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2025-2026学年统编版九上语文期中复习卷--基础知识综合(二)(语段训练)(期中真题汇编,甘肃专用)(教师版 +学生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02 2025-2026学年统编版九上语文期中复习卷--基础知识综合(二)(语段训练)(期中真题汇编,甘肃专用)(教师版 +学生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2 基础知识综合(二)
一、临写与鉴赏
1.(24-25·九上·甘肃张掖市甘州区·期中)下列对书法作品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是篆书,粗细匀称,富有古韵。 B.是隶书。字形扁平,蚕头燕尾。
C.是楷书,形体方正,平和端庄。 D.是行书,行云流水,潇洒畅达。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书法字体鉴赏。
这幅书法作品字体舒展,笔意流畅,如行云流水一般,字体内部牵丝现象明显,这是行书;
故选D。
2. (24-25˙九上˙甘肃省白银市第六中学˙期中)书法之美,美在其形,美在其意。请你赏读下面两幅书法作品,按要求完成题目。
(1)新春佳节将至,人们少不了贴对联或相互祝福,请你从下列两幅对联横批或祝福语作品中任选一幅,用简化楷体将其工整、规范地写在米字格内。

(2)四位同学对以上两幅书法作品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甲同学:这是两幅草书作品,笔画连绵省简,龙飞凤舞。
B.乙同学:左幅为楷书作品,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右幅为隶书作品,横长竖短,呈宽扁状。
C.丙同学:左幅为楷书作品,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右幅为行书作品,笔画相互牵连,舒展、流畅。
D.丁同学:这是两幅篆书作品,笔画瘦长圆滑,有古代象形字的特点。
【答案】(1)欢度春节 万事如意 (2) C
【解析】(1)本题考查汉字书写。
要求字迹规范、正确、美观。注意题目要求用简化楷体书写,书写时注意汉字结构,占格匀称合理。题中“歡”是“欢”的繁体字,“節”是“节”的繁体字,“萬”是“万”的繁体字;右幅作品按从右到左的顺序进行书写,即“万事如意”。
(2)本题考查对书法的赏析。
隶书的特点:字形扁方左右分展、起笔蚕头收笔燕尾、化圆为方化弧为直、变画为点变连为断、强化提按粗细变化,结体扁平、工整、精巧,起、行、收用笔的三过程都有明确的体现。
楷书的特点:讲究用笔,不同的线条需要不同的用笔方法去体现,每一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要工整规范、交待清楚、不能潦草、粘连,在结构上强调部首和笔画均衡分布、比例适当、重心平稳、字形端正、合乎规范,字与字的排列要大小匀称、行款整齐。
行书的特点:字体端正平稳、放纵流动,在书写时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的较为明显,字与字之间会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书写轻松、活泼、迅捷。
草书的特点:结构简省、笔画连绵、简易流美、抒情写意,其结体省笔、变形,删繁就简,书写趋于便捷爽利,以概貌约形体,省略点画细节,打破平衡,变形夸张其势,运笔以使转为主,以点画为辅。
图示左图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所以是楷书;右幅作品笔画相互牵连,舒展、流畅,所以是行书。故选C。
3、 (24-25·九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武威三中·期中)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字帖,从中挑选出八个不同的汉字,用正楷将它们书写在田字格中。
【答案】空山新雨后天气晚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临摹。
观察所给字帖,其内容出自王维的《山居秋暝》。具体内容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要求任意选择八个不同的汉字,用正楷将它们书写在田字格中即可。
示例:
4.(23-24˙九上˙甘肃庆阳市˙期中)◆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
从下图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字,将正文内容用简化字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不加标点)
【答案】示例一: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示例二:俯首甘为孺子牛
示例三:位卑未敢忘忧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抄写。
注意用简化字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从左到右,第一个图内容为: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第二个图内容为:俯首甘为孺子牛。第三个图内容为:位卑未敢忘忧国;“興”是“兴”的繁体,“責”是“责”的繁体,“為”是“为”的繁体,“國”是“国”的繁体。
5.(23-24˙九上˙甘肃武威凉州区和平联片˙期中)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字帖,从中挑选八个不同的简体汉字;将它们临写在田字格里。
【答案】示例:亦 日 宣 是 以 遗 病 则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抄写。
抄写时要用楷体字正确、工整、规范的书写。字帖从上至下,从右至左内容为:将率则卫病受遗则日磾其余纪是以兴制度遗文及孝宣承洪业亦讲招选茂异。从中挑选八个不同的简体汉字即可。
二、字音
1. (24-25·九上·甘肃平凉市庄浪县·期中)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汲取(jí) 游弋(gē) 窗棂(líng) 间不容发(jiàn)
B.宽宥(yòu) 困厄(è) 几案(jǐ) 抽丝剥茧(bāo)
C.广袤(mào) 坍塌(dān) 解剖(pō) 自惭形秽(huì)
D.瞥见(piē) 麾下(huī) 矗立(chù) 强聒不舍(guō)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的识记。
A.游弋(gē)——yì,间不容发(jiàn)——jiān;
B.几案(jǐ)——jī,抽丝剥茧(bāo)——bō;
C.坍塌(dān)——tān,解剖(pō)——pōu;
故选D。
2. (24-25·九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武威三中·期中)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恐吓(hè) 掂量(diān) 忧戚(qī) 不屑置辩(xuè)
B. 岔气(chà) 嗤笑(chī) 礼聘(pìng) 自惭形秽(huì)
C. 熏陶(táo) 煞白(shà) 怨怅(chàng) 无缘无故(yuán)
D. 坎肩(kǎn) 见教(jiāo) 调和(hé) 自吹自擂(léi)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
A.不屑置辩(xuè)——xiè;
B.礼聘(pìng)——pìn;
D.见教(jiāo)——jiào;
故选C。
3. (23-24˙九上˙甘肃武威凉州区和平联片˙期中)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侍候(shì) 绰号(chuò) 恪守(gè) 孜孜不倦(zī)
B. 顷刻(qǐn) 箴言(zhēn) 淤滩(yū) 千钧之力(jūn)
C. 筛子(shāi) 俯身(fǔ) 调和(hé) 血雨腥风(xiě)
D. 灌溉(gài) 觅食(mì) 炊烟(chuī) 不知好歹(dǎi)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
A.恪守(gè)——kè;
B.顷刻(qǐn)——qǐng;
C.血雨腥风(xiě)——xuè;
故选D。
三、字形
1.(24-25·九上·甘肃平凉市庄浪县·期中)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发愤忘食 彬彬有礼 扭怩作态 春和景明
