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白杨礼赞》同步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6课《白杨礼赞》同步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16课《白杨礼赞》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毡子(zhān) 开垦(kěn) 倔强(qiáng) 无边无垠(yín)
B. 婆娑(suō) 倦怠(dài) 泛出(fá) 旁逸斜出(yì)
C. 虬枝(qiú) 主宰(zǎi) 参天(cān) 恹恹欲睡(yàn)
D. 锤炼(chuí) 秀颀(qí) 楠木(nán) 坦荡如砥(d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视野锤炼奔弛参天耸立 B. 朴质婆娑倦怠纵横绝荡
C. 开恳精华虬枝顽固倒退 D. 贱视佩服秀颀积雪初融
3.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不折不挠的不竭动力。
B. 看着母亲离开的背影,一种感情已经潜滋暗长了。
C. 办公室的小王为人诚实,待人接物坦荡如砥,深得同事们的喜欢。
D. 文章写到这个份上,遣词造句都不重要了,一切妙手偶得,无处不妥帖,无处不耐人寻味。
4.下列对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比喻)
B.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反问)
C. 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它是树中的伟丈夫!(拟人)
D. 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比喻、设问)
5.下面语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近日,广州首个智慧公园——市民公园智慧化改造悄然完工。
智慧公园首先是智慧园林。设计者因地制宜,将一套套土壤墒情监测仪恰到好处地隐匿于花木间,用来监测土壤水分、温度等墒情信息。“以前我们保护古树名木靠人工观察,有时候肉眼观察到土壤变化、温湿度变化对植物带来的不利影响时,伤害早已潜滋暗长。这套设备的设计真是妙手偶得。”公园管理人员表示。智慧园林还包括智慧循环灌溉系统,可以实现绿地智能化灌溉,花木可及时摄取到充足的水分。此外,市民公园内还增加了智能监测点15个:它有监测人流、危险行为、水池水体的功能。
作为广州首个智慧公园,它不仅彰显了广州特色园林之美,而且与科技巧妙融合,预计年内便能正常使用。届时,园中游人定是摩肩接踵,络绎不绝。身为广州人民,我们感到由衷的喜悦。这一天,也定将镌刻在广州的史册上。
A. 因地制宜 B. 潜滋暗长 C. 妙手偶得 D. 络绎不绝
6.文学常识《白杨礼赞》的作者是 ,原名 ,字 ,作家、社会活动家。他的代表作有小说《春蚕》《林家铺子》《子夜》《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等。
7.解释下列词语。
(1)妙手偶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坦荡如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潜滋暗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恹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参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婆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纵横决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秀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学校组织大家到常州“三杰”纪念馆开展“承‘三杰 志·逐青春梦”系列沉浸式体验活动,你也参与其中。【注释】“三杰”:指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这三位革命人物。
(1) 活动前,要进行方案设计,请你再另外设计一项活动,填入表格。
活动名称 具体内容
音乐微团课 学唱瞿秋白翻译或创作的革命歌曲,畅谈启迪和感悟。
红色讲座 听常老师讲“三杰”故事,在互动中感受革命情怀。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活动中,大家纷纷在馆内留言板上写下体会,请你仿照小语的话也写一句留言。
小语:先烈如明灯,引领着我们去“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
①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②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③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④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1) 第①段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这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②段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却先假说它“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②段的四个反问句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作者在第④段写“贵族化的楠木”目的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萧萧白杨
