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机密★启用前
江苏省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试卷
化 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1 35.5 K 39 I 127
一、选择题:共28题,每题3分,共84分。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在5G芯片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下列单质广泛用于制作芯片半导体材料的是
A.硅 B.铜 C.碳 D.铁
2.考古学家用14 6C对古代文物进行断代。下列关于14 6C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14 B.中子数为8
C.电子数为8 D.质量数为6
3.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火法炼锌的过程:“每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炉甘石主要成分ZnCO3的类别是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4.反应N2+3H22NH3是人工固氮的重要途径。该反应的类型是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5.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IA族的Li被誉为“21世纪的能源金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应用 B.Li易得电子
C.LiOH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Li不与盐酸反应
6.硫酸镁铵晶体[(NH4)2Mg(SO4)2·6H2O]可用作肥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S)>r(Mg) B.最高化合价:N>S
C.非金属性:N>O D.热稳定性:H2O>H2S
7.KOH水溶液可用于捕集CO2,反应原理为KOH+CO2=KHCO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OH—的电子式:
C.H2O的结构式:H-H-O
D.KOH的电离方程式:KOH=K++OH—
8.俗名往往反映了物质的组成、性质或用途。下列对物质俗名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纯碱:Na2CO3溶液显碱性
B.钡餐:BaSO4常用作食品调味剂
C.烧碱:NaOH具有强腐蚀性
D.石灰石:CaCO3煅烧可得生石灰
9.下列气体可用如题9图所示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A.O2 B.NO C.H2 D.SO2
10.在含有大量H+、Cl—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Na+ B.OH— C.Ag+ D.CO32—
11.下列关于碳酸氢钠固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含Na+和HCO3— B.受热易分解
C.水溶液呈酸性 D.与盐酸反应产生CO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2~15题。
18世纪70年代,化学家舍勒将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后来化学家戴维确认这种气体是Cl2。Cl2易液化,溶于水可制得氯水。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Cl2,将Cl2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气液化时吸收能量
B.氯气液化时Cl-Cl键断裂
C.氯气液化后氯分子间距离变大
D.氯气液化后便于用钢瓶储运
13.下列氯水的性质与成分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呈黄绿色,氯水中含Cl2
B.具有漂白性,氯水中含盐酸
C.呈酸性,氯水中含一定浓度的H+
D.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水中含Cl—
14.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A.软锰矿与浓盐酸共热:MnO2+4HCl(浓)MnCl2+Cl2↑+2H2O
B.Cl2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
C.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2Na+Cl2↑
D.Cl2与石灰乳反应:Ca(OH)2+Cl2===CaCl2+Ca(ClO)2+H2O
15.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6.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盐酸 B.Fe(OH)3胶体 C.氨水 D.CuSO4溶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7~20题。
2023年第19届亚运会在中国举行。主火炬用“零碳甲醇”(CH3OH)作为燃料,“零碳甲醇”是以烟气中捕集的CO2为原料,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实现了CO2的零排放。为使火焰更明艳,燃料中添加了少量NaCl和CaCl2。
17.“零碳甲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醇中的碳元素转化为CO B.甲醇中的氢元素转化为H2O2
C.该甲醇燃烧时不产生CO2 D.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18.焰色试验中,灼烧NaCl时火焰的颜色是
A.紫色 B.黄色 C.砖红色 D.绿色
19.下列物质含有离子键的是
A.CO2 B.H2 C.CH3OH D.CaCl2
20.制备CH3OH的反应为CO2+3H2CH3OH+H2O,正反应放出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B.减小压强能加快反应速率
C.题20图表示正反应的能量变化
D.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CO2能100%转化
