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运动与相互作用过关测验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小明用斜面、木板、玻璃板、棉布和小车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下列要求正确的是()A. 需不同的斜面 B. 需同一小车C. 需同一材料的水平面 D. 需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想象得出来的B. 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 不受力的物体,一定保持静止状态D. 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下列运动状态中,属于不受外力可以保持的状态是()A. 静止 B. 加速下落 C. 减速上升 D. 匀速转弯4.在学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时,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具有一定速度的钢珠在水平面上能沿直线AB运动;如果在它的运动路径旁放一磁铁,钢珠的运动路径将变成曲线AC。对该实验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用玻璃球代替钢珠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B. 钢珠沿直线AB运动时不受任何外力作用C. 钢珠沿曲线AC运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 实验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5.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后,每隔0.1s小球的位置如图(a)所示。假设小球运动至甲处时,所受所有外力都消失,则推测小球从甲处开始,图(b)中其运动情况及每隔0.1s的位置正确的是()A. A B. B C. C D. D6.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在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 B. 物体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C. 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D. 物体受力或不受力时都具有惯性7.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一组是()①汽车行驶时,司机系着安全带②火车进站前,撤去动力,仍能进站③上岸后的鸭子抖动翅膀,把身上的水抖掉④冰壶比赛中,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冰壶在冰面上继续向前运动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8.下列现象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A. 小孩沿笔直的滑梯匀速下滑 B. 汽车在弯曲的路面匀速转弯C. 熟透的苹果从树上掉下 D. 行驶的火车进站减小速度9.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3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的小球运动的情形,图中箭头表示运动的方向,其中表示小球受到平衡力的是()A. B. C. D.10.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 )A. 1N,0N B. 0N,1N C. 2N,1N D. 1N,1N11.如图所示,人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上乘电梯上楼,此过程中,电梯对人的作用力的方向为()A. 竖直向上 B. 竖直向下 C. 与运动方向相同 D. 与运动方向相反12.如图所示,消防队员小柯在进行爬杆训练。体重为600N的小柯沿着直杆匀速上爬,此阶段他受到的摩擦力为;小柯停在A处稍做休息,此阶段他受到的摩擦力为;之后他沿杆加速下滑,此阶段他受到的摩擦力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方向竖直向上 B. ,方向竖直向下C. ,方向竖直向上 D. ,方向都是竖直向上13.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水平推力F将木块缓慢匀速推动,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但未倾翻),在此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A. 不变 B. 变小 C. 变大 D. 无法确定14.在底部有孔的有机玻璃上套一个气球,如图甲所示,用力推一下有机玻璃底座,再将气球打足气,当气球内的气体从小孔中泄出时,用相同大小的力推一下有机玻璃底座,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图甲比图乙中的底座更容易滑动B. 当气球内的气体从小孔中泄出时,在底座和桌面之间会形成一层气垫C. 气垫可以减小摩擦D. 气垫船就是该原理的一个应用,减小了船行驶时的摩擦15.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而保持静止,已知,,那么物体受到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A. 2N B. 12N C. 5N D. 7N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36.0分)16.如图所示,将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时,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会沿______(填字母)路线继续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若轨道变为半圆形,当小球滚至右侧最高点时,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它将____________。17.【例题】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力F的作用,且运动过程中力F始终保持不变,则小球的运动轨迹(用虚线表示)不可能是图中的( )A. B. C. D.【提示】(1)当力的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时,力使物体的速度____________。(2)当力的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时,力使物体的速度____________。(3)当力的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成某一夹角时,力将改变物体的运动______(有时也同时会改变物体的速度大小),物体做____________运动。18.如图所示,用手指快速地把小卡片向前弹出,小卡片的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但卡片上的夹子由于____________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水杯中。19.如图所示,将盛有水的烧杯放在小车上,小车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烧杯中的水面应是图______(填“甲”“乙”或“丙”)的形状;若此时小车突然刹车减速,则烧杯中的水面应是图______(填“甲”“乙”或“丙”)的形状。作出上述判断的依据是刹车时____________已减速,而____________仍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运动,说明______(填“液体”或“固体”)具有惯性。20.【例题】运输液体的槽车,液体上面有气泡,如图所示,当车向右开动时,气泡将向______运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具有惯性。【提示】惯性的大小与______有关,______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因此______(填“液体”或“气泡”,下同)的惯性比同体积______的惯性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不易改变,因此,当车向右开动时,____________由于惯性较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____________相对车向左运动,从而使____________向右运动。21.如图所示是码头上经常见到的叉车搬运货物的情境,货物M放在叉车上,M受到重力G和支持力N的作用。(均填“>”“<”或“=”):(1)当货物M静止时,N______G。(2)当叉车使货物匀速上升时,N______G。(3)当叉车使货物加速上升时,N______G;加速下降时,N______G。22.如图所示,轻绳以1m/s的速度将重为200N的重物匀速向上提起,这时轻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为____________N;若重物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此时轻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为______N,拉力方向____________(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不计空气阻力)23.