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21分)
1. 默写古诗文(10分,每空1分)
(1)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2)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4) 宠辱偕忘,把酒临风
(5)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6) 醉翁之意不在酒;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 根据拼音写词语(3分,每空1分)
(1) 恪守
(2) 旁骛
(3) 形销骨立
3. 词语选择(2分) B
4. 病句修改(2分) A
5. 补写对联(2分)
鞠躬尽瘁(或“辛勤耕耘”)除饥饿
6. 拟写劝说词(2分)
小文,和平年代更需要铭记英雄!《志愿军:存亡之战》里的英雄们用热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看这部电影能让我们记住历史、致敬英雄,还能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怀,这不是没必要,反而很有意义呀!
二、阅读(49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7. 词语辨析(3分) C
8. 翻译句子(4分,每句2分)
(1) 我撑着一艘小船,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前往湖心亭)。
(2) 喝完茶,立即划着小船进入西湖。
9. 断句(3分)
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10. 写景方法对比(4分)
【甲】文:用白描手法,以“痕、点、芥、粒”等极简的量词勾勒雪后西湖的空旷静谧,突出“素”与“静”;
【乙】文:用比喻、排比(“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生动描绘春天西湖的明艳柔美,突出“艳”与“活”。
11. 观点分析(4分)
可以成为知己(1分)。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体现出超然物外的孤独与雅趣;柳宗元笔下“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展现出坚守自我的孤高与淡泊(2分)。二者都在孤寂环境中坚守精神追求,心境相通,故能成为知己(1分)。
(二)现代文阅读(10分)
12. 材料理解(3分) C
13. 句子 placement(3分)
第⑥段(1分)。该句列举数字出版、数字影视等新型文化业态,与第⑥段“积极推进文化业态创新”“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观点一致,可作为具体例证支撑段落主旨(2分)。
14. 作品入选分析(4分)
能入选(1分)。《黑神话:悟空》用数字还原工艺、前沿科技还原西游神话,体现“在传承中创新”(对应文中“守住文化根脉,实现旧邦新命”);以东方美学视效、陕北民歌配乐打造文化特色,实现“内容与形式协同创新”;还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符合“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理念,故可入选(3分)。
(三)现代文阅读(15分)
15. 情节补全(3分)
(1) 坚持在货站干活,皮肤晒黑、手长毛刺
(2) 看到一鹤粗鲁对待母亲,劝说一鹤
(3) 发现一鹤的录取通知书,知晓真相并呼唤一鹤
16. 文本解读(5分)
(1) 期盼(1分)
(2) “藏”字既写出汗水多,掩盖了泪水,又暗含一鹤不想让他人看到自己的脆弱,体现她的坚强与对母亲的体谅(2分)
(3) 运河边的灼热阳光、闷热大雨(1分);作用:灼热阳光烘托母亲劳作的艰辛,为一鹤接替母亲干活做铺垫;大雨为邮递员送录取通知书创设情境,推动情节高潮(1分)。
17. 首段作用(3分)
环境描写:用“灼热阳光”烘托母亲劳作的辛苦,奠定故事的情感基调;
人物刻画:通过“硕大的箱子”与“瘦小的身体”的对比,突出母亲的坚韧,为下文一鹤体谅母亲、接替干活埋下伏笔;
情节铺垫: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运河边),引出母子间的互动,推动情节展开。
18. 推荐词(4分)
推荐一鹤作为“青春成长”榜样!她曾因高考失利与母亲争执,但看到母亲的辛劳后,主动接替货站重活,用双手扛起责任,是“坚韧不拔”的体现;她怀揣父亲的鹤骨笛与期望,最终考上清华,如“晴空一鹤排云上”般实现梦想。她的成长里有体谅、有坚守,是我们青春路上的好榜样!
(四)名著与批注(6分)
19. 封面设计观点(2分)
示例1:赞成棕色。《艾青诗选》中多首诗(如《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书写苦难岁月,斑驳暗沉的棕色能贴合诗中对旧中国黑暗、人民苦难的描绘,传递厚重的历史感。
示例2:赞成红色。艾青的诗虽写苦难,但始终饱含对土地、人民的热爱(如《我爱这土地》),红色象征热血与希望,能体现诗中炽热的爱国情怀与对光明的追求。
20. 批注补写(4分)
“换、锁、带”等动词细节,写出林冲离开草料场时的谨慎——检查草屋、锁好大门,既体现他细心的性格,又为后文草料场失火、他免受牵连埋下伏笔,也暗示他对现状仍有留恋,尚未彻底反抗,推动情节向“逼上梁山”发展。肇庆市端州区初中九年级2024-2025学年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学科
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主意事项:1.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
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
试卷上。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
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策,然后再写上斯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十、积累运用(21分)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中国是诗文的国度,也是酒酿的故乡。《行路难》中,面对精心陈列的饯行酒,李白却
“(1)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其内心愁苦,可见一斑:《酬乐天扬州初途席
七见赠》中,刘禹锡“(2)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听乐曲,举杯盏,表意志
不衰,与友人共勉:《水调歌头》中,苏轼在中秋夜举杯问月,“(3)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把自己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端了出来,其哲理思考,明月可鉴:《岳阳楼记》中,
迁客骚人“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4)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其喜洋洋者矣”,其愉悦
心境,隔空可感:《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与滁人“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5)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就地取材,碎在其中,乐在其中,当然,“醉”是表象,“乐”是根本,“(6)
口口口口口口口,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因山水而陶醉,借宴
饮而抒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7分)
在阅读《艾青诗选》的时光里,我们仿佛踏入了一个神圣的文学殿堂。诗人艾青用他真
挚的笔触,kèshu者对土地和人民的热爱,那一行行诗句绝非_之作,而是发自内心
的呐贼。然而,在现实中,总有人文学的神圣,将共视为谋取私利的工具。他们就像
持有赃物的盗贼,令人不齿。而真正热爱文学的人,会在品读《艾青诗选》时心无pagw心,
沉漫在那
的情感世界中,那些被岁月和苦难折磨得x1 ng xia0gǔ11的人们,在艾青
的诗里找到了慰藉和希望。让我们珍视《艾青诗选》,远离世俗与功利,在文学的海洋中坚
守那一分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1)kèshou()
(2)pang wu
(3)x1 ng xiao gǔ11()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A.温文尔雅茶毒·不可言说
B.附所风雅亵渎不可名状
C.温文尔雅亵渎不可名状
D.附本风雅茶毒不可言说
九年级语文科第1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