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汇贤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汇贤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安徽省蒙城县汇贤中学2025-2026学年上学期第一次学情
测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语文积累与应用(35分)
1.默写。(10分)
(1)古诗中常有思乡之情。崔颢《黄鹤楼》中,“ ? ”两句抒发了诗人漂泊异地的思乡愁绪;李白《渡荆门送别》中,“ , ”两句将水拟人化,表达出诗人离开家乡时依依惜别的情感。
(2)诗歌常用修辞手法来绘景言事、表情达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 , ”两句运用对偶手法描写花草,表现出西湖早春生机勃勃的特点;王维《使至塞上》中,“ , ”两句借用典故,虚写了战争的胜利,流露出对戍边将士的赞叹;王绩的《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 ,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12分)
“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有一次他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马,这匹马给敌军fú获了,他又去打仗夺回来,结果真的夺了回来!虽然他性格很急燥,但是他很谦虚,他参加共产党后,一直忠于党,从来没有违反过党的纪律。他总希望别人提出批评,留心听取意见,他对有钱人的仇视,在中国是到处流传的——这似乎主要要回溯到他的红色游击队刚刚开始组成的年代,当时湖南苏区还没有处在共产党的全面控制之下。在何键“农民大屠杀”时期许多农民有亲友遭到杀害,或者反动派在何键统治下夺回权力后,本人遭到地主的殴打和压迫,都抱着深仇大恨来投奔他。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回溯( ) fú( ) 获 疲( )倦
(2)(2分)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3分)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深仇大恨”相同的一项是( )
A.恢复平静 B.消灭敌人 C.团结互助 D.野生动物
(4)(4分)文中的“他”是谁?结合选文概括“他”的形象特点。
3、综合性学习(13分)
.某校八年级开展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
(1)(3分)诚信最根本在于“对己诚信”。所谓“对己诚信”,便是以自身的羞耻荣辱之心去敦促自己诚实守信。请你从“对己诚信”的角度为本次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要求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2)(7分)在“班级演讲说诚信”的环节中,李敏慧同学代表本组发表了演讲,下面是其中的一段,请你帮她修改。
诚信没有重量,却能够让人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甲】圣人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诗人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民谤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都极言诚信的重要。【乙】几千年来,“一诺千金”的佳话耳濡目染,广为流传。这样看来,【丙】诚信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经过漫长、沉重的生活之浪淘沥而出的赤纯之金。
①(2分)【甲】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便用不当,请你修改。
②(2分)【乙】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
③(3分)请你将【丙】处画线句改为反问句,使它更具有感染力。
(3)(3分)请你为下面的消息拟一个标题,要求概括主要事实,不超过20字。
2022年7月3日下午,宿州市某小区外,吴大叔像往常一样在水果摊前卖水果。当时正值下班时间,陆陆续续有几个人来买水果。一位60岁左右的女士买了两串葡萄,应收23.2元,吴大叔说零头就不要了吧。于是,那位女士用微信给大叔转钱。大叔回忆说“当时我忙着给其他顾客称水果,没看微信,半小时后,看了一眼手机,吓一大跳,2300元咋这么多钱我仔细回想了一下,肯定是那位女士转错钱了。”
于是,吴大叔赶紧收摊,到小区门卫处求助。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买葡萄的刘女士并退返了多付的钱。大叔说:“虽然耽误了半天生意,但是把钱退出去了,心也安了!”