B.自强不息 一意孤行 李代桃僵 波澜不惊
C.风度优雅 自吹自擂 自惨形秽 心旷神怡
D.莫不关心 疲惫不堪 附庸风雅 徒有其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字形。
A.扭怩作态 ——忸怩作态;
C.自惨形秽——自惭形秽;
D.莫不关心——漠不关心;
故选B。
2. (24-25·九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武威三中·期中)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荒唐 作缉 孜孜不倦 战战兢兢 B. 熄灭 篝火 怀古伤今 两肋插刀
C. 温情 世面 走投无路 望眼预穿 D. 涡行 筵席 画龙点睛 千钧之力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字形。
A.作缉——作揖;
C.望眼预穿——望眼欲穿;
D.涡行——蜗行;
故选B。
四、标点符号
1.(24-25·九上·甘肃白银市·期中)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叮嘱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B.我们吟诵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
C.麻城的杜鹃花海,织就了大地斑斓的锦嶂,黄梅的戏曲,婉转了世间动人的情感,武穴的酥糖,甜蜜了心头美丽的梦想。
D.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
A.前后都是说的内容,“说”字的后面应用逗号;
B.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C.第二个、第四个逗号应改为分号。
故选D。
2.(24-25·九上·甘肃平凉市庄浪县·期中)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有传世之心(在文学创作中,创作者不仅要关注“小我”,展现个体命运,抒发个人感受(更要关注“大我”,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能否从“小我”走向“大我”,关键在于创作者的思想境界。创作者有了深刻的思想与高远的境界,才能以自己的见识和胆识为起点,向人类最先进的方向瞩目,创作出烛照现实(温润人心的作品。
A.。” ; 、 B.。” , 、
C.”。 ; , D.”。 , ,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
(1)“凡作传世之文者,必有传世之心”这句话在语段中是直接引用,完全引用,故句号在引号里面。
(2)“创作者不仅要关注‘小我’,展现个体命运,抒发个人感受”和“更要关注‘大我’,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这两句分别谈的是“小我”和“大我”,两个句子是并列关系,故应该用分号。
(3)“烛照现实”和“温润人心”都是“作品”的定语,它们是短语,故中间应该用顿号。
故选A。
一、成(词)语运用
1.(24-25·九上·甘肃张掖市甘州区·期中)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晨,我们站在天安门广场上,凝望着五星红旗缓缓升起,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B.渔船装载北斗卫星接收机后,既能准确定位,还能收发信息,这让渔民喜出望外。
C.在人迹罕至的戈壁荒漠,我们团结一致,披荆斩棘,克服困难,开出一块块良田。
D.这两本参考资料各得其所,一本重在巩固基础,一本重在突破难点,特点很鲜明。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在看到五星红旗缓缓升起时,自豪感自然产生,使用正确;
B.喜出望外:指因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兴。渔民发现渔船装载北斗卫星接收机后有诸多好处,心中非常高兴,使用正确;
C.人迹罕至: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戈壁荒漠荒凉,很少有人来,符合人迹罕至的特点,使用正确;
D.各得其所:原指每个人都得到了满足。后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置。这两本参考资料一本巩固基础,一本突破难点,它们各自有不同的特点,但并没有说它们都得到了“恰当的位置或安排”,因此使用对象错误,此处可改为“各有所长”;
故选D。
2.(24-25·九上·甘肃平凉市庄浪县·期中)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本清末民初的线装书,每页有一幅木版插图,和所选的绝句相得益彰。
B.在龙门石窟文物艺术珍品的倒卖中,他是丰功伟绩的操盘手。
C.这些民居,有的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有的是木质的楼阁,有的点缀着亭榭……美观而宜居。
D.40年前恢复高考之初,上衣口袋插一支钢笔就是流行的时尚,手表、皮鞋还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
【答案】B
【解析】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为褒义词,不能用来形容倒卖文物艺术珍品的操盘手。故选B。
运用成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意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能望文生义;2、注意把握成语的结构特征,不能肢解其含义;3、注意成语语义的大小、适用范围,不要界限不清;4、注意把握成语的感彩,不要褒贬失当;5、注意把握成语的一词多义现象,不要“一概而论”。
3. (24-25·九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武威三中·期中)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场大雨把小巷冲刷得干干净净,所有“证据”荡然无存。
B. 一名商人诚恳地说:“这些都是名人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方,还可以附庸风雅。”
C. 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D. 大型电视连续剧《换了人间》再现了当年人民解放军金戈铁马的故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A.荡然无存: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此处形容所有“证据”都没留下,使用正确;
B.附庸风雅: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从事有关文化活动(多含贬义)。此处用来形容购买名人字画挂在客厅的行为不合适,褒贬失当;
C.红装素裹:形容雪过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此处赞美祖国山河美景,使用正确;
D.金戈铁马: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也指战争,此处形容人民解放军的雄姿,使用正确;
故选B。
4. (23-24˙九上˙甘肃武威凉州区和平联片˙期中)依次填入下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将中华文化 与重大节庆相结合,中央和地方各有关部门积极作为,抓住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 , 举办一系列接地气、有生气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A. 传承 契机 因地制宜 B. 传播 时机 因地制宜
C. 传承 时机 就地选材 D. 传播 契机 就地选材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传承:侧重于对文化的继承和传递,强调的是文化在代际间或者群体间的延续性,有“一脉相承”的意味。传播:更注重文化的扩散和宣扬,是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这种文化。在这段文字中,中华文化与重大节庆相结合,目的在于将中华文化的内涵、价值观等在节日的氛围中继承下去,让其得以延续,所以此处“传承”更合适,故选“传承”。
