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械运动 自我检测 (二) (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机械运动 自我检测 (二) (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一章 机械运动自我检测 (二)
总分:100分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小明来到武乡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参加“丹心向党·红色研学”活动。如图2-1所示是他在体验活动中,身着八路军军服庄严地吹响“冲锋号”的情景。根据图片信息,请你估测“冲锋号”的长度约为 ( )
A.20cm B.50cm
C.120 cm D.150 cm
2.关于误差与错误的区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读数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和错误一样,都是可以避免的
C.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
D.只要测量时认真仔细,工具精密,就不会产生误差
3.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测量长度时,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已磨损,可以从其他没有磨损的整刻度线开始测量
B.测量长度时,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
C.测量长度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开始测量,否则测量就是错误的
D.测量长度时,选择的刻度尺分度值越小越好
4.如图2-2所示是几种测量长度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
5.如图2-3所示,“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正在靠近由“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即将完成自主交会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天舟三号”相对于“天舟四号”是运动的
B.“天舟三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
C.“天舟四号”相对于“天舟三号”是静止的
D.“天舟四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
6.如图2-4所示,画中题有李白《早发白帝城》诗句,诗中能估算出速度大小的一句是 ( )
A.朝辞白帝彩云间 B.千里江陵一日还
C.两岸猿声啼不住 D.轻舟已过万重山
7.如图2-5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前300m内甲车运动的时间大于乙车运动的时间
B.甲车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为20 m/s
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两车在20 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8.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芳同学在风景如画的柳叶湖畔骑自行车,如图2-6所示是他们在某段平直路面上骑行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
A.0~10s两人通过的路程相等
B.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
C.第10 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
D.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
9.主题为“溱湖‘篙’歌、千舟‘潼’庆”的溱潼会船节在十里溱湖开篙,发令枪响,几艘龙舟上的参赛选手奋力划桨,其中一艘龙舟在前半段路程的速度为4m/s,在后半段路程的速度为6m /s,则该龙舟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
A.4m/s B.5m/s C.4.8m/s D.6m/s
10.如图2-7所示是一小球从A 点沿直线运动到F 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球从A 点运动到F 点的时间为1.2s
C.小球从A 点运动到D 点的平均速度小于从A 点运动到 F 点的平均速度
D.从C 点到 E 点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1m/s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11.小华对一支铅笔的长度进行4次正确测量,记录数据如下:17.58cm、17.57 cm、17.56 cm、17.57 cm,该铅笔的长度是 c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12.如图2-8所示,机械秒表的读数为 s,电子秒表的读数为3 min s。
13.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我国“辽宁号”航空母舰正全速航行,甲板上的工作人员感觉到有强劲的风迎面吹来,此时,战机起降训练正在紧张进行,多架“歼-15”战斗机接连从甲板上起飞,飞上蓝天。文中风平浪静中的“风平”是以 为参照物的;“强劲的风”是以 为参照物的;“起飞”是以 为参照物的。
14.我国自主研制的某新型战斗机,最大航行速度达2.5倍声速,合 km/h。该战斗机以最大航行速度飞行10 min 通过的路程为 km。(设声速为340 m/s)
15.列车以4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已知完全通过长为1600m的铁路桥共用时50s。则该列车的长度为 m,该列车全部在铁路桥上的时间为 s。
三、作图题(6分)
16.如图2-9甲所示是一物体在0~12s运动的v-t 图像,请在图乙中画出其运动的s-t图像。
四、实验探究题(共24分)
17.(12分)某同学要测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总长度
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细铜丝线圈的总长度
C.用细铜丝的总长度除以细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为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
(1)以上实验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填写步骤字母);有错误的步骤应改正为 。
(2)改正错误后,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
(3)若绕细铜丝时,匝与匝之间有间隙,则测量值会偏 。
18.(12分)小明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实验中,使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如图2-10所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AB段距离. ,小车在 AC段的平均速度 m/s。
(3)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 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图2-11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 。
(5)小明进一步实验测得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v ,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 v ,则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v= (用字母v 和 v 表示)。
五、计算题(共18分)
19.(10分)小明要去外地上学,爸爸开车送他赶往南昌西站,在行驶过程中,他看到如图2-12 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时为上午10:10。
(1)标志牌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2)按如图乙所示的汽车速度表显示的速度,从标志牌处行驶到南昌西站需要多长时间
