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物态变化期末专项复习卷(三)考点示例考点1 温度和温度计例1小金配合社区防疫工作,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如图 QM3-1所示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 到 分度值为 ℃。消毒后用手指捏紧体温计上部, (填写操作),使体温计的水银柱回落到 以下,然后放入自己腋下5m in,取出后直接读数。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柱不会回落的原因是 。例2 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计的玻璃泡可以碰到容器壁B.将玻璃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C.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D.读数时如图 QM3-2所示,测量结果偏大考点2 物态变化的辨别例3 如图QM3-3所示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例4 小明对生活中的热现象的解释或做法正确的是( )A.衣柜中的樟脑丸时间长了会变小甚至消失,是一种汽化现象B.夏天从冰柜中拿出的饮料瓶外有“流汗”现象,是由于瓶内的饮料扩散导致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且光照充足的地方有利于加快水分蒸发D.寒冬的窗玻璃上常常会有一层“水汽”,应当从室外擦玻璃才能擦干考点3 判断物态变化的吸、放热例5“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该过程需吸热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需吸热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需放热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该过程需吸热考点4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例6 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 ( )A.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B.将新鲜的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D.将新采摘的辣椒摊开晾晒在阳光下考点 5 熔化、凝固的图像问题例7 如图 QM3-4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乙物质在 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态D.乙物质在 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考点6 沸腾的图像问题例8 用相同的酒精灯给甲、乙两杯水加热,它们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 QM3-5所示,由图像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B.此时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C.甲、乙两杯水的沸点相同D.甲杯水的质量一定比乙杯水的质量大考点7 物态变化实验探究例9 在“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1)在安装器材时出现如图 QM3-6甲所示的情形,应调 (选填“铁杆a”或“铁圈b”)更合理。(2)器材调整好后,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当水温接近 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水中发生的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 min 0 0.5 1 1.5 2 2.5 3 3.5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8 98(3)观察到从第2.5min开始,水中产生大量气泡,不断上升、 (选填“变大”或“变小”),到水面破裂开来。(4)结合实验现象和收集到的数据,得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 。(5)实验结束后,某实验小组利用图乙中装置探究水沸腾的条件。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但试管中的水始终没有沸腾,A、B两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示数均为 并保持不变。接着,小辉往烧杯的水中加入少量食盐后,发现试管中的水开始沸腾,温度计B示数如图丙所示,为 ^{^{\circ}}C ,此时温度计A的示数为 ℃。结合上述现象得出水沸腾的条件是 。考点过关一、选择题1.下列温度最接近 的是 ( )A.冰箱冷冻室的温度 B.冰箱冷藏室的温度C.刚煮熟鸡蛋的温度 D.刚温好牛奶的温度2.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 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3.把一块正在熔化的冰放入一大桶( 的水中,则(环境温度为0℃) ( )A.有少量的冰熔化成水 B.冰全部熔化成水C.有少量水凝固成冰 D.冰和水的质量都保持不变4. “双减”之后,各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某学校开办了“厨艺”兴趣班,学生煮菜后提起锅盖,发现水从锅盖上流下,锅盖上的水在形成过程中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升华后凝华 B.先凝固后汽化C.先汽化后液化 D.先熔化后液化考点3 判断物态变化的吸、放热例5“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该过程需吸热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需吸热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需放热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该过程需吸热考点4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例6 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 ( )A.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B.将新鲜的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D.将新采摘的辣椒摊开晾晒在阳光下考点5 熔化、凝固的图像问题例7 如图 QM3-4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C.乙物质在 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态D.乙物质在 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考点6 沸腾的图像问题例8 用相同的酒精灯给甲、乙两杯水加热,它们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QM3-5所示,由图像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B.此时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C.甲、乙两杯水的沸点相同D.甲杯水的质量一定比乙杯水的质量大考点7 物态变化实验探究例9 (2022丹东)在“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1)在安装器材时出现如图 QM3-6甲所示的情形,应调 (选填“铁杆a”或“铁圈b”)更合理。