第二空:契机:通常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枢纽或决定性的环节,是一种特殊的时机,具有一定的机遇性。时机:是具有时间性的客观条件,比较宽泛。这里指的是春节、元宵节等节日是将中华文化进行传承的非常好的特殊机会。这里用“契机”更能体现出这些节日对于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和独特性。故选“契机”;
第三空: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就地选材:侧重于在本地选取材料或者资源。在这里指中央和地方各有关部门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举办接地气、有生气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强调的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活动。所以“因地制宜”合适,故选“因地制宜”。
故选A。
5. (23-24˙九上˙甘肃武威凉州区和平联片˙期中)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垮垮同他一路出去了。
B. 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C. 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
D. 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松松垮垮:懒散不紧张,也指不稳固。此处水生很轻松的样子,使用有误;
B.大发雷霆:形容大发脾气,高声训斥。此处形容一个人经常对妻子儿女大发脾气,使用正确;
C.强聒不舍:意思是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此处形容我经常向朋友唠叨这两句话,使用正确;
D.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此处用来形容暴风雨的肆虐,使用正确;
故选A。
二、病句
1.(24-25·九上·甘肃白银市·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合理解决棚改中出现的各项问题,我市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广泛征求群众。
B.连厢舞是里下河地区承载着深厚民族,以其美的力量和艺术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C.近期流感盛行,为防止婴幼儿、老年人、孕妇不再感染,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D.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项目观摩“家家到”活动,利用一天半时间现场观摩了各镇区28个项目。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意见”;
B.成分残缺,在“民族”后面加上“情感的文化艺术”;
C.否定不当,删去“不再”;
故选D。
2.(24-25·九上·甘肃张掖市甘州区·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C.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D.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A.搭配不当,“态度”和“提高”不搭配,应将“提高”改为“变化”。
B.两面对一面。应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前面补充“是否”或者将“能否”删掉。
D.否定不当,应将“防止”或“不要”删掉;
故选C。
3.(24-25·九上·甘肃平凉市庄浪县·期中)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部小说的优劣或是高下,不在于它是否塑造了典型环境、典型人物,而在于它构筑了独特的心灵世界。
B.淄博烧烤火爆出圈,并非偶然。其爆火的原因,是淄博多年耕耘与积淀的结果,是久久为功的厚积薄发。
C.畅想未来需要有开阔的视野,需要把自己的爱好和需求与国家的发展、世界的繁荣、人类的梦想紧密结合。
D.随着歼20、歼10C等新型战机在电影《长空之王》中震撼亮相,让观众感受到了国家主力武器的姿态。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两面对一面。把“而在于它构筑了独特的心灵世界”改为“而在于它是否构筑了独特的心灵世界”;
B.句式杂糅。将“其爆火的原因,是淄博多年耕耘与积淀的结果”改为“其爆火,是淄博多年耕耘与积淀的结果”。
D.成分残缺。可删去“随着”或“让”。
故选C。
4. (24-25·九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武威三中·期中)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B. 在与世界的互动中,中国自身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C. 针对“十一”黄金周期间人们纷纷外出旅游的现状,我们要积极倡导文明出行、安全出行,切忌不可拥堵。
D. 今年是考试作弊入刑后的首次高考,各地区都具体出台了一些举措,以防范各种舞弊行为的发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句式杂糅,删去“的原因”或“造成的”;C.否定不当,删去“不可”;D.语义重复,删去“的发生”;故选B。
5. (23-24˙九上˙甘肃武威凉州区和平联片˙期中)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字里行间传达着真诚与睿智,抒发了悲天悯人的情怀。
B. 从无数的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想取得优秀成绩,最好每天都进行训练。
C. 在夜幕降临的太白湖公园前,熙熙攘攘的人群、总总林林的地摊给安陆城带来了久违的烟火气息。
D. 北斗系统在其“收官星”发射后成功布阵太空,将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导航服务。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B.缺少主语,删去“从……中”;故选B。
三、文学文化常识
1. (24-25˙九上˙甘肃省兰州市˙期中)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共分上下两片,上片问“月”,创造了一幅神话般的美丽境界;下片问“天”,表达了作者苏轼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B.雨果(1802——1885),俄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C.“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在文中指的是文章辞藻。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骚”原指《离骚》。
D.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B.雨果是法国作家,不是俄国作家。故选B。
2.(24-25·九上·甘肃白银市·期中)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文体“说”多就事、物、现象抒发感想,常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如《爱莲说》。
B.“木兰不用尚书郎”“太守与客来饮于此”中,尚书郎、太守都是古代的官职名称。
C.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是最基本的定则。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羌笛、玉笛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答案】A
【解析】A.“常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是“铭”不是“说”。故选A。
