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01课 国体与政体目录01 基础达标练考点01 国家是什么考点02 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考点03 政党和利益集团02 重难突破练03 真题溯源练04 时政预测练01 国家是什么1.“面具之下是更美的面具”,议会大厦的穹顶之下,既承载着民主理想的光辉,也投射着权力运作的阴影。实行代议制的国家,其具体政体形式可能多种多样,但都是统治阶级组织国家政权机关的特定方式。以下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①所有国家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②国家制度的内容方面决定形式方面③国家结构形式直接影响政权的组织形式④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并服务于国体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D【解析】①:只有民主制国家才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在专制国家,只有专政而没有民主,①错误。②: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国体是内容,政体是形式。国体决定政体,即国家制度的内容方面决定形式方面。实行代议制的国家,政体形式多样,但都是统治阶级组织国家政权机关的特定方式,这体现了国体对政体的决定作用,体现了国家制度的内容方面决定形式方面,②正确。③:影响政体的因素主要有国体、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等,国家结构形式并不直接影响政权的组织形式,③错误。④:不同的国体下会有不同的政体形式,实行代议制的国家,其政体形式多样,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这体现了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对国体的体现和服务作用,④正确。故本题选D。2.恩格斯指出:“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曾经有过不需要国家,而且根本不知国家和国家权力为何物的社会。”“氏族制度已经过时了,它被分工及其后果即社会之分裂为阶级所炸毁,它被国家代替了。”恩格斯这一论述表明( )A.政治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B.国家产生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C.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D.阶级斗争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答案】C【解析】A: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即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而非政治性,A排除。B:私有制通常先于国家产生(如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萌芽),国家是私有制和阶级矛盾发展的结果,而非私有制确立的标志,B排除。C:恩格斯论述的核心是阶级矛盾导致国家取代氏族制度,直接体现了国家的阶级本质,C正确。D: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但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阶级统治的需要;恩格斯论述的重点是国家的起源(产生原因),而非存在条件,D排除。故本题选C。3.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胜利了的无产阶级也将同公社一样,不得不立即尽量除去这个祸害的最坏方面,直到在新的自由的社会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有能力把这全部国家废物抛掉。”这说明( )①国家在本质上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②民主共和制超越了国家的阶级性实现了全民民主③国家会伴随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消亡而走向消亡④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存在的阶级基础已经消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表明国家在本质上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①正确。②:民主共和制民主共和制本质上仍然是资产阶级国家的政体形式,其核心在于通过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和元首,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并没有超越国家的阶级性,也没有实现全民民主,②错误。③:马克思强调无产阶级胜利后应逐步“除去这个祸害的最坏方面”,最终由新社会条件下成长的一代“抛掉全部国家废物”,这体现了国家会伴随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消亡而走向消亡,③正确。④: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阶级已经被消灭,但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④错误。故本题选B。4.2025年以来,针对当前缅甸妙瓦底地区涉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峻形势,中缅泰三国警方不断深化务实执法合作。自2月20日起,公安部陆续组织江苏、上海等地公安机关民警分批次将缅甸遣返我方的2876名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经泰国押解回国,对境外涉我国犯罪集团形成强大震慑。由此可知( )①国家是调和阶级矛盾的产物和表现②国家具有打击犯罪的政治统治职能③国家肩负着维护独立和主权的职能④电信诈骗严重威胁国家的社会安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①: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①排除。③:材料没有涉及国家肩负着维护独立和主权的职能,③排除。②④:针对当前缅甸妙瓦底地区涉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峻形势,中缅泰三国警方不断深化务实执法合作,是履行国家打击犯罪的政治统治职能,电信诈骗严重威胁国家的社会安全,②④正确。故本题选D。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债务危机、种族歧视、赤字严重,凸显了西方国家社会治理的失能、失效和失序。糟糕的治理现实撕下了“美式民主”的虚伪外衣,以“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人权”等为标榜的美式民主,深深撕裂了民众的心。而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坚持主权在民、“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充分体现民情、民意、民智、民心,中国人民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结合材料,从“国家的本质”的角度,分析中国人民能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的原因。【答案】①国家的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主权在民、“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②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是人民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③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我国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体现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我国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中国人民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提供了安全保障。【分析】背景素材:中美民主比较考点考查:国家的本质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原因类主观题,要求运用“国家的本质”的知识,从为什么的角度来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坚持主权在民、“人民至上”→可从国家性质的角度,说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人民至上。有效信息②:始终把人民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可从民主具有阶级性的角度,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是人民的民主。有效信息③: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可从民主与专政的角度,说明我国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分子,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02 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6.2025年3月25日,D国新一届联邦议院成立并召开首次全体会议。根据惯例,新一届联邦议院成立后上一届联邦政府任期也随之结束。D国总理与其他政府成员当天收到总统的解职证明,因D国联盟党和社会民主党仍处于组建新政府的谈判阶段,原总理及其政府成员应总统要求,将继续履行职责直至新政府成立。据此可推断出D国( )①是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国家,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②总统对政府及其成员不信任时,政府必须集体辞职③政府首脑须提请国家元首任命,但政府对议会负责④实行两党制,各政党通过参加议会选举实现其目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①③:D国总理与其他政府成员当天收到总统的解职证明,因D国联盟党和社会民主党仍处于组建新政府的谈判阶段,原总理及其政府成员应总统要求,将继续履行职责直至新政府成立。