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图形的轴对称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5.1 图形的轴对称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4)

资源简介

15.1 图形的轴对称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2025 深圳开学)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2024秋 东阿县期末)桌面上有A,B两个球,若要将B球射向桌面任意一边,使一次反弹后击中A球,则如图所示4个点中,可以瞄准的点是(  )
A.D B.E C.F D.G
3.(2024秋 霸州市期末)如图,点D是△ABC内部一点,点E,F,G分别是点D关于AB,BC,CA的对称点,则∠E+∠F+∠G=(  )
A.270° B.360° C.420° D.540°
4.(2025 深圳模拟)如图,△ABC与△A′B′C′关于直线MN对称,P为MN上任一点(A、P、A′不共线),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AA′P是等腰三角形
B.MN垂直平分AA′、CC′
C.△ABC与△A′B′C′面积相等
D.直线AB,A′B′的交点不一定在直线MN上
5.(2025 固始县开学)小李将一张圆形纸对折再对折,然后在中间抠掉一个“2”字形(如图),再将它展开,展开后的圆形是图(  )
A. B. C. D.
6.(2025春 南阳期末)如图,下面是三位同学的折纸示意图,点B与点B′是对应点,则AD依次是△ABC的(  )
A.中线、角平分线、高 B.高、角平分线、中线
C.高、中线、角平分线 D.角平分线、中线、高
7.(2025春 大竹县期末)如图,AD所在直线是△ABC的对称轴,点E,F是AD上的两点,若BD=3,AD=5,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15 B.7.5 C.6 D.4.5
8.(2025春 于洪区期末)如图,AD与BC交于点O,△ABO和△CDO关于直线PQ对称,点A,B的对应点分别是点C,D.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  )
A.AC⊥PQ B.AC∥BD C.CO=CD D.△ABO≌△CDO
二.填空题(共5小题)
9.(2025春 渠县校级期末)如图,在面积为48的等腰△ABC中,AB=AC=10,BC=12,P是BC边上的动点,点P关于直线AB、AC的对称点外别为M、N,则线段MN的最大值为     .
10.(2025春 慈利县期末)如图,已知点M是∠ABC内一点,分别作出点M关于直线AB、BC的对称点M1、M2,连接M1M2分别交AB于点D,交BC于点E,若M1M2=10cm,则△MDE的周长为    cm.
11.(2025春 梁溪区期末)已知,在△ABC中,∠ABC=105°,D、E为AC边上的两个动点,点A关于直线BD的对称点为点A′、点C关于直线BE的对称点为点C′,若射线BA′和BC′恰好将∠DBE三等分,则∠DBE=     °.
12.(2025春 宝丰县期末)如图,点C、D在线段AB的同侧,CA=4,AB=12,BD=9,M是AB的中点,∠CMD=120°,则CD长的最大值是     .
13.(2025春 皇姑区期末)折纸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这项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在几何中可以得到新的解读.如图,将△ABC纸片沿DE折叠,使点A落在点A'处,DA交AB于点F,若A′D∥BC,且∠B﹣∠A=20°,则∠AED的度数为     .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4.(2024秋 兰山区期末)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点B关于AC的对称点为点F,连接AF,CF,点D在BC上,点E在CF上,BD=CE,证明:AD=AE.
15.(2025春 山亭区月考)如图,在折纸活动中,小李制作了一张△ABC的纸片,点D,E分别在边AB,AC上,将△ABC沿着DE折叠压平,A与A′重合.
(1)若∠B=50°,∠C=60°,求∠A的度数;
(2)若∠1+∠2=130°,求∠A的度数;
(3)猜想:∠1+∠2与∠A的关系,请直接写出其关系式.
15.1 图形的轴对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2025 深圳开学)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考点】轴对称图形.
【专题】平移、旋转与对称;几何直观.
【答案】B
【分析】根据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解:A、C、D选项中的图形都不能找到这样的一条直线,使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所以不是轴对称图形;
B选项中的图形能找到这样的一条直线,使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所以是轴对称图形;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2024秋 东阿县期末)桌面上有A,B两个球,若要将B球射向桌面任意一边,使一次反弹后击中A球,则如图所示4个点中,可以瞄准的点是(  )
A.D B.E C.F D.G
【考点】轴对称的性质.
【专题】平移、旋转与对称;几何直观.
【答案】A
【分析】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结合网格特点即可求解.
【解答】解:根据题中所给的信息进行判断可得:将B球射向桌面的点D,可使一次反弹后击中A球,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解题关键是根据轴对称性质找到使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相等的点.