3. (23-24˙九上˙甘肃武威凉州区和平联片˙期中)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皇、五帝指传说中远古时代的帝王。有的说,三皇指伏羲、神农、女娲;据《史记》,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B. 吴敬梓所著的《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C. 余光中在诗歌《我爱这土地》中,借助“鸟”这一形象,通过对土地、河流、风、黎明等的具体描写抒发了对土地和祖国的爱。
D. 莫泊桑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以若瑟夫回忆少年时代往事的角度,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讲述了一个曲折的故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识记和理解。C.《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艾青,而不是余光中,选项表述错误,故选C。
4. (24-25·九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武威三中·期中) 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 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
C. “一食或尽粟一石”中“石”是容量单位;“漏断人初静”中的“漏”是计时单位。
D. 庄子笔下的“鹏”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这一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B.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是李白。选项“浪漫主义”表述不正确;故选B。
一、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1.(24-25˙九上˙甘肃省兰州市˙期中)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实际上,如今的抖音已然超越了“软件”的范畴,而是与人们日常生活不可分离的“亲密伴侣”。
②这也意味着,世界上的美好都能通过抖音被看到。
③前不久,抖音发布了《2018大数据报告》,报告显示抖音国内日活跃用户已突破2.5亿人次,国内月活跃用户已突破5亿人次。
④抖音是一款可以拍短视频的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
⑤根据应用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抖音下载量达4580万次,成为全球下载量最高的软件应用。
A.③④①⑤② B.④③⑤②① C.③⑤④①② D.④①⑤③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④句是对抖音的定义,应该是引出话题的句子,所以④句为首句;
①句是对抖音进一步的描述,是在④句介绍抖音是软件的基础上,说明抖音的地位已经超越软件范畴,所以①句承接④句;
⑤句通过数据来证明抖音的受欢迎程度,是对抖音受欢迎情况的说明,承接①句中抖音超越软件范畴的内容,进一步说明抖音在软件应用中的地位;
③句也是通过数据来展现抖音的活跃用户情况,是对抖音受欢迎程度的进一步补充说明,所以③句承接⑤句;
②句是对前面抖音用户众多情况的总结,说明抖音的影响力,所以②句承接③句。
综上,句子顺序排列为④①⑤③②。
故选D。
2.(24-25·九上·甘肃白银市·期中)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
②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
③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
④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阅读?
⑤在这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A.②④①③⑤ B.①③④⑤② C.②④⑤③① D.①④⑤③②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B项正确,先提出是好事,再引出思考,回答问题后,得出结论。
3.(24-25˙九上˙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期中)在语段横线上填写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一首诗,拥有它的时候,我们常常读不懂它; 。多年以后再回首,我们会为今天奋斗的自己感到欣慰,露出灿烂的笑容。
①青春是勇敢行动,彰显着自强不息、挥斥方遒的豪情。
②能够读懂的时候,我们却将与它告别。
③这首诗的名字叫“青春”。
④青春是激情宣言,昭示着舍我其谁的自信。
A.②③④① B.①②③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③②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根据文段开头“有一首诗,拥有它的时候,我们常常读不懂它”可知,接下来应从“读懂它”来写,以形成对比,即②“能够读懂的时候,我们却将与它告别”为首句;
然后对这首诗进行说明,③“这首诗的名字叫‘青春’”为次句;
接下来是具体描述“青春”的内容,④“青春是激情宣言,昭示着舍我其谁的自信”从青春的精神层面之一 “激情宣言”入手,阐述青春的内涵,展现青春的一种特质。①“青春是勇敢行动,彰显着自强不息、挥斥方遒的豪情”进一步阐述青春是勇敢行动,在逻辑上是对青春内涵更深入一步的解读,因为先有宣言式的激情,进而化为勇敢的行动,两者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即④①为第三、四句。
正确排序为:②③④①;
故选A。
4. (24-25·九上·甘肃定西市临洮县·期中)在语段横线上填写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翻开中国地图看看甘肃,甘肃在地图上就像一柄“玉如意”,很多人会以为敦煌或嘉峪关才是甘肃最西边的城市。 它是中国第一座航天城,是中国最初的石油重地,还是重要农业制种基地、飘香全国的瓜果之乡……
①其实,敦煌是酒泉代管的县级市,甘肃这柄“玉如意”的西边一头,整个都是酒泉的地界。
②它看尽杀伐征战,也听惯声声驼铃。
③它得名于霍去病倾酒入泉与将士共饮的传说,它是中国最早面向世界的“海关”。
④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西端,是甘肃省最大的地级市,占全省总面积的42%。
A.②④③① B.④③①② C.③①④② D.①④③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结合题干“甘肃在地图上就像一柄‘玉如意’,很多人会以为敦煌或嘉峪关才是甘肃最西边的城市”可知,这句阐述了大多数人对甘肃城市的看法,①句“其实,敦煌是酒泉代管的县级市,甘肃这柄‘玉如意’的西边一头,整个都是酒泉的地界”则是阐述了其实际情况,因此①句承接前文;接着④句“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西端,是甘肃省最大的地级市,占全省总面积的42%”紧承①句句尾的“酒泉的地界”介绍酒泉情况,放在第二;③句“它得名于霍去病倾酒入泉与将士共饮的传说”中的“它”紧承④句介绍酒泉的得名,放在第三;②句“它看尽杀伐征战,也听惯声声驼铃”承接③句“霍去病倾酒入泉与将士共饮”,放在最后。所以排序为:①④③②;
故选D。
5.(24-25·九上·甘肃张掖市甘州区·期中)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城市可以诗意地栖居,城市也有乡愁。乡愁是一种对过去的无名的疼惜。
①更别说那些中世纪以前的建筑以及无数承载历史、以人名或事件命名的道路与广场。
②比如,巴黎的惊世之美,就在于它穷尽时空之维。
③在这里,即使是一座其貌不扬的普通民宅,也难免有两三百年的历史。
④它向世界开放,容纳各种文化;它跨越千年,为历史保留现场。
A.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首先,②句“比如,巴黎的惊世之美,就在于它穷尽时空之维。”引出特例“巴黎”,为下文关于巴黎的描述设置了背景。接着,④句通过“它向世界开放,容纳各种文化;它跨越千年,为历史保留现场”进一步阐述巴黎的特点,与②句构成整体。随后,③句“在这里,即使是一座其貌不扬的普通民宅,也难免有两三百年的历史。”顺承④句,说明了巴黎丰富的历史沉淀。最后,①句“更别说那些中世纪以前的建筑以及无数承载历史、以人名或事件命名的道路与广场。”用“更别说”强调巴黎的历史感,进一步深化对巴黎曾经过往的描述。因此,②④③①的顺序能够使段落的逻辑和意义得到最佳的展现;