据此可推断出D国实行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政府首脑须提请国家元首任命,但政府对议会负责,①③正确。②:在议会制国家,当议会对政府表示不信任时,政府必须集体辞职,②错误。④:由材料无法推断出该国实行两党制,④错误。故本题选A。7.美国总统特朗普于4月2日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如果国会反对总统的关税政策,可在相关贸易部门或关税执行机构的拨款上做文章,使总统的关税政策在实施上遇到资金瓶颈,从而达到限制其政策推行的目的。由此可见( )①美国总统要对国会负责,受国会监督②美国总统可能会在重大事务上受国会制约③美国是半总统制国家,不具有独立行政权④美国的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①③:美国实行总统制,总统由选民选出,对选民负责,拥有国家最高行政权力,①③观点错误。②:材料中提到如果国会反对总统的关税政策,可在相关贸易部门或关税执行机构的拨款上做文章,说明国会可以约束总统,②入选。④:材料显示美国总统签署行政令,体现了总统是政府首脑,美国的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④入选。故本题选C。8.鉴于经济疲软形势,D国联邦政府在2024年12月初将经济增长预期从0.3%下调至-0.2%。之后,D国政府未能通过联邦议院信任投票,联邦总统宣布决定解散联邦议院,并于2025年2月23日举行联邦议院选举,组建新一届政府。据此推断,D国( )①实行民主共和制,总统是国家的象征和代表②若议会对政府不信任,政府只能集体辞职③实行责任内阁制,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④总统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对议会负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①③:通过联邦总统宣布决定解散联邦议院,可以看出D国不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国家元首由世袭的君主担任)而是民主共和制国家。通过D国政府未能通过联邦议院信任投票,联邦总统宣布决定解散联邦议院,并于2025年2月23日举行联邦议院选举,组建新一届政府,可以看出政府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说明该国实行议会制(责任内阁制),该国的总统是国家的象征和代表,①③符合题意。②:在议会制国家,若议会对政府不信任,政府必须集体辞职,由国家元首指定人员重新组织政府;或由政府首脑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根据新的议会选举结果,成立新的政府,②说法错误。④:总统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这是总统制的特点,材料是议会制,且总统不对议会负责,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9.某国联邦议院举行总理选举第二轮投票,联盟党总理候选人获得多数票,正式当选该国总理。随后,总理接受了总统颁发的任命证书,并在联邦议院宣誓就职。接下来他将组建政府,政府提出的重大决议都要提交议会审议和批准。关于该国政体说法正确的是( )①总统是国家元首,总揽国家全部行政权力②总理是政府首脑,是连接议会与政府桥梁③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间不得任意干涉④实行议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接受议会的监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①:在该国政体中,总统是国家元首,但总揽国家全部行政权力的是总理,总统主要行使象征性职权,①错误。②:总理作为政府首脑,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通过提交政府决议到议会审议,成为连接议会与政府的桥梁,②正确。③:材料主要阐述的是该国的议会制政体特点,并未涉及联邦制下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权力划分问题,③不符合题意。④:政府由议会选举产生,提出的重大决议需提交议会审议批准,表明该国实行议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并接受其监督,④正确。故本题选D。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12月3日晚,尹锡悦以在野党相关事务为由宣布紧急戒严,这场仅维持数小时就被国会表决解除的戒严,成为他命运的转折点。12月14日16时,韩国国会召开全体会议,就总统尹锡悦弹劾案进行第二次表决,其中204人赞成,85人反对,弃权3票,无效8票,弹劾案表决通过。尹锡悦总统职务立即停止,将由国务总理韩德洙代理。2025年4月4日,韩国宪法法院通过对他的弹劾,尹锡悦即刻被罢免总统职务,成为韩国宪政史上继朴槿惠之后第二位被罢免的总统。有人认为,韩国政体是二战后由美国塑造的,其行政权力架构与美国没什么区别。请运用政体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答案】①韩国与美国的政体均属总统共和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和三军统帅,享有高度集中的行政权力。②韩国总理及内阁成员由总统直接任命,无需国会批准;美国副总统则由选举产生,内阁成员的任命需经国会的批准,受到更严格的制衡。③因此,两者的行政权力架构不完全一样。【分析】背景素材:尹锡悦弹劾案考点考查:政体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需要调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有关知识,从政体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尹锡悦以在野党相关事务为由宣布紧急戒严→可联系总统共和制知识阐述韩国与美国的政体均属总统共和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和三军统帅,享有高度集中的行政权力。关键词②:将由国务总理韩德洙代理→可联系西方政权组织形式知识分析韩国总理及内阁成员由总统直接任命,无需国会批准;美国副总统则由选举产生,内阁成员的任命需经国会的批准,受到更严格的制衡。两者的行政权力架构不完全一样。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03 政党和利益集团11.近期以来,围绕特朗普关税政策,美国的民主党与共和党纷争不断,同时诸多利益集团也通过游说等方式试图影响政策走向。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两党在政策上的分歧实质是资产阶级不同群体利益的博弈B.美国利益集团通过影响政府决策实现掌握国家政权的政治目的C.美国总统在制定关税政策的时候拥有决定权且需要对国会负责D.美国政党制度和利益集团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最好的政治外壳【答案】A【解析】A:在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两党在一些政策上存在分歧,比如围绕特朗普关税政策纷争不断。但这些分歧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不同群体利益的博弈。不同的资产阶级利益集团支持不同的政党,政党为了各自背后支持的利益集团的利益,在政策上会有不同表现,通过这种政策分歧来协调资产阶级内部不同群体的利益,A正确。B:美国利益集团的目的是通过影响政府决策来维护自身利益,而不是掌握国家政权。利益集团主要通过游说、影响选举等方式来影响政府决策,它们本身并不直接掌握国家政权,B错误。C:美国实行总统制,直接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力,但美国总统不对国会负责,而是对选民负责,C错误。D:民主共和制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最好的政治外壳,而不是美国政党制度和利益集团。民主共和制从形式上看具有民主的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更好地维护资产阶级统治,D错误。故本题选A。12.2025年5月6日,某国联邦议院总理选举投票中,由于联合执政的党派中有人反水,联盟党总理候选人第一轮“落选”,在第二轮投票时当选,接受总统任命后宣誓就职。据此推断该国( )①实行君主立宪制,总理是国家权力中心,行使一切国家权力②多数党联盟分裂可能会失去对行政权力的控制,导致政府的更迭③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实质上的权力,可提名政府首脑④议会有组织政府的实质性权力,可对政府发起不信任投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①:材料中提到“接受总统任命后宣誓就职”,说明存在总统,因此不是君主立宪制,①错误。②:因为是联合执政的党派,当多数党联盟分裂,比如材料中联合执政的党派中有人反水,就可能使联盟在议会中的优势地位丧失,进而失去对行政权力的控制。在议会制国家中,这种情况很可能导致政府更迭,②正确。③:材料表明总理是在联邦议院选举投票产生的,先选举后由总统任命。这说明总统更多是形式上的任命,并没有实质上提名政府首脑的权力。在这种政治体制下,总统的权力可能更多是象征性的,③错误。④:从“联邦议院总理选举投票”以及总理当选后开展相关任职流程可知,议会在政府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拥有组织政府的实质性权力。同时,在议会制国家,议会对政府有监督等权力,可对政府发起不信任投票,④正确。故本题选D。13.某国联邦议院召开全体会议选举新总理。首轮选举,在联邦议院拥有最多席位的联盟党总理候选人M因赞成票未过半数而落选;次轮选举,M获得联邦议院半数以上支持。成功当选后,M接受总统颁发委任状并在联邦议院宣誓就职。这表明,该国( )①把代议制作为公民与国家间的政治纽带 ②实行总统共和制,总统拥有一定的实权③两党轮流执政,共同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④总理由联邦议院选举产生并接受其监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①:通过联邦议院选举新总理,体现了公民通过选举代表(联邦议院议员)参与国家政治,所以该国把代议制作为公民与国家间的政治纽带,①正确。②:材料中总理是由联邦议院选举产生,且当选后接受总统颁发委任状,这不符合总统共和制的特点,更符合议会制共和制的特征,在议会制共和制中,总统更多是礼仪性、象征性的虚职,所以该国不是实行总统共和制,②错误。③:材料中仅提到在联邦议院拥有最多席位的联盟党总理候选人相关情况,未提及两党轮流执政的内容,不能从题干信息得出两党轮流执政这一结论,③错误。④:从材料“首轮选举,在联邦议院拥有最多席位的联盟党总理候选人 M 因赞成票未过半数而落选;次轮选举,M 获得联邦议院半数以上支持”可知,总理由联邦议院选举产生。同时,总理在联邦议院宣誓就职,意味着要对联邦议院负责,接受联邦议院监督,④正确。故本题选B。14.特朗普首席顾问纳瓦罗在提到马斯克与特朗普关系的真相时指出:他们的合作从来就不是基于理念,而是短期利益。