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 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十一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 9 月月考数学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1.集合 = ln 1 ≤ 0 , = 2,3,4 ,则 ∩ =( )A. 2 B. 3 C. 2,3 D. 1 sin2 2. 2 < 1,则 是( )A.第一或第二象限角 B.第二或第四象限角 C.第一或第三象限角 D.第二或第三象限角3.已知 = 30.5, = 5 43, = tan 3,则( )A. > > B. > > C. > > D. > > 4 5 16 .已知函数 = 2 8 ( > 0,且 ≠ 1)的图象过定点 , ,则 81 =( )A. 32 B.23 C.8 2727 D. 85.已知定义在 上的函数 ( ),集合 = 0 ∈ ( 0, + ∞), < 0 ,那么“ = 0,2 ”是“ ( )在0,2 上单调递减”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 3.定义在 上的偶函数 满足 + 2 = ,且 ∈ 2,0 时, = 2 5,则 20 + 225 =( )A. 1 B. 1 C. 7 D. 525 5 15 97 , , , , cos = 2 3.在 中,角 ,,所对的边分别为 ,且 成等比数列,设 的面积为 ,若 3 ,则 的形状为( ).A.直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8 .函数 = cos tan ( 2 < < 2 )的大致图象是( )A. B. C. D.9.1471 年米勒向诺德尔教授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在地球表面的什么地方,一根竖直的悬杆看上去最长.后人将其称为"米勒问题",该问题是数学史上最早的极值问题之一.我们把地球表面视为平面 ,悬杆第 1页,共 8页视为直线 上两点 , 间的连线,则上述问题可以转化为以下的数学问题:如图 1 所示,直线 垂直于平面 ,直线 上有两点 , 位于平面 的同侧,求平面上一点 ,使得∠ 最大.建立如图 2 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 ,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0, ), (0, ), 0 < < ,点 的坐标为( , 0),当∠ 最大时, =( )A. 2 B. C. 2 D. 10.“肝胆两相照,然诺安能忘.”(《承左虞燕京惠诗却寄却寄》,明 朱察卿)若 , 两点关于点 1,1 成中心对称,则称 , 为一对“然诺点”,同时把 , 和 , 视为同一对“然诺点”.已知 ∈ , ( ) =( 2) , < 1 2, > 1 的图象上有两对“然诺点”,则 等于( )A. 2 B. 3 C. 4 D. 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11.已知半径为 3的扇形面积为 6,则扇形的圆心角为_____ .12.已知角 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为 轴正半轴,终边经过点 ( 1,2),则 sin cos 2 = .13.若 sin + = 5 5 6 3 ,则 sin 2 + 6 = .14 .若函数 ( ) = sin( + )( > 0, > 0,0 < < 2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的解析式 ( ) = .15 3.在 中,cos = 5, = 1, = 5,则 = ,若 是 的中点,则 = .16.若函数 ( ) = sin(2 ), ∈ [0, 4 2 ]的图象与直线 = 有两个交点,则这两个交点横坐标的和为 .第 2页,共 8页17.在 中,内角 , , 的对边分别为 , , , = 2,且 2 + sin sin = sin ,则 面积的最大值为 .18.若函数 = sin cos2 ,下列关于函数 的说法正确的序号有 .① 是周期函数 ② 在 , 上有 4 个零点 ③ 在 0, 2 上是增函数 ④ 的值域为 1,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60 分)19. 已知函数 = 3 + 2 + + ,曲线 = 在点 = 1 处的切线为 : 5 + 5 = 0,若 = 23时, = 有极值.