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声现象 期末专项复习卷(二)(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 声现象 期末专项复习卷(二)(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声现象期末专项复习卷(二)
考点示例
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例1 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由 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
考点 2 声音的特性
例2 两名女高音歌唱家唱歌时,这里的“高”指的是 高;观众听到的声音强度不同,是因为声音的 不同;能分辨出不同的歌手,是因为她们发声的 不同。
例3 元宵晚会,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用古筝弹奏《茉莉花》(图QM2-1),为全国人民送上太空音乐祝福,“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琴弦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B.演奏古筝时通过弦的振动发声
C.用同样的力拨动琴弦,粗弦比细弦发声的响度大
D.拨动同一琴弦的力越大,发声的音调越高
例4 甲、乙两个音叉到收音麦克风的距离相同,如图 QM2-2所示是分别敲击甲、乙两个音叉通过示波器收集到的波形图(为了方便观察,叠加在同一个坐标轴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音叉发出的声音响度比较大
B.甲、乙两个音叉振动频率相同
C.甲音叉发出的声音音调比较低
D.相同时间内甲音叉振动的次数比乙多
考点3 声的利用与噪声防治
例5 下列事例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
A.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
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
D.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
例6 每年高考和中考期间,社会各界都努力为考生创设良好的环境,防止噪声的危害是一项重要工作。下列关于考试期间控制噪声的说法和做法正确的是 ( )
A.考场周围可以大声播放音乐,因为音乐不属于噪声
B.考场附近禁止车辆行驶和鸣笛,是从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
C.关闭门窗可以完全消除噪声,因为固体不能传声
D.干扰的声音不可能完全杜绝,若在考场内听到 80 dB的噪声应属于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考点4 回声测距的应用
例7 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 ls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s 再次听到回声,回声测距利用了声波的 。已知声速为340 m/s,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 m。
考点过关
一、选择题
1.如图 QM2-3所示的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2.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发出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 )
A.老师的声音振动慢
B.老师的声音音色不好
C.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
3.如图 QM2-4所示,小明和小华读出a、b、c三个拼音字母,利用软件采集到的数据如下表,分析可知 ( )
字母 小明 小华
a 109.2 Hz 261.2 Hz
b 115.4 Hz 279.0 Hz
c 120.5 Hz 282.8 Hz
A.小明声音音调低
B.小明声音响度大
C.小华声音音调低
D.小华声音响度大
4.如图 QM2-5所示是某型号的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根据该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钢琴与长笛发声的音调不同,音色相同
B.钢琴与长笛发声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C.钢琴与长笛发声的响度相同,音色相同
D.钢琴与长笛发声的响度不同,音色不同
5.下列事例中,利用声来传递信息的是 ( )
A.利用强超声波对金刚石等坚硬物品钻孔
B.超声波使液体微粒剧烈振动,加速溶质溶解
C.人暴露在150 dB的噪声环境中,耳内鼓膜会破裂出血
D.母象与小象通过次声波交流
6.如图 QM2-6 所示的实验中,用不同的力敲响音叉,将叉股接触悬挂的小球,都能看到小球被弹开。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声音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里
C.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D.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7.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发生地震时,被困人员可以敲击周围坚硬物体求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地震时会产生超声波
B.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一般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更快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8.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相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高架道路旁安装隔音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开会时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关闭房间的门窗----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9.如图 QM2-7所示的声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声音调就越高
B.图乙: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C.图丙: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图丁:工厂车间工人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色分辨的
