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三明北附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三明北附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三明北附2025-2026第一学期七年级月考
生物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 10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答题框内)
1.小康同学在作文中写了“……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着朵朵白云,静静的湖面上荷花绽放……”一段话。其中能够体现生命现象的是( )
A.蔚蓝的天空 B.朵朵白云 C.静静的湖面 D.荷花绽放
2.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就像一座座神秘的宝库,吸引着人们去探究和发现。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机器人 B.钟乳石 C.珊瑚 D.生石花
3.大熊猫国家公园地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面积约2.7万平方千米。红外相机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野外监测中已得到广泛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在不干扰动物的情况下,高效地收集多方面的一手资料。以上采用的科研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建模法 D.比较法
4.我们学习生物学要注意培养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下列做法或认识你不认同的是( )
A.用眼睛随便看看就是观察 B.学会观察与实验等研究方法
C.可以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D.学习前人所积累的科学知识
5.“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老话讲的是下列选项中生物的哪个特征( )
A.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B.生物能够生长,发育和繁殖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有遗传的特性
6.人吃饭,动物捕食,植物需要定期施肥等,体现的是下列选项中生物的哪个特征( )
A.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B.生物能够生长,发育和繁殖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刺豚受到惊扰时,身体会迅速鼓起来(图乙),使硬刺竖起,这一现象说明( )
A.刺豚能够运动 B.刺豚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刺豚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D.刺豚对刺激的反应最敏感
8.刺豚属于 ( )
A.动物 B.植物 C.细菌 D.真菌
9.下列不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是 ( )
A. 鲸 B.含羞草 C.狮子 D.流感病毒
10.在显微镜上能够起到升降镜筒作用的是 ( )
A.镜臂,通光孔 B.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 C.转换器,遮光器 D.目镜,物镜
11.小明发现某显微镜的目镜上标有“5×”,选用的物镜上标有“40×”,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
A.5倍 B.40倍 C.45倍 D.200倍
12.小明在观察细胞时想把视野中右上角的气泡移出视野,则玻片最好向哪个方向移动( )
A.左下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右上方
13.小明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图像从图1转换到图2,需要调节的显微镜结构是( )
A.转换器 B.光圈 C.细准焦螺旋 D.粗准焦螺旋
14.显微镜对光调光完成后,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 )
A.圆形的、暗灰的 B.圆形的、明亮的 C.条形的、暗灰的 D.条形的、明亮的
15.显微镜的镜头盒里有以下4个镜头,若要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少,则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②和③ D.①和④
16.下列生物实验所用常规器材中,对观察对象不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A 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D.放大镜
17.王明在操作单目显微镜时,要让镜筒大幅度上升。下列操作中,转动的结构及方向正确的是( )
18.使用显微镜时,可参照下图快速判断“污物”的位置,图中①②分别为( )
A.装片、目镜 B.装片、装片 C.目镜、目镜 D.目镜、装片
19.在目镜(带有标尺)与物镜放大倍数均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长度约为20毫米,则它的实际长度约为( )
A.2000毫米 B.20毫米 C.0.2毫米 D.0.02毫米
20.用低倍镜观察玻片上的“↗”符号,在视野里所见的图像是( )
A. ↘ B.↖ C. ↙ D. →
21.若加盖盖玻片时操作不规范,会导致( )
A.视野过暗 B.出现气泡 C.染色不均 D.细胞重叠
22,制作植物细胞玻片时要把洋葱鳞片叶内侧撕下来的薄片在载玻片的水滴上展平,目的是( )
A.防止视野过暗 B.防止出现气泡 C.防止染色不均 D.防止细胞重叠