(2)器材调整好后,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当水温接近 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水中发生的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 min 0 0.5 1 1.5 2 2.5 3 3.5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8 98(3)观察到从第2.5min开始,水中产生大量气泡,不断上升、 (选填“变大”或“变小”),到水面破裂开来。(4)结合实验现象和收集到的数据,得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 。(5)实验结束后,某实验小组利用图乙中装置探究水沸腾的条件。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但试管中的水始终没有沸腾,A、B两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示数均为 并保持不变。接着,小辉往烧杯的水中加入少量食盐后,发现试管中的水开始沸腾,温度计B示数如图丙所示,为 ℃,此时温度计A的示数为 ℃ 。结合上述现象得出水沸腾的条件是 。考点过关一、选择题1.下列温度最接近 的是 ( )A.冰箱冷冻室的温度 B.冰箱冷藏室的温度C.刚煮熟鸡蛋的温度 D.刚温好牛奶的温度2.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 ,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3.把一块正在熔化的冰放入一大桶( 的水中,则(环境温度为0℃) ( )A.有少量的冰熔化成水 B.冰全部熔化成水C.有少量水凝固成冰 D.冰和水的质量都保持不变4.“双减”之后,各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某学校开办了“厨艺”兴趣班,学生煮菜后提起锅盖,发现水从锅盖上流下,锅盖上的水在形成过程中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升华后凝华 B.先凝固后汽化C.先汽化后液化 D.先熔化后液化5.中国为全球抗击疫情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提供的疫苗超过了全球已接种疫苗数的三分之一。疫苗运输要求较高,运输全程需严格保持在2~8℃的温控区间。某次医护人员将疫苗拿到室外时,发现疫苗瓶上出现一层细小的水珠,此时室外的温度与疫苗的温度相比 ( )A.一定高 B.一定低 C.一定相同 D.无法确定6.下列现象中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灯泡用久了灯丝变细是汽化现象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是凝固现象C.冰变成水是熔化现象D.碘颗粒加热后变成紫色的碘蒸气是凝华现象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彰显出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春,万物复苏、冰雪消融,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B.夏天,小明将糖水放入冰箱制成了冰棍,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晶莹的露珠,这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D.冬天,房屋上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8.为了实现“绿色冬奥”的目标,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实现了零污染制冰。原理如图 QM3-7所示,首先液态二氧化碳通过膨胀阀进入毛细管,在毛细管中迅速变成气体,此时在制冰管上方的平面上洒水即可完成制冰;之后气态二氧化碳在压缩机的推动下进入冷凝器,在这里变成液体,完成一个循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细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B.制冰时水在平面上凝固吸热形成冰面C.二氧化碳气体在冷凝器中液化放热D.制冰时场地周围有很多霜,是二氧化碳凝华而成的二、填空题9.某市中考,要求体温小于 的考生在常规考场考试,体温大于或等于 的考生在备用考场考试。某考生的体温测量结果如图 QM3-8所示,他应在 考场考试,该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 。10.如图QM3-9所示是插在青藏铁路冻土区路基两侧的“热棒”示意图,它能对路基进行主动降温,保持路基冻土不熔化。在热棒内封装有一定量的氨,棒内下端的氨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选填“汽化”或“液化”),热棒应采用 好的材料制作,以提高热棒的工作效率。11.炎热的夏天,小明在家写作业,汗流不止,于是打开了电风扇,这时他看了看温度计,发现温度计的示数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他感觉到凉快了很多是因为风扇吹的风加快了汗液 。12.在学习沸腾知识时,小雨做了如下实验: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紧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QM3-10所示。烧瓶内的水重新沸腾,此过程中烧瓶内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气压减小,水的沸点 。13.2023年1月,农历小年到来之际,山西省多地迎来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雪是空气中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大雪之后,环卫工人为了更快地消除路面上坚硬的冰,往冰面上撒“融雪盐”成为有效的辅助手段,其原因主要是冰与盐混合后,能降低冰的 ,加快冰雪的 。14.小明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 醋的沸点只有 当温度达到 ℃时混合液体沸腾,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 (选填“会”或“不会”)升高,只有当醋全部 后,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才会升高。三、实验探究题15.用如图QM3-11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除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水浴法),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试管 ,而且萘的温度上升得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填序号)。A.水蒸气 B.小水珠(4)由图乙可知萘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min。在第20 min时萘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16.如图QM3-12甲所示是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图甲中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2)实验中,判断水沸腾的依据是 (填字母)。A.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B.出现水的沸腾现象(3)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水的沸点是 ℃,此时当地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4)本实验中不能选择酒精温度计,原因是 。(酒精的沸点是(5)水沸腾后,根据图乙可以推断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 2m in,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10.如图 QM3-9所示是插在青藏铁路冻土区路基两侧的“热棒”示意图,它能对路基进行主动降温,保持路基冻土不熔化。