3.(2024秋 霸州市期末)如图,点D是△ABC内部一点,点E,F,G分别是点D关于AB,BC,CA的对称点,则∠E+∠F+∠G=(  )
A.270° B.360° C.420° D.540°
【考点】轴对称的性质.
【专题】三角形;图形的全等;平移、旋转与对称;推理能力.
【答案】B
【分析】连接DA,DB,DC,由对称性可得AD=AE=AG,BD=BE=BF,DC=CG=CF,利用SSS可证明△AEB≌△ADB,△AGC≌△ADC,△BFC≌△BDC,可得∠E=∠ADB,∠G=∠ADC,∠F=∠BDC,即可求解.
【解答】解:连接DA,DB,DC,
∵点E,F,G分别是点D关于AB,BC,CA的对称点,
∴AD=AE=AG,BD=BE=BF,DC=CG=CF,
在△AEB与△ADB中,,
∴△AEB≌△ADB(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E=∠AD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同理得:△AGC≌△ADC(SSS),△BFC≌△BDC(SSS),
∴∠G=∠ADC,∠F=∠BDC;
∴∠E+∠F+∠G=∠ADB+∠ADC+∠BDC=360°(等量代换),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2025 深圳模拟)如图,△ABC与△A′B′C′关于直线MN对称,P为MN上任一点(A、P、A′不共线),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AA′P是等腰三角形
B.MN垂直平分AA′、CC′
C.△ABC与△A′B′C′面积相等
D.直线AB,A′B′的交点不一定在直线MN上
【考点】轴对称的性质.
【专题】平移、旋转与对称.
【答案】D
【分析】据对称轴的定义,△ABC与△A′B′C′关于直线MN对称,P为MN上任意一点,可以判断出图中各点或线段之间的关系.
【解答】解:∵△ABC与△A′B′C′关于直线MN对称,P为MN上任意一点,
∴△AA′P是等腰三角形,MN垂直平分AA′,CC′,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故A、B、C选项正确,
直线AB,A′B′关于直线MN对称,因此交点一定在MN上,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与运用,解题时注意: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轴上的任何一点到两个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对应的角、线段都相等.
5.(2025 固始县开学)小李将一张圆形纸对折再对折,然后在中间抠掉一个“2”字形(如图),再将它展开,展开后的圆形是图(  )
A. B. C. D.
【考点】轴对称的性质.
【专题】平移、旋转与对称.
【答案】C
【分析】由轴对称的性质即可判断.
【解答】解:由轴对称的性质可得:展开后的圆形是选项C中的图形.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关键是明白数字左右对称,上下对称.
6.(2025春 南阳期末)如图,下面是三位同学的折纸示意图,点B与点B′是对应点,则AD依次是△ABC的(  )
A.中线、角平分线、高 B.高、角平分线、中线
C.高、中线、角平分线 D.角平分线、中线、高
【考点】轴对称的性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专题】平移、旋转与对称;几何直观.
【答案】B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中线的定义判断即可.
【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AD依次是△ABC的高、角平分线、中线.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解题的关键是读懂图象信息.
7.(2025春 大竹县期末)如图,AD所在直线是△ABC的对称轴,点E,F是AD上的两点,若BD=3,AD=5,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15 B.7.5 C.6 D.4.5
【考点】轴对称的性质.
【专题】平移、旋转与对称;推理能力.
【答案】B
【分析】根据△CEF和△BEF关于直线AD对称,得出S△BEF=S△CEF,根据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S△ABC求出即可.
【解答】解:∵△ABC关于直线AD对称,
∴B、C关于直线AD对称,
∴△CEF和△BEF关于直线AD对称,
∴S△BEF=S△CEF,
∵△ABC的面积是:BC×AD6×5=15,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S△ABC=7.5.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是轴对称图形,且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全面积的一半,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求解.其中看出三角形BEF与三角形CEF关于AD对称,面积相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8.(2025春 于洪区期末)如图,AD与BC交于点O,△ABO和△CDO关于直线PQ对称,点A,B的对应点分别是点C,D.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  )
A.AC⊥PQ B.AC∥BD C.CO=CD D.△ABO≌△CDO
【考点】轴对称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专题】三角形;图形的全等;平移、旋转与对称;推理能力.
【答案】C
【分析】根据△ABO和△CDO关于直线PQ对称得出△ABO≌△CDO,PQ⊥AC,PQ⊥BD,然后逐项判断即可.
【解答】解:如图,连接AC、BD,
∵△ABO和△CDO关于直线PQ对称,
∴△ABO≌△CDO,AC⊥PQ,PQ⊥BD,
∴AC∥BD,
故A、B、D选项正确,
CO不一定等于CD,故C选项不一定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垂直,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轴上的任何一点到两个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对应的角、线段都相等.
