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单元化学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单元化学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秋季九年级化学1-2单元检测卷
参考答案
班级: 姓名: 座位号: 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2 3 4 5
A D A A D
6 7 8 9 10
B C B D C
11 12 13 14 15
D B D A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5分。2025年秋季九年级化学1-2单元检测卷
答题卡
班级: 姓名: 座位号: 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5分。2025年秋季九年级化学1-2单元检测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_
说明:考试时间为60分钟,全卷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A.水的蒸发 B.醋的酿造 C.食物的腐烂 D.动植物呼吸
2.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回收电池 B.低碳出行 C.治理污水 D.滥伐森林
3.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化学家是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 C.张青莲 D.牛顿
4.航天员在空间站中呼吸的人造空气成分与我们周围的空气成分相似,其中含量最高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5.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B.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
C.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D.空气中的氮气易溶于水
化学实验室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为加强同学们实验动手能力,老师带领同学们走进化学实验室和药品储备室学习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回答6-9题。
6.实验要有安全意识。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A.在实验室吃零食 B.穿实验服和戴护目镜 C.在实验室追逐打闹 D.将药品带出实验室
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8.在化学药品储备室中,存放酒精的柜子上张贴的警示标识的是
A. B. C. D.
9.实验结束后,下图所示实验后仪器放置的状态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铜作导线 B.铁制成炊具 C.煤炭用作燃料 D.黄金压成金箔
11.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燃烧匙中应该盛放的试剂是
A.铁丝 B.蜡烛 C.硫粉 D.红磷
12.下列物质是纯净物的是
A.牛奶 B.五氧化二磷 C.洁净的空气 D.矿泉水
13.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这两瓶瓶气体的是
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C.观察颜色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14.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若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放出氧气的速率慢 B.放出氧气的总量会更多 C.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 D. 不放出氧气
15.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同时分别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C.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同时分别进行相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D.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同时分别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 共55分。
16. 锻炼科学思维能力,同学们也可以像化学家一样认识和分析问题。
(1)观察生活: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矿泉水瓶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街道上美轮美奂的霓虹灯中填充的是__________。
(3)学会应用: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反应后曲颈甑内剩余的气体主要为_______,其化学性质不活泼,故常用作__________。
(4)学会分析:如图所示,此实验能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原因是________(多选,填字母)。
a.汞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b.生成的氧化汞常温下不是气态 c.装置中有足量汞
(5)学会反思:课堂上老师没有使用上述拉瓦锡的实验,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答1点即可)。
17.【科普阅读】
材料1 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 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 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O3)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1)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①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臭氧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由氧气转换为臭氧发生的是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红磷在臭氧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相似,生成物相同,请写出红磷在臭氧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基础实验与跨学科实践】
18.如图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仪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时需要垫陶土网的是___________ (填仪器名称)。
(2)小明同学要在实验室中做加热硫酸铜固体的实验,需要的仪器有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若实验中发现使用的试管炸裂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多选)。
a. 试管外壁有水 b.试管口向下倾斜 c.夹持试管的铁夹过紧
(3)小明同学要从试剂瓶中取用20mL液体,需要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填仪器名称),量取液体时视线应该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如果他取液体时仰视读数,最终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 mL。
19.小明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并进行性质检验
图1 图2 图3
(1)写出如图所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________。
(3) 小明用思维导图对常温或点燃条件下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物质进行归纳整理,如图4
i.补充思维导图物质d__________,并写出物质d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思维导图中物质a、b、c与氧气反应的相同点有___________(填字母,多选)
A.都放出热量 B.都发出红光 C.都需要点燃 D.都是氧化反应
20. 实践活动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对空气质量检测等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式学习。 图4
活动一:了解空气质量指数
图1
【思考分析】
(1)如图1是某市某日的空气质量情况,该日的空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填“优”、“良”或“轻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越大,说明空气质量状况越___________(填“好”或“差”),当天___________(填“非常适合”、“不适合”)户外运动。
(2)空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
【交流思考】活动二:认识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 ”
(3)如图2,太阳能板工作时进行的能量转化是将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进行实践】同学们找到一个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观察并记录不同时间显示屏的数据如表
二氧化硫/μg 臭氧/μg PM2.5/μg
22.0 158.0 5.26
【交流思考】
(4)除显示器显示的内容外,还需要检测的空气污染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进行实践
同学们调研发现某些工厂为了获得充足的能量,长期采用燃煤技术,于是猜测该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
【查阅资料】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设计并进行实验】(5)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收集一瓶工厂排放的气体,加入品红溶液,振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
活动四:提出空气质量改进方案
【分享成果】
(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在生活中我们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不同做法)
21.【科学探究】
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小明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小明和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
【知识回顾】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与假设】猜想1:都是化学变化; 猜想2: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火焰上,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_,手摸烧杯壁有_____________感觉,蜡烛火焰逐渐______________。
(2)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蜡烛燃烧为______________(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3)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
通电前 通电中 通电后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有__________________感觉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分析: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____________(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实验结论】猜想__________(填“1”或“2”)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