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三地理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我国某地多因泥沙淤积使河床抬高而形成“地上悬河”,洪灾过后积水难消,在地表形成大量沟塘。为主动适应环境,当地民居选址具有绕塘而居、梳状布局的特征。如图示意该地聚落绕塘组团与梳状分散布局模式。据据此完成1—3题。1.该地营建住宅时取塘土垫基,主要是为了①加快积水下渗 ②保持沟塘蓄水能力 ③促进水源净化 ④减轻洪涝对民居的侵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民居梳状布局的走向取决于A.盛行风向 B.民居数量 C.沟塘走向 D.光照方向3.该地最有可能位于A.黄淮海平原 B.松嫩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成都平原特内里费岛是加那利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同时也是加那利群岛中人口最多的岛屿,每年游客超过500万人。该岛屿电力系统孤立,淡水资源紧张,政府计划引入地热能设施,以保障水处理设施运行。图2示意特内里费岛区域地理概况。据此完成4—5题。4.与光伏发电相比,地热能在该区域供电中的突出优势是A.适合分散模式布局 B.初期建设成本低廉C.昼夜发电量波动大 D.受天气变化影响小5.该能源方案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影响是①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②优化土地资源利用 ③加剧地下水资源超采风险 ④增加酸雨发生频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武汉国家气象观测站和海口国家气象观测站海拔分别为23.6米和14.1米,下图为两站点观测的2018—2022年地面各月平均气压状况。据此完成6—7题。6.两站点观测的主要气象要素中,与其气压年内变化相关度最高的是A.风向 B.气温 C.湿度 D.风速7.武汉观测站各月平均气压均高于海口观测站,推测其主导因素可能是A.海拔高度 B.纬度位置 C.水域面积 D.气候特征城归就是从城里返回农村的创业人员。在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下,一些已经跳出“农门”的农民工带着新的见识、资金和梦想踏上返乡路,成为新一代的“城归族”。国务院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累计达到450万,还有约130万居住在城镇的科技人员、中高等院校毕业生等去农村创业。据此完成8—10题。8.新一代“城归族”的出现反映了A.城市产业向外转移 B.全面逆城市化现象C.第一产业成为主导 D.农村投资环境改善9.大量的“城归族”将首先改变农村人口的A.受教育水平 B.职业构成 C.性别比例 D.地区分布10.“城归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A.增大了交通运输压力 B.增大了城乡经济差距C.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D.加大了城市病的强度位于撒哈拉沙漠南缘的萨赫勒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在其非常平缓的坡面上发育着灌丛带和裸地交替、沿等高线排列的带状景观。带状景观中裸地土壤渗透率低,降水多形成面状水流,并蓄积在下坡向的灌丛带中。下图为萨赫勒地区带状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题。11.萨赫勒地区自然地带的过渡性表现为A.热带荒漠带与热带玉林带的过渡B.热带荒漠带与热带草原带的过渡C.温带荒漠带与温带草原带的过渡D.热带荒漠带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的过渡12.非常平缓的坡面,对灌丛带发育的主要作用是A.汇集径流,补充深层储水 B.保持水土,增加土壤养分C.增加下渗,改善土壤水分 D.增加光照,,促进光合作用13.带状景观中裸地难以发育植被的主要原因有①土壤渗透率低,土壤水分不足 ②土壤板结,植被根系生长不良③灌丛拦截水分,加剧裸地干旱 ④降水冲刷,有机质淋溶作用强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英国巨石阵(51°N,1°49'W)结构分为内中外三层,建造于公元前2300年左右,当时黄赤交角大致为24°2'。几千年来,当本地夏至日时,太阳从地平线上升,恰好出现在巨石阵中层甬道正中石块,阳光沿中轴线穿过巨石中间的缝隙,可直抵内层中央。2025年当地时间6月21日3:40~4:40有人对此景观进行全球直播。下图为巨石阵平面复原图(图中E代表正东方向)。据此完成14—15题。14.我国观众开始收看此景观直播的时间大致为A.20日11:47 B.20日20:13 C.21日11:47 D.21日20:1315.与古时相比,现今夏至日巨石阵中日出阳光穿过巨石时A.太阳位置偏北,与正东的夹角变大 B.太阳位置偏南,与正东的夹角变小C.太阳位置偏北,与正东的夹角变小 D.太阳位置偏南,与正东的夹角变大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科特迪瓦位于非洲西部海岸,南濒几内亚湾,是非洲第一大天然橡胶生产国。该国天然橡胶产量从2019年的81.5万吨猛增至2023年的155万吨。我国M企业在其南部沿海港口城市先后投产多座大型橡胶加工厂,实现了从原始胶乳到高附加值产品的全链条生产,中国技术正助力西非橡胶产业重塑价值链。下面为科特迪瓦位置示意图。(1)说明我国M企业在科特迪瓦南部沿海港口城市建设橡胶加工厂的主要原因。(6分)(2)推测2019—2023年期间科特迪瓦天然橡胶产量变化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6分)(3)请为科特迪瓦橡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性建议。