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八中科学城中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新生分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八中科学城中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新生分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重庆市八中科学城中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新生分班考试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30分),把答案统一填写到选择题后指定答题处。
1.(本题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别出心裁的创意,让大家赞不绝口。
B.春天的植物园,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栩栩如生。
C.你的表演太出色了,我甘拜下风。
D.我们要正确面对失败,千万不能自暴自弃。
2.(本题2分)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B.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撤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眼泪留下,洒了一地。
C.友谊像春风,徐徐吹来;友谊像火炭,雪中送来;友谊像雨水,早中下来。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3.(本题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我不会不去的。”“我怎么会不去呢 ”这两个句子意思一样。
B.“复兴号动车组首次在中国最东端高寒高铁线路试跑。”缩句应为:动车组试跑。
C.妹妹说:“我喜欢吃苹果。”改为转述句应为:妹妹说,我喜欢吃苹果。
D.“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这口气我实在咽不下!”这两个句子意思一样。
4.(本题2分)下列词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即然 辨别 窥视 专心至志
B.通宵 肿帐 亲戚 见微知箸
C.耽搁 蟋蟀 书籍 焉知非福
D.顷覆 沉郁 浸袭 死得其所
5.(本题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懂得了在危险面前要保持冷静。
B.辩日的两小儿坚持自己的观点,夸夸其谈。
C.夏天的拼搏是最美的季节,汗水终将浇灌出胜利的花朵。
D.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英姿飒爽地走过莫斯科红场,全场瞬间沸腾。
6.(本题2分)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儿童急走追黄蝶 走马观花
第1页,共4页第 页,共 页
试题资源网-..(北京).
B.及其日中如探汤 赴汤蹈火
C.虽与之俱学 声泪俱下
D.通国之善弈者也 与人为善
7.(本题2分)下列句子中,名言警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你的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B.我们应该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因为“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C.人们常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来督促自己,及时反省,不断完善自我。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相处久了,才能真正了解对方。
8.(本题2分)下列句子中,描写人物的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他回来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 ”
B.尼尔斯想:“如果这只大雄鹅飞走,那可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C.妈妈俯下身子紧盯着我的眼睛,关切地问:“眼睛怎么肿了 ”
D.我心里不停地念叨:“鱼啊!快来吧!要挽救战士的生命呢!”
9.(本题2分)下列是萍萍同学写的句子,你觉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开展城乡清洁活动,使我县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
B.洪水如猛兽般肆虐,我市人民用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与洪水抗争到底。
C.丽丽在艺术道路上付出了艰辛的汗水,是她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D.在老师的耐心教育下,我端正了学习目标,也明确了学习态度。
10.(本题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无济于事 截然不同 青面缭牙 随心所欲
B.张灯结彩 优战游战 荒无人烟 春风佛面
C.哄堂大笑 万不得已 自作自受 垂头丧气
D.心惊肉跳 喜出望外 翻箱倒柜 天崖海角
11.(本题2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要有理有据,但也不能因为现行法律规定就不敢越雷池一步,那是无法推进改革的。需要推进的改革,将来可以先修改法律规定再推进。”让我们不由地想到《淮南子》中的名句()
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12.(本题2分)王老师在给学生李晓亮的毕业赠言中引用了一句话,来鼓励他做事要积极主动,不要拖沓。你认为最可能被引用的句子是 ()
A.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B.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第2页,共4页
C.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3.(本题2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A.《三门记》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的行书代表作之一。
B.汤姆·索亚、桑娜都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笔下的人物。
C.“清平乐”“浣溪沙”“卜算子”既是词牌,也是词的题目。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采薇》就是其中的一首。
14.(本题2分)下列是《鲁滨逊漂流记》一书中的情节,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发现野人 ②流落荒岛 ③回到英国 ④海上冒险
A. ②④③① B. ④②①③ C. ④③①② D. ②①③④
15.(本题2分)诗句中描写的事物,被赋予了人的品格与志向的选项是()
A.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C.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请把选择题答案统一填写到这里: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题(共8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6.(本题8分)宋代文人们常在书房中插花;也常常借“花”为书房起名,蕴含深意。我们可以从古诗文中找到灵感。“桂树何苍苍;秋来花自芳。自言岁寒性,不知露与霜。”南宋名相李纲就借桂花的品格自勉,取名“桂斋”。表明自己如桂般始终坚持操守,高洁坚贞的心志。让我们整理一下学过的写到“花”的名句,来当一回风雅宋人,试着给自己的书房起个雅名吧。
(1)以下是写“花”古诗文名句,请把①一⑧句补充完整。
① ,寒食东风御柳斜。(唐·韩翃《寒食》)
② ,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③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张志和《渔歌子》)
④ ,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⑤ ,夜静春山空。(唐·王维《鸟鸣涧》)
⑥日出江花红胜火, 。(唐·白居易·《忆江南》)
⑦ ,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⑥接天莲叶无穷碧,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三、现代文阅读(共12分)
(本题12分)①叙叙洒洒,纷纷扬扬,翩跹起舞,像鸟一样疾,像烟一样轻,像银一样白。亲吻着久别的大地,拥抱着可爱的故土。啊,北国的第一场雪。
②一别七个月,这二百多天的时间你到哪里去了呢 噢,你化作了晨霜,化作雨滴,化作青雾--牺牲了自己,滋润着大地。如今,你又穿上了洁白的羽裳,娉婷婷婷,袅袅娜娜,来到了人间,来到了祖国的北方。
③北方的亲人啊,哪个不对你思念之情深 “”在冰封大地的寂寞中,在寒风刺骨的凛冽中,在数九隆冬的清冷中,只有你点缀了美丽的北国风光。
④我欣赏这一望无垠的广袤,洁白千里的冷峻,银光闪烁的热烈。当太阳升起的时候,雪野中托起一片全辉,大地一片光明,晶莹如玉,洁白无瑕!
⑤然而我更喜爱山区的雪,在那里奇峰叠嶂,镮银点翠,那山,那岭,那树,那林都拔上了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于巍峨中见清秀,于险峻中见超远,站在银峰之巅,眺望浩瀚的雪海,你会马上被自然创造的奇迹迷住。为之陶醉。
⑥当积雪覆盖着冬麦的苗娃儿们的时候,谁不看见那积雪蓦地变成一片金黄,在第一次暖流漫过来的时候,你悄悄地隐去了,但随后涌起的却是无边的碧波。难怪人们吩你。
⑦啊, 雪!
17.(2分)第①段写雪,使用的修辞方法有
18.(2分)第②段写雪用的是第几人称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19.(2分)第③段的横线上引用最恰当的诗句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0. (4分)第④段写雪景, 突出它的 ,第⑤段写雪景,突出它的.
21.(2分)第⑥段开头的横线上应填上的成语是,“那积雪蓦地变成一片金黄”这句话怎样理解。
语文试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B C C D D B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D B D B D
二、填空题
16.(1)①春城无处不飞花②待到山花烂漫时③桃花流水鳜鱼肥④稻花香里说丰年⑤人闲桂花落⑥春来江水绿如蓝⑦竹外桃花三两枝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三、现代文阅读
17. 比喻、排比
18. 第二人称;作用是拉近与雪的距离,使叙述更亲切自然,便于抒发对雪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9.A
20. 平原;广阔、冷峻、热烈;山区;清秀、超逸、妖娆
21.⑥;“那积雪蓦地变成一片金黄” 指的是当积雪融化后,滋润了冬麦,冬麦长势良好,呈现出一片金黄的丰收景象,暗示了雪对农作物生长的积极作用,也体现了人们对雪的期盼和喜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