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第五中学、第八中学联合考试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第五中学、第八中学联合考试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上绥滨县第五中学、第八中学九月质量联合检测
九年级物理试卷
(范围:第13章—第15章第3节)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 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酒精的热值是 3.0 ×107 J/kg,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下的半瓶酒精的热值是( )
A.1.5 ×107 J/kg B.3.0 ×107 J/kg C.6.0×107 J/kg D.9.0×107 J/kg
如图是某汽油机的能量流向图,燃烧释放热量为100%,其中废气带走33%,冷却水带走30%,摩擦与辐射损失7%,则输出有用功为3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通过改进技术可以将汽油机的效率提高至100%
B. 该汽油机输出的有用功占比为30%
C. 冷却水内能的二次利用可提高能量利用率
D. 废气带走能量最多,减少这部分损失可有效提升效率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春天柳絮飞扬B. 夏天荷花飘香C. 秋天落叶纷飞D. 冬天雪花飘飘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 0℃的冰没有内能
C. 热传递过程中,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给内能小的物体
D.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
两个铅柱压紧后能吊起重物,说明( )
A. 分子间有引力B. 分子间有斥力C. 分子在运动D. 分子间有间隙
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用热水袋取暖B. 压缩空气引火
C. 晒太阳感到暖和D. 放入冰块的饮料变凉
关于热机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热机做的有用功越多,效率越高
B. 燃料燃烧越充分,热机效率一定越高
C. 减少各种热损失,可提高热机效率
D. 使用热值高的燃料,热机效率一定高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轻质小球,小球被吸引,则小球( )
A. 一定带正电B. 一定带负电
C. 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D. 一定不带电
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B. 电路中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同
C. 电源外部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D. 绝缘体中不可能有电流
如图电路,闭合开关后,灯L 和L 都不亮,用导线连接L 两端时,L 亮,L 仍不亮,则故障可能是( )
A. L 断路B. L 短路C. L 断路D. 开关断路
关于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体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B. 长度相同的铜线,粗的比细的电阻大
C. 超导体在低温下电阻为零,可用于远距离输电
D. 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材料来调节电阻
某导体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电流为0.2A,则其电阻为( )
A. 0.6Ω B. 6Ω C. 15Ω D. 30Ω
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导体电阻R与其两端电压U关系的是( )
A. 一条过原点的直线(R随U增大)B. 一条水平直线
C. 一条曲线(R随U增大而减小)D. 一条垂直直线
如图是滑动变阻器结构示意图,A、B为固定端,P为滑片。若想使滑片向右移动时接入电阻变大,则应将( )接入电路。
A. A和B B. A和C C. B和C D. A、B、C都接
两个电阻R =10Ω,R =20Ω,并联后总电阻为( )
A. 30Ω B. 15Ω C. 6.67Ω D. 5Ω
某电路中,电流表读数为0.3A,电压表读数为6V,则被测元件的电功率为( )
A. 0.5W B. 1.8W C. 20W D. 60W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68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为纪念德国物理学家 在电学上的突出贡献,将他的名字命名为电阻的单位。
刚梳过头发的梳子能吸引纸屑,其原因是
将一带电的玻璃棒靠近带正电的泡沫小球,发现小球被排斥,则玻璃棒带
电,这是由于
如右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灯L1和L2都正常发光,一段时间后,一盏灯突然熄灭,而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不变,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
各考场英语听力广播同时播放,它们是 连接的,原因是它们 独立工作。
将不同导体接入电路A、B之间,可通过观察灯泡亮度判断电阻大小,若差异不大,可用 替代灯泡进行精确比较。
电源电压为3V,两灯L 、L 串联,电压表测L 电压为1.2V,则L 两端电压为 。
如图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若将A、D接入电路中,滑片P向 端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减小;将 和 接入电路,也能达到改变电阻大小的效果.
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流表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则电灯L 、L 中的电流分别为 A和 A。
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 V,当电流达30mA时有生命危险,据此估算人体电阻约为 Ω(由 R = = = 1200Ω
27.如图是关于电阻A、B的I-U图象.由图可知,电阻值较大的电阻是________Ω,若将电阻A、B并联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则电路中干路电流是________A.