特朗普需要马斯克的金钱和流量为其当选铺路,而马斯克则希望通过与权力接近获取联邦政策、税收优惠与军工订单的红利。这说明,在美国( )①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维护选民利益②资产阶级运用金钱力量,用虚假民主掩盖国家的阶级性③利益集团通过参与选举,影响公共政策,争取成员或团体利益④利益集团从根本上解决了阶级矛盾,实现了资产阶级自身利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①:美国总统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并非直接选举产生。而且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总统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并非广大选民的利益,①说法错误。②:美国的民主在金钱的影响下,本质是资产阶级的民主,用看似民主的选举等形式掩盖其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阶级性,②说法正确。③:马斯克代表的利益集团通过与特朗普这样的权力接近,希望获取联邦政策、税收优惠与军工订单的红利,说明利益集团通过参与选举等政治活动,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目的是争取其成员或团体的利益,③说法正确。④:利益集团是资产阶级控制国家机器的一种特殊形式,只是在维护资产阶级自身利益,而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阶级矛盾,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5.辨析题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有约1.6亿选民参加了投票选举。当地时间11月6日,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已获得295张选举人票,提前锁定胜局。而民主党候选人哈里斯得票数暂为226张。同日,特朗普宣布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获胜,哈里斯承认败选。有人认为,美国实行两党制,在总统大选中每个选民都有投票的机会,说明美国的政党制度更民主。请你运用《政治与法治》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辨析。【答案】该观点片面,未能认清美国政党制度的实质。美国是资产阶级专政国家,其政党制度本质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工具。两党制下,共和党与民主党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无论谁当选,政权始终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普通民众的权益难以得到根本保障。选民投票权仅体现形式民主,选举结果未必反映多数民意。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体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具有显著优越性。【分析】背景素材: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考点考查:国体与政体、人民当家作主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谈谈对“美国实行两党制,在总统大选中每个选民都有投票的机会,说明美国的政党制度更民主”这一观点的看法,属于辨析类试题,需要调用国体与政体、人民当家作主的有关知识,首先判断该观点的正误,然后进行阐释。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观点判断:该观点片面,未能认清美国政党制度的实质。有效信息①:美国总统大选;美国实行两党制→可从美国的国体、两党制的实质的角度,说明美国两党本质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工具。有效信息②:在总统大选中每个选民都有投票的机会,美国的政党制度更民主→可从我国的国体、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角度,说明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说明该观点的错误之处。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1.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工人阶级一旦取得统治权,就不能继续运用旧的国家机器来进行管理”,必须“以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来代替”。由此可见( )①国家是阶级矛盾调和的产物和表现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民的理论③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④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了阶级斗争的根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①: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而不是阶级矛盾调和的产物和表现,①错误。②:“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人民谋利益,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民的理论,②符合题意。③:“工人阶级一旦取得统治权,就不能继续运用旧的国家机器来进行管理”,必须“以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来代替”,这表明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③符合题意。④:材料未涉及阶级斗争的根源,主要强调无产阶级运动的性质以及取得统治权后政权的构建,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2025年5月6日,德国联邦议院进行第二轮投票,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组成的联盟党总理候选人默茨获得联邦议院全体议员多数票的支持,正式当选德国新任总理。通过德国选举可知( )①德国总理是民族团结象征,没有实权②德国实行民主共和制的国家管理形式③德国是代议制国家,总理要对选民负责④参加选举是德国政党争取执政的主要手段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D【解析】①:德国实行议会制,其总理是政府首脑,拥有实权。德国国家元首是联邦总统,其角色是象征性的,无实权,①排除。②:德国是联邦共和国,国家权力由民主选举产生的代表行使,属于民主共和制的国家管理形式,②正确。③:德国实行议会制,其总理由联邦议院选举并对议会负责,而非对选民负责,③排除。④:在德国,政党通过参加选举争取议会席位,以组建政府或推选总理,因此参加选举是德国政党争取执政的主要手段,④正确。故本题选D。3.2025年6月,韩国举行第21届总统选举,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以49.42%的得票率当选总统,其竞争对手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承认败选。李在明在胜选讲话中强调,将以复苏经济、恢复民生为首要任务,并推进韩朝对话。这一过程体现了( )①政党竞争是韩国政权更迭的唯一途径②韩国总统作为政府首脑,行使最高行政权力③韩国实行总统制,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④韩国总统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对议会负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①:韩国政权更迭的途径并非只有政党竞争,该说法过于绝对,①错误。②③: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以49.42%的得票率当选总统,可以看出韩国实行总统制,总统是政府首脑,行使最高行政权力,韩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②③正确。④:韩国是总统制国家,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并非对议会负责,④排除。故本题选C。4.某国总统突发紧急戒严令,引发政坛连锁反应:国会宣布戒严令无效,在野党联合提起弹劾总统动议案,经过两轮投票,国会通过了该动议案;2025年4月4日,宪法法院作出弹劾总统的裁决,总统职务即刻被罢免,之后将在60天内举行新一届总统大选。由此可见,该国( )①宪法法院的权力高于总统、国会的权力②总统在某些重大事务上可能会受到国会制约③实行总统制共和制,总统掌握最高行政权力④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并接受国会的监督和任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②:材料里国会能宣布戒严令无效,还能提起弹劾总统议案并通过,说明总统在重大事务上受国会制约,②正确。 ③:从材料中国会与总统的互动,比如国会对总统的制约,以及总统制共和制的特征(总统掌握最高行政权)来看,该国实行总统制共和制,总统掌握最高行政权力,③正确。①:总统制国家中,宪法法院、总统、国会权力相互制衡,并非宪法法院权力高于总统、国会,①错误。④:总统制共和制下,总统是由选民通过选举产生,并非由国会选举产生,国会主要是对总统进行监督等,并非任免总统,④错误。故本题选C。5.2025年6月,某国总统大选期间,五大政党激烈角逐。最终某政党候选人获得大多数选民支持,当选该国总统,组建政府并承诺要拼经济保民生,实现外交多元化。由此可见,该国( )①实行多党制,政党主要通过参加选举争取执政②实行总统制,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国家元首③实行议会制,总统权力一般会受到议会的制约④实行半总统制,总统总揽国家的一切行政权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①:某国总统大选期间,五大政党角逐,某政党候选人当选总统,说明该国实行多党制,政党通过选举争取执政,①正确。②:该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并组建政府,总揽行政权力,这符合总统制特征,②正确。③:题干中该国总统是直选产生的且组建政府,未体现议会对总统权力的制约,不符合议会制,③错误。④:半总统制中,总统虽直选且有实权,但行政权由总统和总理分享,总理对议会负责,总统并不“总揽一切行政权力”。材料体现的是总统制,不是半总统制,④错误。故本题选A。6.2025年2月23日,德国联邦议院选举结果揭晓,联盟党以28.5%的得票率获胜,候选人弗里德里希·默茨宣布取得胜利。德国选择党紧随其后,以20.6%的得票率位列第二。默茨在胜选演讲中提到,他的首要任务是快速组建新政府,应对德国的各种挑战。可是,各方在移民和经济政策等方面有明显分歧,因此组阁谈判难免会遇到不少阻碍。