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第二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份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第二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份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东明县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你选择的选项代号ABCD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生物都具有一定的特征,下列选项中,全是生物的一组是( )
A.太阳、病毒、山羊 B.蝗虫、蛇、钟乳石
C.病毒、银耳、蘑菇 D.兔子、银杏、机器人
2.碧桃是桃的变种,高可达8米,开的花有白色,粉红色,红色和红白相间等。这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 B.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C.生物体有变异的特性 D.生物体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3.在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中,奥地利动物学家弗里施怀疑“蜜蜂是色盲”这一说法,他认为蜜蜂能分辨花卉的不同颜色,这一步骤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 )
A.发现问 B.作出假设 C.制订计划 D.表达交流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下列实验操作中,选择器材合理的是( )
A.加热试管内的水——酒精灯 B.观察金鱼的外部形态———显微镜
C.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放大镜 D.量取5毫升蒸馏水——试管
5.我们可以运用推理来探究一个现象或问题,理性地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推理主要有归纳和演绎两种形式,以下推理属于归纳推理的是( )
A.我们看到的鸟都有翅膀,可以推断绝大多数鸟都有翅膀
B.哺乳动物生殖方式是胎生,熊猫是哺乳动物,因此其生殖方式为胎生
C.坚持锻炼,人的体能会有所提高,小明每天都锻炼,他的体能应该有所提高
D.所有哺乳动物都有脊柱,狗是哺乳动物,所以狗有脊柱
6.某同学为了研究“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
项目 组别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
A组 河水 500mL 30个 28只
B组 蒸馏水 500mL 30个 9只
你认为该实验设计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
A.两组的水质应相同 B.两组的水量应不同
C.两组的水温应相同 D.两组的蛙卵数应不同
7.显微镜是人类探索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小强将写有字母“p”的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是( )
A. p B. d C. b D. q
8.用显微镜观察,有两种组合,甲:10×的目镜和16×的物镜,乙:5×的目镜和40×的物镜,两者相比,乙组合看到的视野中( )
A.细胞大、细胞数目多 B.细胞大、细胞数目少
C.细胞小、细胞数目多 D.细胞小、细胞数目少
9.1864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设计了“鹅颈瓶”实验,让人们对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细菌有了新的认识。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煮沸肉汤的目的是杀灭其中的细菌 B.弯曲的瓶颈能阻止外界细菌进入
C.实验证实了细菌是自然发生的 D.实验结论是肉汤中的细菌来自空气
10.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血细胞涂片,发现视野中的血细胞较模糊,则他应该调节显微镜的哪一结构( )
A.目镜 B.物镜 C.粗准焦螺旋 D.细准焦螺旋
11.如图是观察菠菜叶表皮时的两个视野,若要把视野甲变为乙,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向上移动装片;②向下移动装片;③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④转动转换器,换成低倍镜;⑤转动粗准焦螺旋:⑥转动细准焦螺旋
A.①④⑥ B.①③⑥ C.②③⑥ D.②③⑤
12.小明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他想让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最多,应该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13.图甲为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过程,图乙为显微镜的物镜,图丙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草履虫物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①②滴加的液体分别是清水和生理盐水
B.观察时,由图乙物镜a换成b后,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多
C.图丙中的棉花纤维能限制草履虫的运动,便于观察
D.草履虫为多细胞生物
14.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能维持细胞正常形态的操作是( )。
A.滴生理盐水 B.刮口腔内壁 C.盖盖玻片 D.滴加碘液
15.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如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步骤,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②→③→④→①→⑤ B.④→③→②→①→⑤
C.③→④→②→①→⑤ D.③→②→①→④→⑤
16.小刚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过程中,其视野如图所示。请你帮他调整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正确的方法应该是( )
A.把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B.把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C.把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D.把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17.正确的盖盖玻片操作对成功制作临时玻片来说至关重要。如图所示各项盖盖玻片的操作,正确的是( )
18.小岗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了如下图像,他依次给出形成原因。其中解释有误的是( ):
图像
原因 , A.盖盖玻片操作不当 B.标本未展开 C.目镜上有污点 D.标本薄厚不均
A. A B. B C. C D. D
19.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刮取细胞前,先在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 B.将细胞a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C.若视野较暗,可转动细准焦螺旋提高亮度 D.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边界是细胞壁
