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中考化学冲刺测试题(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中考化学冲刺测试题(二)(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深圳市坪山区九年级中考化学冲刺测试题(二)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11,C—12,N—14,O—16,Na—23,Ca—40。
一、选择题(共 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没有价值的是(  )
A.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B.将工厂废液直接排入江河
C.远离烟草、拒绝毒品 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2与粉尘排放
2.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使用了星载氢原子钟。氢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有关氢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H可以表示“1个氢元素” B.氢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
C.1个氢原子质量为 1.008g D.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水
3.下列有关元素、微粒以及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氧气和臭氧(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性质相同的单质
B.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水
C.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原子不一定是金属原子
4.下列符号中,只有微观意义的是( )
H2 B.He C.Fe D.2Fe
5.近日,我国科学家开发了在低温下具有高活性的SCR催化剂,实现氮氧化物的节能减排。如图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该催化剂可以帮助节约能源
B.反应后氮元素质量减少
C.60gNO完全反应至少需32gO2
D.生成的N2与H2O的分子个数比为1∶1
6.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操作
A 稀释浓硫酸 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
B 点燃氢气 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
C 测定0.4%的氢氧化钠溶液的pH 先用玻璃棒蘸取溶液,后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
D 用排水法收集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氧气 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A.A B.B C.C D.D
7.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目的通过对应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黄铜与铜片 相互刻画
B 分离KCl和MnO2 加足量水,过滤
C 鉴别CO和CH4 分别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D 除去CO2中的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8.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溶解度相等的温度是t1℃
B.搅拌能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t3℃时,将甲、乙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均有晶体析出
D.t2℃时,某同学配置了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甲溶液
9.某稀溶液溶质可能是 NaNO3、HCl、H2SO4,CuCl2 中的一种或几种向该溶液中 滴加 Ba(OH)2 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y)与加入 Ba(OH)2 溶液质量(x)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溶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2SO4 和 CuCl2 一定有,HCl 一定无,可能有 NaNO3
B.HCl、CuCl2 一定有,H2SO4 一定无,可能有 NaNO3
C.HCl、CuCl2、NaNO3 一定有,H2SO4 一定无
D.CuCl2 一定有,HCl、H2SO4 可能有,可能有 NaNO3
10.向两份相同质量、相同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分别逐滴滴加硫酸钠溶液和稀硫酸,不断搅拌,同时用电导率传感器采集数据,得到如图曲线(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一定条件下,电导率的大小能反映离子浓度的大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个实验中均有白色沉淀产生
B.曲线2对应的实验滴加的是稀硫酸
C.N点溶液呈中性,P点溶液呈酸性
D.M点溶液的大于Q点溶液的
二、非选择题:共4题,30分。
11.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超临界二氧化碳是指温度低于31.26℃,压力高于72.9个大气压时,CO2形成气态与液态交融在一起的流体,超临界CO2在减压、升温又可变成普通气体。超临界CO2流体具有惊人的溶解能力,可用它作为高效绿色的环保溶剂,尤其是用来提取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
水在温度、压强分别超过374℃和219个大气压时转变为超临界状态。超临界水能够与氧气以任意比例互溶,因此在高温高压下,可将有机物不经过燃烧直接完全氧化为清洁的H2O、CO2,该技术称为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如550℃时,在密闭容器中,测得乙醇(C2H6O)在超临界水中的氧化结果如图所示。
(1)文中超临界 CO2流体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写出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形成不同物质的超临界流体所需条件不同
B.超临界CO2流体分子间间隔与常温常压下CO2分子间间隔相同
C.超临界CO2溶解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后减压、升温可与之分离
D.超临界水氧化乙醇过程中生成多种氧化物,最终产物只有二氧化碳
(4)图中CO分布分数先增后降的原因是 。