二.填空题(共5小题)
9.(2025春 渠县校级期末)如图,在面积为48的等腰△ABC中,AB=AC=10,BC=12,P是BC边上的动点,点P关于直线AB、AC的对称点外别为M、N,则线段MN的最大值为    .
【考点】轴对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专题】平移、旋转与对称;推理能力.
【答案】.
【分析】连接AM、AN、AP,过点A作AD⊥MN于点D,由对称性可知AM=AP=AN、△MAN为顶角为定值的等腰三角形,当AM的值最大时,MN的值最大,观察图象可知,当点P与B或C重合时,AM的值最大,MN的值最大.
【解答】解:如图1中,连接AM、AN、AP.
∵点P关于直线AB,AC的对称点分别为M,N,
∴AM=AP=AN,∠MAB=∠PAB,∠NAC=∠PAC,
∴△MAN为顶角为定值的等腰三角形,
∴当AM的值最大时,MN的值最大,
即点P与B或C重合时,AP=AM的值最大,如图2中(当点P与B重合),
设MN交AC于点T.
∵M,N关于AC对称,
∴MT=TN,
∵S△ABC AC MT=48,AC=10,
∴MT,
∴MN,
∴MN的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找出MN最长时点P的位置.
10.(2025春 慈利县期末)如图,已知点M是∠ABC内一点,分别作出点M关于直线AB、BC的对称点M1、M2,连接M1M2分别交AB于点D,交BC于点E,若M1M2=10cm,则△MDE的周长为 10  cm.
【考点】轴对称的性质.
【专题】平移、旋转与对称.
【答案】10.
【分析】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垂直,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轴上的任何一点到两个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对应的角、线段都相等.根据对称轴的意义,可以求出EM=EM2,DM1=DM,M1M2=10cm,可以求出△MDE的周长.
【解答】解:∵点M关于直线AB、BC的对称点M1、M2,
∴EM=EM2,DM1=DM,
∴△MDE的周长=DE+EM+DM=DE+EM2+DM1=M1M2=10(cm),
故答案为:10.
【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与运用,掌握其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1.(2025春 梁溪区期末)已知,在△ABC中,∠ABC=105°,D、E为AC边上的两个动点,点A关于直线BD的对称点为点A′、点C关于直线BE的对称点为点C′,若射线BA′和BC′恰好将∠DBE三等分,则∠DBE=  63或45°  °.
【考点】轴对称的性质.
【专题】平移、旋转与对称;几何直观;运算能力.
【答案】63或45°.
【分析】根据射线BA'和BC'恰好将∠DBE三等分得∠DBA'=A'BC'=∠C'BE,根据轴对称性质得∠ABD=∠DBA',∠CBE=∠C'BE,进而得∠ABD=∠DBA'=A'BC'=∠C'BE=∠CBE,则∠ABC=5∠ABD,∠DBE=3∠ABD,再根据∠ABC=105°得∠ABD=21°,由此可得∠DBE的度数.
【解答】解:依题意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当BA'在BC'的左侧时,如图1所示:
∵射线BA'和BC'恰好将∠DBE三等分,
∴DBA'=A'BC'=∠C'BE,
∵点A关于直线BD的对称点为点A'、点C关于直线BE的对称点为点C',
∴∠ABD=∠DBA',∠CBE=∠C'BE,
∴∠ABD=∠DBA'=A'BC'=∠C'BE=∠CBE,
∴∠ABC=5∠ABD,∠DBE=3∠ABD,
∵∠ABC=105°,
∴5∠ABD=105°,
∴∠ABD=21°,
∴∠DBE=3∠ABD=63°;
②当BA'在BC'的右侧时,如图2所示:
∵射线BA'和BC'恰好将∠DBE三等分,
设DBC'=A'BC'=∠A'BE=α,
∴∠DBE=3α,
∵点A关于直线BD的对称点为点A'、点C关于直线BE的对称点为点C',
∴∠ABD=∠DBA'=2α,∠CBE=∠C'BE=2α,
∴∠ABC=∠ABD+∠DBE+∠CBE=7α=105°,
解得:α=15°,
∴∠DBE=3α=45°,
综上所述:∠DBE=63°或45°.
故答案为:63或4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熟练掌握轴对称的性质,角的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分类讨论是解决问题的易错点.
12.(2025春 宝丰县期末)如图,点C、D在线段AB的同侧,CA=4,AB=12,BD=9,M是AB的中点,∠CMD=120°,则CD长的最大值是  19  .
【考点】轴对称的性质;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专题】平移、旋转与对称;推理能力.
【答案】19.
【分析】作点A关于CM的对称点A′,作点B关于DM的对称点B′,证明△A′MB′为等边三角形,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如图,作点A关于CM的对称点A′,点B关于DM的对称点B′.
