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光现象4.1-4.3自我检测(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章 光现象4.1-4.3自我检测(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4.1-4.3自我检测(七)
[训练范围:第四章第1节~第3节]
过关检测
一、选择题
1.如图7-1所示,夏夜,溧阳萤火虫生态园内,月光皎洁,草丛里飞舞着亮莹莹的萤火虫,颇有“含明终不息,夜月空徘徊”的意境。此情景中 ( )
A.月亮不是光源,萤火虫是光源
B.月亮是光源,萤火虫不是光源
C.月亮是光源,萤火虫是光源
D.月亮不是光源,萤火虫不是光源
2.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可以用光年表示光的传播速度 B.光速和声速一样大
C.声传播需要介质,光传播不需要介质 D.光的传播速度总是
3.大伟同学在课外用蜡烛做小孔成像实验。若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4.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是 ( )
A.入射角增加 则反射角也增加 10°
B.入射角为 的入射光线没有反射光线
C.若光线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射入,则此时的反射光线就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射出
D.入射光线靠近法线,则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5.下列成语所描绘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
A.立竿见影 B.凿壁偷光 C.镜花水月 D.坐井观天
6.如图7-2所示,小鸭子浮在水面上,它在水中的倒影正确的是 ( )
7.如图7-3所示,平面镜中“花”的大小取决于 ( )
A.花本身的大小 B.平面镜的大小
C.花到平面镜的距离 D.平面镜放置的位置
8.如图7-4所示,在中国象棋棋盘正中央竖立一块垂直于棋盘的平面镜,平面镜向左移动两格,则平面镜中“棋子”的移动是 ( )
A.由①到④ B.由②到③ C.②位置不变 D.①位置不变
9.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
A.小鸟在湖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B.小鸟靠近湖面时,像远离湖面
C.小鸟在湖中的像始终和小鸟一样大 D.小鸟到湖面的距离大于像到湖面的距离
10.如图7-5所示是一个放置于宁波某地水平地面上的简易计时模型,圭杆垂直底盘。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
C.一天内,正午的杆影最短
D.该模型依据杆影的方位计时
二、填空题
11.如图7-6所示是天文爱好者拍摄到的日偏食现象,这种奇观是由于光 传播形成的,也说明光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2.一束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则反射角为 ;小明从汽车的后视镜里看见驾驶员,此时驾驶员通过车内后视镜 (选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能看见小明。
13.电影院的幕布表面比较粗糙,这是为了使放映机发出的光在幕布上发生 反射,该反射的每一条光线在反射时都 (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4.如图7-7所示是美丽的丽江。由于光的 ,我们看不到山后的景色;树林和远山在江中的倒影是由光的 形成的。
15.如图7-8所示,桥通过平静的水面成像,半圆形桥孔与其像合在一起构成圆。桥长45 m,则桥的像长 m。正中大圆直径为10m,则大圆顶部到水面的距离为 m。
三、作图题
16.有时,黑板反射的光会“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如图7-9所示,A点表示被“晃”人的眼睛,OA 是发生这种现象时的一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作出OA 的入射光线。
17.如图7-10所示,S'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MN 中的像,SA 为光源S 发出的一条光线,请画出平面镜MN,并完成光线SA 的光路。
18.如图7-11所示是某戏曲演员在平面镜前化妆的情景。请在图中画出演员头饰中弧线AB段在平面镜中的像,并画出演员通过平面镜看见头饰上A 点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
19.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7-12所示的实验。
(1)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应多次改变 (选填“入射角”或“反射角”),观察并记录有关数据,通过比较可以得出结论: 。
(2)实验中小明使用了一个可折转的光屏,这个光屏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线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 。
(3)图中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纸板E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纸板 F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光屏前不同方位的同学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 反射。若将纸板 F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纸板 F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4)如果让光线逆着OB 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 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 。
20.谭峭所著《化书》中,记载了照镜子时“影与形无异”的现象。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小明用如图7-13甲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是便于 。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 ,证实了“影与形无异”。
(3)改变蜡烛A 的位置,进行三次实验。用直线将物和像的对应点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发现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 ,用刻度尺测得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综上可得,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 。
(5)蜡烛A的像是蜡烛A 发出的光经玻璃板反射而形成的 像。若在玻璃板后放置一块木板,蜡烛A (选填“仍能”或“不能”)通过玻璃板成像。
挑战小科学家
自制简易针孔照相机
所需要的器材:空易拉罐、半透明塑料薄膜、橡皮筋、剪刀、蜡烛、火柴。
制作步骤:在空易拉罐底部的中央用剪刀戳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用剪刀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塑料薄膜,并用橡皮筋固定好。(制作成功后贴一张制作照片在下面的虚线框中)
(1)验证小孔成像的实验过程: 。
(2)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的是烛焰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请在下面的虚线框中画出小孔成像的示意图。
(3)若将蜡烛逐渐远离小孔,会发现塑料薄膜上的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若保持蜡烛与小孔的距离不变,增大塑料薄膜到小孔的距离,则薄膜上的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若只改变易拉罐底部小孔的形状,则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像的形状 (选填“改变”或“不变”)。
【过关检测】
1. A
2. C[解析]光年是距离单位,1光年表示光在真空中1年内传播的距离,故不能用光年表示光的传播速度,故A 错误;光速远大于声速,故B 错误;声传播需要介质,光传播不需要介质,故C正确;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 m/s,在水中的速度是真空中的 ,在玻璃中的速度是真空中的 ,故D错误。
3. B 4. B
5. C
6. B[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可使小鸭子通过湖面成像,小鸭子的像与小鸭子关于湖面对称,故只有图B符合要求。
7. A
8. C[解析]在实验过程中,平面镜向左移动两格,棋子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不变,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棋子的像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也不变,所以镜中的像相对于棋子不移动,故C正确。
9. C[解析]本题考查对平面镜成像的理解。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虚像,A不符合题意;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故小鸟靠近湖面时,像也靠近湖面,B不符合题意;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C符合题意;平面镜成像时,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D不符合题意。
10. B[解析]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不透明的杆后形成黑色区域,A正确;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B错误;一天内,正午时阳光与地平线之间的夹角最大,此时的杆影最短,C正确;该模型依据杆影的方位计时,D正确。
11.沿直线 能
12. 60°一定
13.漫 遵循
14.直线传播 反射
15. 45 5
16.如图所示
17.如图所示
18.如图所示
19.(1)入射角 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3)漫不能 在 (4)可逆
20.(1)确定像的位置
(2)相等 (3)垂直
(4)对称 (5)虚仍能
【挑战小科学家】
(1)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易拉罐底部(小孔)的前方,然后移动易拉罐,直到能看到烛焰的像成在塑料薄膜上
(2)光的直线传播 倒立 如图所示
(3)变小 (4)变大 (5)不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