20.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
A.碘液、生理盐水、自来水 B.碘液、生理盐水、温开水
C.碘液、自来水、生理盐水 D.温开水、生理盐水、碘液
二、非选择题: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共30分)
21.(5分)日常生活中,我们买水果时会仔细挑选果皮完好无损的。那么,水果的果皮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针对这一疑问,某同学选用梨子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水果果皮的作用。
(1)提出问题:果皮具有保护作用吗 作出假设: 。
制定方案:选大小、品种和新鲜程度相同,且果皮完好无损的2个梨子,分别标出A和B;再用小刀将B梨子果皮戳破;将2个梨子都放在25℃的相同环境中一段时间。实验方案:按制订的方案进行操作并每天观察两次记录实验结果。
(2)预期结果: 梨子先腐烂,腐烂的原因是有大量的 在梨子内生长和繁殖。
(3)实验中的变量是: 。
(4)该同学的“实验方案”有缺陷吗 原因是 。
22.(10分)请根据显微镜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备注:[ ]里填序号。
(1)显微镜观察时,用于观察的材料标本必须是 的;图一中②和③的放大倍数是 倍
(2)对光时,应先转动|| ,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选择 (填“大光圈”或“小光圈”)对准通光孔;最后转动[] ,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则对光完成。
(3)观察时,先转动[ ] ,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着 ,这样做的目的是 。
(4)阴雨天时,我们应选用 (填“平面”或“凹面”)镜和 (填“大”或“小”)光圈。
23.(5分)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如图分别为镜头、显微镜以及先后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不同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使显微镜的视野最亮,看到的细胞最多,则选择的图一中的镜头组合为 (填字母)。
(2)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应依次调节图二显微镜的结构为 (填数字)。
(3)使用显微镜观察的过程中,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图二中的[ ] 。若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较暗,可以调节图二中[6] 上的光圈。
(4)观察时该同学发现视野的左下角有一个污点,先移动玻片再更换物镜,污点都没有移动,由此推测污点所在的部位可能在 上。
24.(5分)学完显微镜后,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各一张,并用图乙所示显微镜对它们进行观察辨别,观察到的视野如图丙。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使用显微镜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下列字母)。
A 对光 B取镜和安放 C 观察 D 放置玻片标本 E整理实验台
(2)甲图中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⑤滴加的液体是 。
(3)临时装片制作好后,应先置于 (填“高”或“低”)倍镜下进行观察。
(4)在观察临时装片的过程中,当视野中的物像不够清晰时,需调节图乙中的|| 才能看到清晰的物像。
(5)在观察时有位同学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如图丙),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时均未发现污点移动,说明污点可能在 这一结构上。
25.(5分)为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纸盒将其底部均匀划分为两部分(如图),一侧铺一层湿土,另一侧铺一层干土,其他条件都相同。在两种土交界处放置6条大小相同的蚯蚓,静置一段时间后,每隔2分钟统计两侧蚯蚓数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变量为土壤的 .
(2)设计湿土和干土两种环境是为了形成 实验;其他条件都相同,目的是 .
(3)实验材料选用6条蚯蚓,而不是1条,这样做的意义是 。
(4)实验结束后,应如何处理蚯蚓 。
答案
一、选择题
1. C
解析:病毒属于生物(可自我复制),银耳(真菌)和蘑菇(真菌)均具备生物
特征。A 选项中的太阳是非生物,B 中的钟乳石是非生物,D 中的机器人不具备生 物特性。
2. C
解析:花色差异体现生物体的变异特性,属于遗传多样性表现。其他选项未直接
关联颜色变化。
3. B
解析:提出疑问并形成可验证的猜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作出假设”环节。
4. A
解析:酒精灯用于加热试管;显微镜用于微观观察(如细胞),放大镜适合宏观
形态观察,试管无法精准量取液体。
5. A
解析:归纳推理基于多个实例得出一般性结论,A 从个别鸟推断绝大多数鸟的特 征,属归纳。B、D 为演绎推理(从一般到个别),C 为应用性推断。
6. C
解析:实验中水质是自变量,但水温未保持一致,导致变量不唯一,需调整控制
温度相同。
7. B
解析:显微镜成像为倒置的镜像,“p”旋转 180°后为“d”。
8. B
解析:乙组合放大倍数为 200 倍(5×40),高于甲(160 倍),放大后视野中细胞 大但数目少。
9. C
解析:巴斯德实验证实细菌无法自然发生,只能来自已有细菌,C 选项结论错误。
10. D
解析:细准焦螺旋用于微调清晰度,粗准焦螺旋用于大幅调整。
11. C
解析:甲图视野偏右下,需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后换高倍镜并微调(步骤②→③→⑥)。
12. B
解析:低倍物镜(③)与低倍目镜(①)组合放大倍数最小,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
13. C
解析:草履虫为单细胞生物,棉花纤维限制其运动便于观察。物镜 a 换为 b 后放大 倍数增加,细胞数目减少。
14. A
解析:生理盐水(浓度 0.9%)维持细胞正常形态,避免渗透吸水或失水。
15. B
解析:正确顺序为滴清水→撕取表皮→展平→盖片→染色。
16. B
解析:显微镜成倒像,物像位于右下方时,装片需同方向移动(右下方)。
17. B
解析:盖玻片需以 45°角缓慢放下,避免产生气泡(选项 B 操作正确)。
18. C
解析:目镜污点不随装片移动而改变位置,而题中污点未移动应为目镜问题(选
项 C 错误解释)。
19. B
解析:细胞 a 位于右上方,移动装片向左下方可将其移至视野中央。细胞边界为细 胞膜,非细胞壁(动物细胞无壁)。
20. D
解析:漱口用温开水清除食物残渣,生理盐水维持细胞形态,碘液染色观察细胞
结构。
二、非选择题
21. 答案:
(1) 果皮能保护内部组织,延长保存时间 (2) B 梨子;微生物
(3) 果皮是否完整(自变量)
(4) 缺乏重复实验,样本量不足,偶然性较高
22. 答案:
(1) 薄而透明;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乘积
(2) 转换器;大光圈;反光镜
(3) 粗准焦螺旋;物镜;避免压碎玻片
(4) 凹面;大
23. 答案:
(1) b、d(低倍目镜+低倍物镜)
(2) 转换器→遮光器→反光镜
(3) 物镜;调节光圈增大进光量
(4) 目镜
24. 答案:
(1) B→A→D→C→E (2) 清水 (3) 低
(4) 细准焦螺旋 (5) 物镜
25. 答案:
(1) 湿度
(2) 对照;排除无关变量干扰
(3) 减少偶然误差,提高结果可靠性
(4) 放归自然或适宜土壤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