2025年5月6日,默茨被总统提名成为德国新一任总理。由此可以推出德国( )A.联邦总理由联邦议院多数支持产生,需经总统形式性任命B.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有权直接任命总理并解散议会C.获得联邦议院最多议席的政党可独立组阁执政D.实行两党制,政党执政主要靠参加选举【答案】A【解析】A:根据材料“德国联邦议院选举结果揭晓,联盟党以28.5%的得票率获胜,候选人弗里德里希·默茨宣布取得胜利”,“默茨被总统提名成为德国新一任总理”,可以推出联邦总理由联邦议院多数支持产生,需经总统形式性任命,A符合题意。B:根据德国政体,总理需由议会选举产生,同时,总统解散议会需基于总理建议,不能直接决定,B错误。C:在德国,必须要有半数以上议席才能组成政府 ,即使某个政党获得最多议席,也需与其他政党联合才能组阁,C排除。D:德国是多党制,而不是两党制,D错误。故本题选A。7.当地时间2025年1月20日,唐纳德·特朗普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47任总统。在本届大选中,多名亿万富翁纷纷下场,美国的“金钱政治”被演绎到了极致。这说明在美国( )A.利益集团通过助选总统达到执政的目标B.竞选活动以民主形式掩盖了其阶级本质C.美国两党代表的具体利益经常有比较大差异D.选举制度、议会制度与两党制联系密切【答案】B【解析】A:利益集团不同于政党,不以取得政权或改变政权为目标,而是在既有政治体制内进行完全合法的活动,A错误。B: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运用金钱的力量,以民主的形式掩盖国家的阶级性质。材料中多名亿万富翁纷纷下场,美国的“金钱政治”被演绎到了极致,说明在美国竞选活动以民主形式掩盖了其阶级本质,B正确。C:材料不体现美国两党代表的具体利益的差别,C不选。D:材料不涉及议会制度和两党制的联系,D排除。故本题选B。8.2025年6月3日,韩国大选落下帷幕,李在明以49.42%的得票率当选总统,他承诺推进对朝对话。这一选举结果不仅在韩国国内引发广泛讨论,也在国际上引起关注,因为其可能影响到东北亚地区的政治格局与经济合作走向。以下关于政党、国体与政体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韩国此次选举中,各政党通过竞选争取执政地位,反映出政党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国体决定政体,韩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其总统制共和制政体体现资产阶级专政的国体③李在明所属政党通过赢得选举执掌国家政权,说明政党通常以执政为主要目标④韩国的利益集团通过捐款、游说等手段直接参与总统选举,是影响韩国政治的关键力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①:材料体现的是政党通过竞选争夺执政地位,反映的是政党的功能(参与政治、争夺政权),而非政党的产生原因(阶级斗争的产物),①排除。②:韩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国体是资产阶级专政,总统制共和制作为其政体,本质上是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体现了国体与政体的辩证关系,②正确。③: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组织,在现代民主政治中,政党通过竞选获得执政地位是实现自身目标的重要途径。李在明所属政党通过选举执政,体现了政党以执政为主要目标的特征,③正确。④:利益集团可通过各种方式影响选举,但“直接参与总统选举”表述错误(选举的主体是选民和政党);且“关键力量”夸大了利益集团的作用,政党才是现代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力量,④排除。故本题选C。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美国大选政治献金乱象与民意撕裂加剧。据媒体报道,1.1万个政治团体为美国2024年大选活动花费了147亿美元。共和党选民最关注经济、移民和犯罪问题,而民主党选民则最关注气候变化和控枪政策。因中期选举结果影响总统执政,两党许多候选人没有围绕选民关心的政策问题展开理性辩论,而是大肆进行人身攻击,相互揭短,党争闹剧愈演愈烈。美国的民意撕裂问题不仅体现在人们只信任“自己一方”,还反映在对“另外一方”的蔑视,正如媒体所说,撕裂的美国和“合众国”已渐行渐远。(1)结合材料,运用政党和利益集团的知识,分析“撕裂的美国和‘合众国’已渐行渐远”的原因。(2)关于美国的民意撕裂问题,你认为会给美国社会的未来发展带来哪些挑战?【答案】(1)①利益集团的操控。美国的利益集团通过政治献金,利用金钱影响联邦选举,使政党更倾向于维护利益集团的利益而非公共利益,加剧社会矛盾。②政党通常以执政为主要目标。因中期选举结果会影响美国总统执政,所以两党相互攻击、相互揭短,党争闹剧愈演愈烈,加剧了美国的撕裂。③美国两党制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本质相同,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都无法改变其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欺骗人民大众的根本性质。美国两党的竞选没有真正考虑选民,也造成了美国民众之间的不信任和仇视,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的撕裂。(2)①政策难产致使治理效率低下,引发社会不稳定。②经济政策缺乏连贯性,资源分配失衡致贫富差距扩大。③社会凝聚力降低,文化冲突加剧。【分析】背景素材:美国大选考点考查:政党和利益集团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分析“撕裂的美国和‘合众国’已渐行渐远”的原因,需要运用政党、利益集团的影响等知识分析。关键词①:1.1万个政治团体为美国2024年大选活动花费了147亿美元→可联系美国利益集团,说美国的利益集团对联邦选举影响,加剧社会矛盾。关键词②:两党许多候选人没有围绕选民关心的政策问题展开理性辩论,而是大肆进行人身攻击,相互揭短→可联系政党的主要目标,说明政党为了赢得选举,相互揭短,激化党争,直接加剧社会撕裂和民众对立。关键词③:美国的民意撕裂问题不仅体现在人们只信任“自己一方”,还反映在对“另外一方”的蔑视→可联系美国两党制的性质,说明美国两党的竞选没有真正考虑选民,也造成了美国民众之间的不信任和仇视,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的撕裂。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设问美国的民意撕裂问题对美国社会的影响,需要从国家治理、经济运行、社会稳定等角度分析。关键词①:民意撕裂(人们只信任“自己一方”,对“另外一方”的蔑视)→可从对治理效率、社会稳定的影响;对社会凝聚力、文化冲突的影响的角度回答。关键词②:共和党选民最关注经济、移民和犯罪问题,而民主党选民则最关注气候变化和控枪政策。因中期选举结果影响总统执政,两党许多候选人没有围绕选民关心的政策问题展开理性辩论,而是大肆进行人身攻击,相互揭短,党争闹剧愈演愈烈→可从对经济政策、资源分配、贫富差距的影响的角度回答。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反映民情、倾听民意、汇聚民智的“直通车”,是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的具体体现。2015年7月,随着上海虹桥等首批4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挂牌,这项创新制度正式启航。10年时间里,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扎实推进,深入发展,以其上连人大、下接地气的独特优势,为基层群众和各界人士表达立法诉求、反映社情民意提供了有效的渠道、平台和载体。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共有54个,已实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点全覆盖。伴随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不断深化,每个联系点都成为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的重要载体。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我国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意义。【答案】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大是我国的立法机关。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有利于密切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好地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增强立法科学性。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人民的民主权利。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展示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坚定制度自信。【分析】背景素材:基层立法联系点考点考查:人民当家作主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意义类主观题,主体是“我国”,要求运用《政治与法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从意义角度来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共有5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反映民情、倾听民意、汇聚民智的“直通车”→可运用“人民代表大会”知识,从“全国人大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角度分析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有利于密切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好地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增强立法科学性。有效信息②:伴随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不断深化,每个联系点都成为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的重要载体→可运用“全过程人民民主”知识,从“维护人民的民主权利”角度分析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人民的民主权利。