11.为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我市各校加强了艺术教育。如图 QM2-8所示是某校学生正在兴趣课堂上用古筝弹奏乐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我们听到的乐曲声是由学生的手指振动产生的
B.指导教师听到的乐曲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弦,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D.乐曲声对邻班正在进行英语听力训练的同学而言是乐音
12.学习了声音的知识后,小芳自制了“水瓶琴”。她往八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如图 QM2-9所示。关于“水瓶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瓶琴”的“琴声”是由振动产生的
B.敲击不同的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C.敲击同一个瓶子,用力越大响度越大
D.“琴声”通过水传播到小芳的耳朵
13.为庆祝建党 100周年,某学校合唱队排演了男女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其中关于声音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女生的音调高是因为女生声音的响度大
B.如果两名学生发声的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就无法分辨两人的声音
C.音响放出的伴奏声和学生的合唱声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D.欣赏合唱期间,同学们要保持安静是在阻断噪声的传播
二、填空题
14.物理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表演“狮吼功”:他竭尽全力发出“狮吼声”震碎了酒杯。他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的 产生的,酒杯被震碎说明声能够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15.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 QM2-10 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
16.中国最年轻的兵种————特种兵被称为“陆地猛虎、海底蛟龙、空中雄鹰”,他们装备着无声手枪,还有特种作战消音靴。作战消音靴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这样做主要是防止发声 (选填“音调”或“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他们在越野拉练时能听到指战员下达的各种口令,声音是通过 传到战士们耳中的。
17.如图 QM2-11甲、乙所示是两种声波的波形图,其中图 是小刀刮玻璃时所发出的声音波形。音叉受到敲击后所发出的声音非常微弱,为此,将音叉压在共鸣箱上,如图丙所示,此举大幅增加了音叉发声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目前常被音乐家使用的音叉频率为440 Hz,440 Hz表示 ,发声音调 。音叉振动越快,频率 。
三、实验探究题
18.如图 QM2-12所示,小琳将几个小纸团放在正在播放音乐的扬声器的纸盆上,她发现纸团不断上下跳动。
(1)她断开开关,让扬声器停止播放音乐,纸盆上的小纸团 (选填“还在”或“停止”)跳动,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实验中,小纸团的作用是 。
(2)在扬声器播放音乐时,她调大音量,发现小纸团跳得 (选填“更高”或“更低”),这说明 。
19.小明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弦的振动时,猜测: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材料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他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实验编号 弦的材料 弦的长度/cm 弦的横截面积/mm
1 钢 20 0.3
2 钢 0.7
3 尼龙丝 30 0.5
4 铜 40 0.5
5 尼龙丝 40 0.5
(1)如果小明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他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 的琴弦。
(2)对比编号为3、5的实验可以得知小明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 的关系。
(3)如果想完成剩余的探究过程,则表格中实验编号为2的空白处应填的数据为 。
(4)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单一因素与探究对象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作 。
四、计算题
20.星期天,李阳同学乘坐汽艇正向他对面的一座山崖驶去,此时他向山崖大喊一声,经过4s 后听到回声。(空气中声速为340m/s)
(1)若汽艇的速度是15m/s,,则他听到回声时离山崖有多远
(2)若他大喊时汽艇离山崖720 m,则汽艇的速度是多少
【考点示例】
例1 (1)空气柱 (2)大于
(3)月球上是真空的,而真空不能传声
例2 音调 响度 音色
例3 B [解析]琴弦的长短不同,振动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A错误;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演奏古筝时通过弦的振动发声,B正确;用同样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琴弦的振幅相同,振动频率不同,细的弦发声的音调更高,C错误;拨动同一琴弦的力越大,琴弦的振幅越大,发声的响度越大,D错误。
例4 C
例5 B
例6 B
例7 反射 425
[解析]回声测距利用了声波的反射。
人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 s第一次听到回声,
则一侧峭壁与人的距离:
又经过0.5s再次听到回声,即为从开始计时算起一共用了1.5s听到回声,
则另一侧峭壁与人的距离:
则两峭壁间的距离:
【考点过关】
1. A 2. C 3. A 4. B 5. D 6. D 7. A8. A 9. A 10. C 11. B 12. D 13. C
14.振动 能量 15.音调 响度
16.声源 响度 空气
17.甲 响度 物体每秒钟振动440次越高 越高
18.(1)停止 振动 将纸盆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2)更高 声音的响度随振幅的增大而增大
19. (1)4 和5 (2)长度 (3)20 (4)控制变量法
20. (1)由 可得,汽艇4s 内行驶的路程:
S艇=v艇t=15m/s×4s=60m,
声音传播的距离:s声=v声t=340 m/s×4 s=1360 m,
则他听到回声时与山崖的距离:
(2)若他大喊时汽艇离山崖720 m,则根据 即 可得 20m/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