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第一课时)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清]袁枚月以月导月贝多芬(1770-1827),德国著名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被尊称为“乐圣”。其中一首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传说”就是人民口头上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或某事的叙述。任务一关注人物,探传说之美学习提示一:1、速读课文(3分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填写课中巩固单表格,结合提示,概括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传说?曲曲曲谱写 幽静 茅屋 纯熟 清幽 琴键陶醉 盲人 恬静 入场券 莱茵河断断续续 微波粼粼 一缕一缕pǔyōuchúntáotiánquànyīnlínlǚ读-注-写时间人物地点所见所闻所行小路茅屋客店听曲弹曲记曲根据表格,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传说?任务二聚焦对话,品人性之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制作人:姚老师231.贝多芬弹琴给盲姑娘听的原因是什么?2.他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自读提示:细读第 2~7自然段,把三次人物对话画上 “ ”,结合有目的阅读方法,并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思考:创作过程活动一:入情入境,角色扮演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制作人:姚老师23热爱音乐手足情深兄妹感动贝多芬同情演奏乐曲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能做到这点该是多么幸福。——贝多芬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制作人:姚老师231796年起听觉衰弱,晚年两耳失聪,但他并未因此停止创作。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交响乐之王,有《英雄》《命运》《月光曲》《致爱丽丝》等。贝多芬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逝世享年57岁。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1770—1827)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制作人:姚老师23活动二:分组表演,体会情感“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惊讶、吃惊“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真诚、同情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齐读:“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赞叹弹琴技巧高超赞叹感情表现充分表猜想表肯定活动三:变式朗读,小组2+2合作盲姑娘梦寐以求的愿望实现了,多么激动呀——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盲姑娘真是爱音乐啊——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盲姑娘真是懂音乐啊——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制作人:姚老师23盲姑娘能听懂贝多芬的音乐,还猜出了弹奏者就是贝多芬,她可谓是贝多芬的——知音难遇,万幸得以相逢。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知音任务三展开想象,识艺术之美感受想象之美——皮鞋匠我静静地听着。初感音乐之美——我心中的《月光曲》评星表 评价标准 同伴评价 教师评价1.能根据音乐展示合理的联想与想象。 ☆ ☆2.语言表达自然、流畅。 ☆ ☆3.语言表达能让人产生画面感。让人感受到音乐之美。 ☆ ☆课后作业1.必做:具体分析第9自然段三幅画面,感受乐曲美妙。2.选做:选择一首你最喜欢的曲子,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想到的情景写下来。艺术,艺术品的诞生,往往和一时一地一人一情都分不开。每一首音乐都有一个故事,每一段旋律都是一段旅程。——贝多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