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3.3自我检测 (四)[训练范围:第三章第1节~第3节]过关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 D.冰箱保鲜室的温度为-5℃2.下列有关体温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5℃ 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C.某同学的体温是36.6℃,该同学体温正常 D.利用体温计也可以测量液体的温度3.如图4-1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D图4-1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 )A.钢水浇铸成钢球 B.白糖加入水后化成糖水C.春天,冰雪消融 D.冬天,人嘴里呼出“白气”5.如图4-2所示,在天宫课堂上,王亚平老师用沾有特殊材料的小棒触碰乙酸钠溶液球时,液体球迅速变成一个热乎乎的白色固体小球。下列关于此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熔化吸热 B.汽化吸热C.凝固放热 D.液化放热6.“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壳体使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高强、高韧钛合金。金属钛是一种晶体,其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为图4-3中的 ( )7.《天工开物》记载的“透火焙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如图4-4所示)。给墙壁烤火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要原因是 ()A.升高湿纸的温度 B.增大湿纸的表面积C.改变湿纸中的液体种类 D.加快湿纸表面的空气流动8.眉山市瓦屋是著名的风景区,远远望去,云雾缭绕,显得神秘而美丽。关于云雾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山中冒出的烟 B.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C.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 D.水蒸气凝固形成的小水珠9.如图4-5所示是很多家庭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罐装液化石油气。使石油气液化贮存在钢罐里所采用的方法是 ( )A.降低温度 B.提高温度C.压缩体积 D.增大体积10.如图4-6所示情景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放热的是 ( )11.将某物质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4-7所示。关于该物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持续了 1 1 minB.50℃时该物质可能处于液态C.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D.用该物质制成的液体温度计能测量沸水的温度12.生活中常将小碗放在大锅中蒸煮食物,小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4-8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小碗中的水将 ( )A.同时沸腾B.稍后沸腾C.温度总是低于锅中水的温度,不会沸腾D.温度能够达到水的沸点,不会沸腾二、填空题13.在我国“祝融号”火星车的顶部,有一个叫集热窗的装置,它里面装有一种叫正十一烷的物质。这种物质在白天温度高时为液态,夜间温度低时会 (填物态变化名称)放热,从而起到控温作用。夜晚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4-9所示,此时的温度为 ℃ 。14.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是 (填物态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雪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从而使周围环境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15.如图4-10所示,在两个大试管中分别加入 的水,给左边的试管加热,把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引导到右边试管的冷水中,则冷水中的温度计示数会 ,冷水的质量会增加,说明水蒸气进入冷水中遇冷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装置中左边石棉网的作用是使试管底部受热 。16.注射疫苗时,医生先用酒精棉对接种者擦拭消毒,这时擦拭部位会有冰凉的感觉,这是因为酒精会 (填物态变化名称),要吸收热量,使局部皮肤温度 (选填“升高”或“降低”)。17.如图4-11所示为一款有趣的水杯。将沸水倒入这种杯中摇一摇,便可使水温快速变为 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度不变,这是因为杯的内壁和外壁间贮存了一种颗粒,这种颗粒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使沸水降温利用了它 的特点。18.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4-12中a图线所示。若相同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相同且其他条件不变,对于以下三种情况,实验中记录了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为b、c、d,则b图线对应 情况,c图线对应 情况,d图线对应 情况。(均选填“甲”“乙”或“丙”)甲:仅增加水的质量乙:仅增大液面上方气压丙:既增加水的质量,又减小液面上方气压三、实验探究题19.在“探究冰的熔化过程”实验中,小华与小明同学选取两支相同的试管和质量相等的碎冰,分别设计了如图4-13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当温度上升到-7℃后,他们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及观察到的现象,直至冰完全熔化。(1)小明的装置和操作中,不属于为了让冰均匀受热的是 。①让试管从水中吸热②使用碎冰③加热时对冰进行搅拌 ④温度计的玻璃泡不接触试管(2)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3)小华未对冰进行加热,可是冰仍然熔化了,于是小华认为冰的熔化不需要吸热,她的看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4)小华和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一时间图像,则丙、丁两图中,小华绘制的图像是图 。20.利用如图4-14 甲所示装置做“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1)按规范组装器材,在安装温度计时,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此时应适当将 (选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调整。(2)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 。(3)由实验数据绘制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 °^{^{\circ}}C 。(4)观察到气泡上升,露出水面后破裂,散发出“热气”,“热气”的形成是 现象;水沸腾的过程中,温度 。(5)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发现烧杯中的水并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主要原因是 。挑战小科学家自制简易温度计小梦在喝口服液时想到了老师说过的自制液体温度计,她想利用手中的口服液的空瓶子、吸管和红墨水,自制一个简易温度计,要求:能粗测温度,量程为: 分度值为 请你自选器材帮小梦完成制作,并把小制作的照片贴在虚线框中。制作过程: 。【过关检测】1. B2. C [解析] 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 ℃,A 错误;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B错误;人的正常体温在36~37 ℃,体温36.6 ℃属于正常,C正确;液体的温度很可能超出体温计的量程,利用体温计不可以测量液体的温度,D错误。3. C 4. C 5. C 6. B7. A 8. B 9. C 10. B11. B [解析] 该物质第4m in开始熔化,第11 min完全熔化,熔化过程持续了 7 min,A 错误;由图像知,该物质在 ab段,吸收热量,温度保持50 ℃不变,b点后物质的温度升高,所以 ab段为熔化过程,该物质为晶体,且熔点为50℃,50 ℃时该物质可能处于液态,可能处于固态,也可能处于固液共存态,B正确,C错误;该物质在 cd 段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为沸腾过程,沸点为80℃,要低于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所以用该物质制成的液体温度计不能测量沸水的温度,故D错误。12. D[解析]当锅里的水沸腾后,小碗中的水也会达到沸点,温度与锅里水的温度相同,不能继续吸热,故不会沸腾。13. 凝固 - 814.熔化 吸热 降低15.上升 液化 均匀 16.汽化 降低17.晶体 熔化吸热 [解析]将沸水倒入这种杯中摇一摇,便可使水温快速变为55 ℃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度不变,说明这种颗粒吸收了热水的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即有固定的熔点,所以这种颗粒是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水的热量,使热水的温度降低。18.乙 甲 丙19. (1)④ (2)-3 (3)错误 (4)丙[解析](1)实验中,使用水浴法加热、将冰捣碎和边加热边搅拌都能使冰均匀受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接触试管不是为了使冰均匀受热,而是为了使测得的温度更加准确。(2)从图中可以看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同时刻度液面位于零刻度下方,故温度计的示数为-3℃。(3)熔化需要吸热,虽然没有对冰进行加热,但冰可以从空气中吸热,故小华的看法是错误的。(4)加热能够加快冰的熔化,小华的实验没有加热装置,冰熔化所需时间比小明的长,所以小华绘制的图像应该为图丙。20. (1)A 处向上 (2)缩短加热时间(3)98 (4)液化 保持不变(5)石棉网的温度仍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挑战小科学家】①将口服液瓶内装满红墨水,用瓶塞盖好,插入吸管,使管内液面高于瓶口;②将盛水的烧杯放到铁架台上,将实验室用温度计挂在铁架台上测烧杯中的水温;③将口服液瓶悬挂在铁架台上,瓶身浸在水中,瓶口露出水面;④点燃酒精灯加热烧杯,当实验室用温度计的示数为20℃和50℃时,分别在吸管液面处做记号,将两个刻度之间均分成6 等份,即完成制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