(3)从家出发到交通标志牌处,汽车按速度表显示的速度刚好行驶了10 min,则小明家离交通标志牌处多远
(4)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按最大速度赶往南昌西站,赶到南昌西站是什么时刻
20.(8分)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需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一天,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70m处有障碍物。汽车在反应过程以72km/h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20m才能停下,如图2-13所示。
(1)司机在反应过程中,汽车以原来的速度行驶了 14m,求司机的反应时间是多少秒。
(2)汽车在制动过程中所用时间为2.7s,求汽车从司机发现情况到停止过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每秒。
(3)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1. B 2. C 3. A 4. C
5. A[解析]“天舟四号”正在靠近由“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三号”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天舟三号”相对于“天舟四号”,它们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是相对运动的,A正确;“天舟三号”和“天和”核心舱是一个组合体,它们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是相对静止的,B错误;“天舟四号”相对于“天舟三号”,它们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是相对运动的,C错误;“天舟四号”和“天和”核心舱,它们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是相对运动的,D错误。
6. B[解析]“千里江陵一日还”描述的是一天内通过的距离,可以估算速度的大小。
7. B [解析] 甲行驶 300 m需要 15 s,乙行驶300 m,也需要15s,故前300m内两车运动的时间相同,A错误;甲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B正确;乙车在相同的时间内行驶的路程不同,故乙车并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错误;乙车在 20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故D错误。
8. A[解析]由v-t图像可知,小芳的运动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m /s,小明的运动图像是一条过原点 的 斜线,说明 小 明 做 变 速 直 线 运动,第10 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均为3m /s,根据v= /t可知,0~10s小芳通过的路程大于小明通过的路程,A错误,C、D正确;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与垂柳之间的位置始终在变化,所以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故B正确。
9. C[解析]设前、后半段的路程均为s,由 可得,龙舟通过前、后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 = 该龙舟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v=
4.8 m/s。
10. C[解析]由图可知,小球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所以小球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A 错误;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则每相邻两点间的运动时间均为0.2s,由图可知,小球从A 点运动到 F 点的时间为1.0s,故 B 错误;由图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路程越来越长,可知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大,则小球从A 点运动到D 点的平均速度小于小球从A 点运动到F 点的平均速度,故C正确;由图可知,从C点到 E 点小球运动的路程: 0.06 m,从 C 点到 E 点小球运动的时间:tcE=2×0.2s=0.4s,从C点到E 点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 故D错误。
11. 17.57 1mm 12. 337.5 8.38
13.海面 工作人员 甲板 [解析]“风平”,研究对象是风,说明风与参照物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故选择的参照物是海面或地面;“强劲的风”,研究对象是风,说明风与参照物之间有位置变化,故选择的参照物是工作人员;“起飞”,研究对象是战斗机,说明战斗机与参照物之间有位置变化,故选择的参照物是甲板。
14. 3060 510 [解析] 已知声速为340 m/s,该战斗机最大航行速度达2.5倍声速,所以该战斗机最大航行速度为 340 m/s×2.5 = 850 m/s,850 m/s=850×3.6 km/h=3060 km/h;该战斗机以最大航行速度飞行10 min通过的路程:s=vt=
15. 400 30
[解析] 列车的速度 v=40 m/s,由 可得,列车通过的总路程:s= vt=40 m/s×50 s=2000 m,列车的长度: 1600m=400 m;列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路程:s'=s桥-s车=1600 m-400 m=1200 m,|由 v=s/t得,列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
17.(1)AC.用细铜丝线圈的总长度除以细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为L
(2)DBEC(或DEBC) (3)大
[解析](1)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正确测量方法是: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拉直,将细铜丝在铅笔上依次紧密排绕适当的圈数n,用刻度尺量出这个铜丝线圈的长度 L ,再用铜丝线圈长度除以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由以上可知,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A,错误的步骤是 C,C步骤应改为:用细铜丝线圈的总长度除以细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为∠
(2)改正错误后,由以上分析可知,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DBEC(或 DEBC)。
(3)若在绕细铜丝时,没有紧密排绕而是留有间隙,会使测量的线圈长度偏大,导致测得的直径偏大。
(2)40.0 0.3
(3)偏大(4)B
19.(1)图甲中“120”表示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0 km/h;“40km”表示从标志牌到南昌西站的距离为40 km。
(2)由题意可知: 由 可得,从标志牌处到南昌西站的运动时间:
(3)从家出发到交通标志牌处,汽车按速度表显示的速度 v=60 km/h刚好行驶了
由 可得,小明家到标志牌处的路程:
(4)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处按最大速度v'=120km/h赶往南昌西站,通过的路程
由 可得,赶到南昌西站的最短时间:t =
因为起始时刻为10:10,则到达南昌西站的时刻为10:30。
20. (1)v=72 km/h=20 m/s,司机的反应时间:
(2)汽车从司机发现情况到停止行驶的路程:
汽车从司机发现情况到停止行驶的时间:
汽车从司机发现情况到停止过程的平均速度:
(3)酒后驾车的反应时间:
酒后驾车的反应距离:
s'=vt'=20m/s×2.8s=56m;
汽车从司机发现情况到停止行驶的路程:s总=s'+s =56m+20m=76m>70m,则汽车会撞上障碍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