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20分)
28.(10分)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请画出实验电路图。(3分)
U/V 1.0 2.0 3.0
I/A 0.1 0.2 0.6
(2)滑动变阻器作用: 。(2分)
(3)实验结论: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 ;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 。(2分)
(4)某次实验数据如下,发现第3组数据明显错误,可能原因是 。(3分)
29.(10分)测量小灯泡电阻实验:
(1)(2分)原理:
(2)(2分)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滑片置于 。
(3)(2分)灯泡电阻随温度升高而 ,因此I-U图像为曲线。
(4)(2分)若灯丝断了,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电流表示数为 。
(5)(2分)实验中多次测量目的 。
四、计算题(共2小题,共27分)
30.(12分)某汽车以60kW的功率匀速行驶10min,消耗汽油2kg,汽油热值 q = 4.6×107 J/kg。求:
(1)牵引力做的有用功;
(2)汽油完全燃烧放热;
(3)发动机效率。
(15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R为“30Ω 0.25A”滑动变阻器,R1为“10Ω 0.4A”电阻,电压表量程为0 – 3V.图中虚线框内接有一只“20Ω 0.3A”电阻R2(未画出).已知:① 闭合S1和S2,断开S3时,调节R,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10Ω,此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1.2W;② 断开S1,闭合S2S3,调节R,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6Ω,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0V.
⑴ 在情形 ① 中,求电路的总电阻;
⑵ 请在答题卷的图中画出虚线框内的电路;
⑶ 当闭合所有开关时,为保证电路安全,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九年级物理答案
第I卷 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答案】B
【分值】2分
【解析】 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质量、体积、是否燃烧无关。因此,即使酒精用去一半,其热值仍保持不变,
为 3.0×107 J/kg。故选 B。
【答案】A
【分值】2分
【解析】 根据能量守恒和热机工作原理,热机效率不可能达到100%,因为总存在能量损失(如废气、散热、摩擦)。B、C、D均正确,A错误,故选 A。
【答案】B
【分值】2分
【解析】 “荷花飘香”是花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而柳絮、落叶、雪花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
【答案】D
【分值】2分
【解析】 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一切物体都有内能;热传递方向取决于温度高低,而非内能大小;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故D正确。
【答案】A
【分值】2分
【解析】 铅柱压紧后分子间距离减小,引力发挥作用,能吊起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答案】B
【分值】2分
【解析】 压缩空气时对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空气温度升高,达到燃点引燃棉花,属于做功改变内能。其余三项为热传递。
【答案】C
【分值】2分
【解析】 热机效率 = 有用功 / 燃料完全燃烧放热。提高效率的关键是减少损失,如废气、散热、摩擦等。A未考虑总能量;B、D中热值高不等于效率高。
【答案】C
【分值】2分
【解析】 丝绸摩擦玻璃棒带正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不带电物体,也能吸引异种电荷。因此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答案】C
【分值】2分
【解析】 A应为“定向移动”;B中电流方向与电子移动方向相反;D中绝缘体在高压下也可能被击穿导电。C为基本规定,正确。
【答案】A
【分值】2分
【解析】 导线并联在L 两端后L 亮,说明电路通路,原电路因L 断路导致整个电路不通,L 断路被导线“替代”后电路恢复。
【答案】C
【分值】2分
【解析】 电阻是导体本身属性,与U、I无关;同材料同长度,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长度调节电阻;C正确。
【答案】C
【分值】2分
【解析】 由欧姆定律 R = = = 15Ω,故选 C。
【答案】B
【分值】2分
【解析】 电阻是导体属性,不随电压变化,图像应为水平直线。
【答案】B
【分值】2分
【解析】 滑动变阻器“一上一下”接法。若接A和C,滑片右移时,接入长度变长,电阻变大。接B和C则电阻变小。
15.【答案】C
【分值】2分
【解析】 并联电阻公式: = + = ,得 R = ≈6.67Ω。
16.【答案】B
【分值】2分
【解析】 电功率 P = UI = 6V × 0.3A = 1.8W。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68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7.答案:欧姆。
解析:为纪念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电学上的突出贡献,将他的名字命名为电阻的单位。
答案:摩擦起电,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解析:刚梳过头发的梳子与头发摩擦,发生摩擦起电现象,使梳子带电,而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能吸引纸屑。