(1)求 , , 的值;(2)求 = 在[ 3,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0.已知函数 ( ) = 2sin cos + 2 3 2 3 , ∈ ,且将函数 ( )的图象向左平移 (0 < < 2 )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 ( )的图象.(1)求 ( )的最小正周期和单调递增区间;(2)若函数 ( )是奇函数,求 的值;(3)若 cos = 13,当 = 时函数 ( ) 取得最大值,求 ( + 12 )的值.21.在 中, cos + cos = 4 cos .(1)求 cos 的值;(2)若 = 2 10,再从条件①、条件②、条件③这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已知,使得 存在,求 边上的高.3 条件①: = 4;条件②: = 6;10条件③:cos = 4 .22.已知函数 = + sin 1.(1)当 = 1 时,求在点 0, 0 处的切线方程;(2)若函数 在 0, + ∞ 上单调递增,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3)当 1 ≤ < 2 时,讨论函数 = 2 零点的个数.23.定义一类集合:对于集合 = 1, 2, , ≥ 2, ∈ ,若 ∈ 都满足 < 1,则称 为“单位有 + 界集”;在集合 中定义一种运算:若 ∈ , ∈ ,定义 = 1+ .现对单位有界集 进行如下操作: 第一步,从 中任取两个元素 、 ≠ ,将 中除了 、 以外的元素构成的集合记为 1,令H1 = 1 ∪ 第 3页,共 8页 ;第二步,若集合H1还是单位有界集,则继续任取两个元素 , ≠ ,将H1中除了 , 以外的元素构成的集合记为 2,令H2 = 2 ∪ ;依次类推……(1)对于任意的单位有界集 ,判断H1是否仍然为单位有界集.若是,请证明;若不是,请举出反例;(2)证明:若 , , ∈ ,则 = ;(3)当 = cos 10 1 ≤ < 10, ∈ 时,对集合 进行 步上述操作,当H 只有一个元素时停止,求所有满足条件的H .第 4页,共 8页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412. 35/ 0.613. 1914.2sin(2 + 3 )15.4 2; 516.3 417. 318.②③19.(1) ′( ) = 3 2 + 2 + ,则 ( 1) = + 1, ′( 1) = 2 + + 3,故切线方程是: = (3 2 + ) + ( + + 2) 而切线方程是: = 5 + 5,故 3 2 + = 5, ①, 2 = 5,4 = 2 2 2 4 ②,若 = 3时, = ( )有极值,则 ′( 3 ) = 3+ 3 + = 0, ③,由 ① ② ③联立方程组,解得: = 4 = 5(2)由(1) ( ) = 3 + 2 2 4 + 5, ′( ) = 3 2 + 4 4 = (3 2)( + 2)令 ′( ) > 0 2,解得: > 3 < 2 2 2 2或 ,令 ′( ) < 0,解得: 2 < < 3,故 ( )在[ 3, 2)递增,在( 2, 3 )递减,在( 3 , 2]递减由 ( 3) = 8, ( 2) = 13 2 95 2 95, ( 3 ) = 27, (2) = 13,故函数的最小值是 ( 3 ) = 27,最大值是 (2) = ( 2) = 13.20.(1)由题意得 = sin2 3cos2 = 2sin 2 2 3 ,则其最小正周期 = 2 = ,第 5页,共 8页 令 2 2 ≤ 2 3 ≤ 2 + 2 , ∈ ,解得 12 ≤ ≤ +5 12 , ∈ ,则其单调递增区间为 , + 5 12 12 , ∈ .(2)将 ( )的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得到 ( )的图象,则 = 2sin 2 + 2 3 ,若函数 ( )是奇函数,则 2 3 = 0 + , ∈ ,即 = 6 + 2 , ∈ 0 < < 因为 2,所以 = 0 时, = 6.(3) 5 由题知 sin(2 + 2 3 ) = 1,则 2 + 2 3 = 2 + 2 ,从而 = 12 + , ∈ ,因此 + 12 = 2 + = 2sin 2 + 2 3 = 2sin 2 + 3 ,1 2 2因为 cos = 3,且 0 < < 2,所以 sin = 3 ,2 2 1 4 2 1 7因此 sin2 = 2 × 3 × 3 = 9 ,cos2 = 2 × 9 1 = 9,所以 sin(2 + ) = 1 × 4 2+ 33 2 9 2 × ( 7 4 2 7 39 ) = 18 ,所以 ( + 12 ) =4 2 7 39 .21.