故选B。
6.(24-25˙九上˙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期中)在语段横线上填写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兰州黄河石因其独具的自然美、雄浑美,朦胧美和色调美,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
①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黄河奇石也逐渐进入市场。
②随着奇石粉品不断涌现,兰州黄河奇石已逐渐走出省门,引起国内外收藏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其升值潜力和空间巨大,身价日升。
③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收藏黄河奇石纯粹出于自娱自乐。
④近年来,黄河奇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收藏热不断升温,收藏队伍不断壮大。
⑤在兰州市,仅私人家庭的奇石馆就有230余家。
A.②⑤④③① B.④③①②⑤ C.③①④⑤② D.⑤①④③②
【答案】C
【解析】本体考查句子的衔接排序。
第③句先介绍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对黄河奇石的收藏,放在首位;①句写黄河奇石进入市场,放在③句后;④句紧承①句介绍黄河奇石收藏队伍不断壮大;⑤句用具体的数字介绍奇石馆数量之多,放在④句后;②句介绍黄河奇石引起国内外收藏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身价日升,放在最后。语段按照先总后分以及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所以排序为③①④⑤②;
故选C。
7.(24-25·九上·甘肃平凉市庄浪县·期中)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城市可以诗意地栖居,城市也有乡愁。乡愁是一种对过去的无名的疼惜。
①更别说那些中世纪以前的建筑以及无数承载历史、以人名或事件命名的道路与广场。
②比如,巴黎的惊世之美,就在于它穷尽时空之维。
③在这里,即使是一座其貌不扬的普通民宅,也难免有两三百年的历史。
④它向世界开放,容纳各种文化;它跨越千年,为历史保留现场。
A.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首先,②句“比如,巴黎的惊世之美,就在于它穷尽时空之维。”引出特例“巴黎”,为下文关于巴黎的描述设置了背景。接着,④句通过“它向世界开放,容纳各种文化;它跨越千年,为历史保留现场”进一步阐述巴黎的特点,与②句构成整体。随后,③句“在这里,即使是一座其貌不扬的普通民宅,也难免有两三百年的历史。”顺承④句,说明了巴黎丰富的历史沉淀。最后,①句“更别说那些中世纪以前的建筑以及无数承载历史、以人名或事件命名的道路与广场。”用“更别说”强调巴黎的历史感,进一步深化对巴黎曾经过往的描述。因此,②④③①的顺序能够使段落的逻辑和意义得到最佳的展现;
故选B。
8. (24-25·九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武威三中·期中) 把下面的语句填入文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银杉的种子生根发芽后,再也不会有别的树种抢去属于它们的阳光雨露。它们或挺立在孤立的帽状石山的顶部,或扎根在悬崖绝壁的缝隙之间,逐渐长大。 , , ; , , , 。
①去吸收其中的水分和营养
②但是它不怕严寒
③它的根系非常发达
④它也不怕干旱、不怕土壤贫瘠
⑤能忍受-15℃的低温
⑥能把强壮有力的根脉扎进山脊岩缝深处
⑦它虽然喜欢阳光、喜欢云雾
A. ⑦②⑤④③⑥① B. ②⑤⑦③④⑥① C. ④③⑥①⑦②⑤ D. ⑦②④⑤③⑥①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衔接与排序。
阅读整个语段可知这里介绍了银杉种子的顽强生命力。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每个句子的内容和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根据这些关系来确定句子的正确顺序。
①去吸收其中的水分和营养:这个句子描述了一个动作,即吸收水分和营养。
②但是它不怕严寒:这个句子表示转折,强调某物不怕严寒。
③它的根系非常发达:这个句子描述了某物的根系特点。
④它也不怕干旱、不怕土壤贫瘠:这个句子表示某物具有多种耐受性。
⑤能忍受-15℃的低温:这个句子具体说明了某物能忍受的低温范围。
⑥能把强壮有力的根脉扎进山脊岩缝深处:这个句子描述了某物根系的具体功能。
⑦它虽然喜欢阳光、喜欢云雾:这个句子表示转折的开始,指出某物虽然喜欢某些条件,但还有其他特点。
接下来,我们根据这些句子的内容和逻辑关系进行排序:首先,⑦句作为转折的开始,引出后文对银杉特性的描述,应为首句;接着,②句“但是它不怕严寒”与⑦句形成转折关系,进一步描述银杉的耐寒特性;然后,⑤句“能忍受-15℃的低温”具体说明银杉的耐寒程度,应紧随②句之后;紧接着,④句“它也不怕干旱、不怕土壤贫瘠”继续描述银杉的其他耐受性,与②⑤句形成并列关系;随后,③句“它的根系非常发达”引出银杉根系的特点,为后文描述其根系功能做铺垫;接着,⑥句“能把强壮有力的根脉扎进山脊岩缝深处”具体描述银杉根系的功能;最后,①句“去吸收其中的水分和营养”作为对银杉根系功能的进一步解释,应放在最后。因此,根据以上分析,句子的正确顺序应为:⑦②⑤④③⑥①。
故选A。
9. (23-24˙九上˙甘肃武威凉州区和平联片˙期中) 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如果人类是一种严格自律的动物,只吃对自己健康有利的食物,吃到合适的量之后便停止进食,那我们就不会出现那么多健康问题了。可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因为下一顿饭不一定能按时吃上
②却给食品工业带来了无限商机
③这个先天设置上的小偏差给今天的人类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
④人类祖先所处的严酷生活环境使得人类自带的平衡系统朝着“多吃”的方向倾斜
A. ③①②④ B. ④①②③ C. ③②④① D. ④①③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前文提到人类只吃对自己健康有利的食物,吃到合适的量之后便停止进食,后文用“可惜”转折,可知后面内容应是与前文相反的内容,即人类不能自律,吃得多。
④句解释了人类“多吃”的原因,应放在首句;
①句解释了④句中“多吃”的原因,所以①应放在④后;
③句中“小偏差”指④①中提到的“多吃”,“无穷无尽的烦恼”是“多吃”的结果,所以③应放在①后。
②句中“却”表示转折,此句从“多吃”给人类带来的烦恼转到“多吃”给“食品工业”带来的好处,所以②应放在最后。
故排序为④①③②。
故选D。
二、画配诗
1. (23-24˙九上˙甘肃庆阳市˙期中)古人讲究诗画合一。请为下面的画作配上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B.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C.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容。观察图片中意象:一弯月、小桥流水、房屋、一个人(抬头望月)。
A.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 ,意思是: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诗句写的是十五的圆月,与图上弯月不符;
B.出自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意思是: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节气。那是在白露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且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亲人们的怀念和忧虑。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是: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出自 宋·苏轼《水调歌头》。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与图上弯月不符;