二、阅读(55分)
(一).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1分)
风中孤独的脸庞
任德国
①今年过年,由于奶奶重病抢救,我一直在医院,大年三十晚上才带着媳妇儿子一起回老家,陪母亲吃年饭。
②今年的年夜饭,母亲安静了许多,有些孤独的样子。依稀记得,以前每到年夜饭时,母亲总是那个最忙碌、嗓门最大的人。今年爷爷去世,奶奶重病,爸爸在医院陪床,以往喧闹的家宴变得着实冷清。余光中,我看见母亲风吹日晒、渐渐失去光泽的面颊,铺天盖地流露出的是被岁月搜刮过的痕迹。
③饭后,我们草草收拾就准备入睡。母亲和父亲原本住在西边房间,母亲说为了守岁,索性住在我卧室外边的客厅里。也许是外边的鞭炮声太吵,也许是刚换了地方的原因,我躺在床上,眼珠子好像上了润滑油、就是睡不着。我干脆把卧室门打开和母亲有一句没一句地聊起来。母亲东家长、李家短地聊了一阵,一会打着呼噜睡着了。我盯着窗户透过烟花投射到白墙上的影子,也浅浅地入睡了。恍惚中,我看见刚刚与妻子分床睡的儿子,睡觉一惊一乍,一会要喝水,一会要尿尿。一旦儿子发出轻徐的声音,年轻的母亲就会快速地踮着脚走过来。整整一晚,年轻的母亲一会到儿子身边,一会回到自己床上。
⑤年初四是返程的日子,父亲依然还在医院未归。早起,当我打开卧室门,桌子上已经摆着等待检阅的饺子。“这一壶纯净水是用来喝的,那一壶是自来水是用来洗脸。”母亲是怕我用了不干净的水。
⑥母亲催促我先把车旁边的苹果、粉皮、核桃、红枣、栗子、石榴、猪肉、花生油……放到车上。看着整整齐齐包扎的行李,看着整整齐齐排列的饺子,我内心久久不能平息。我和妻儿吃完饭,看着她忙前忙后,不知疲倦的样了,我恨不得马上就走,让她休息一会。
⑦我快速地发动车,沿着门前的小路急速离开。后视镜里,看到风中母亲那张孤独的脸庞,她边看着车子边挥舞着手。车子越走越远,越走越快,后视镜上母亲的身影慢慢凝成了一个黑点,最终消失。
⑧经过了八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回到了自己现在与妻儿一起生活的城市。我立刻拨通了远方的电话,电话刚响一声,母亲已经接了电话。我说了几句,借故赶快把电话挂了。此时,我真的不想让母亲看出我在想她。
⑨一夜的梦,一张风中孤独的面颊——那是我的母亲。都说世界是守恒的,但是也不见得。父母之于子女的爱,是子女永远还不完的。只要父母尚在人间,不管他们是步履蹒跚的老者,还是有心无力的守望者,对子女都是一万个牵挂、一万个叮嘱,而孩子之于父母,何时能做到万分之一呢?
(作者系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文章有删改)
4、(3分)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提到今年的年夜饭母亲安静了许多,仅仅是因为今年在家过节的人太少了,没人说话。
B.除夕晚上,我躺在床上“眼珠子好像上了润滑油,就是睡不着”,跟周围环境有一定关系。
C.文章第④段通过对比手法,将年轻时的母亲和现在的母亲进行比较,母亲的衰老更加明显。
D.文章末尾“何时能做到万分之一呢?”利用问句加强语气,强烈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愧疚。
5、(8分)请根据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A句:早起,当我打开卧室门,桌子上已经摆着等待检阅的饺子。(从修辞角度赏析)
B句:车子越走越远,越走越快,后视镜上母亲的身影慢慢凝成了一个黑点,最终消失。(赏析加点词语)
6、(4分)请以第一人称补写文章第⑥段“我内心久久不能平息”时的人物内心活动。
7、(6分)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
(二)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雅言
①日前,记者去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采访。走进学校与学生攀谈几句便发现,他们思维清晰、谈吐流畅。仔细了解后得知,在锡山高中,每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要拥有600万字的阅读量。为此,学校作出不少努力∶与新华书店联合打造“匡园书屋”,并保持书籍的动态更新;给每间教室配备"教室书房",每个书房放置 500本左右的图书。
②阅读对于少年儿童成长至关重要。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翻开书籍、和伟大的经典对话、如同打开一个辽阔的精神世界。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培养阅读的兴趣、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对其心灵滋养、审美塑造、知识储备等,均大有裨益。
③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有书读”是基本要求。目前,在一些中西部地区,很多儿童拥有的课外读物数量还很少。如何为这些孩子提供更多的优质图书,保障他们阅读的权利,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任务。
④在“有书读”的基础上,“读好书”对阅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互联网、社交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书籍本身并不缺乏,但大多数孩子依然面临着"该读什么书""怎样去读书”的困惑。当“浅阅读”“碎阅读”充斥于眼前,如果不增强甄别能力、思考能力,就很容易在无边的信息海洋中迷失方向,把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⑤“有书读”“读好书”的目的是要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阅读是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重要内容,为少年儿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孩子爱上读书、读有所得、读有所乐,需要社会各方协同努力。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以在某个固定时间段,放下手中的工作,开展亲子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教师应不断提升阅读鉴赏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开发出适合孩子符点的阅读指导课程;此外,图书馆、书店、书展等公共阅读空间,也应强化配备和管理,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选自2022.4.24《人民日报》)
材料二
“世界读书日·成长与担当”网络主题直播助力青少年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王璐璐