(1) 由正弦定理sin = sin = sin ,且 cos + cos = 4 cos ,得 sin cos + sin cos = 4sin cos ,即 sin + = 4sin cos .由 + + = ,得 sin + = sin .所以 sin = 4sin cos .由 0 < < ,得 sin ≠ 0,所以 cos = 14.(2) 1 2选择条件①:因为 0 < cos = 4 < 2 = cos 4,且余弦函数 = cos 在 0, 上单调递减, < < = 3 故4 2,又因为 4,从而可得 + > ,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矛盾,故①不成立.1选择条件②:由 ∈ 0, ,且 cos = 4,得 sin = 1 2 = 154 .2由余弦定理 2 = 2 + 2 2 cos ,得 2 10 = 62 + 2 2 × 6 × × 14,解得 = 4 或 = 1(舍).1 1设边 上的高为 ,则三角形面积 = 2 sin = 2 ,第 6页,共 8页 sin 4×6×153 6所以 = =42 10 = 2 .选择条件③:由 ∈ 0, ,且 cos = 1 24,得 sin = 1 =154 .由 ∈ 0, ,且 cos = 10 24 ,得 sin = 1 =64 .所以 sin = sin + = 15 10 1 6 3 64 × 4 + 4 × 4 = 8 . = sin 由正弦定理,得 sin = 6,所以边 上的高 = sin = 6 ×6 3 64 = 2 .22.(1)当 = 1 时, = + sin 1, 0 = 0 0 + sin0 1 = 0所以 ′ = 1+ cos , ′ 0 = 0 1+ cos0 = 1,所以切线方程为: = 0;(2)因为 ( ) = + sin 1,所以 ′ = + cos ,由函数 在 0, + ∞ 上单调递增,则 ≤ + cos 在 ∈ 0, + ∞ 上恒成立.令 = + cos , ∈ 0, + ∞ , ′ = sin 当 > 0 时, > 1,所以 ′ = sin > 0 恒成立.所以 在 0, + ∞ 上单调递增,所以 > 0 = 2,所以 ≤ 2;(3)由 = 2 = 2 + sin 1 ,则 2 = 0, 0 = 0.所以 2 与 0 是 = 2 的两个零点.因为 1 ≤ < 2,由(2)知,函数 在 0, + ∞ 上单调递增, > 0 = 0,无零点. ①当 ∈ ∞, 时,∵ 1 ≤ < 2,∴ ≥ ,∴ ≥ + + sin 1 > 0,无零点. ②当 ∈ , 0 时,∵ sin < 0,设 = ′ , ′ = sin > 0,∴ ′ 在 , 0 上递增,又∵ ′ 0 = 2 > 0, ′ = 1 < 0,存在唯一零点 0 ∈ , 0 ,使得 ′ 0 = 0.当 ∈ , 0 时, ′ < 0, 在 , 0 上递减;当 ∈ 0, 0 时, ′ > 0, 在 0, 0 上递增,又 = + 1 > 0, 0 = 0,所以,函数 在 , 0 上有且仅有 1 个零点.综上,当 1 ≤ < 2 时,函数 = 2 有且仅有 3 个零点.23.(1)是,证明如下:从 中任取两个元素 、 ( ≠ ), 1 < < 1, 1 < < 1,第 7页,共 8页 + 要证明H1是单位有界集,只需证明 1 < = 1+ < 1, + + +1+ (1+ )( +1)因为1+ + 1 = 1+ = 1+ ,其中 1 + > 0, + 1 > 0,1 + > 0, + 所以1+ + 1 > 0,即 > 1; + + 1 ( 1)(1 )因为1+ 1 = 1+ = 1+ ,其中 1 < 0,1 > 0,1 + > 0, + 所以1+ 1 < 0,即 < 1,所以H1仍然为单位有界集. + + + (2) ( ) = 1+ + + + 因为 1+ = + = 1+ + + , 1+ 1+ + + + = 1+ = + + + 1+ + = 1+ 1+ + + , 1+ 所以 = .(3)由(1)(2)知 1. 2, , 1都为“单位有界集”,所定义的运算具有结合律, + + 又 = 1+ = 1+ = ,即定义的运算具有交换律, = cos 9 不妨先取 1 10 , 9 = cos 10,因为 cos 9 10 = cos 10,所以 1 9 = 0,所以H1 = cos 10 |2 ≤ ≤ 8 , = cos 2 再取 2 10 , 9 = cos8 10, 2 8 = 0,所以H2 = cos 10 |3 ≤ ≤ 7 ,H = cos 类似的, 3 10 |4 ≤ ≤ 6 ,H4 = cos 2 = 0 ,所以H = 0 .第 8页,共 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