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和图像分别如图乙、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 N,物体在1s时处于______(填“静止”“加速”或“匀速”)状态;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 N。24.小科在做“筷子提米”实验时,开始没有成功,纸杯会往下掉;他在纸杯内加入适量的水,过一段时间后能成功提起纸杯,如图所示。请回答:(1)筷子提着纸杯静止在空中时,若把纸杯和米看成一个整体,它受到的重力和筷子对它的_____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2)加水后,成功将米提起的原因是加水后____________。A.筷子变得更光滑,使摩擦力变小B.增加了米的重力,使摩擦力变大C.米吸水膨胀,米对筷子的压力增加,使摩擦力变大(3)要让实验成功,除加适量水之外,还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4.0分)25.“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经历了伽利略、笛卡儿和牛顿等科学家不断完善的过程。(1)伽利略经过如图所示的实验和推理得出结论:如果没有阻力的影响,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会一直运动下去。结合伽利略的结论写出图中各实验和推理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________。(2)笛卡儿在伽利略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不会向左、右方向偏,将永远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相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笛卡儿的观点有什么不足?__________________。26.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境。(1)小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并通过调整____________来改变拉力大小。(2)为了探究相互平衡的二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小明进行如下操作:______(填“旋转”“翻转”或“下拉”)小卡片,松手后小卡片______(填“能”或“不能”)平衡。(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明下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明的实验装置优于小华的。其主要原因是______(填字母)。A.可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5)小丽在做实验时,在左右支架上装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将其安装在相同的高度,如图丙所示,你认为小丽的装置______(填“能”或“不能”)进行实验。27.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记录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 接触面 压力/N 滑动摩擦力/N① 较光滑木板 2 0.4② 较光滑木板 4 0.8③ 粗糙木板 2 0.6(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沿水平方向做____________,根据____________的知识可知,木块受到的拉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2)改变木块受到压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为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择粗糙程度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水平面。(3)比较①②两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_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4)比较①③两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当压力大小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5)综上所述,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有关。(6)评估交流: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选择②和③两次实验正确吗?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7)某同学发现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经常不稳定。为此,他做了如图所示的改进,这样改进的好处:不需要____________拉动长木板,且弹簧测力计处在相对______状态,方便读数。28.小吴想比较在相同的水平球场地面上哪款鞋更防滑,于是做了以下实验。(1)把B款鞋插进A款鞋,在水平球场地面上,小吴用调零的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A款鞋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则:①用“·”表示插在一起的两只鞋,在图乙中画出A款鞋受到的力。②拉动A款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地面对A款鞋的摩擦力为______N。(2)在相同的球场地面上,小吴改把A款鞋插进B款鞋中,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B款鞋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球场地面对B款鞋的摩擦力。“改把A款鞋插进B款鞋中”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若测得球场地面对B款鞋的摩擦力为2N,则______(填“A”或“B”)款鞋更防滑。29.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他利用细线、长木板、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一个弹簧测力计,在水平台上进行实验。(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当停止拉动木块后,木块由于____________会继续运动。(2)比较甲、乙两图,得出结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_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比较乙、丙两图,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______(填“有关”或“无关”)。(4)在利用图甲中装置进行实验时,拉动木块由静止到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0~3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3s后木块开始运动。分析图像可知,当木块所受拉力为0.4N时,木块处于____________状态。(5)实验中,如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填字母)A.木板过长 B.木块运动速度太大C.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太大 D.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匀第8页,共8页【答案】1. B 2. D 3. A 4. D 5. B 6. D 7. A8. A 9. D 10. D 11. A 12. C 13. A 14. A15. D16. b 物体在不受外力时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静止17. [例题]D[提示](1)增大 (2)减小 (3)方向 曲线18. 运动状态惯性19. 甲乙烧杯水液体20. [例题]右液体[提示]质量 质量 液体 气泡 液体 液体 气泡21. (1)=( 2)=(3)><22. 200 200 竖直向上23. 3 静止 524. (1)摩擦力( 2)C (3)把米压得更紧25. (1)CAB (2)没有涉及静止物体的运动规律26. (1)钩码数量( 2)旋转不能(3)剪开小卡片 (4)A (5)能27. (1)匀速直线运动二力平衡(2)木块上砝码的质量 不同(3)压力 (4)接触面越粗糙(5)压力大小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6)不正确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一定(7)匀速 静止28. (1)如图所示使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 1.8(2)使两次实验中接触面受到的压力相等 B29. (1)惯性( 2)压力( 3)无关(4)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5)D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2运动与相互作用过关测验.docx 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