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中考化学冲刺测试题(八)(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中考化学冲刺测试题(八)(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深圳市坪山区九年级中考化学冲刺测试题(八)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11,C—12,N—14,O—16,Na—23,Ca—40。
一、选择题(共 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粉笔写字 B.用冰来冷藏食品
C.氮气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2.某同学描述了某化学符号的意义: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③表示一个分子;④表示一个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该化学符号可能是( )
A.N B. C. D.
3.中国古诗词是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反映,蕴含着许多科学道理。下列对划线部分的相关科学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露珠,属于物理变化
B.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烧秸秆的过程,是热能转化成了化学能
D.莫道雪融便无迹,雪融成水水成冰——雪、水、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
4.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
B.元素符号是Ga
C.属于非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5.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4∶5
C.反应前后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都没变
6.下列有关玻璃导管的使用图示正确的是(省略夹持和加热装置)
A.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从a端进氧气
B.排水集气法
C.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D.向上排空气法
7.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SO2 B.NO2 C.CO2 D.PM2.5
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0℃时,可配制质量分数为30%的乙溶液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由40℃降到20℃时,甲、乙均有晶体析出
C.将20℃质量分数为10%的甲溶液升高到40℃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10%
D.在2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甲、乙饱和溶液
9.下列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和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观察现象
B 除去CO中少量的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高温氧化铁粉末
C 探究分子不断运动 将氧气压缩储存于钢瓶中
D 检验稀盐酸中是否混有硫酸 取样,加入溶液,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10.如图是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时做的五个实验(铁钉在不同环境中),实验一段时间后,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
A.甲、乙、戊中铁钉生锈快慢的顺序:乙>甲>戊
B.丙中的铁钉不易生锈
C.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氧气、水直接接触
D.丁中铁钉生锈最严重
二、非选择题:共4题,30分。
11.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并配制NaCl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操作①、②、③依次为乙图中的 (填字母)。
(2)在操作③中,当出现 时,就要停止加热。
(3)若用以上操作得到的氯化钠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①计算: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 g。
②称量:称量时如果用质量为33.1g的烧杯盛放固体,在托盘天平上已放40g的砝码,则天平上的游码位置应是下图的 (填字母)。
③量取: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④溶解:将氯化钠和水混合进行溶解。
(4)若量水时俯视读数,则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1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2.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它的单质及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某学习小组模拟工业生产用废料铁泥(主要成分是Fe2O3、FeO和Fe,其他杂质不与硫酸反应)提取Fe,实验流程如图1所示。
(1)步骤Ⅰ中使溶液和杂质分离的操作名称是 。
(2)写出步骤Ⅰ得到FeSO4溶液的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 。
(3)步骤Ⅱ加入H2O2溶液反应后,得到的X溶液的溶质中属于盐的是 ,步骤Ⅲ发生的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4)步骤Ⅳ中洗涤是洗掉Fe(OH)3上附有的少量Na2SO4杂质,为了检验是否洗涤干净,向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中加入一种试剂检验,该试剂是 (填化学式)。
(5)在步骤Ⅴ中,学习小组为了研究CO与Fe2O3的反应过程,查阅资料发现,CO与Fe2O3的反应是逐步进行的。第一步是Fe2O3被还原成Fe3O4,第二步是Fe3O4被还原成FeO,第三步是FeO被还原成Fe,每一步都有CO2生成。
①请写出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一步:;
第二步: ;
第三步:。
②CO与Fe2O3的反应过程中,得到的产物与反应温度有密切的关系,学习小组用热分析仪进行热反应测定,获得相关数据,绘制成如图2所示的固体质量—反应温度关系图。根据图2分析:反应温度500~600℃时得到的产物是 ,若要将Fe2O3完全转化为铁单质,温度必须达到 ℃。
13.同学们以盐酸为例研究酸的化学通性,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分析溶液的溶质成分时不考虑酸碱指示剂)。
【进行实验】
(1)上述试管 (选填“A”“B”或“C”)内所选试剂与稀盐酸之间发生的反应不能代表酸的化学通性。
(2)实验结束后,将A、B、C中的某两支试管内的所有物质倒入D烧杯中,开始时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
【提出问题】D烧杯的上层清液中溶质有哪些
【猜想假设】猜想一:可能有;猜想二:可能有。
【讨论交流】大家一致认为猜想一不正确,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
【实验验证】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他们完成探究过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D中上层清液,测其 pH 7 猜想二正确
另取少量D中上层清液,滴加 (填化学式)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结合上述实验过程可知,烧杯D中的上层清液中所含溶质是 。
【反思交流】分析整个实验探究过程可知,试管A中观察到的现象无法得出酸碱中和反应已经发生的结论,若要得到该结论,需要增加的进一步操作和实验现象是 。
14.实验室取10g由和NaCl组成的混合物,配制成不饱和溶液,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生成沉淀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完全反应后生成的质量为 g。
(2)A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为 。
(3)求原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C
2.C
3.C
4.C
5.B
6.A
7.C
8.C
9.D
10.D
11.(1)BCA
(2)较多固体
(3) 10 B
(4)大于
12.(1)过滤
(2)(或或)
(3)/硫酸铁;复分解反应
(4)BaCl2(或合理即可)
(5);四氧化三铁/Fe3O4;800
13.(1)C
(2);=/等于;[KOH,或,或];和;取少量试管A中的溶液,继续滴加稀盐酸至试管内溶液红色褪去(合理即可)
14.(1)2
(2)NaCl、Na2CO3
(3)解:设原混合物中CaCl2的质量分数为x。
x=22.2%
答:原混合物中CaCl2的质量分数为22.2%。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