科学抽象的思维方法D.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作用【答案】C【详解】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理想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合理归纳总结出来的,但无法用实验来直接验证,故选项A、B错误;理想实验的思维方法与质点概念的建立相同,都是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科学抽象的思维方法,故选项C正确;物体静止时不受外力或合外力为零,故选项D错误。【变式2-1】(2023菏泽月考)下列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错误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B.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C.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D.飞跑的运动员遇到障碍而被绊倒,这是因为他受到外力作用迫使他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答案】C【详解】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即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A、B正确;牛顿第一定律还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而改变了运动状态,飞跑的运动员遇到障碍而被绊倒,是因为他受到外力作用而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C错误,D正确.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C.【变式2-2】(多选)(2023安徽安庆期中)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毫无意义B.牛顿第一定律是从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出来的C.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D.牛顿第一定律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答案】BD【详解】虽然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但牛顿第一定律给出了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是整个牛顿力学的基础,是有意义的,故A错误;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等前人实验的基础上,根据逻辑推理得出的,是以实验为基础,但又不是完全通过实验得出的,故B正确;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物体遵循的规律,而惯性是物体的性质,实质是不相同的,C错误;牛顿第一定律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D正确。【变式2-3】(2022驻马店月考)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无法用实验验证,因此无实际意义B.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静止不动C.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的运动D.奔跑的运动员遇到障碍而被绊倒,是因为他受到外力作用迫使他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答案】D【详解】牛顿第一定律虽然无法用实验验证,但它阐述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其得到的一切结论经过实践证明都是正确的,故A项错误;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即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故B项错误;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摩擦力的作用改变了木块的运动状态;奔跑的运动员遇到障碍而被绊倒,是因为他受到外力作用而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故C项错误,D项正确。知识点3:惯性1.惯性的大小(1)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反之则越小。(2)惯性大小与物体运动状态(速度)、受力情况以及所处地理位置均无关。2.惯性的表现(1)不受力时,惯性表现为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2)受力时,惯性表现为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运动状态越难以改变。【题型3 惯性对生活现象的解释】【例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速行驶的公共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都要向前倾倒,说明乘客受到惯性力的作用B.短跑运动员最后冲刺时,速度很大,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惯性的大小仅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D.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竖直下落,是由于球具有惯性的缘故【答案】C【详解】高速行驶的公共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都要向前倾倒,是由于惯性,不是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A错误;惯性的大小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B错误,C正确;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竖直下落,是由于球受重力的原因,故D错误。【变式3-1】下列事例中,利用了物体的惯性的是( )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答案】C【详解】②中打开降落伞是为了增大运动员受到的阻力,③中轮胎制成不平整的花纹是为了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①④中是利用了惯性,故选项C正确。【变式3-2】如图所示,在一辆上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m1>m2)随车一起匀速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他阻力,设车足够长,则两个小球( )A. 一定相碰B. 一定不相碰C. 不一定相碰D. 难以确定,因为不知小车的运动方向【答案】B【详解】因小车上表面光滑,故车突然停止后,两个小球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将以原来的速度匀速运动下去,故两个小球一定不相碰,B正确。【变式3-3】大型油罐车内的油在运输过程中极易发生涌动,为了防止油涌动导致车体重心急剧变化的危害,在油罐车内部设置了一些固定挡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油罐车匀速向左拐弯时,油罐内的油将涌动到油罐的右侧B.油罐车在设置挡板后,减小了油的惯性,使油不容易发生涌动C.油罐车在匀速前进的过程中突然刹车,挡板可以减弱油向前剧烈涌动D.油罐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时,即使没有挡板,油也几乎不会涌动【答案】B【详解】由于惯性,油罐车匀速向左拐弯时,油罐内的油将涌动到油罐的右侧,A正确;惯性取决于物体的质量,B错误;油罐车在匀速前进的过程中突然刹车,挡板间油的质量相对较小,油的惯性也小,所以可以有效地减小变速时油的涌动,C正确;油罐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时,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即使没有挡板,油也几乎不会涌动,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