许冬林
①白杨树是我见过的生长得最专注的树了。树干挺拔向上,像毛笔的中锋,笔直指向天空。那些丫枝里,没有一个逃兵,哪怕一点异心都没有。看着那样统一步调的丫枝,在主干的统领下,奔向同一个方向,会让人心底涌起“忠诚”两字。
②和白杨相比,感觉南方的树木是娇生惯养的。南方有佳木,它们枝叶蓊郁,八方伸展,是一副柔媚多情的姿态。而白杨呢,它大约是乔木中的君子,行坐端庄,穆穆临风。
③以前读到“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我以为白杨秋风是一幅仓皇晦暗的画面。“萧萧”是白杨在风里落叶的声音——长风浩荡,秋色肃杀,和落叶一起沉寂于大地的,还有永不复返的生命。《古诗十九首》里,白杨就这么萧条冷落,似乎一直在很悲剧地落叶。
④后来做中学老师,给学生上《白杨礼赞》,依旧将信将疑,以为作者是怀着主观偏见,生生把晦暗苍凉的白杨给提亮了。直到亲眼看见,才惊觉白杨原来不那么萧索。
⑤在新疆,秋日朗照的天空下,看到水渠边的一排白杨树,我竟然也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的茅盾先生一样,惊奇地叫了一声。
⑥白杨实在英挺,是纤尘不染的那种英挺伟岸。
⑦“微风吹,吹得绿叶沙沙响,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风吹白杨,万叶翻动,萧萧有声。西北地区的树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叶子要稀一点。叶子的间隙里,风可以张开膀子穿过去。不像南方的树,叶子太密太厚,永远是荷尔蒙旺盛的青春期,风一吹,声音模糊得没有重点。
⑧我喜欢白杨,喜欢它的这种疏朗与简洁,就像难得一遇的谦谦君子,儒雅、低调,懂得节制欲望,与攘攘尘世总是保持一段距离,可又是有力量的。我站在白杨下,听风吹白杨,感觉像是站在楼兰遗址的颓墙前,虔诚地倾听古人浑厚庄严的歌谣。
⑨白杨入画。但不是中国水墨,而是西洋油画。西北无边无际的阳光下,白杨被照得通体明亮,气宇轩昂。叶子翠绿,树干纯白,色彩饱和度强。而西洋油画,用色饱满,适宜画白杨。在油画框里,白杨用枝干和茂盛的叶子,来表达阳光醇厚,表达天空高远。
⑩去交河故城时,我在吐鲁番的一条路边停下,特意下车,亲手抚摸了一棵白杨。
交河故城是唐朝安西都护府遗址,在吐鲁番。安西都护府是唐代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首任都护是乔师望,他是唐朝将领,庐陵公主的驸马。后来接任的郭孝恪击败龟兹后,把安西都护府从交河城迁到了龟兹,即今天的新疆库车县。此后,都护府在唐蕃战火中几失几守,最后府衙基本稳定在龟兹。王维有《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诗里的安西,已经是位于龟兹的安西都护府了。
在唐代,从长安望向安西都护府,那是山长水阔,黄沙漫天。那些远赴西北镇守边塞的文武官员,那些鞍马风尘夜夜望乡的中原士兵,一定在不遇故人的孤独中,用白杨的葱茏喂养着乡思和希望。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边塞诗人岑参写出了边地苦寒却也雄奇的大观。那时,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岑参第二次出塞任职。新的守边人来了,老的守边人回去,一拨拨人马轮换,用人之颠沛换国之长安。岑参来给他的前任武判官送行,“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那时,西北的白杨一定落光了叶子,在漫天风雪中伫立成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样子。
当春天来临,交河故城的城墙下桃花盛开。一千多年前的春天,白杨也在春风里萌发新叶。我想,那些一拨拨来过西北、驻守过西北、穿越过古丝绸之路的人们,是否在深深孤独中,慢慢就散发出白杨的气质?
如果有白杨,又何惧大地空旷。
(选自《散文》,有删改)
(1) 本文作者用不同参照物从不同角度描述白杨的特点,请根据文章内容补充表格。
描写角度 参照物 白杨特点
①________ 毛笔的中锋 笔直指向天空
士兵 方向统一,英挺伟岸
风度 君子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色泽 ③________ 通体明亮,色彩饱和
(2) 试从语言表达的角度为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写一段批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结合上下文,以第一人称视角补充第⑩段“我”特意下车亲手抚摸一棵白杨时的心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本文与茅盾《白杨礼赞》都采用象征手法,借白杨树而有所寄托,比较两文主旨的不同之处。联系实际,试举一例说说当今时代谁具有本文作者所赞美的白杨气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选取你熟悉的某一事物(梅、柳、小草、花等),运用象征手法写一段文字,表达自己的感情。(100字左右)
象征 象征,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是一种以物喻事的艺术表现手法。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遇见白玉兰
赵克红
①没想到,短短几天时间,白玉兰竟开得这么热烈和奔放!