①为促进广大青少年养成良好阅读习惯,通过快乐阅读博览群书、积累学识、增长才干、涵养道德、坚定理想,根据“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部署安排,4月23日,在团中央宣传部、全国少工委办公室的指导下,中国青年出版总社联合国家图书馆等部门联合举办“世界读书日·成长与担当”网络主题直播活动。
②直播活动邀请了20多年前习近平同志谆谆教诲的大学生代表,文学界著名作家、知名评论家、诗人,以及航天科技、建筑行业科普专家和基础教育工作者共同畅谈阅读的传承、阅读的价值和阅读的未来。“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原著由厚读薄、由薄读厚”带着这个问题,广大青少年网民进入直播间,倾听嘉宾的精彩分享。
③曾经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点的厦门大学校友张宏棵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导大学生读书的温暖故事;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闫远凤、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郭继承与青少年朋友交流了阅读经典原著、弘扬中华文明的学习方法;著名作家梁晓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庆祥、“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总冠军彭敏、青年作家侯磊为青少年阐述了优秀文学作品的国家价值和人性光辉;火箭设计师钱航、《中国速度》作者严雨,北京市西城区育民小学校长、少工委主任王丽环畅谈了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为孩子建立书香环境,塑造中国人自信自强品格的责任担当。
④从选书到读书,从阅读到写作,从个体到社会,从品书到荐书,直播活动不仅有力引导了广大青少年认知阅读的意义、找到阅读的乐趣、掌握科学的方法,还为他们推荐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等一批优秀的出版物,送出了一批优秀图书、文创和阅读器。不到两个小时的直播,近300万人次青少年收看互动。很多网友表示,将在阅读中汲取知识与力量,书写更出色、更全面的人生,为实现中国梦贡献一份青春的力重。
材料三∶
8.(3分)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方法的学习、阅读方法的养成,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大有好处。
B.本次网络主题直播活动对于青少年阅读的认知、方法、实物等方面都提供了较大帮助。
C.为那些缺书、少书地区的孩子们提供优质的图书,一定程度上也是在推进教育公平。
D.在如今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学生并不缺乏书籍,可以任意选择喜欢的内容进行阅读,从而提高阅读质量。
9(6分).班里召开“中学生闯读”的主题研讨会,为此同学们收集到了材料三的两个图表,请简要概括你从中得出的正面结论(写出三条即可)
10、(5分).联系自己的阅读经历,结合教材中的某一部名著的阅读体验,谈你对材料一中“翻开书籍,和伟大的经典对话,如同打开一个辽阔的精神世界”这句话的理解。
11.(4分)请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就如何用阅读照亮孩子成长之路这一话题,向学校和家庭各提出两条具体可行的建议。
(三)、文言文阅读(16分)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五月十四夜,湖风酣畅,月明如洗,繁星尽敛,天水一碧。偕内人系舟于寓楼下,剥菱煮芡,小饮达曙①。人声既绝,楼台灯火,周视悄然惟四山苍翠时时滴入杯底,千百年西湖,今夕始独为吾有,徘徊顾恋,不谓人世也。子瞻有云:“何地无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予则谓何地无闲人,无事寻事如吾两人者,未易多得尔。
(节选自徐筑②《词苑丛谈》)
【注释】①曙:天刚亮。②徐筑 (qiú):江苏吴江松陵镇人,清文学家、藏书家。康熙十八年(1679)举于鸿博,后因不附和权贵,康熙二十五年归里,喜与名流雅士相题咏。康熙帝南巡时,两次赐给御书,并诏以原官起用,以婉辞称谢不就。
12.(4分)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月色入户 户: ②念无与为乐者 念:
③人生既绝 绝: ④今夕始独为吾有 独:
13.(2分)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2处)。
周视悄然惟四山苍翠时时滴入杯底。
14.(6分)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月明如洗,繁星尽敛,天水一碧。
15.(4分)两篇文章的作者都认为自己是“闲人”,请你说说两文“闲人”所蕴含的情感有何异同。
三、写作(55+5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因为心中有光,植树的牧羊人将荒漠变成绿洲;因为心中有光;因为心中有光,中国人民志愿军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你我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束光
少年强,则国强。请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和感想,谈谈你心里的那束光,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3)不少于60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应用(35分)
1.(1)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2)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2.(1)sù 俘 pí
(2)急燥 急躁
(3)C
(4)贺龙。形象特点:①身体强壮,年过半百仍健康且不知疲倦,长征中背着受伤部下行军;②生活简朴,不计较个人财物,唯独喜欢马;③性格急躁但谦虚,忠于党,遵守党的纪律,乐于接受批评和听取意见;④对有钱人仇视,受到遭受地主压迫和亲友被害的农民的投奔。
3.(1)示例一:对己诚信守本心,待人真诚显品格 示例二:自省守信立己身,笃行真诚赢人心
(2)①将感叹号移到引号内,改为:圣人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②将“耳濡目染”改为“脍炙人口”,改为:几千年来,“一诺千金”的佳话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③诚信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难道不是经过漫长、沉重的生活之浪淘沥而出的赤纯之金吗?