12.小明发现装有膨化食品的包装袋内都充有一定量的气体。他和同学对所充气体的作用及成分产生了好奇,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包装袋内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包装袋内的气体为:猜想1:氧气;猜想2:氮气;猜想3:二氧化碳;猜想4:二氧化硫;猜想5:空气。通过分析,大家认为猜想1是错误的,理由是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 (填“活泼”或“不活泼”),易与食品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猜想4也是错误的,理由是 。
【查阅资料】
①镁能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物常温下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②镁也能与二氧化碳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黑色单质和一种金属氧化物;
③镁还能在氮气中燃烧,反应生成氮化镁(Mg3N2)固体;
④氮化镁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
【进行实验】
实验一:抽取包装袋内气体一瓶,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不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小明据此推断只有猜想2成立。小红不同意此结论,理由是 。
实验二:另抽取包装袋内气体一瓶,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到木条立即熄灭,小组同学据此判断猜想 不成立,猜想2成立。
为进一步确认猜想2成立,小组同学进行了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另取一瓶包装袋内的气体,向其中伸入燃着的镁条,观察现象; 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猜想2成立
③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加入足量的蒸馏水中,并滴入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反思】写出上述实验操作①中化学方程式 。
【拓展延伸】
①明明同学将镁条打磨成光亮的银白色后,利用如图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反应完全,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发现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可能原因是 。
②1.2g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所得固体质量m范围是 。
13.硫酸镁晶体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利用氯碱工业中的固体废物“盐泥”【主要成分为、、】。利用“盐泥”制备硫酸镁晶体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和,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35.7 36.0 36.6 37.3 38.4
溶解度/g 22.0 33.7 44.5 54.6 55.8
(1)“反应器”中的搅拌器的作用是 。
(2)“反应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过滤器1”产生的“滤渣”为 。
(4)“结晶槽”中获得硫酸镁晶体的方法是 结晶。
(5)从结晶槽中获得的硫酸镁晶体表面附着有杂质,需用试剂洗去。为避免晶体损失,最适宜的洗涤试剂是 。
(6)硫酸镁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浓缩结晶,可得到不同的晶体(如表所示),其中七水硫酸镁(化学式为)可用于制革、印染、催化剂、造纸、塑料、瓷器、颜料、炸药和防火材料的制造,医药上用作泻盐。
温度/℃ -3.9~1.8 1.8~48.1 48.1~67.5 67.5~200
析出晶体
若想得到,则最适宜的结晶温度应控制在 。
14.2022年2月3日,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通过科学实验的方式“变”出奥运五环,其中五环中的黄色使用的是甲基橙跟碳酸钠溶液混合所呈现出来的。于是某化学实验小组对碳酸钠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测定某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实验小组取5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置于烧杯中,将200.0g待测碳酸钠溶液分5等份依次加入上述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测出每次完全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g 40.0 40.0 40.0 40.0 40. 0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g 88.9 127.8 M 205.6 245.6
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M的数值为 。
(2)该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B
2.C
3.B
4.D
5.A
6.B
7.B
8.C
9.B
10.C
11.纯净物;;AC;在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乙醇先氧化成CO,CO再氧化成CO2
12. 活泼 二氧化硫具有毒性,不能用于食品包装 空气中含有少量CO2,也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5 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3Mg+N2Mg3N2 镁条与空气中的氮气发生了反应 1.67g<m<2g
13.(1)增大了物质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加充分,反应速率加快
(2)Mg(OH)2 + H2SO4=MgSO4+2H2O
(3)硫酸钡
(4)冷却(或降温)
(5)饱和硫酸镁溶液
(6)1.8℃~48.1℃
14.(1)166.7
(2)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第一次加入碳酸钠溶液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40.0g+50g-88.9g=1.1g,第二次加入碳酸钠溶液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40.0g+88.9g-127.8g=1.1g,1.1g。所以第一次加入碳酸钠溶液的溶质碳酸钠完全反应掉。设第一次加入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是x,根据题中所给信息。
该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该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