19.答案: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解析:将一带电的玻璃棒靠近带正电的泡沫小球,小球被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玻璃棒带正电。
20.答案:灯L2断路。
解析:由图可知,两灯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测L1支路的电流。灯L1和L2都正常发光,一段时间后,一盏灯突然熄灭,而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不变,说明L1支路正常,故障原因可能是灯L2断路。
21.答案:并联;能。
解析:各考场英语听力广播同时播放,它们之间互不影响,是并联连接的,所以能独立工作。
22.答案:电流表。
解析:将不同导体接入电路A、B之间,可通过观察灯泡亮度判断电阻大小,若差异不大,可用电流表替代灯泡进行精确比较,因为电流表能更精确地反映电流大小,从而更精确地比较电阻。
23.答案:1.8V。
解析:电源电压为3V,两灯L1、L2串联,电压表测L1电压为1.2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U = U1+U2,则L2两端电压U2=U - U1=3V - 1.2V = 1.8V。
24.答案:左;A、B。
解析:若将A、D接入电路中,滑片P向左端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长度变短,电阻减小;将A和B接入电路,电阻丝全部接入电路,移动滑片不能改变电阻大小,也能达到改变电阻大小的效果(这种说法错误,实际将A、B接入电路,电阻是最大的且不能改变,可能题目表述有误,按照常规思路,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改变电阻,当接入A、D时,左移电阻减小)。
25.答案:0.48;0.12。
解析:由图可知,两灯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L2支路的电流。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大于支路电流,且两个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所以电流表A1使用的是0 - 3A量程,分度值0.1A,示数为0.6A;电流表A2使用的是0 - 0.6A量程,分度值0.02A,示数为0.12A。则灯L1中的电流I1=I - I2=0.6A - 0.12A = 0.48A,灯L2中的电流为0.12A。
26.答案:36;1200。
解析: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当电流达30mA = 0.03A时有生命危险,根据R=,U = 36V,则人体电阻约为R==1200Ω。
27.答案:10;0.6。
解析:由I - U图象可知,当U = 2V时,IA=0.4A,IB=0.2A。根据R=,可得RA==5Ω,RB==10Ω,所以阻值较大的电阻是B,阻值为10Ω。若将电阻A、B并联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根据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各支路电压都为2V,由图象可知,此时IA=0.4A,IB=0.2A,则干路电流I = IA+IB=0.4A + 0.2A = 0.6A。
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20分)
28.
(3分)答案:电路图为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电流表串联,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
(2分)答案:保护电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2分)答案:正比;反比。
(3分)答案: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却按大量程读数了。
29.(10分)测量小灯泡电阻实验:
(1)(2分)原理:欧姆定律(R = U/I)
(2)(2分)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断开,滑片置于 阻值最大端。
(3)(2分)灯泡电阻随温度升高而 增大,因此I-U图像为曲线。
(4)(2分)若灯丝断了,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电流表示数为 0。
(5)(2分)实验中多次测量目的: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计算题(共2小题,共27分)
30.(12分)
(1)汽车的功率P = 60kW = 60000W,.............(1分)
行驶时间t = 10min = 600s,.............(1分)
根据W = Pt,.............(1分)
牵引力做的有用功W = 60000W×600s = 3.6×107J。.............(1分)
求汽油完全燃烧放热
已知消耗汽油质量m = 2kg,汽油热值q = 4.6×107J/kg。........(1分)
根据公式Q放=mq,.............(1分)
可得汽油完全燃烧放热Q放=mq = 2kg×4.6×107J/kg = 9.2×107J。....(2分)
求发动机效率
发动机功率:μ=×100%=×100%≈39.1%................(4分)
(15分)
⑴ 由公式P = ...........................(2分)
得= 30Ω ...........................(2分)
⑵ 如图所示
...............................................(2分)
⑶ 当I1 = 0.25A时,U = I1(R2 + R) ........................(2分)
解得R = 4Ω ........................................................(2分)
当电压表示数为3V时,= ..................(2分)
代入数据,解得R = 20Ω .........................................(1分)
为了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的范围应为: 4Ω ≤ R ≤ 20Ω.....(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