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学科【新考向情境题】九上化学单元测试(一) 走进化学世界2025中考题仿真模拟湖北等地适用(时间:50分钟 满分:50分)一、选择题(共13个题,共18分。1~8题,每题1分;9~13题,每 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 ~ 2小题。2024年10月30日,我国搭载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火箭发射 成功。化学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1.下列是火箭发射准备和发射过程中的部分步骤,其中涉及化学变化 的是( C )A. 组装箭体 B. 加注燃料 C. 点火发射 D. 船箭分离2.火箭的成功发射凝聚了科学家们的心血。优秀的科学工作者需要具 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下列行为与之不符的是( D )A. 熟悉实验流程,避免安全事故B. 遵守实验规则,规范实验操作C. 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重视异常现象D. 追求个人私利,剽窃他人成果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B )A. 用嘴吹灭酒精灯B. 一般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试剂C. 胶头滴管用后平放在桌面上D. 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4.下列叙述不符合化学实验规则的是( D )A. 上实验课前,明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B. 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实验安全C. 每次实验时,应该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D. 实验后,可以把剩余试剂随意拿出实验室5.(2024 ·湖南)质量守恒定律探究实验中,涉及的部分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其中安全、规范的是( A )6.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质的物理 性质的是( B )A. 铁钉生锈;酒精挥发B. 蜡烛燃烧;水的凝固点是0 ℃C. 冰雪融化;酒精易燃烧D. 食物在夏天易变质;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7.下列改变我们生活的有关中国“新四大发明”的叙述不能体现化学贡 献的是( D )A. 使用电力牵引的高铁,优化能源结构B. 应用采用石墨烯技术的手机扫码支付C. 利用共享单车出行,减少大气污染D. 通过网络购物,享受便利生活8.(2023 · 随州月考)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C )A. 干冰升华会吸热——作食品制冷剂B. 石墨具有导电性——作干电池的电极C. 焦炭具有可燃性——用作燃料D. 铅锑合金的熔点低——用于制作保险丝9.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 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A )A. 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中压入空气B. 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C. 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D. 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第9题图10.根据维生素C能够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的原理, 应用如图实验比较两种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 多少。实验过程中不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A )第10题图A. 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 B. 两个胶头滴管的规格C. 烧杯中淀粉-碘溶液的浓度 D. 烧杯中溶液的体积11.下列结果或操作正确的是( A )A. 用天平称得某物质的质量为36. 7 gB. 用量筒可以准确量得某液体的体积为16. 74 mLC.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D. 用100 mL的量筒量取20 mL的液体12.正确理解化学概念和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前提和基础。下列有关说法,你认为有错误的是( B )A.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生成了新物质B.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C. 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D. 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1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两个实验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下列对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 “实验一”中可观察到注射器内壁出现一层白膜B. 通过“实验一”可知: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 “实验二”所得曲线C代表密闭容器中氧气的浓度变化D. “实验二”结束后可观察到反应容器内壁有少量水珠二、非选择题(本题共7个题,共32分)14.(4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中往往涉及 用量问题。请用数据填空。(1)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所用的托盘天平一般可以准确称量到 0. 1 g_。 2(2)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使用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约 _处, 试管要与桌面成_45O_角。15.(4分)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体验,说说下列物质的用途各利用了 它们的哪些性质。(1)酒精作酒精灯的燃料:_可燃性_。(2)食盐作调味品:_咸味_。(3)铁做成铁锅:_导热性_。(4)钨作灯泡中的灯丝:_导电性和熔点高_。16.(6分)掌握化学实验室中常用 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 学学习和研究。(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C_集气瓶_,E_水槽_,G_药匙_。(2)请从以上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填空。①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A_。②取用粉末状固体试剂用到的仪器是_G_。(3)某同学要量取48. 6 mL的水进行实验,在量取时,视线应与 _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_保持水平。17.(5分)实验过程中若操作不当会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引发事故。请 你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1)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_失火_。(2)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_玻璃容器炸裂_。(3)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_戳穿试管底部,__损坏试管_。(4)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没有垫上陶土网:_烧杯炸裂_。(5)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大拇指压在试管夹的短柄上:_试管脱落_。18.(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氧化二氮一氧化二氮(N2 O)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气体,当吸入少量一氧化二氮和空气的混合物时,可使人轻度兴奋激动,让人发笑,故又称 “笑气” 。