有效信息③: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扎实推进,深入发展,以其上连人大、下接地气的独特优势→可运用“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知识,从“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制度自信”角度分析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坚定制度自信。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2025年高考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2025·甘肃·高考真题)2024年被称为“超级选举年”,全球有70多个资本主义国家举行了选举。竞选中出现政党相互攻击抹黑、政治献金丑闻频发以及以利益集团对政治决策的过度干预等现象,使得民众对资本主义选举制度深感失望。材料表明( )①政党通过激烈斗争来维护民众和社会的公共利益②资本主义选举在本质上能够调和阶级矛盾和斗争③政党组织的竞选竞争和利益集团助选等行为的影响④资本主义国家选举制度在运行中的困境逐渐显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①: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党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并非维护民众和社会的公共利益,①错误。②:阶级矛盾是不可调和的,②错误。③:材料中提到 “竞选中出现相互攻击抹黑”,这体现了政党组织的竞选竞争;“利益集团对政治决策的过度干预” 体现了利益集团助选等行为对选举的影响 ,③正确。④:从材料中 “民众对资本主义选举制度深感失望” 以及选举中出现的各种乱象,如相互攻击抹黑、政客丑闻、利益集团过度干预等,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国家选举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其困境逐渐显现,④正确。故本题选D。2024年高考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2024·甘肃·高考真题)“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某高中教师在讲授“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时,展示了以下情境:情境一 情境二甲国总理由该国联邦议院选举产生,经联邦总统任命后组成联邦政府,行使最高行政权力,总理向议会负责 乙国总统由该国选民选举产生,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行使最高行政权力,总统向选民负责由此可推断( )①两国都实行议会制,国家权力中心是议会②甲国的总理和乙国的总统都是本国的元首③甲国的政体是议会制,而乙国的是总统制④甲乙两国的政权组织形式都是民主共和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①③:甲国总理由该国联邦议院选举产生,总理向议会负责,说明甲国政体是议会制;乙国总统由该国选民选举产生,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行使最高行政权力,总统向选民负责,说明乙国政体是总统制,①错误,③正确。④:由题意可知,甲国政体是议会制,乙国政体是总统制,甲乙两国的政权组织形式都是民主共和制,④正确。②:甲国总理由联邦总统任命,行使最高行政权力,表明甲国总理是最高行政长官,但不是本国的元首,②错误。故本题选D。2023年高考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2023·江苏·高考真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国家内部的一切斗争——民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君主政体相互之间的斗争,争取选举权的斗争等等,不过是一些虚幻的形式……在这些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B.政权组织形式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C.各种形式政体都服务于统治阶级根本利益D.利益集团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不同阶级间的矛盾【答案】C【解析】A:该项反映的是国家的产生,A不符合题意。B:该项反映的是政权组织形式的影响因素,B不符合题意。C:“虚幻的形式”指各种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反映国家性质即国体。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体,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务于国体、服务于统治阶级根本利益,C符合题意。D:该选项反映利益集团的局限性,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2023·浙江·高考真题)美国是典型的总统制国家。在2022年国会中期选举中,共和党赢得众议院多数席位,重新获得在该院辩论哪些法案以及何时辩论的决定权。这有可能使拜登政府提出的立法倡议搁浅。由此可见,在总统制国家( )①总统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 ②行政机关难以履行职能③总统会受到议会的制约 ④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分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③④:在2022年国会中期选举中,共和党赢得众议院多数席位,重新获得在该院辩论哪些法案以及何时辩论的决定权。这有可能使拜登政府提出的立法倡议搁浅。由此可见,在总统制国家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分立,总统会受到议会的制约,③④符合题意。①:在总统制国家,总统由选民选举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产生,不是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①错误。②:在总统制国家,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直接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力,对选民负责,独立于议会之外,不对议会负责,但在某些大事上会受到议会的制约,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3.(2023·湖南·高考真题)2022年A国大选中,工党获得联邦议会多数席位,击败了自由党-国家党联盟。在获得A国总督任命后,工党党首成为新一任总理。此前,A国某州政府曾与B国签订了合作文件,但最终被自由党-国家党联盟主导的联邦政府以违反《对外关系法案》为由否决。工党成功执政有望缓和与B国关系、恢复该合作。由此可推断出( )①A国在国家结构形式上采用的是复合制②A国实行多党制,更能以民主方式保障阶级利益③A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实际运行中与民主共和制大体相同④A国政府领导人的更替是A国和B国关系可能变化的主要原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材料中“联邦议会、州政府及联邦政府”等词可知A国在国家结构形式上采用的是复合制,①入选。②:材料中“自由党-国家党联盟主导的联邦政府、工党获得联邦议会多数席位”等关键词可知A国实行两党制,同时是两党制还是多党制,由其国情决定,并不能简单的说多党制就更民主,②排除。③:材料中“在获得A国总督任命后,工党党首成为新一任总理和工党获得联邦议会多数席位”。A国总督是该国范围内的君主代表,其国家元首应该是英国君主。可知A国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而不是议会制民主共和制,但在实际运行中与民主共和制大体相同,③正确。④:材料中“工党成功执政有望缓和与B国关系、恢复该合作”可知A国政府领导人的更替是A国和B国关系可能变化的原因之一,但不一定是“主要原因”,④排除。故本题选B。4.(2023·浙江·高考真题)2023年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主旨讲话,阐述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类社会现代化道路的认识,向各方发出共同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的全球文明倡议。这一讲话意味着( )①政党通常有明确的思想主张 ②人类拥有共同的价值追求③政党有崇高的政治目标 ④人类找到了应对各种挑战的策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阐述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类社会现代化道路的认识,向各方发出共同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的全球文明倡议,表明政党通常有明确的思想主张,①正确。②: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这一倡议基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反映了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②正确。③:政党有明确的政治目标,但并不是所有的政党都有崇高的政治目标,③错误。④:中国共产党发出的全球文明倡议旨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不是找到了人类应对各种挑战的策略,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2025年2月,G国举行联邦议院选举,联盟党在选举中得票率领先。5月5日,联盟党与社民党签署联合执政协议。后经过两轮投票,联盟党候选人M当选G国总理。在接受总统的任命后,M于当地时间6日下午在G国联邦议院正式宣誓就职。由此可推断出( )①G国政党可以通过议会选举争取执政地位 ②G国政府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③G国总统可以独立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力 ④若议会对政府不信任,政府必须集体辞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①:联盟党和社民党联合执政,说明实行多党制,政党通过议会选举争取执政地位,①正确。②:G国政府(总理)由议会选举产生,且总理需向议会宣誓就职,表明政府对议会负责,②正确。③: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国是议会制国家,G国总统作为国家的最高代表,只是虚位。总统任命总理是象征性职权,总统不独立掌握最高行政权,③错误。④:议会制国家中,若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须集体辞职,由国家元首指定人员重新组织政府,或由政府首脑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根据新的选举结果,成立新的政府,④错误。