②那天下午,我外出回家,途经小区花园,忽见一树晶莹洁白的玉兰花,兀自吐露着优雅的芬芳。那树玉兰花,如冰雪雕饰而成,让我沉郁一冬的心情瞬间明朗起来。
③玉兰花又名望春花。每年惊蛰,小区里、街道边、公园中,一树树玉兰花舒展花蕾,在离地面数米的高空熙熙攘攘地绽放,它花色如玉、凝脂停云,尽情拥抱着春天的阳光,将那些曾经的艰难曲折,化作欣喜和感动。
④玉兰是一种落叶乔木,也称木兰,花先放,叶后至。雨水前后,每次途经玉兰树下,我总会抬头打量一下这棵玉兰树,它昂首挺立在众多矮小的植物中,初看和其他树木没什么区别,光秃秃的枝干伸展向上。仔细观察,那微微突起的芽是花芽,跟树枝颜色非常接近,若不仔细留意是不易发现的。
⑤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玉兰树可谓一日三变、幻化惊人。先是花芽孕育成苞,片片花瓣,层层相裹,不过婴孩嫩指般大小。 忽然一天,花苞儿伸伸腰,一副刚睡醒的样子,它们缓缓睁开眼,接连伸出手臂,倏然爆棚似的炸开。 白色的花瓣铺展开来,空中萦绕着丝丝缕缕的花香。
⑥多少次,我凝视如绢似纱、如锦如缎的白玉兰,那在枝叶间若隐若现的白玉兰飘散的花香是不用你靠近去闻的。“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蓦然想起这句来,玉兰花香清淡幽远,不必刻意招揽,不会曲意逢迎,颇有君子之风,文人雅士、词人骚客莫不愿与玉兰为邻。屈原就曾以木兰明志,写下了“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
⑦白玉兰的美,美在花姿,硕大的花朵、片片花蕊直立向上,朵朵花,在料峭的春风中摇曳生姿;美在花色,如池塘的白莲,洁白而温润;美在花香,它清幽淡雅,焕发淡淡馨香,眼前鼻尖尘埃尽净。美在独特的气质,群芳谱上,没有任何一种花能像白玉兰这样既有一种冰清玉洁的高冷,又有一份绚烂喧闹的热情。而我认为,玉兰花还美在它独自绽放的孤勇,它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是强烈和震撼的,往往不经意间,给你带来一份惊喜和感动。它不同于梅花的冷艳、桃花的妖娆,更不同于牡丹的雍容华贵。它开在料峭的早春,卓尔不群,尽显风流,有着几分凛然的傲气。
⑧玉兰花的花期是短暂的。花谢了,那一片片花瓣,若春燕剪翼,从枝头从容落下,轻盈又厚重,带着一份完成人间使命的释然。我小心地绕过花瓣的空隙来到树下,生怕一不小心踩疼了它们。我知道,凋谢的花瓣,也是有灵魂有知觉的。恰在此时,一片玉兰的花瓣落在我的身边,我弯腰捡起这瓣落花,放在手心仔细端详,花瓣的茎脉间分明还有汁液在流淌,但它却主动辞别枝头,没有一丝凄戚与眷恋。我不由得对玉兰花生出几分敬意来。
(选自《散文选刊》2024年第6期,有删改)
(1) 文章写了处于不同生命阶段的玉兰花的特点:冒芽时, ;含苞时,花瓣层层相裹;盛放时, ,花色洁白温润,花香清幽淡雅;凋谢后, 。
(2) 自选角度赏析文章第⑤段画波浪线的句子。
忽然一天,花苞儿伸伸腰,一副刚睡醒的样子,它们缓缓睁开眼,接连伸出手臂,倏然爆棚似的炸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结尾写道:“我不由得对玉兰花生出几分敬意来。”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
A项,“强”应读“jiàng”;
B项,“泛”应读“fàn”;
C项,“恹”应读“yān”。
2.【答案】D
【解析】A.弛→驰
B.绝→决
C.恳→垦
3.【答案】C
【解析】“坦荡如砥”形容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本句用于形容待人接物不恰当。故选C。
4.【答案】C
【解析】C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C。
5.【答案】C
6.【答案】茅盾
沈德鸿
雁冰
7.【答案】(1)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2)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
(3)暗暗地生长。
(4)形容精神不振的样子。
(5)高耸在天空中。
(6)枝叶扶疏,形容姿态优美。
(7)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8)美而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要求学生首先要有丰富的词语知识积累,要准确熟练掌握所学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其次要在平时的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词语的运用能力和成语辨析能力。还要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把握词语的意思变化。例如“恹恹”意思是形容精神不振的样子。