它能够对大脑神经细胞起麻醉作用,具备麻醉和减轻疼痛的 效果,早期被用于牙科手术的麻醉。“笑气”是人类最早应用于医疗的 麻醉剂之一,但大量吸入可使人因缺氧而窒息死亡。一氧化二氮能溶于水,但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当加热至温度超 过560 ℃时,会分解为氧气和氮气,一氧化二氮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 燃烧。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一氧化二氮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气体,_能溶于水_。(2)一氧化二氮的化学性质: 加热至温度超过560 ℃ 时分解为氮气_ 和氧气__(或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_)__(写一条)。(3)一氧化二氮的用途是_医疗上作麻醉剂_(写一条)。(4)一氧化二氮贮存时应注意_保持干燥且远离火种_、_热源_。19.(5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 础的科学,如图是一些常见的化学 实验操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小明在实验时,应注意_试管口不要对着 自己或他人_。 若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_试管没有预热_(请列举一点)。(2)请指出图乙中的错误操作:_瓶塞没有倒放在桌面上_。(3)如图丙,检查装置气密性时,_先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_,然后 _用手紧握试管_,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20.(4分)同学们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后,对酒精燃烧的产物产 生了兴趣。围绕“酒精燃烧生成了什么”开展探究。请你一起探究。【猜想与假设】猜想一:酒精燃烧有水生成。猜想二:酒精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调查与研究】同学们了解到:学校实验室有95%的酒精和无水酒精 以及必备的实验仪器和试剂。【设计实验】实验方法 现象 结论第一步:点燃无水酒精,在火焰上方 罩一只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_ 雾出现__ 酒精燃烧能够_ 生成水__第二步: 点燃无水酒精_,在火焰上_ 方罩一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澄清石灰水变_ 浑浊__ 酒精燃烧有二 氧化碳生成同学们通过实验,验证了猜想一、二都正确。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9张PPT)人教新版九上 化学同步课件人教版九上化学 新考向情境题 阶段性检测九上化学单元测试(一) 走进化学世界2025中考题仿真模拟 湖北等地适用(时间:50分钟 满分:50分)一、选择题(共13个题,共18分。1~8题,每题1分;9~13题,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完成 小题。2024年10月30日,我国搭载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火箭发射成功。化学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1.下列是火箭发射准备和发射过程中的部分步骤,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CA. 组装箭体 B. 加注燃料 C. 点火发射 D. 船箭分离2.火箭的成功发射凝聚了科学家们的心血。优秀的科学工作者需要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下列行为与之不符的是( )DA. 熟悉实验流程,避免安全事故B. 遵守实验规则,规范实验操作C. 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重视异常现象D. 追求个人私利,剽窃他人成果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BA. 用嘴吹灭酒精灯B. 一般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试剂C. 胶头滴管用后平放在桌面上D. 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4.下列叙述不符合化学实验规则的是( )DA. 上实验课前,明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B. 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实验安全C. 每次实验时,应该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D. 实验后,可以把剩余试剂随意拿出实验室5.(2024·湖南)质量守恒定律探究实验中,涉及的部分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其中安全、规范的是( )AA. 点燃酒精灯B. 倾倒液体C. 加铁钉D. 称量6.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BA. 铁钉生锈;酒精挥发B. 蜡烛燃烧;水的凝固点是C. 冰雪融化;酒精易燃烧D. 食物在夏天易变质;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7.下列改变我们生活的有关中国“新四大发明”的叙述不能体现化学贡献的是( )DA. 使用电力牵引的高铁,优化能源结构B. 应用采用石墨烯技术的手机扫码支付C. 利用共享单车出行,减少大气污染D. 通过网络购物,享受便利生活8.(2023·随州月考)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CA. 干冰升华会吸热——作食品制冷剂B. 石墨具有导电性——作干电池的电极C. 焦炭具有可燃性——用作燃料D. 铅锑合金的熔点低——用于制作保险丝9.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A第9题图A. 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中压入空气B. 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C. 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D. 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第10题图10.根据维生素C能够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的原理,应用如图实验比较两种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实验过程中不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AA. 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 B. 两个胶头滴管的规格C. 烧杯中淀粉-碘溶液的浓度 D. 烧杯中溶液的体积11.下列结果或操作正确的是( )AA. 用天平称得某物质的质量为B. 用量筒可以准确量得某液体的体积为C.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D. 用的量筒量取 的液体12.正确理解化学概念和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前提和基础。下列有关说法,你认为有错误的是( )BA.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生成了新物质B.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C. 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D. 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1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两个实验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下列对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A. “实验一”中可观察到注射器内壁出现一层白膜B. 通过“实验一”可知: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 “实验二”所得曲线 代表密闭容器中氧气的浓度变化D. “实验二”结束后可观察到反应容器内壁有少量水珠二、非选择题(本题共7个题,共32分)14.(4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中往往涉及用量问题。