23.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而不能滴清水,原因是( )
A.增强细胞的运动 B.避免细胞破裂
C.避免细胞皱缩 D.减慢细胞的运动
24.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中,“染色”的主要目的是( )
A.为了标记细胞核,便于观察 B.为了美观
C.为了杀死细胞,便于观察 D.为了看清细胞膜
25.红豆杉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它与大熊猫都具有的细胞结构是( )
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 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D.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26. (4分)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1)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
(2)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 ( )
(3)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像是“倒像” ( )
(4)在制作植物细胞玻片时要滴加生理盐水 ( )
27.(5分)七年级(1)班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观察校园的生物,其中,第一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记录。
观察记录单
日期:2024-09-04 天气:晴观察点:教学楼前草坪 报告人:第一小组全体成员观察到的生物种类及分布:
观察到的生物数量及特点: 1.沟叶结缕草,数量巨大,植株矮小,遍布草坪; 2.蒲公英37株,野生杂草,在草坪内分散生长; 3.紫薇树3株,花紫色,有淡淡的香味; 4.蚜虫大量,个体微小,集中分布在一株紫薇树的叶片下面; 5.蚂蚁79只,主要分布在长有蚜虫的那株紫薇树上,有些成行在树上爬行,有些在取食蚜虫的分泌物; 6.蜜蜂1只,间歇停落在紫薇树的花上。
(1)在生物学研究中,观察时,要有 、有计划。
(2)据图可知,在观察马尼拉草等植物时,该小组的同学借助的观察工具是 ,他们注意到了植物的数量、高度、生长环境等;同学们通过嗅的方式感知到紫薇树的花香。
(3)在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共观察到 株植物,共 只动物。(无准确数目不加入统计)
(4)在观察结束时,蜜蜂飞走了,记录单中的蜜蜂 (填“应该”或“不应该”)删除。
28.(8分)“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驻留空间站期间,将开展90余项空间科学实验,其中包括以斑马鱼(图1)和金鱼藻(图2)为研究对象的我国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为保障系统稳定运行,航天员必须给鱼喂食、供氧,为金鱼藻提供营养液、照明,并进行参数调节、鱼卵收集、废物处理等操作,从而实现系统内部物质和能量的自主平衡及稳定运行。
(1)“航天员必须给鱼喂食、供氧”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 及生物需要氧气进行 等特征。
(2)斑马鱼通过产卵的方式繁殖下一代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性。孵化出的斑马鱼与亲代的斑马鱼之间表现出很多相似的特征,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性。
(3)斑马鱼和金鱼藻的共同特征是都是由 构成的,它是斑马鱼、金鱼藻结构和
的基本单位。
29.(8分)人们观察微观世界时离不开显微镜,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学校已经将在实验室常用的光学显微镜升级更新为双目显微镜、数码液晶显微镜。
(1)图甲显微镜的各结构中能将物像放大的有[ ]和[ ]。(填序号)
(2)使用图甲显微镜观察时,先转动[②] ,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着[ ](填序号),目的是防止镜头接触装片;使用图乙显微镜观察时,先转动[①]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 (填“上升”或“下降”)。
(3)当光线比较弱时,使用图甲显微镜观察应选择遮光器上的大光圈和 (填“平面”或“凹面”)反光镜;图乙显微镜在图甲显微镜反光镜的位置换装上底光源,让使用显微镜过程中的 (“对光调光”或“调焦”)步骤更便捷。
(4)做完实验后发现目镜的镜头上有污物,此时应使用 (“纱布”或“擦镜纸”)将物镜擦干净。
30.(7分)练习使用显微镜,应注意培养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下面以单目显微镜的“调焦观察”步骤为例,做一次自我诊断。
(1)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正面 (填“朝上”或“朝下”)放在载物台上,用 压住。移动玻片标本,将标本移至 的正中心。该环节对应的是下图中的 (填序号)。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防止物镜的 与玻片接触。
(3)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另一只眼要睁开,便于画图),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直到看清物像,再略微转动 ,使物像更加清晰。
(4)在显微镜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心放置一个带有数字“6”的玻片,那实验员在通过目镜观察时看到的是一个数字 。
31.(6分)某班同学为当地科普馆制作细胞模型,以进行科普知识的宣传。同学们在生物学老师的带领下,分小组进行项目规划,并开启了项目学习的探究实践之旅。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内填图中序号)