(3)吴大叔发现顾客多转钱,收摊寻失主退款
二、阅读(55分)
(一)
4.A
5.A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饺子比作等待检阅的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包的饺子摆放得整齐有序,体现出母亲做事认真细致以及对“我”和妻儿的用心与关爱。
B句:“凝成”“消失”两个动词,准确地写出了随着车子远去,母亲的身影在后视镜中逐渐变小直至不见的过程,表现出“我”对母亲的不舍以及对母亲孤独身影的心疼。
6.示例:妈啊,您总是这样,不管什么时候都把我们照顾得无微不至。一大早起来就为我们准备好饺子,还把行李收拾得整整齐齐,连水都分好用途。您这一辈子都在为我们操劳,我却不能多陪您一会儿,心里真是又感激又愧疚。
7.①关爱家人:为“我”和妻儿准备饺子,分好饮用水,整理好行李,体现出对家人生活的细心照料;“我”返程时在风中挥手送别,表现出对家人的牵挂。②勤劳能干:年夜饭时曾是最忙碌的人,早起为家人准备食物、收拾行李,忙前忙后不知疲倦。③坚强隐忍:爷爷去世、奶奶重病,家庭遭遇变故,仍默默操持家务,照顾家人,独自承受孤独。
(二)
8.D
9.①中小学生阅读的主要动力是阅读能开拓视野、拓展知识面(占比89.50%)和阅读本身有趣(占比83.70%),说明多数学生阅读目的积极。②超过半数(50.95%)的中小学生学校和家里有很多书可阅读,阅读资源相对充足。③部分中小学生与家长有共同阅读的经历,其中每月1-2次共同阅读的占比最高(32.30%),每周也有一定比例的家庭进行共同阅读。
10.示例:阅读《朝花夕拾》,就像与鲁迅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打开了一个辽阔的精神世界。在书中,我看到了鲁迅童年时在百草园的快乐时光,听美女蛇的故事、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感受到他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也看到了他在三味书屋求学的经历,体会到他对封建教育制度的反思。通过阅读,我不仅了解了清末民初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更感受到鲁迅对人性、社会的深刻思考,学会以更敏锐的视角观察生活,理解不同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这便是经典书籍为我打开的辽阔天地。
11.学校:①打造特色阅读空间,如在教室、走廊设置图书角,定期更新书籍,满足学生不同阅读需求;②开设阅读指导课程,由教师传授阅读方法,组织读书分享会、经典诵读等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
家庭:①固定亲子阅读时间,如每天晚上半小时,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交流阅读心得;②为孩子打造家庭阅读角,购置适合孩子年龄和兴趣的书籍,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三)
12.①门 ②考虑,想到 ③消失 ④独自,唯独
13.周视悄然/惟四山苍翠/时时滴入杯底
14.①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水中仿佛有藻、荇交错纵横,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②月光皎洁如同刚洗过一般,天上的繁星全都收敛了光芒,天空和湖水呈现出一片碧绿。
15.相同点:两文作者都借“闲人”表达了对当下闲适生活的享受,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不同点:苏轼笔下的“闲人”,还蕴含着被贬谪后的悲凉、落寞,以及在逆境中自我排遣、豁达乐观的心境;徐筑笔下的“闲人”,更多的是一种远离官场纷扰、享受独得西湖美景的悠然自得,以及对这种“无事寻事”的闲情逸致的自得与满足。
三、写作(55+5分)
16.(略,根据学生作文实际情况,结合立意、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综合评分,符合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即可酌情给分)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