请用数据填空。(1)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所用的托盘天平一般可以准确称量到______。(2)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 _。(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使用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约____处,试管要与桌面成_____角。~15.(4分)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体验,说说下列物质的用途各利用了它们的哪些性质。(1)酒精作酒精灯的燃料:________。(2)食盐作调味品:______。(3)铁做成铁锅:________。(4)钨作灯泡中的灯丝:________________。可燃性咸味导热性导电性和熔点高16.(6分)掌握化学实验室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C________,______, ______。集气瓶水槽药匙(2)请从以上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填空。①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___。②取用粉末状固体试剂用到的仪器是___。A(3)某同学要量取 的水进行实验,在量取时,视线应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17.(5分)实验过程中若操作不当会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引发事故。请你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1)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______。(2)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______________。(3)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没有垫上陶土网:__________。(5)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大拇指压在试管夹的短柄上:__________。失火玻璃容器炸裂戳穿试管底部,损坏试管烧杯炸裂试管脱落18.(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氧化二氮一氧化二氮 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气体,当吸入少量一氧化二氮和空气的混合物时,可使人轻度兴奋激动,让人发笑,故又称“笑气”。它能够对大脑神经细胞起麻醉作用,具备麻醉和减轻疼痛的效果,早期被用于牙科手术的麻醉。“笑气”是人类最早应用于医疗的麻醉剂之一,但大量吸入可使人因缺氧而窒息死亡。一氧化二氮能溶于水,但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当加热至温度超过 时,会分解为氧气和氮气,一氧化二氮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一氧化二氮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气体,__________。(2)一氧化二氮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3)一氧化二氮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4)一氧化二氮贮存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溶于水加热至温度超过时分解为氮气和氧气(或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医疗上作麻醉剂保持干燥且远离火种、热源19.(5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如图是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小明在实验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请列举一点)。(2)请指出图乙中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丙,检查装置气密性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试管没有预热瓶塞没有倒放在桌面上先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20.(4分)同学们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后,对酒精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围绕“酒精燃烧生成了什么”开展探究。请你一起探究。【猜想与假设】猜想一:酒精燃烧有水生成。猜想二:酒精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调查与研究】同学们了解到:学校实验室有 的酒精和无水酒精以及必备的实验仪器和试剂。【设计实验】实验方法 现象 结论第一步:点燃无水酒精,在火焰上方 罩一只干燥的烧杯 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 酒精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同学们通过实验,验证了猜想一、二都正确。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酒精燃烧能够生成水点燃无水酒精,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学科【新考向情境题】九上化学单元测试(一) 走进化学世界2025中考题仿真模拟湖北等地适用(时间:50分钟 满分:50分)一、选择题(共13个题,共18分。1~8题,每题1分;9~13题,每 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 ~ 2小题。2024年10月30日,我国搭载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火箭发射 成功。化学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1.下列是火箭发射准备和发射过程中的部分步骤,其中涉及化学变化 的是( C )A. 组装箭体 B. 加注燃料 C. 点火发射 D. 船箭分离2.火箭的成功发射凝聚了科学家们的心血。优秀的科学工作者需要具 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下列行为与之不符的是( D )A. 熟悉实验流程,避免安全事故B. 遵守实验规则,规范实验操作C. 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重视异常现象D. 追求个人私利,剽窃他人成果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B )A. 用嘴吹灭酒精灯B. 一般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试剂C. 胶头滴管用后平放在桌面上D. 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4.下列叙述不符合化学实验规则的是( D )A. 上实验课前,明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B. 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实验安全C. 每次实验时,应该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D. 实验后,可以把剩余试剂随意拿出实验室5.(2024 ·湖南)质量守恒定律探究实验中,涉及的部分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其中安全、规范的是( A )6.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质的物理 性质的是( B )A. 铁钉生锈;酒精挥发B. 蜡烛燃烧;水的凝固点是0 ℃C. 冰雪融化;酒精易燃烧D. 食物在夏天易变质;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7.下列改变我们生活的有关中国“新四大发明”的叙述不能体现化学贡 献的是( D )A. 使用电力牵引的高铁,优化能源结构B. 应用采用石墨烯技术的手机扫码支付C. 利用共享单车出行,减少大气污染D. 通过网络购物,享受便利生活8.(2023 · 随州月考)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C )A. 干冰升华会吸热——作食品制冷剂B. 石墨具有导电性——作干电池的电极C. 焦炭具有可燃性——用作燃料D. 铅锑合金的熔点低——用于制作保险丝9.