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学习目标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八国联军侵华的经过;理解义和团运动中的口号——“扶清灭洋”;理解《辛丑条约》签订的内容和影响。(时空史观、史料实证)2.通过引导分析义和团运动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培养学生抓住主要矛盾、一分为二地分析评价历史;通过逐条分析《辛丑条约》的危害,掌握基本的历史分析方法。(唯物史观、历史解释)3.通过揭露八国联军野蛮残暴、践踏中华文明的罪行,理解弱国无外交的道理,培养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志向,树立振兴中华的坚定信念。(家国情怀)义和团运动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壹 危亡·义和团运动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今河北)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主要成员是农民。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1.概况:请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归纳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概况。兴起原因:斗争方式:口号:性质: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外国传教士活动猖獗毁教堂、拆铁道、断电线扶清灭洋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初期和清朝官兵都发生过较大规模的冲突和战斗。袁世凯出任山东巡抚,对团民大力镇压,义和团无处立足,转到直隶活动。皇太后召集各大臣,密议团匪乱事,决计不将义和团剿除。如与以上等军械,好为操演,即可成为有用劲旅,以之抵御洋人,颇为有用。——《拳乱纪闻》袁世凯慈禧2.清政府态度:清政府对义和团运动态度如何?前后有何变化?原因?态度变化: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变化原因:利用义和团(抵抗洋人)。壹 危亡·义和团运动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壹 危亡·义和团运动3.义和团口号:如何评价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材料:(义和团)他们把西方的一切都排斥掉了……从街上抓来一个长得像学生的人,搜搜包,如果发现里边有一张洋纸,那么那个人的脑袋就没了。有一支铅笔也不行,钢笔更不行……——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表达了反帝国主义的斗争意识;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抱有幻想;让群众对清政府放松警惕。主要矛盾民族矛盾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抗击八国联军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有人说如果没有义和团运动,就不会爆发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你同意吗?义和团发展迅速(杀洋人、毁洋物)清政府招抚义和团材料:八国联军总司令、德国元帅瓦德西在给德皇威廉二世的奏议中认为:“关干近年以来时常讨论之瓜分中国一事”,现在“实为一个千载难得之实行瓜分时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引起列强强烈不满抗击八国联军原因赵立行:从世界背景来看,作为瓜分中国狂潮的延续,八国联军侵华是服务于帝国主义扩张需要的,是其瓜分世界的一个过程。列宁:列强“想使人相信,它只是在平定暴乱,帮助合法的中国政府恢复正常的秩序。但是问题的本质并没有因此而有丝毫改变。”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原因维护和扩大列强在华权益阅读课本回答八国联军侵华的概况?时间 1900年-1901年 统帅 西摩尔目的 1.镇压义和团运动。 2.维护和扩大侵略权益参与国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八国联军合影义和团廊坊阻击战攻陷大沽炮台慈禧宣战义和团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的外同使馆 (借口)老龙头争夺战天津保卫战聂士成殉国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出逃并请求八国联军助剿义和团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挑起战争联军舰队攻陷大沽炮台慈禧太后对外宣战义和团和清军围攻教堂和使馆区炮轰紫竹林租界,天津保卫战天津失陷6月6.176.217月8月北京失陷。义和团廊坊大捷,联军撤回到天津八国联军侵华的暴行中国此次所受损毁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回顾: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外国侵略者第几次强占中国首都?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屠杀中国百姓八国联军抢劫文物美军劫掠白银烧杀抢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德凶恶本质!八国联军的爆行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劫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清朝的一位翰林官员在自己的日记里记载道:“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以清剿义和团的名义捉拿当地的老百姓,联军将无辜的老百姓赶到北京郊外坑杀活埋。许多满清贵族不愿被侵略者所凌辱,选择了引火自焚。而剩下那些未来得及自我了结的高门大户,几乎都被侵略者杀得精光,因为长期无人敛尸,尸体里长出的蛆虫都爬到了门外。”八国联军洗劫北京侵略军攻陷北京之后,曾经公开宣称,所有的士兵都可以在北京城内抢劫三日,不用担心会受到任何处分和惩罚。他们闯入百姓家中抢夺妇女,再将掳获的妇女全都集中到同一个地方任意蹂躏。只要是女性,无论老少皆逃不过他们的毒手。包括紫禁城和颐和园在内,清王朝的皇宫甚至陵园也遭到了侵略军的抢劫,圆明园遭到第二次焚毁,不计其数的中国珍宝被倒卖到国外,最后无处可寻。欧洲人用沾满了中国人鲜血的双手往欧洲运送一车又一车的雪花白银。当欧洲人用这些财富花天酒地之时,没有人会想起这些“幸福”的生活之下是罪恶的底色。紫禁城大海缸上面镀的黄金被贪婪的侵略者刮走被八国联军炮轰后的正阳门联军进入大清门,堆满珍宝文物的宫室苑囿被洗劫一空义和团运动的结果失败她(慈禧)在西逃途中杀气腾腾地宣布:“此案初起,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划除不可。”后来又一再声称:“此事变实由拳匪籍端肇衅以致激成巨祸。”——《中国近代历史资料从刊·义和团》(1)失败的原因:(2)影响: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德]瓦德西《瓦德西拳乱笔记》《辛丑条约》的签订《辛丑条约》的签订1. 时间、国家:1901年(辛丑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个国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内容 危害经济政治军事外交《辛丑条约》的签订2. 内容、危害(问题探究)①赔: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税作担保③拆: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④划: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加重人民负担,便于列强控制中国经济丧失军事自主权,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②禁:惩办“首祸诸臣”,在华北等地区禁止科举考试;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便于列强侵略中国;同时是中国外交体制的近代化《辛丑条约》的签订3. 地位、影响:(1)地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你们的地盘,我做主。(2)影响: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辛丑条约》签定后,列强承认慈禧太后执政合法,慈禧携光绪皇帝回到北京。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观察图片思考:从两个辛丑年的中外谈判对比,你有何认识?美国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从实力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2021年 辛丑年1901年 辛丑年弱国无外交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始沦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天津条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1840年1842年1856年1860年1894年1895年1900年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陷入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技术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向西方学习改良制度?释疑解难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原因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加剧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性质:农民阶级反帝爱国运动口号:“扶清灭洋”清政府态度的转变:剿灭→招抚(利用)抗击八国联军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直接);维护和扩大侵略权益(根本)过程廊坊阻击战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天津保卫战《辛丑条约》的签订内容: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文化、经济、政治、军事和外交课堂小结课堂练习1.比较分析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是( )A.阶级基础 B.斗争方式C.失败原因 D.斗争对象2.《复兴之路》解说词中提到:“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关于这一“国耻”表述正确的是( )A.开始丧失完整独立主权 B.沙俄占领北方大片领土C.北洋舰队至此全军覆没 D.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3.下图是某学生绘制的反映《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与列强关系的漫画。漫画旨在说明( )A.西方列强军事实力异常强大 B.清政府沦为了“洋人的朝廷”C.中西礼仪文化存在巨大差异 D.清政府开启了学习西方历程4.美国历史学家马士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一书中描述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护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了。”“国家地位非常低落”表现在( )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C.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