故本题选A。2.2025年4月29日,加拿大议会选举结果出炉。执政党自由党赢得大选,其领袖卡尼将继续担任总理。在议会的343个席位中,自由党赢得约167个,保守党约145个,魁人政团赢得约23个,新民主党7个,绿党1个。据此可推测,加拿大实行( )①民主共和制政体,国家元首可独立决定解散议会②议会制,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并对议会负责③多党制,各政党争夺执政的目的是为了赢得选举④代议制,自由党席位未过半数,可组建联合政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①:加拿大是英联邦成员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其国家元首为英国国王,由国王任命的总督代行职权。加拿大总督根据总理的提议行使解散议会的权力,并不能独立决定解散议会,①错误。②:由题干信息“加拿大议会选举结果出炉,执政党自由党赢得大选,其领袖卡尼将继续担任总理”可知,加拿大政府首脑由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据此,加拿大实行议会制,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并对议会负责,②正确。③:政党参加竞选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执政,而不是相反,③错误。④:代议制,就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 。加拿大通过议会选举产生政府,因此,加拿大实行代议制。自由党席位未过半数,无法单独组阁,故可联合其他政党组成执政联盟,④正确。故本题选D。3.2025年3月25日,D国新一届联邦议院成立并召开首次全体会议。根据惯例,新一届联邦议院成立后上一届联邦政府任期也随之结束。D国总理与其他政府成员当天收到总统的解职证明。因D国联盟党和社会民主党仍处于组建新政府的谈判阶段,原总理及其政府成员应总统要求,将继续履行职责直至新政府成立。据此可推断出D国( )①总统对政府及其成员不信任时,政府必须集体辞职②是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国家,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③政府首脑须提请国家元首任命,政府总揽国家行政权力④实行两党制,各政党通过参加议会选举实现其目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②③:D国新一届联邦议院成立并召开首次全体会议。根据惯例,新一届联邦议院成立后上一届联邦政府任期也随之结束,这表明D国实行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总统对政府及其成员不信任时,政府必须集体辞职,是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国家,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②③正确。①:在议会制国家,当议会对政府表示不信任时,政府必须集体辞职,总统是虚位元首,①错误。④:因D国联盟党和社会民主党仍处于组建新政府的谈判阶段,由此可知该国实行的是多党制,④错误。故本题选C。4.2025年5月22日,共和党议员占多数的美国国会众议院以微弱优势通过一项大规模税收与支出法案。在该法案表决时,所有民主党议员投了反对票。该法案将延长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第一个任期内通过的企业和个人减税措施,同时取消民主党的前总统拜登推动的多项绿色能源激励政策。这说明( )①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具体政策上的分歧是美国两党制运行的基础②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具体利益不同,导致两党在税收政策上存在分歧③两党制存在固有弊端,会导致国家政策摇摆不定,缺乏连续性④美国总统在税收政策的制定上需要对国会负责、接受国会监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①:具体政策上的分歧是两党制的表现,而非其运行的基础,且材料没有强调政策上的分歧对两党制运行的作用,①排除。②:共和党提出的法案被所有民主党议员投了反对票,这说明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具体利益不同,导致两党在税收政策上存在分歧,②正确。③:当执政党更迭时,国家政策因党派立场不同而大幅调整,这说明两党制存在固有弊端,会导致国家政策摇摆不定,缺乏连续性,③正确。④: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不对国会负责,而是对选民负责,④排除。故本题选C。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美国大选成为最烧钱的选举。从街头小巷到电视媒体上出现的那些铺天盖地的竞选口号和广告,早已证明了美国总统选举是一场“烧钱”游戏——观察一位候选人是否有希望入主白宫的标准之一,就是看他能筹集到多少竞选资金。在本届美国总统大选中,特朗普背后有亿万富翁马斯克的支持。马斯克表示已经为特朗普“压上了全部身家”,如果特朗普失败,他将会坐牢。虽然美国国会出台限制利益集团捐赠额度的法案,但根本管不住两党金主的手,甚至国会里制定法案的议员,就是这种金钱政治的既得利益者。结合材料,运用“利益集团”的知识,说明为何美国国会出台的限制利益集团捐赠额度的法案难以奏效。【答案】①利益集团是以争取其团体利益及其成员利益为目的的社会团体。庞大的经济利益瓜葛使美国国会出台的限制利益集团捐赠额度的法案难以奏效。②利益集团通过游说、宣传、金钱等影响政府决策,维护自身的利益。国会议员多靠利益集团资金当选,是既得利益者,为保自身利益,不会严格执行限制法案,使得法案流于形式。【分析】背景素材:最烧钱的选举—— 2024年美国大选 考点考查:利益集团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科学精神【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原因类主观题,运用利益集团的知识,说明美国国会出台的限制利益集团捐赠额度的法案难以奏效的原因。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早已证明了美国总统选举是一场“烧钱”游戏——观察一位候选人是否有希望入主白宫的标准之一,就是看他能筹集到多少竞选资金→可联系利益集团的的含义,说明庞大的经济利益瓜葛使美国国会出台的限制利益集团捐赠额度的法案难以奏效。有效信息②:虽然美国国会出台限制利益集团捐赠额度的法案,但根本管不住两党金主的手,甚至国会里制定法案的议员,就是这种金钱政治的既得利益者→可联系利益集团特点的知识,说明利益集团通过游说、宣传、金钱等影响政府决策,维护自身的利益。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01课 国体与政体目录01 基础达标练考点01 国家是什么考点02 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考点03 政党和利益集团02 重难突破练03 真题溯源练04 时政预测练01 国家是什么1.“面具之下是更美的面具”,议会大厦的穹顶之下,既承载着民主理想的光辉,也投射着权力运作的阴影。实行代议制的国家,其具体政体形式可能多种多样,但都是统治阶级组织国家政权机关的特定方式。以下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①所有国家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②国家制度的内容方面决定形式方面③国家结构形式直接影响政权的组织形式④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并服务于国体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恩格斯指出:“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曾经有过不需要国家,而且根本不知国家和国家权力为何物的社会。”“氏族制度已经过时了,它被分工及其后果即社会之分裂为阶级所炸毁,它被国家代替了。”恩格斯这一论述表明( )A.政治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B.国家产生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C.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D.阶级斗争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3.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胜利了的无产阶级也将同公社一样,不得不立即尽量除去这个祸害的最坏方面,直到在新的自由的社会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有能力把这全部国家废物抛掉。”这说明( )①国家在本质上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②民主共和制超越了国家的阶级性实现了全民民主③国家会伴随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消亡而走向消亡④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存在的阶级基础已经消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5年以来,针对当前缅甸妙瓦底地区涉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峻形势,中缅泰三国警方不断深化务实执法合作。自2月20日起,公安部陆续组织江苏、上海等地公安机关民警分批次将缅甸遣返我方的2876名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经泰国押解回国,对境外涉我国犯罪集团形成强大震慑。由此可知( )①国家是调和阶级矛盾的产物和表现②国家具有打击犯罪的政治统治职能③国家肩负着维护独立和主权的职能④电信诈骗严重威胁国家的社会安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债务危机、种族歧视、赤字严重,凸显了西方国家社会治理的失能、失效和失序。糟糕的治理现实撕下了“美式民主”的虚伪外衣,以“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人权”等为标榜的美式民主,深深撕裂了民众的心。而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坚持主权在民、“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充分体现民情、民意、民智、民心,中国人民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结合材料,从“国家的本质”的角度,分析中国人民能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的原因。