21.在稀有气体氛围中发生反应TiCl4+4NaTi+4NaCl,该反应可用于制取少量金属钛(T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得到电子
B.TiCl4作还原剂
C.稀有气体保护金属不被氧化
D.稀有气体可用Cl2代替
22.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的表面使用了轻质、耐烧蚀树脂材料。该树脂应具有的性质是
A.耐高温 B.熔点低
C.密度大 D.易氧化
23.高中学生每天需摄入80~90g蛋白质。蛋白质在人体内水解的最终产物是
A.甘油 B.葡萄糖
C.氨基酸 D.高级脂肪酸
24.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官能团为OH—
B.无色无味的液体
C.与乙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D.与金属钠反应产生H2
25.下列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CH4+Cl2CH3Cl+HCl
B.CH2=CH2+Br2―→ CH2BrCH2Br
C.n CH2=CHCl
D.2CH3CH2OH+O22CH3CHO+2H2O
26.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浓硫酸干燥NH3
B.用品红溶液鉴别SO2和CO2
C.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I2
D.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的HCl
27.如题27图所示,将水体中的钢铁设施与Zn连接可形成原电池,Zn作负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n得到电子
B.电子由钢铁设施通过导线流向Zn
C.Fe的金属活动性强于Zn
D.该方法可减缓水体中钢铁设施的腐蚀
28.以硫铁矿烧渣(含Fe2O3、FeO等)为原料,经H2SO4溶液浸取、H2O2氧化、氨水调节pH、过滤、洗涤、灼烧等过程可制备铁红(Fe2O3)。下列对实验措施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实验措施 解释
A 酸浸时H2SO4溶液略过量 提高烧渣中铁元素的浸出率
B 氧化时反应的温度不宜过高 H2O2受热时易分解
C 加氨水使溶液的pH增大 将Fe3+转化为Fe(OH)2
D 用BaCl2溶液检验沉淀是否洗净 过滤后沉淀表面残留少量SO42—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16分。
29.(6分)煤燃烧后的烟气中常含SO2,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1)向煤中加入石灰石可有效减少烟气中含量,该方法俗称“钙基固硫”。煤燃烧时与反应生成CaSO4,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 (填化学式)。
(2)用饱和K2CO3溶液吸收SO2生成K2SO3,同时生成一种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吸收时溶液的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 ▲ 。
30.(10分)KIO3可用作食品添加剂,其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I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6I2+11KClO3+3H2O6KH(IO3)2+5KCl+3Cl2↑。
步骤II 将KH(IO3)2转化为KIO3。
步骤III 获取KIO3晶体并测定其纯度。
(1)在题30图所示装置中进行步骤I实验,反应完成后,
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冷却,得KH(IO3)2晶体。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说明I2的氧化性强于Cl2
B.加热煮沸可提高溶液中KH(IO3)2的浓度
C.KH(IO3)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②反应时需冷凝回流,原因是 ▲ 。
(2)写出步骤II中KH(IO3)2溶液与KOH溶液反应生成KIO3的化学方程式: ▲ 。
(3)为测定所得产品的纯度,进行如下实验:称取0.8560 g KIO3样品,配成250.00 mL溶液;取出25.00 mL,酸性条件下加入足量的KI,发生反应5I—+IO3—+6H+=3I2+3H2O;再向其中滴加0.1000 mol·L—1 Na2S2O3溶液,发生反应I2+2S2O32—=2I—+S4O62—,反应恰好完全时,滴入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22.80 mL。计算样品中KIO3(摩尔质量为214 g·mol—1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江苏省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试卷
化 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8题,每题3分,共84分。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选项 A B C B A D D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选项 B C A C D B A
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选项 C B D B D A C
题号 22 23 24 25 26 27 28
选项 A C D A B D C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16分。
29.(6分)
(1)O2
(2)CO32—+SO2=SO32—+CO2 温度过高会导致SO2的溶解度下降,使吸收SO2的效率下降
30.(10分)
(1)①C
②碘单质易升华,减少碘的损失,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和产物产率
(2)n(Na2S2O3)=c(Na2S2O3)·V(Na2S2O3)=0.1000 mol·L-1×22.80×10-3 L =2.28×10-3 mol
n(KIO3)=×n(Na2S2O3)=×2.28×10-3 mol=3.8×10-4 mol
m(KIO3)=n(KIO3)·M(KIO3)= 3.8×10-4 mol×10×214 g·mol-1=0.8132 g
=9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