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1 数据有用吗 课件(共24张PPT) 2025-2026学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1.1 数据有用吗 课件(共24张PPT) 2025-2026学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14.1 数据的收集
14.1.1 数据有用吗
情境导入
问题1 你喜欢看球赛吗?有没有注意过解说员是怎样点评一场球赛的?
每位队员的身高、体重、年龄
球队以往的战绩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比赛攻守情况
这些数据有用吗?
探究新知
2022年中国女足时隔16年重夺亚洲杯冠军!
下表是女足亚洲杯决赛的双方技术统计表:
中国 韩国
最终得分 3 2
控球率 59.9% 40.1%
射门次数 14 11
射正球门 6 5
角球 1 5
黄牌 3 0
红牌 0 0
中国
时间
27分钟
47分钟
67分钟
71分钟
93分钟
崔宥莉进球
池笑然点球
唐佳丽点球
张艳林进球
肖裕仪进球
韩国
分析图表中的数据,思考中国队最终为什么能够战胜韩国队.
从整场比赛来看,中国队的控球率和射门次数都高于对方.
数据可帮助分析现状、作出决策,如女足比赛中控球率和射门次数是获胜重要指标.
问题2 下表汇总了最近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所获得的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地区)关于家庭户人口变化的一些数据.所谓 “ 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次序(年份) 第四次 (1990) 第五次 (2000) 第六次 (2010) 第七次
(2020)
家庭户数/万户 27 695 34 837 40 152 49 416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数 3.96 3.44 3.10 2.62
最近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关于家庭户人口数据一览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回望过去三十余年,说说你从该表中读出了哪些信息?这样的数据信息有用吗?
1990-2020年家庭户数从2.77亿增至4.94亿,平均家庭人口从3.96人降至2.62人.
以上数据便于我们从数量上更好的认识基本国情,从而把握社会变迁的趋势,便于国家民政部门科学地管理、解决“空巢老人”“单身社会”“少子化”等现实问题.
为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作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
例如:全国人口普查,但是其工作量极大,我国一般每十年进行一次.
为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作的调查叫做抽样调查.
例如:我国一般每五年进行一次全国1%人口的抽样调查,它是指从全国总人口中抽取1%,然后对这部分人进行调查.
普查与抽样调查:
调查方式 定义 优点 缺点 适用范围
普查 对所有考察对象作的全面调查 1.能全面了解数据; 2.结果准确 1.工作量较大; 2.有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调查范围小、容易掌控、调查不具有破坏性、数据要求准确全面,事关重大的调查
抽样调查 对部分考察对象作的调查 1.节省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 2.受客观条件限制少 1.调查结果准确性不如普查,受样本选择的影响; 2.不能全面了解数据 调查对象涉及面广、范围大,当调查会给考察对象带来损伤或破坏时,当人力、物力、时间等条件受限时
即学即练
[镇江中考]下列各项调查适合普查的是( )
A.长江中现有鱼的种类
B.某班每位同学视力情况
C.某市家庭年收支情况
D.某品牌灯泡使用寿命
B
我们把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
一个样本包含的个体的数量叫做这个样本的容量.
特别提醒:总体、个体、样本的考察内容是相同的,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
即学即练
为了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10只灯泡进行调查.
总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样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样本容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这批灯泡中每只灯泡的使用寿命
从中抽取的1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
10
例1 老师布置给每个小组一个任务: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估计全班学生的平均身高. 坐在教室最后排的小亮为了争速度,立即就近对他周围的3位同学作调查,计算出他们4个人的平均身高后,就举手向老师示意已经完成任务了. 他这样选择样本合适吗?
分析:因为小亮他们4个人坐在教室靠后面的位置,所以他们身高的平均数就很可能会大于整个班级学生身高的平均数,这样,样本就不具有代表性了.
你调查的对象在总体中必须要有代表性.
例2 在投掷正方体骰子时,同学甲说:“6,6,6……啊!真的是6!你只要一直想某个数,就会掷出那个数.”
同学乙说:“不对,我发现我越是想要某个数就越得不到那个数,倒是不想它反而会掷出那个数.”
这两位同学的说法正确吗?
分析:这两位同学的说法都不正确,因为几次经验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你的样本容量要足够大.
例3 小强想了解所在地区每个家庭使用智能语音控制家电的情况. 为此,他和同学一起,调查了全校每个学生所在家庭使用的智能语音控制家电的数量.
分析:这样抽样调查是不合适的. 虽然他们调查的人数很多,但是因为排除了他们所在地区那些没有中学生的家庭,所以调查结果不能推广到所在地区的所有家庭.
仅仅增加调查人数不一定能够提高调查质量.
思考:怎样做才能使得抽样调查的结果更准确呢?
1.抽取的样本要具有随机性、代表性;
2.样本的容量必须选取得足够大.
简单随机抽样:要使样本具有代表性,不偏向总体中的某些个体,有一个对每个个体都公平的办法,那就是用抽签的办法决定哪些个体进入样本. 统计学家称这种理想的抽样方法为简单随机抽样.
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
即学即练
为了解全校学生的身高情况,采用了下列调查方法,其中为简单随机抽样的是( )
A.从九年级每个班级中任意抽取10人作调查
B.从各科老师中任意抽取10人作调查
C.对每个班学号为1、11、21的学生作调查
D.从每个班中任意抽取10人作调查
D
问题 你能总结一下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的过程吗?
总体
简单随机抽样
样本
(整理数据)
描述、分析数据
估计
样本
情况
随堂练习
1.下列调查中哪些是用普查方式,哪些是用抽样调查方式来收集数据的
(1)为了解你们班的每位同学所穿鞋子的尺码情况,对全班同学作调查;
(2)为了解你们学校八年级同学所穿鞋子的尺码情况,对你们班的全体同学作调查;
普查
抽样调查
(3)为了解你们班的同学每天的睡眠时间,在班上每个小组中各选取2位同学作调查;
(4)为了解你们班的同学每天的睡眠时间,选取班上学号为偶数的所有同学作调查.
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
2. 判断下面两个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法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
(1)某手表厂想要了解 6 ~ 11 岁少年儿童戴手表的比例,周末来到一家业余艺术学校,对在那里学习的 200 名学生进行调查;
解:不合适.因为周末去业余艺术学校学习的学生往往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所以不具有代表性.
(2)为调查某省的环境污染情况,调查该省省会城市的环境污染情况.
解:不合适.如果这个省很大,各地环境污染情况差异很大,那么就不合适了.另外,省会城市的环境污染情况还与该城市的支柱产业性质、环境保护的状况以及人们的环保意识等很多因素有关,这些方面在全省范围内不一定都相同.
课堂小结
样本的合理性
普查
数据统计方法
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
普查和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抽样调查
随机性
代表性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