02 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6.2025年3月25日,D国新一届联邦议院成立并召开首次全体会议。根据惯例,新一届联邦议院成立后上一届联邦政府任期也随之结束。D国总理与其他政府成员当天收到总统的解职证明,因D国联盟党和社会民主党仍处于组建新政府的谈判阶段,原总理及其政府成员应总统要求,将继续履行职责直至新政府成立。据此可推断出D国( )①是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国家,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②总统对政府及其成员不信任时,政府必须集体辞职③政府首脑须提请国家元首任命,但政府对议会负责④实行两党制,各政党通过参加议会选举实现其目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美国总统特朗普于4月2日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如果国会反对总统的关税政策,可在相关贸易部门或关税执行机构的拨款上做文章,使总统的关税政策在实施上遇到资金瓶颈,从而达到限制其政策推行的目的。由此可见( )①美国总统要对国会负责,受国会监督②美国总统可能会在重大事务上受国会制约③美国是半总统制国家,不具有独立行政权④美国的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鉴于经济疲软形势,D国联邦政府在2024年12月初将经济增长预期从0.3%下调至-0.2%。之后,D国政府未能通过联邦议院信任投票,联邦总统宣布决定解散联邦议院,并于2025年2月23日举行联邦议院选举,组建新一届政府。据此推断,D国( )①实行民主共和制,总统是国家的象征和代表②若议会对政府不信任,政府只能集体辞职③实行责任内阁制,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④总统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对议会负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某国联邦议院举行总理选举第二轮投票,联盟党总理候选人获得多数票,正式当选该国总理。随后,总理接受了总统颁发的任命证书,并在联邦议院宣誓就职。接下来他将组建政府,政府提出的重大决议都要提交议会审议和批准。关于该国政体说法正确的是( )①总统是国家元首,总揽国家全部行政权力②总理是政府首脑,是连接议会与政府桥梁③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间不得任意干涉④实行议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接受议会的监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12月3日晚,尹锡悦以在野党相关事务为由宣布紧急戒严,这场仅维持数小时就被国会表决解除的戒严,成为他命运的转折点。12月14日16时,韩国国会召开全体会议,就总统尹锡悦弹劾案进行第二次表决,其中204人赞成,85人反对,弃权3票,无效8票,弹劾案表决通过。尹锡悦总统职务立即停止,将由国务总理韩德洙代理。2025年4月4日,韩国宪法法院通过对他的弹劾,尹锡悦即刻被罢免总统职务,成为韩国宪政史上继朴槿惠之后第二位被罢免的总统。有人认为,韩国政体是二战后由美国塑造的,其行政权力架构与美国没什么区别。请运用政体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03 政党和利益集团11.近期以来,围绕特朗普关税政策,美国的民主党与共和党纷争不断,同时诸多利益集团也通过游说等方式试图影响政策走向。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两党在政策上的分歧实质是资产阶级不同群体利益的博弈B.美国利益集团通过影响政府决策实现掌握国家政权的政治目的C.美国总统在制定关税政策的时候拥有决定权且需要对国会负责D.美国政党制度和利益集团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最好的政治外壳12.2025年5月6日,某国联邦议院总理选举投票中,由于联合执政的党派中有人反水,联盟党总理候选人第一轮“落选”,在第二轮投票时当选,接受总统任命后宣誓就职。据此推断该国( )①实行君主立宪制,总理是国家权力中心,行使一切国家权力②多数党联盟分裂可能会失去对行政权力的控制,导致政府的更迭③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实质上的权力,可提名政府首脑④议会有组织政府的实质性权力,可对政府发起不信任投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某国联邦议院召开全体会议选举新总理。首轮选举,在联邦议院拥有最多席位的联盟党总理候选人M因赞成票未过半数而落选;次轮选举,M获得联邦议院半数以上支持。成功当选后,M接受总统颁发委任状并在联邦议院宣誓就职。这表明,该国( )①把代议制作为公民与国家间的政治纽带 ②实行总统共和制,总统拥有一定的实权③两党轮流执政,共同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④总理由联邦议院选举产生并接受其监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特朗普首席顾问纳瓦罗在提到马斯克与特朗普关系的真相时指出:他们的合作从来就不是基于理念,而是短期利益。特朗普需要马斯克的金钱和流量为其当选铺路,而马斯克则希望通过与权力接近获取联邦政策、税收优惠与军工订单的红利。这说明,在美国( )①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维护选民利益②资产阶级运用金钱力量,用虚假民主掩盖国家的阶级性③利益集团通过参与选举,影响公共政策,争取成员或团体利益④利益集团从根本上解决了阶级矛盾,实现了资产阶级自身利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辨析题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有约1.6亿选民参加了投票选举。当地时间11月6日,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已获得295张选举人票,提前锁定胜局。而民主党候选人哈里斯得票数暂为226张。同日,特朗普宣布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获胜,哈里斯承认败选。有人认为,美国实行两党制,在总统大选中每个选民都有投票的机会,说明美国的政党制度更民主。请你运用《政治与法治》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辨析。1.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工人阶级一旦取得统治权,就不能继续运用旧的国家机器来进行管理”,必须“以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来代替”。由此可见( )①国家是阶级矛盾调和的产物和表现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民的理论③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④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了阶级斗争的根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5年5月6日,德国联邦议院进行第二轮投票,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组成的联盟党总理候选人默茨获得联邦议院全体议员多数票的支持,正式当选德国新任总理。通过德国选举可知( )①德国总理是民族团结象征,没有实权②德国实行民主共和制的国家管理形式③德国是代议制国家,总理要对选民负责④参加选举是德国政党争取执政的主要手段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2025年6月,韩国举行第21届总统选举,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以49.42%的得票率当选总统,其竞争对手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承认败选。李在明在胜选讲话中强调,将以复苏经济、恢复民生为首要任务,并推进韩朝对话。这一过程体现了( )①政党竞争是韩国政权更迭的唯一途径②韩国总统作为政府首脑,行使最高行政权力③韩国实行总统制,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④韩国总统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对议会负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某国总统突发紧急戒严令,引发政坛连锁反应:国会宣布戒严令无效,在野党联合提起弹劾总统动议案,经过两轮投票,国会通过了该动议案;2025年4月4日,宪法法院作出弹劾总统的裁决,总统职务即刻被罢免,之后将在60天内举行新一届总统大选。由此可见,该国( )①宪法法院的权力高于总统、国会的权力②总统在某些重大事务上可能会受到国会制约③实行总统制共和制,总统掌握最高行政权力④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并接受国会的监督和任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5年6月,某国总统大选期间,五大政党激烈角逐。最终某政党候选人获得大多数选民支持,当选该国总统,组建政府并承诺要拼经济保民生,实现外交多元化。由此可见,该国( )①实行多党制,政党主要通过参加选举争取执政②实行总统制,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国家元首③实行议会制,总统权力一般会受到议会的制约④实行半总统制,总统总揽国家的一切行政权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2025年2月23日,德国联邦议院选举结果揭晓,联盟党以28.5%的得票率获胜,候选人弗里德里希·默茨宣布取得胜利。德国选择党紧随其后,以20.6%的得票率位列第二。默茨在胜选演讲中提到,他的首要任务是快速组建新政府,应对德国的各种挑战。可是,各方在移民和经济政策等方面有明显分歧,因此组阁谈判难免会遇到不少阻碍。2025年5月6日,默茨被总统提名成为德国新一任总理。由此可以推出德国( )A.联邦总理由联邦议院多数支持产生,需经总统形式性任命B.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有权直接任命总理并解散议会C.获得联邦议院最多议席的政党可独立组阁执政D.实行两党制,政党执政主要靠参加选举7.当地时间2025年1月20日,唐纳德·特朗普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47任总统。在本届大选中,多名亿万富翁纷纷下场,美国的“金钱政治”被演绎到了极致。这说明在美国( )A.利益集团通过助选总统达到执政的目标B.竞选活动以民主形式掩盖了其阶级本质C.美国两党代表的具体利益经常有比较大差异D.选举制度、议会制度与两党制联系密切8.2025年6月3日,韩国大选落下帷幕,李在明以49.42%的得票率当选总统,他承诺推进对朝对话。这一选举结果不仅在韩国国内引发广泛讨论,也在国际上引起关注,因为其可能影响到东北亚地区的政治格局与经济合作走向。