在热棒内封装有一定量的氨,棒内下端的氨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选填“汽化”或“液化”),热棒应采用 好的材料制作,以提高热棒的工作效率。11.炎热的夏天,小明在家写作业,汗流不止,于是打开了电风扇,这时他看了看温度计,发现温度计的示数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他感觉到凉快了很多是因为风扇吹的风加快了汗液 。12.在学习沸腾知识时,小雨做了如下实验: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紧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QM3-10所示。烧瓶内的水重新沸腾,此过程中烧瓶内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气压减小,水的沸点 。13.2023年1月,农历小年到来之际,山西省多地迎来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雪是空气中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大雪之后,环卫工人为了更快地消除路面上坚硬的冰,往冰面上撒“融雪盐”成为有效的辅助手段,其原因主要是冰与盐混合后,能降低冰的 ,加快冰雪的 。14.小明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 ,醋的沸点只有 当温度达到 ℃时混合液体沸腾,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 (选填“会”或“不会”)升高,只有当醋全部 后,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才会升高。三、实验探究题15.用如图QM3-11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除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水浴法),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试管 ,而且萘的温度上升得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填序号)。A.水蒸气 B.小水珠(4)由图乙可知萘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min。在第 20 min 时萘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16.如图 QM3-12甲所示是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图甲中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2)实验中,判断水沸腾的依据是 (填字母)。A.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B.出现水的沸腾现象(3)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水的沸点是 ℃,此时当地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4)本实验中不能选择酒精温度计,原因是 。(酒精的沸点是(5)水沸腾后,根据图乙可以推断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2m in,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考点示例】例1 0.1用力甩几下 玻璃管中有一段细管(弯管),水银遇冷收缩较快,在细管(弯管)处断开,上段水银柱不回落例2 D [解析]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可以碰到容器壁,A错误;将玻璃泡浸入热水后,应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出温度,B错误;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热水,C错误;俯视读数时,测量结果偏大,D正确。例3 D [解析]雾和露珠的形成,都是液化现象;蜡烛滴“泪”是熔化现象,冻衣服晾干是升华现象。例4 C [解析]樟脑丸变小甚至消失,是升华现象,A错误;夏天从冰柜中拿出的饮料瓶外有“流汗”现象,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所致,B错误;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将湿衣服晾在通风且光照充足的地方,有利于加快水分蒸发,C正确;寒冬窗玻璃上的“水汽”,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附着在玻璃内侧,应当从室内擦才能擦干,D错误。例5 C例6D [解析]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降低了温度,控制了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减慢了蒸发,故A 不合题意;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控制了蒸发面积,减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减慢了蒸发,故B 不合题意;用地膜覆盖农田,控制了蒸发面积,减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减慢了蒸发,故C不合题意;将新采摘的辣椒摊开晾晒在阳光下,是通过增大表面积、提高温度来加快蒸发的,故D符合题意。例7 C例8 D [解析]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A 说法正确;水的沸点随水面上方气压的降低而降低,由图知水的沸点低于100 ℃,则此时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故B 说法正确;由图可知,两杯水的沸点都是 99 ℃,故C 说法正确;由图可知用相同的酒精灯给两杯水加热,加热甲至沸腾所用的时间比乙短,说明甲杯水的质量小于乙杯水的质量,故D说法错误。例9 (1)铁杆a(3)变大(4)保持不变(5)101 98 温度达到沸点,不断吸收热量【考点过关】1. B 2. C 3. D4. C 5. A6. C[解析]灯泡用久了灯丝变细是灯丝受热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钨蒸气,是升华现象,A不符合题意;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水蒸发变成了水蒸气,是汽化现象,B不符合题意;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C符合题意;碘颗粒加热后变成紫色的碘蒸气,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D不符合题意。7. A[解析]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故A正确;水放入冰箱制成了冰棍,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B错误;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C错误;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 D错误。8. C[解析]液态二氧化碳通过膨胀阀进入毛细管,在毛细管中迅速变成气体,所以毛细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故A 错误;在制冰管上方的平面上洒水即可完成制冰,此过程中水凝固成冰,水凝固时会放出热量,故B错误;气态二氧化碳在压缩机的推动下进入冷凝器,在这里变成液体,此过程二氧化碳气体在冷凝器中液化放热,故C正确;制冰时场地周围的霜主要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故D错误。9.常规 液体的热胀冷缩10.汽化 导热性11.不变 蒸发12.液化 降低13.凝华 熔点 熔化14. 60 不会 汽化15. (1)秒表 (2)受热均匀 慢(3)B (4)15 固液共存态16. (1)自下而上 (2)B (3)98 低于(4)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 (5)不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