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中考化学突破卷(四)(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中考化学突破卷(四)(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初中化学突破卷(四)
满分为 100 分,考试用时为 60 分钟。
说明: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 2B 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 答案无效。
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整洁。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11,C—12,N—14,O—16,Na—23,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广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河源客家酿酒
B.松岗赛龙舟
C.潮州剪纸术
D.佛山舞醒狮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夹持试管 B.点燃酒精灯
C.量取液体 D.加热液体
3.我国化学工业的先驱,他受范旭东的邀请归国潜心研究纯碱的制造技术,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的科学家是(  )
A.张青莲 B.侯德榜 C.徐光宪 D.屠呦呦
4.《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荷叶性平,味苦,有清暑化湿的功效。”荷叶中含有荷叶碱(C19H21NO2)。下列关于荷叶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含有43个原子
C.由四种元素组成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5.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食品防腐 B.炼钢 C.医疗急救 D.气焊
6.【新题型·创新实验】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M、N两导管口处收集的气体质量之比是1∶2
B.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M导管口处,木条会复燃
D.N处收集的气体,靠近火焰,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不纯
7.在化学课上观察实验后,描述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并放热
D.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8.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燃烧时伴随着发光、放热 B.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C.图书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 D.火灾现场逃生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9.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金刚石硬度大,常用来切割玻璃
B.稀有气体通电发各色的光,用于制霓虹灯
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制氮肥
D.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10.垃圾资源回收再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下列可回收垃圾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
A.废纸 B.碎玻璃 C.塑料瓶 D.损坏的水龙头
11.2024年4月24日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载人航天器中利用“萨巴蒂尔反应”和“氧气生成系统”可回收再生,其微观示意图如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B. 过程②中参加反应的“”和“”个数比为
C. 过程③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整个微观示意图中涉及的纯净物一共有4种
12.下列做法能达到其预期目的的是(  )
选项 预期目的 做法
A 除去CO2中的CO 将混合气体点燃
B 鉴别碳粉和四氧化三铁粉末 观察颜色
C 区分硬水和软水 加肥皂水
D 检验O2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A.A B.B C.C D.D
13.归纳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归纳的知识不合理的是
A.化学反应中常伴随能量的变化 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
C.溶液中至少含有一种溶质 D.浓硫酸具有腐蚀性
14.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表示向pH=1的盐酸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
B.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CaO,再恢复到原温度
C.向盛有一定质量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D.向等质量的Mg和A1中分别加入足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15.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2 ℃时,75 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20 g
D.将t2 ℃时相等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等于乙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 10分,共 55分。
16.醋酸是生活中常用的物质,不仅可做调味剂,也可用于除去水垢。醋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其式量是 ,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碳、氢、氧的原子个数之比是 。
17.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装置:
①甲中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乙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图2装置:
①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 →d(填小写字母)。
②c装置中m、n处分别放有湿润,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通过D装置产生的现象可证明CO2,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1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实验室进行如下实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探究并完成相关任务。
〖演示实验〗同学们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加入NaHCO3粉末,点燃酒精灯,对试管预热后集中加热,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CO2,继续加热至无气体产生后撤出导管,熄灭酒精灯。
〖问题提出〗实验后,同学们对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粉末产生了兴趣:剩余粉末是由什么物质组成?
〖猜想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固体粉末作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NaOH;猜想二:Na2CO3;猜想三: 。
〖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方案一 取适量粉末溶于水后向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摇匀 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猜想一正确,小组讨论后,大家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合理,理由是 。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二 步骤一 取适量粉末溶于水后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猜想一不成立
步骤二 溶取步骤一的上层清液加入MgCl2滴-3mL 无明显现象 猜想二成立
〖评价交流〗小华认为步骤二也可以用MgSO4代替MgCl2,大家不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 。经过交流大家认为MgCl2溶液可以用 等来代替。
〖归纳总结〗
(1)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2)用化学实验的方法验证某种物质的存在时,不仅所加试剂与被检验物质发生反应有明显现象,还要考虑 。
19.某工厂以废酸水(含、、HCl、)和铁屑等为原料,制备硫酸铜,变废为宝。主要实验流程如下。请回答相关问题;
(1)①②中含有相同的实验操作,其名称为 ;
(2)溶液B中含有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3)步骤②的目的是 ;
(4)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取Na2SO4和MgSO4的固体混合物40g放入烧杯中,加入113.6g水使其完全溶解,再逐步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过程中滴加NaOH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m的值为 ;
(2)当滴加NaOH溶液质量为 g时,恰好完全反应;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参考答案
1.A
2.C
3.B
4.C
5.A
6.A
7.C
8.B
9.C
10.C
11.D
12.C
13.B
14.B
15.B
16. 60 氧元素 6:1 1:2:1
17.(1)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2) c→b m处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色,n处干燥的石蕊试纸不变色 密度比空气的大
18.NaOH和Na2CO3;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有白色沉淀生成;MgSO4与BaCl2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溶液或溶液或酚酞溶液等;;所加物质不能对待测物检验造成干扰
19.(1)过滤
(2) 、
(3)除去过量的铁
(4)
20.(1)5.8;(2)80
(3)解:设反应整个过程中参与反应的硫酸镁的质量为x,设反应整个过程中生成的硫酸钠质量为y,
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为:40g-24g=16g,
根据质量守恒得知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 ,
则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