D.“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思是: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这时,远在天边的亲人和我同样在望着月亮。 该句出自《望月怀远》。明月在海上升起,与图中地点不符;
故选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2 基础知识综合(二)
一、临写与鉴赏
1.(24-25·九上·甘肃张掖市甘州区·期中)下列对书法作品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是篆书,粗细匀称,富有古韵。 B.是隶书。字形扁平,蚕头燕尾。
C.是楷书,形体方正,平和端庄。 D.是行书,行云流水,潇洒畅达。
2. (24-25˙九上˙甘肃省白银市第六中学˙期中)书法之美,美在其形,美在其意。请你赏读下面两幅书法作品,按要求完成题目。
(1)新春佳节将至,人们少不了贴对联或相互祝福,请你从下列两幅对联横批或祝福语作品中任选一幅,用简化楷体将其工整、规范地写在米字格内。

(2)四位同学对以上两幅书法作品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甲同学:这是两幅草书作品,笔画连绵省简,龙飞凤舞。
B.乙同学:左幅为楷书作品,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右幅为隶书作品,横长竖短,呈宽扁状。
C.丙同学:左幅为楷书作品,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右幅为行书作品,笔画相互牵连,舒展、流畅。
D.丁同学:这是两幅篆书作品,笔画瘦长圆滑,有古代象形字的特点。
3、 (24-25·九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武威三中·期中)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字帖,从中挑选出八个不同的汉字,用正楷将它们书写在田字格中。
4.(23-24˙九上˙甘肃庆阳市˙期中)◆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
从下图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字,将正文内容用简化字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不加标点)
5.(23-24˙九上˙甘肃武威凉州区和平联片˙期中)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字帖,从中挑选八个不同的简体汉字;将它们临写在田字格里。
二、字音
1. (24-25·九上·甘肃平凉市庄浪县·期中)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汲取(jí) 游弋(gē) 窗棂(líng) 间不容发(jiàn)
B.宽宥(yòu) 困厄(è) 几案(jǐ) 抽丝剥茧(bāo)
C.广袤(mào) 坍塌(dān) 解剖(pō) 自惭形秽(huì)
D.瞥见(piē) 麾下(huī) 矗立(chù) 强聒不舍(guō)
2. (24-25·九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武威三中·期中)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恐吓(hè) 掂量(diān) 忧戚(qī) 不屑置辩(xuè)
B. 岔气(chà) 嗤笑(chī) 礼聘(pìng) 自惭形秽(huì)
C. 熏陶(táo) 煞白(shà) 怨怅(chàng) 无缘无故(yuán)
D. 坎肩(kǎn) 见教(jiāo) 调和(hé) 自吹自擂(léi)
3. (23-24˙九上˙甘肃武威凉州区和平联片˙期中)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侍候(shì) 绰号(chuò) 恪守(gè) 孜孜不倦(zī)
B. 顷刻(qǐn) 箴言(zhēn) 淤滩(yū) 千钧之力(jūn)
C. 筛子(shāi) 俯身(fǔ) 调和(hé) 血雨腥风(xiě)
D. 灌溉(gài) 觅食(mì) 炊烟(chuī) 不知好歹(dǎi)
三、字形
1.(24-25·九上·甘肃平凉市庄浪县·期中)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发愤忘食 彬彬有礼 扭怩作态 春和景明
B.自强不息 一意孤行 李代桃僵 波澜不惊
C.风度优雅 自吹自擂 自惨形秽 心旷神怡
D.莫不关心 疲惫不堪 附庸风雅 徒有其表
2. (24-25·九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武威三中·期中)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荒唐 作缉 孜孜不倦 战战兢兢 B. 熄灭 篝火 怀古伤今 两肋插刀
C. 温情 世面 走投无路 望眼预穿 D. 涡行 筵席 画龙点睛 千钧之力
四、标点符号
1.(24-25·九上·甘肃白银市·期中)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叮嘱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B.我们吟诵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
C.麻城的杜鹃花海,织就了大地斑斓的锦嶂,黄梅的戏曲,婉转了世间动人的情感,武穴的酥糖,甜蜜了心头美丽的梦想。
D.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2.(24-25·九上·甘肃平凉市庄浪县·期中)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有传世之心(在文学创作中,创作者不仅要关注“小我”,展现个体命运,抒发个人感受(更要关注“大我”,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能否从“小我”走向“大我”,关键在于创作者的思想境界。创作者有了深刻的思想与高远的境界,才能以自己的见识和胆识为起点,向人类最先进的方向瞩目,创作出烛照现实(温润人心的作品。
A.。” ; 、 B.。” , 、
C.”。 ; , D.”。 , ,
一、成(词)语运用
1.(24-25·九上·甘肃张掖市甘州区·期中)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晨,我们站在天安门广场上,凝望着五星红旗缓缓升起,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B.渔船装载北斗卫星接收机后,既能准确定位,还能收发信息,这让渔民喜出望外。
C.在人迹罕至的戈壁荒漠,我们团结一致,披荆斩棘,克服困难,开出一块块良田。
D.这两本参考资料各得其所,一本重在巩固基础,一本重在突破难点,特点很鲜明。
2.(24-25·九上·甘肃平凉市庄浪县·期中)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本清末民初的线装书,每页有一幅木版插图,和所选的绝句相得益彰。
B.在龙门石窟文物艺术珍品的倒卖中,他是丰功伟绩的操盘手。
C.这些民居,有的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有的是木质的楼阁,有的点缀着亭榭……美观而宜居。
D.40年前恢复高考之初,上衣口袋插一支钢笔就是流行的时尚,手表、皮鞋还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
3. (24-25·九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武威三中·期中)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场大雨把小巷冲刷得干干净净,所有“证据”荡然无存。
B. 一名商人诚恳地说:“这些都是名人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方,还可以附庸风雅。”
C. 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D. 大型电视连续剧《换了人间》再现了当年人民解放军金戈铁马的故事。
4. (23-24˙九上˙甘肃武威凉州区和平联片˙期中)依次填入下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将中华文化 与重大节庆相结合,中央和地方各有关部门积极作为,抓住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 , 举办一系列接地气、有生气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A. 传承 契机 因地制宜 B. 传播 时机 因地制宜