(1)第一组同学选用洋葱鳞片叶制作临时装片,在盖盖玻片时,他们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
(2)第二组同学制作了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看到如图二所示图像,若想让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向 (选填“左下方”或“右上方”)移动装片。要想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可调节图一中的[] 。
(3)在图三所示的细胞结构模型中,细胞的控制中心是 ,控制物质进出的是 。
32.(7分)生物学活动课上,同学们开展了“制作细胞模型”的项目化学习活动,内容包括观察细胞结构、制作细胞模型和评价细胞模型作品三个环节。
(1)在制作模型前,同学们先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图1),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其中“取材”步骤中,撕取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需 而透明。
(2)为了能够观察的更清晰,再盖上盖玻片后需要在玻片上滴加一滴 。它会使 (填一细胞结构)被染成深色。
(3)图2是一个小组用彩泥制作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模型图。图2中,①代表细胞壁,具有 和保护细胞的作用;②代表 ; ④代表 。
33.(5分)雏鹰小组的同学参加了“探究动植物细胞”的综合实践活动,下图是他们绘制的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
(1)其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图 ,属于动物细胞的是图 。
(2)切洋葱时,淘淘同学闻到了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产生该气味的物质来自洋葱细胞中 内的细胞液。
(3)在光学显微镜下,植物细胞内不易看清楚的基本结构是 (填结构名称)。
(4)请帮助小明选择适合的材料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模型; (填序号)。
制作细胞模型可供选择的材料:①塑料袋——细胞膜;②绿豆——叶绿体;③方纸盒——细胞壁;④琼脂和水——细胞质;⑤鲜葡萄——细胞核;⑥装满水的透明袋——液泡。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及解析
D. 荷花绽放
解析:生命现象指生物特有的活动。荷花绽放属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体现生命现象。
D. 生石花
解析:机器人、钟乳石、珊瑚无生命特征,生石花是植物,属于生物。
A. 观察法
解析:红外相机记录自然状态下的数据,属于观察法,未人为干预。
A. 用眼睛随便看看就是观察
解析:科学观察需目的性、计划性,并非随意看。
D. 生物有遗传的特性
解析:谚语强调亲子代遗传特性,体现遗传。
C.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解析:生物摄取营养维持生命,符合题干行为。
B. 刺豚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解析:惊扰引起身体变化,属于应激性反应。
A. 动物
解析:刺豚为水生脊椎动物。
D. 流感病毒
解析:病毒无细胞结构,其他选项为细胞生物。
B. 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
解析:准焦螺旋调节镜筒升降。
D. 200倍
解析:总放大倍数=目镜×物镜=5×40=200。
A. 左下方
解析:显微镜成倒像,气泡在右上需向左下移动玻片。
C. 细准焦螺旋
解析:图1到图2为物像清晰度调整,需调细准焦螺旋。
B. 圆形的、明亮的
解析:对光后视野为圆形明亮的光斑。
D. ①和④
解析:放大倍数最大组合:目镜5×与物镜40×(200倍),细胞数最少。
C. 反光镜
解析:反光镜反光不放大,目镜、物镜、放大镜有放大作用。
(图暂缺,参考操作)
解析:大幅上升镜筒需逆时针转粗准焦螺旋。
A. 装片、目镜
解析:污物可能在装片、物镜或目镜,移动装片可判断是否在装片。
C. 0.2毫米
解析:实际长度=观察长度÷(目镜×物镜)=20÷(10×10)=0.2mm。
C. ↙
解析:显微镜成倒像,“↗”旋转180°后为“↙”。
B. 出现气泡
解析:盖玻片操作不当易产生气泡。
D. 防止细胞重叠
解析:展平薄片使细胞分散,避免重叠影响观察。
B. 避免细胞破裂
解析:生理盐水维持细胞形态,清水会导致细胞吸水涨破。
A. 为了标记细胞核,便于观察
解析:染色剂(如碘液)使细胞核显色,便于观察结构。
B.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解析:动、植物细胞共有结构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二、非选择题答案及解析
26. 判断题
(1)×(病毒无细胞结构)
(2)×(“一母生九子”体现变异)
(3)√
(4)×(植物细胞用清水,动物用生理盐水)
27. 观察记录分析
(1)目的
(2)放大镜
(3)40(37株草+3棵树);80(79蚂蚁+1蜜蜂)
(4)应该(飞走的蜜蜂不再属于当前观察对象)
28. 斑马鱼与金鱼藻研究
(1)营养;呼吸
(2)繁殖;遗传
(3)细胞;功能
29. 显微镜结构分析
(1)①(目镜);④(物镜)
(2)粗准焦螺旋;④(物镜);上升
(3)凹面;对光调光
(4)擦镜纸
30. 显微镜调焦操作
(1)朝上;压片夹;通光孔;A
(2)镜头
(3)细准焦螺旋
(4)9(图像旋转180°)
31. 细胞模型制作
(1)避免产生气泡
(2)左下方;③(细准焦螺旋)
(3)细胞核;细胞膜
32. 洋葱表皮细胞实验
(1)d→c→a→b;薄
(2)碘液;细胞核
(3)支持;细胞膜;液泡
33. 动植物细胞比较
(1)乙;甲
(2)液泡
(3)细胞膜
(4)①③④⑤⑥(需选择代表细胞壁、膜、质、核、液泡的材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