(4分)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基瓦利纳小镇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一条狭长沙坝的南端,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该小镇以前位于海平面以上120多米,如今却仅在海平面以上1.8~3米,小镇正面临被大海吞噬的危险。美国政府曾花费巨资修建海堤保护小镇附近的沙坝,但海堤很快被海浪摧毁。如图示意沙坝和基瓦利纳小镇的地理位置。(1)对比沙坝东西两侧侵蚀作用的主要差异,并解释差异的成因。(6分)(2)沙坝面积缩少,影响小镇居民的居住安全。有人建议将居民全部搬迁到大陆,对此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4分)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海市蜃楼又称海市,多发生于大海和沙漠中,当地面强烈增热或强烈辐射冷却,使得近地面空气层的密度分布出现了异常,折射率的分布也出现了异常,从而形成海市现象。与沙漠蜃景(下蜃景,因地面强烈增热而形成,呈现倒立虚像)不同,海面上的蜃景总是正立的。蓬菜地处山东半岛北部,素以海市蜃楼著称于世,该奇观在春夏之交(5-8月)朔望后的两三天出现次数较多。下图示意蓬莱地理位置。(1)简析春夏之交蓬莱海市形成的气象条件与水文条件。(6分)(2)请在下图中绘制春夏之交蓬莱海市出现时海面气温的垂直分布示意图。(4分)(3)结合古籍资料,归纳蓬莱海市出现的征兆规律。(4分)元·于钦《齐乘》卷1:“盖海市常以春夏晴和之时,杲(gǎo)日初升,东风微作,云脚齐敷于海岛之上,海市必现。”明·泰昌(1620)《登州府志》中《人事志·艺文》中,郡人陈人第《海市说》:“海市惟蓬莱有之,生长于斯,所习见也……每将海市也,必天清海澄,东风徐来,遥见气若青螺,自大竹山嘴而起。”清·彭仲尹《海市记》上记有:“天薄云,东北微风,雾气浮于岛脚,正其时也。”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下图中的哈拉湖是青海省第二大湖泊,目前湖面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湖区人烟稀少,位于西风带,全年盛行高空西风,冬春多大风,湖北岸和东岸可见到沙堆或新月形沙丘。共有二十多条河流从四周注入哈拉湖,使之形成一个独立的内陆水系。湖中有鸥、野鸭和鱼类等。(1)简述哈拉湖流域河流水文特征。(8分)(2)判断哈拉湖主要补给水源是来自南侧河流还是北侧河流并分析原因。(5分)高三地理月考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D C A D A B B D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B C B C A C B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1)科特迪瓦南部种植有大量的橡胶树,天然橡胶原料丰富,在其南部建设橡胶加工厂,接近原料产地,降低生产成本;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地处南部沿海地区,海洋运输便利,可将工业制成品销往世界各地。(每点2分,共6分)(2)植被遭到破坏导致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土壤肥力下降;自然生态环境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农业生产增多,使农药化肥污染加剧。(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3)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深化国际合作,缓解技术、市场、资金等短缺问题,拓宽出口渠道;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劳动力素质培训等。(每点2分,答出两点给4分)17.(1)西侧海水侵蚀为主,东侧河水侵蚀为主。(2分)成因:西侧直面海洋,海面开阔,海水流动性好,受海浪和潮汐影响大;东侧离大陆近,大陆上多条河流注入,且流向与沙坝走向基本垂直,河水侵蚀作用强。(每点2分,共4分)(2)赞同。全球变暖是长期变化趋势,沙坝海拔低,随着海水侵蚀加强和海平面不断上升,海水将吞噬沙坝;沙坝沿岸建设海堤费用很高,且效果差。不赞同。离大陆较远,海水阻隔,举镇搬迁不便;搬迁费用很高,对居民心理和生活方式影响大,阻力大。(每点2分,共4分)18.(1)气象条件:春夏之交,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已弱,而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未至,风雨日少(海风较弱),海面空气层相对稳定;海水比热容大,白天增温慢;海面对太阳光反射强,上层空气温度迅速上升。(答出其中2点得4分)水文条件:每值大潮汐,海峡中涌动的海流将底层冷海水带出水面使海面温度大大低于海面空气温度,从而形成海面空气由下而上温度陡升的逆温现象。(2分)(2)(4分)(3)(雨后或雪后)天晴;微风;伴有大的潮汐,骤冷骤热的异常气温变化。(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19.(1)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冬春为枯水期,夏秋为丰水期;夏秋季径流量日变化大;结冰期长;流速快;含沙量大。(每点2分,答出四点给8分)(2)北侧河流(1分)北侧G河和其它河多发源于疏勒南山的大片冰川区,夏季冰川融水量大;夏季受西风的影响,疏勒南山西南侧为迎风坡,降水较多河流补给量大。(每点2分,共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地理试题.docx 高三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