C. 传承 时机 就地选材 D. 传播 契机 就地选材
5. (23-24˙九上˙甘肃武威凉州区和平联片˙期中)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垮垮同他一路出去了。
B. 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C. 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
D. 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二、病句
1.(24-25·九上·甘肃白银市·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合理解决棚改中出现的各项问题,我市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广泛征求群众。
B.连厢舞是里下河地区承载着深厚民族,以其美的力量和艺术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C.近期流感盛行,为防止婴幼儿、老年人、孕妇不再感染,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D.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项目观摩“家家到”活动,利用一天半时间现场观摩了各镇区28个项目。
2.(24-25·九上·甘肃张掖市甘州区·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C.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D.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3.(24-25·九上·甘肃平凉市庄浪县·期中)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部小说的优劣或是高下,不在于它是否塑造了典型环境、典型人物,而在于它构筑了独特的心灵世界。
B.淄博烧烤火爆出圈,并非偶然。其爆火的原因,是淄博多年耕耘与积淀的结果,是久久为功的厚积薄发。
C.畅想未来需要有开阔的视野,需要把自己的爱好和需求与国家的发展、世界的繁荣、人类的梦想紧密结合。
D.随着歼20、歼10C等新型战机在电影《长空之王》中震撼亮相,让观众感受到了国家主力武器的姿态。
4. (24-25·九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武威三中·期中)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B. 在与世界的互动中,中国自身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C. 针对“十一”黄金周期间人们纷纷外出旅游的现状,我们要积极倡导文明出行、安全出行,切忌不可拥堵。
D. 今年是考试作弊入刑后的首次高考,各地区都具体出台了一些举措,以防范各种舞弊行为的发生。
5. (23-24˙九上˙甘肃武威凉州区和平联片˙期中)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字里行间传达着真诚与睿智,抒发了悲天悯人的情怀。
B. 从无数的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想取得优秀成绩,最好每天都进行训练。
C. 在夜幕降临的太白湖公园前,熙熙攘攘的人群、总总林林的地摊给安陆城带来了久违的烟火气息。
D. 北斗系统在其“收官星”发射后成功布阵太空,将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导航服务。
三、文学文化常识
1. (24-25˙九上˙甘肃省兰州市˙期中)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共分上下两片,上片问“月”,创造了一幅神话般的美丽境界;下片问“天”,表达了作者苏轼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B.雨果(1802——1885),俄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C.“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在文中指的是文章辞藻。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骚”原指《离骚》。
D.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24-25·九上·甘肃白银市·期中)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文体“说”多就事、物、现象抒发感想,常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如《爱莲说》。
B.“木兰不用尚书郎”“太守与客来饮于此”中,尚书郎、太守都是古代的官职名称。
C.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是最基本的定则。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羌笛、玉笛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3. (23-24˙九上˙甘肃武威凉州区和平联片˙期中)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皇、五帝指传说中远古时代的帝王。有的说,三皇指伏羲、神农、女娲;据《史记》,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B. 吴敬梓所著的《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C. 余光中在诗歌《我爱这土地》中,借助“鸟”这一形象,通过对土地、河流、风、黎明等的具体描写抒发了对土地和祖国的爱。
D. 莫泊桑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以若瑟夫回忆少年时代往事的角度,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讲述了一个曲折的故事。
4. (24-25·九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武威三中·期中) 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 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
C. “一食或尽粟一石”中“石”是容量单位;“漏断人初静”中的“漏”是计时单位。
D. 庄子笔下的“鹏”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这一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1.(24-25˙九上˙甘肃省兰州市˙期中)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实际上,如今的抖音已然超越了“软件”的范畴,而是与人们日常生活不可分离的“亲密伴侣”。
②这也意味着,世界上的美好都能通过抖音被看到。
③前不久,抖音发布了《2018大数据报告》,报告显示抖音国内日活跃用户已突破2.5亿人次,国内月活跃用户已突破5亿人次。
④抖音是一款可以拍短视频的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
⑤根据应用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抖音下载量达4580万次,成为全球下载量最高的软件应用。
A.③④①⑤② B.④③⑤②① C.③⑤④①② D.④①⑤③②
2.(24-25·九上·甘肃白银市·期中)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
②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
③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
④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阅读?