8.【答案】【小题1】
光影瞬间收集“三杰”的人物图片或视频,进行整合剪辑,在班上进行放映,更好地了解“三杰”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以激发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小题2】
示例:先烈似灯塔,带领着我们矢志不渝地追寻“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之梦。
9.【答案】【小题1】
不矛盾。“极普通”是指白杨树在西北地区很常见,也极易生长;“不平凡”是因为白杨树独特的外形,特别是内在的品格和精神风貌,象征了北方农民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这句话看似矛盾,实则强调白杨树虽外表平凡,但精神伟大,突出了它的象征意义。
【小题2】
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否定白杨树的外表美“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再突出它的内在美“伟丈夫”,形成对比,强调白杨树的精神品质比外在美更重要。
【小题3】
不能颠倒。因为四个反问句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先问白杨树“难道只是树?”引发思考象征意义逐步扩大,情感逐渐激昂,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小题4】
用“贵族化”的楠木反衬白杨树的朴素、顽强,突出白杨树虽平凡却伟大的精神。强调作者坚定支持像白杨树一样的普通民众和民族精神,强化文章的战斗性和现实意义。
10.【答案】【小题1】
①气质②行坐端庄,穆穆临风③西洋油画
【小题2】
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南方佳木柔媚多情的姿态,白杨行坐端庄、穆穆临风的特点。两者对比,突出了白杨的庄重。
【小题3】
示例:我终于亲眼看到英挺伟岸的白杨了,原来自己认为白杨“萧条冷落”真的是误解,这太让人感到惊奇和喜悦了;那白杨疏朗、简洁,不禁让我想到谦谦君子,多么令人崇敬,抚摸着这白杨,也多么让人兴奋啊!
【小题4】
茅盾笔下的白杨树紧密团结,力争上游,象征着北方抗战的军民和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本文中的白杨傲岸挺拔,疏朗简洁,象征着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忠诚于事业的“君子”。
示例:袁隆平院士扎根农田,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农田与科研一线。他不为名利,不求热闹,只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坚强不屈。他种的是“稻子”,可谁又能说他的形象不像一棵参天的白杨呢?
11.【答案】示例:梅花是一种坚强不屈的花,她拥有最高尚的品质,默默无闻、自强不息、坚强刚毅,不向困难低头,不夸耀自己。白色的梅花如银雕玉琢的雪塑,在寒冷的风中是那么清新超然,令人望之肃然起敬。
12.【答案】【小题1】
花芽微微突起,颜色和树枝相近
花姿直立向上
花瓣茎脉间还有汁液流淌
【小题2】
[示例]句子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倏然爆棚似的炸开”和之前的“缓缓睁开眼”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玉兰花花苞突然迅速开放的情态,抒发了作者对玉兰花的喜爱和赞美。
【小题3】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白玉兰的喜爱与赞美。玉兰花在春寒料峭时开放,有独自绽放的孤勇,彰显了其顽强的生命力;玉兰花不仅具有花姿直立向上、花色洁白温润、花香清幽淡雅这些外在美,还有高冷又热情的内在气质;玉兰花离开枝头时不凄戚不眷恋,有淡定从容的气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