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 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A )A. 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中压入空气B. 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C. 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D. 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第9题图10.根据维生素C能够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的原理, 应用如图实验比较两种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 多少。实验过程中不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A )第10题图A. 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 B. 两个胶头滴管的规格C. 烧杯中淀粉-碘溶液的浓度 D. 烧杯中溶液的体积11.下列结果或操作正确的是( A )A. 用天平称得某物质的质量为36. 7 gB. 用量筒可以准确量得某液体的体积为16. 74 mLC.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D. 用100 mL的量筒量取20 mL的液体12.正确理解化学概念和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前提和基础。下列有关说法,你认为有错误的是( B )A.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生成了新物质B.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C. 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D. 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1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两个实验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下列对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 “实验一”中可观察到注射器内壁出现一层白膜B. 通过“实验一”可知: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 “实验二”所得曲线C代表密闭容器中氧气的浓度变化D. “实验二”结束后可观察到反应容器内壁有少量水珠二、非选择题(本题共7个题,共32分)14.(4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中往往涉及 用量问题。请用数据填空。(1)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所用的托盘天平一般可以准确称量到 0. 1 g_。 2(2)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使用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约 _处, 试管要与桌面成_45O_角。15.(4分)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体验,说说下列物质的用途各利用了 它们的哪些性质。(1)酒精作酒精灯的燃料:_可燃性_。(2)食盐作调味品:_咸味_。(3)铁做成铁锅:_导热性_。(4)钨作灯泡中的灯丝:_导电性和熔点高_。16.(6分)掌握化学实验室中常用 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 学学习和研究。(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C_集气瓶_,E_水槽_,G_药匙_。(2)请从以上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填空。①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A_。②取用粉末状固体试剂用到的仪器是_G_。(3)某同学要量取48. 6 mL的水进行实验,在量取时,视线应与 _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_保持水平。17.(5分)实验过程中若操作不当会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引发事故。请 你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1)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_失火_。(2)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_玻璃容器炸裂_。(3)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_戳穿试管底部,__损坏试管_。(4)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没有垫上陶土网:_烧杯炸裂_。(5)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大拇指压在试管夹的短柄上:_试管脱落_。18.(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氧化二氮一氧化二氮(N2 O)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气体,当吸入少量一氧化二氮和空气的混合物时,可使人轻度兴奋激动,让人发笑,故又称 “笑气” 。它能够对大脑神经细胞起麻醉作用,具备麻醉和减轻疼痛的 效果,早期被用于牙科手术的麻醉。“笑气”是人类最早应用于医疗的 麻醉剂之一,但大量吸入可使人因缺氧而窒息死亡。一氧化二氮能溶于水,但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当加热至温度超 过560 ℃时,会分解为氧气和氮气,一氧化二氮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 燃烧。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一氧化二氮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气体,_能溶于水_。(2)一氧化二氮的化学性质: 加热至温度超过560 ℃ 时分解为氮气_ 和氧气__(或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_)__(写一条)。(3)一氧化二氮的用途是_医疗上作麻醉剂_(写一条)。(4)一氧化二氮贮存时应注意_保持干燥且远离火种_、_热源_。19.(5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 础的科学,如图是一些常见的化学 实验操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小明在实验时,应注意_试管口不要对着 自己或他人_。 若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_试管没有预热_(请列举一点)。(2)请指出图乙中的错误操作:_瓶塞没有倒放在桌面上_。(3)如图丙,检查装置气密性时,_先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_,然后 _用手紧握试管_,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20.(4分)同学们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后,对酒精燃烧的产物产 生了兴趣。围绕“酒精燃烧生成了什么”开展探究。请你一起探究。【猜想与假设】猜想一:酒精燃烧有水生成。猜想二:酒精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调查与研究】同学们了解到:学校实验室有95%的酒精和无水酒精 以及必备的实验仪器和试剂。【设计实验】实验方法 现象 结论第一步:点燃无水酒精,在火焰上方 罩一只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_ 雾出现__ 酒精燃烧能够_ 生成水__第二步: 点燃无水酒精_,在火焰上_ 方罩一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澄清石灰水变_ 浑浊__ 酒精燃烧有二 氧化碳生成同学们通过实验,验证了猜想一、二都正确。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新考向情境题】人教九上化学单元测试(一) 走进化学世界(原卷版).docx 【新考向情境题】人教九上化学单元测试(一) 走进化学世界(解答版).docx 【新考向情境题】人教九上化学单元测试(一) 走进化学世界.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