⑤在这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A.②④①③⑤ B.①③④⑤② C.②④⑤③① D.①④⑤③②
3.(24-25˙九上˙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期中)在语段横线上填写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一首诗,拥有它的时候,我们常常读不懂它; 。多年以后再回首,我们会为今天奋斗的自己感到欣慰,露出灿烂的笑容。
①青春是勇敢行动,彰显着自强不息、挥斥方遒的豪情。
②能够读懂的时候,我们却将与它告别。
③这首诗的名字叫“青春”。
④青春是激情宣言,昭示着舍我其谁的自信。
A.②③④① B.①②③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③②
4. (24-25·九上·甘肃定西市临洮县·期中)在语段横线上填写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翻开中国地图看看甘肃,甘肃在地图上就像一柄“玉如意”,很多人会以为敦煌或嘉峪关才是甘肃最西边的城市。 它是中国第一座航天城,是中国最初的石油重地,还是重要农业制种基地、飘香全国的瓜果之乡……
①其实,敦煌是酒泉代管的县级市,甘肃这柄“玉如意”的西边一头,整个都是酒泉的地界。
②它看尽杀伐征战,也听惯声声驼铃。
③它得名于霍去病倾酒入泉与将士共饮的传说,它是中国最早面向世界的“海关”。
④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西端,是甘肃省最大的地级市,占全省总面积的42%。
A.②④③① B.④③①② C.③①④② D.①④③②
5.(24-25·九上·甘肃张掖市甘州区·期中)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城市可以诗意地栖居,城市也有乡愁。乡愁是一种对过去的无名的疼惜。
①更别说那些中世纪以前的建筑以及无数承载历史、以人名或事件命名的道路与广场。
②比如,巴黎的惊世之美,就在于它穷尽时空之维。
③在这里,即使是一座其貌不扬的普通民宅,也难免有两三百年的历史。
④它向世界开放,容纳各种文化;它跨越千年,为历史保留现场。
A.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
6.(24-25˙九上˙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期中)在语段横线上填写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兰州黄河石因其独具的自然美、雄浑美,朦胧美和色调美,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
①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黄河奇石也逐渐进入市场。
②随着奇石粉品不断涌现,兰州黄河奇石已逐渐走出省门,引起国内外收藏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其升值潜力和空间巨大,身价日升。
③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收藏黄河奇石纯粹出于自娱自乐。
④近年来,黄河奇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收藏热不断升温,收藏队伍不断壮大。
⑤在兰州市,仅私人家庭的奇石馆就有230余家。
A.②⑤④③① B.④③①②⑤ C.③①④⑤② D.⑤①④③②
7.(24-25·九上·甘肃平凉市庄浪县·期中)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城市可以诗意地栖居,城市也有乡愁。乡愁是一种对过去的无名的疼惜。
①更别说那些中世纪以前的建筑以及无数承载历史、以人名或事件命名的道路与广场。
②比如,巴黎的惊世之美,就在于它穷尽时空之维。
③在这里,即使是一座其貌不扬的普通民宅,也难免有两三百年的历史。
④它向世界开放,容纳各种文化;它跨越千年,为历史保留现场。
A.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
8. (24-25·九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武威三中·期中) 把下面的语句填入文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银杉的种子生根发芽后,再也不会有别的树种抢去属于它们的阳光雨露。它们或挺立在孤立的帽状石山的顶部,或扎根在悬崖绝壁的缝隙之间,逐渐长大。 , , ; , , , 。
①去吸收其中的水分和营养
②但是它不怕严寒
③它的根系非常发达
④它也不怕干旱、不怕土壤贫瘠
⑤能忍受-15℃的低温
⑥能把强壮有力的根脉扎进山脊岩缝深处
⑦它虽然喜欢阳光、喜欢云雾
A. ⑦②⑤④③⑥① B. ②⑤⑦③④⑥① C. ④③⑥①⑦②⑤ D. ⑦②④⑤③⑥①
9. (23-24˙九上˙甘肃武威凉州区和平联片˙期中) 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如果人类是一种严格自律的动物,只吃对自己健康有利的食物,吃到合适的量之后便停止进食,那我们就不会出现那么多健康问题了。可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因为下一顿饭不一定能按时吃上
②却给食品工业带来了无限商机
③这个先天设置上的小偏差给今天的人类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
④人类祖先所处的严酷生活环境使得人类自带的平衡系统朝着“多吃”的方向倾斜
A. ③①②④ B. ④①②③ C. ③②④① D. ④①③②
二、画配诗
1. (23-24˙九上˙甘肃庆阳市˙期中)古人讲究诗画合一。请为下面的画作配上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B.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C.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