∵∠CMD=120°,
∴∠AMC+∠DMB=60°,
∴∠CMA′+∠DMB′=60°,
∴∠A′MB′=60°,
∵MA′=MB′,
∴△A′MB′为等边三角形
∵CD≤CA′+A′B′+B′D=CA+AM+BD=4+6+9=19,
∴CD的最大值为19,
故答案为:19.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学会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最值问题.
13.(2025春 皇姑区期末)折纸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这项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在几何中可以得到新的解读.如图,将△ABC纸片沿DE折叠,使点A落在点A'处,DA交AB于点F,若A′D∥BC,且∠B﹣∠A=20°,则∠AED的度数为  100°  .
【考点】轴对称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
【专题】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推理能力.
【答案】100°.
【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DE,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DF=∠C,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用含有∠A的代数式表示出∠C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DEF的度数,进而得出∠AED的度数.
【解答】解:将△ABC纸片沿DE折叠,使点A落在点A'处,DA交AB于点F,则∠ADE,
∵A′D∥BC,
∴∠ADF=∠C,
∵∠B﹣∠A=20°,
∴∠B=∠A+20°,
∵∠A+∠B+∠C=180°,
∴∠C=180°﹣∠B﹣∠A=180°﹣(∠A+20°)﹣∠A=160°﹣2∠A,
∴∠ADE∠C=80°﹣∠A,
∴∠DEF=∠A+∠ADE=∠A+80°﹣∠A=80°,
∴∠AED=180°﹣80°=100°.
故答案为:100°.
【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正确求出∠DEF的度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4.(2024秋 兰山区期末)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点B关于AC的对称点为点F,连接AF,CF,点D在BC上,点E在CF上,BD=CE,证明:AD=AE.
【考点】轴对称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专题】三角形;图形的全等.
【答案】∵点B关于AC的对称点为点F,
∴AB=AF,CB=CF,
∵△ABC为等边三角形,
∴AB=BC=AC,
∴AF=CF=AC,
∴△AFC也为等边三角形,
∴∠ABC=∠ACF=60°,
在△ABD和△ACE中,

∴△ABD≌△ACE(SAS),
∴AD=AE.
【分析】先由对称得AB=AF,CB=CF,再由等边三角形性质推出AF=CF=AC,∠ABC=∠ACF,再证△ABD≌△ACE(SAS)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证明:∵点B关于AC的对称点为点F,
∴AB=AF,CB=CF,
∵△ABC为等边三角形,
∴AB=BC=AC,
∴AF=CF=AC,
∴△AFC也为等边三角形,
∴∠ABC=∠ACF=60°,
在△ABD和△ACE中,

∴△ABD≌△ACE(SAS),
∴AD=AE.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称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掌握其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5.(2025春 山亭区月考)如图,在折纸活动中,小李制作了一张△ABC的纸片,点D,E分别在边AB,AC上,将△ABC沿着DE折叠压平,A与A′重合.
(1)若∠B=50°,∠C=60°,求∠A的度数;
(2)若∠1+∠2=130°,求∠A的度数;
(3)猜想:∠1+∠2与∠A的关系,请直接写出其关系式.
【考点】轴对称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专题】平移、旋转与对称;运算能力.
【答案】(1)70°;
(2)65°;
(3)∠1+∠2=2∠A.
【分析】(1)直接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
(2)由折叠可得,,进而可得∠1+∠2=360°﹣2∠AED﹣2∠ADE,结合∠AED+∠ADE+∠A=180°,可得∠1+∠2=2∠A=130°,即可求解;
(3)同(2)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1)∵在△ABC中,∠B=50°,∠C=60°,
∴∠A=180°﹣∠B﹣∠C=70°;
(2)∵将△ABC沿着DE折叠压平,A与A′重合,
∴,,
∴∠1+∠2=180°﹣∠AEA′+180°﹣∠ADA′=360°﹣2∠AED﹣2∠ADE,
∵∠AED+∠ADE+∠A=180°,
∴∠AED+∠ADE=180°﹣∠A,
∴∠1+∠2=360°﹣2(180°﹣∠A)=2∠A,
∵∠1+∠2=130°,
∴;
(3)∵将△ABC沿着DE折叠压平,A与A′重合,
∴,,
∴∠1+∠2=180°﹣∠AEA′+180°﹣∠ADA′=360°﹣2∠AED﹣2∠ADE,
∵∠AED+∠ADE+∠A=180°,
∴∠AED+∠ADE=180°﹣∠A,
∴∠1+∠2=360°﹣2(180°﹣∠A)=2∠A.
【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正确进行计算是解题关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