以下关于政党、国体与政体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韩国此次选举中,各政党通过竞选争取执政地位,反映出政党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国体决定政体,韩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其总统制共和制政体体现资产阶级专政的国体③李在明所属政党通过赢得选举执掌国家政权,说明政党通常以执政为主要目标④韩国的利益集团通过捐款、游说等手段直接参与总统选举,是影响韩国政治的关键力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美国大选政治献金乱象与民意撕裂加剧。据媒体报道,1.1万个政治团体为美国2024年大选活动花费了147亿美元。共和党选民最关注经济、移民和犯罪问题,而民主党选民则最关注气候变化和控枪政策。因中期选举结果影响总统执政,两党许多候选人没有围绕选民关心的政策问题展开理性辩论,而是大肆进行人身攻击,相互揭短,党争闹剧愈演愈烈。美国的民意撕裂问题不仅体现在人们只信任“自己一方”,还反映在对“另外一方”的蔑视,正如媒体所说,撕裂的美国和“合众国”已渐行渐远。(1)结合材料,运用政党和利益集团的知识,分析“撕裂的美国和‘合众国’已渐行渐远”的原因。(2)关于美国的民意撕裂问题,你认为会给美国社会的未来发展带来哪些挑战?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反映民情、倾听民意、汇聚民智的“直通车”,是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的具体体现。2015年7月,随着上海虹桥等首批4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挂牌,这项创新制度正式启航。10年时间里,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扎实推进,深入发展,以其上连人大、下接地气的独特优势,为基层群众和各界人士表达立法诉求、反映社情民意提供了有效的渠道、平台和载体。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共有54个,已实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点全覆盖。伴随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不断深化,每个联系点都成为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的重要载体。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我国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意义。2025年高考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2025·甘肃·高考真题)2024年被称为“超级选举年”,全球有70多个资本主义国家举行了选举。竞选中出现政党相互攻击抹黑、政治献金丑闻频发以及以利益集团对政治决策的过度干预等现象,使得民众对资本主义选举制度深感失望。材料表明( )①政党通过激烈斗争来维护民众和社会的公共利益②资本主义选举在本质上能够调和阶级矛盾和斗争③政党组织的竞选竞争和利益集团助选等行为的影响④资本主义国家选举制度在运行中的困境逐渐显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24年高考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2024·甘肃·高考真题)“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某高中教师在讲授“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时,展示了以下情境:情境一 情境二甲国总理由该国联邦议院选举产生,经联邦总统任命后组成联邦政府,行使最高行政权力,总理向议会负责 乙国总统由该国选民选举产生,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行使最高行政权力,总统向选民负责由此可推断( )①两国都实行议会制,国家权力中心是议会②甲国的总理和乙国的总统都是本国的元首③甲国的政体是议会制,而乙国的是总统制④甲乙两国的政权组织形式都是民主共和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23年高考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2023·江苏·高考真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国家内部的一切斗争——民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君主政体相互之间的斗争,争取选举权的斗争等等,不过是一些虚幻的形式……在这些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B.政权组织形式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C.各种形式政体都服务于统治阶级根本利益D.利益集团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不同阶级间的矛盾2.(2023·浙江·高考真题)美国是典型的总统制国家。在2022年国会中期选举中,共和党赢得众议院多数席位,重新获得在该院辩论哪些法案以及何时辩论的决定权。这有可能使拜登政府提出的立法倡议搁浅。由此可见,在总统制国家( )①总统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 ②行政机关难以履行职能③总统会受到议会的制约 ④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分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3·湖南·高考真题)2022年A国大选中,工党获得联邦议会多数席位,击败了自由党-国家党联盟。在获得A国总督任命后,工党党首成为新一任总理。此前,A国某州政府曾与B国签订了合作文件,但最终被自由党-国家党联盟主导的联邦政府以违反《对外关系法案》为由否决。工党成功执政有望缓和与B国关系、恢复该合作。由此可推断出( )①A国在国家结构形式上采用的是复合制②A国实行多党制,更能以民主方式保障阶级利益③A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实际运行中与民主共和制大体相同④A国政府领导人的更替是A国和B国关系可能变化的主要原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3·浙江·高考真题)2023年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主旨讲话,阐述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类社会现代化道路的认识,向各方发出共同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的全球文明倡议。这一讲话意味着( )①政党通常有明确的思想主张 ②人类拥有共同的价值追求③政党有崇高的政治目标 ④人类找到了应对各种挑战的策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025年2月,G国举行联邦议院选举,联盟党在选举中得票率领先。5月5日,联盟党与社民党签署联合执政协议。后经过两轮投票,联盟党候选人M当选G国总理。在接受总统的任命后,M于当地时间6日下午在G国联邦议院正式宣誓就职。由此可推断出( )①G国政党可以通过议会选举争取执政地位 ②G国政府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③G国总统可以独立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力 ④若议会对政府不信任,政府必须集体辞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5年4月29日,加拿大议会选举结果出炉。执政党自由党赢得大选,其领袖卡尼将继续担任总理。在议会的343个席位中,自由党赢得约167个,保守党约145个,魁人政团赢得约23个,新民主党7个,绿党1个。据此可推测,加拿大实行( )①民主共和制政体,国家元首可独立决定解散议会②议会制,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并对议会负责③多党制,各政党争夺执政的目的是为了赢得选举④代议制,自由党席位未过半数,可组建联合政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5年3月25日,D国新一届联邦议院成立并召开首次全体会议。根据惯例,新一届联邦议院成立后上一届联邦政府任期也随之结束。D国总理与其他政府成员当天收到总统的解职证明。因D国联盟党和社会民主党仍处于组建新政府的谈判阶段,原总理及其政府成员应总统要求,将继续履行职责直至新政府成立。据此可推断出D国( )①总统对政府及其成员不信任时,政府必须集体辞职②是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国家,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③政府首脑须提请国家元首任命,政府总揽国家行政权力④实行两党制,各政党通过参加议会选举实现其目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5年5月22日,共和党议员占多数的美国国会众议院以微弱优势通过一项大规模税收与支出法案。在该法案表决时,所有民主党议员投了反对票。该法案将延长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第一个任期内通过的企业和个人减税措施,同时取消民主党的前总统拜登推动的多项绿色能源激励政策。这说明( )①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具体政策上的分歧是美国两党制运行的基础②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具体利益不同,导致两党在税收政策上存在分歧③两党制存在固有弊端,会导致国家政策摇摆不定,缺乏连续性④美国总统在税收政策的制定上需要对国会负责、接受国会监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美国大选成为最烧钱的选举。从街头小巷到电视媒体上出现的那些铺天盖地的竞选口号和广告,早已证明了美国总统选举是一场“烧钱”游戏——观察一位候选人是否有希望入主白宫的标准之一,就是看他能筹集到多少竞选资金。在本届美国总统大选中,特朗普背后有亿万富翁马斯克的支持。马斯克表示已经为特朗普“压上了全部身家”,如果特朗普失败,他将会坐牢。虽然美国国会出台限制利益集团捐赠额度的法案,但根本管不住两党金主的手,甚至国会里制定法案的议员,就是这种金钱政治的既得利益者。结合材料,运用“利益集团”的知识,说明为何美国国会出台的限制利益集团捐赠额度的法案难以奏效。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01课 国体与政体(原卷版).docx 第01课 国体与政体(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