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中考化学冲刺测试题(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中考化学冲刺测试题(七)(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深圳市坪山区九年级中考化学冲刺测试题(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11,C—12,N—14,O—16,Na—23,Ca—40。
一、选择题(共 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氮气用作保护气
B.镁粉用于制造照明弹
C.活性炭除冰箱异味
D.可燃冰用作燃料
2.下列相关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
A.Fe3O4——氧化铁 B.铁原子——Fe2+
C.4H2O——4个水分子 D.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3.化学之美,美在物质多样、美在变化、美在现象、美在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都是科学家通过化学反应创造出来的
B.燃烧会发光、放热,有些燃烧还会产生火焰
C.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它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4.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铕(Eu)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铕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铕的原子序数是63
C.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 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
5.甲醇(CH3OH)又被称为“工业酒精”,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有毒,可用于制造农药、甲醇燃料等。潜艇中CO2的含量与动力的来源这一课题,始终是科学家们研究的方向,如图是某科学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制酒厂可向酒水中添加甲醇,以节约成本
B.物质X、Z、W均为化合物且都是氧化物,Y为单质
C.参与反应的X、Y的个数比为2∶8
D.甲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H3OH+3O22CO2+4H2O
6.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的棉花可以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B.装置②可用作实验室制取氧气或氢气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C.装置④或⑤可用作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收集装置
D.装置⑥用于收集二氧化碳时,用燃着的木条在导管b处验满
7.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C.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 a的饱和溶液
D.将t2℃ 时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8.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除去铜粉中的氧化铜 加入足量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B 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取样,闻气味
C 稀释浓硫酸 将水沿烧杯壁缓慢倒入浓硫酸中
D 区分磷矿粉和硝酸钾
9.对比实验设计 某同学根据铜锈的主要成分作出猜想:金属铜锈蚀的条件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必须有二氧化碳,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中的( )
甲和乙 B. 甲和丙 C. 甲和丁 D. 乙和丁
10.对比实验分析 为探究铁生锈的条件,进行如图所示的三个对比实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对比①②可证明铁生锈有氧气参加
B. 对比②③可证明铁生锈有水参加
C. 对比①③可证明铁生锈有水参加
D. 对比①②③可证明铁生锈需要水和氧气同时参加
二、非选择题:共4题,30分。
11.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都离不开水。请回答:
(1)生活中为了降低硬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是 。
(2)水是最常用的溶剂,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写粒子符号)。
(3)某同学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步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误差分析: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导致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2.某工业废料中含有和(不考虑其他成分),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用该工业废料制备和。
资料:受热易分解。
(1) 实验前将工业废料进行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反应1中发生的非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滤渣的成分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 从滤液中得到固体的操作是____(填“蒸发”或“降温”)结晶。
13.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对镁与盐酸反应进行系列研究。
〖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镁在常温下的溶解度较小,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会变大
②氢氧化镁加热到350℃会失去水生成氧化镁。
Ⅰ探究镁与盐酸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1)实验时先将镁条进行打磨,其目的是 。
(2)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锥形瓶中,再将注射器中某浓度的盐酸全部压入锥形瓶中,通过数字传感器测定实验中密闭容器(气密性良好)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实验,小组同学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图中b点所含的溶质是MgCl2
②注射器刚注入盐酸时观察到镁条表面无明显气泡,但此时压强上升迅速,原因可能是注入盐酸时速度太快,使瓶内气体瞬间压缩导致。
③图中c点镁条已完全溶解,cd段容器内压强逐渐减小,可推知镁条与盐酸发生了放热反应。
Ⅱ探究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
甲、乙同学对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产生了疑问,于是分别做了如下探究:
(1)甲同学待试管内镁条完全消失后,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度,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填字母序号)。
A将pH试纸直接插入溶液中,并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
B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并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
C将湿润的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并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
〖结果分析〗甲同学观察到pH试纸由黄色变成红色,对照标准比色卡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小于7。
(2)乙同学待反应结束后发现试管中镁条有剩余,于是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振荡,溶液显红色。对此现象,乙同学重复实验,得到同样结果。
〖提出猜想〗甲、乙同学对各自所做实验作如下猜想
甲同学:猜想Ⅰ:稀盐酸过量,使溶液pH小于7;猜想Ⅱ:氯化镁溶液pH小于7。
乙同学:猜想Ⅰ:氯化镁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猜想Ⅱ:镁与热水反应使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与思考〗
(1)为了验证猜想,甲、乙同学均需进行的一个探究实验是 。甲、乙同学联想到课上所做的实验:把打磨过的铝条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 现象,于是得出结论:部分盐溶液也可以呈酸性。
(2)甲同学为了完成猜想Ⅰ,提出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并振荡,若观察到 的现象,也可以确定溶液中含HCl。
(3)乙同学为了完成猜想Ⅱ,在滴有两滴酚酞的热水中放入一段打磨过的镁条,观察到溶液很快变为红色,同时还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体生成,收集该气体并点燃,发现能燃烧,请根据实验现象写出镁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结论〗镁与稀盐酸反应后:(1)若镁已反应完全,所得溶液显酸性。
(2)若镁有剩余,所得溶液显碱性。
〖反思与交流〗一段时间后,乙同学观察到溶液的红色逐渐变淡,最后消失,原因可能是 。
〖拓展研究〗取一根镁条置于坩埚内点燃,得到氧化镁和氮化镁混合物的总质量为0.470g,冷却后加入足量的水,将反应产物加热蒸干并灼烧至350℃以上,得到氧化镁质量为0.486g。
(1)已知氮化镁与水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镁。请补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3N2+6H2O=3Mg(OH)2↓+2 。
(2)计算燃烧所得混合物中氮化镁的质量分数 。(请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0.1%)
14.某氢氧化钙粉末中含有碳酸钙杂质。取样品25g于锥形瓶中,加适量水,搅拌,再滴加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_。
(3)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消耗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
1.C
2.C
3.A
4.A
5.D
6.D
7.C
8. A 看颜色
9.C
10.B
11.煮沸;H2O; ⑤②①③④ ; 搅拌、加速溶解 ; 偏大
12.(1) 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
(3) 、
(4) 降温
13.除去表面的氧化膜;②③;B;测定氯化镁溶液的酸碱性(或酸碱度);铝箔表面有气泡产生;先产生白色沉淀,振荡后沉淀消失(或开始无沉淀,一段时间后产生沉淀);Mg+2H2OMg(OH)2+H2↑;温度下降,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减小;NH3↑;17.0%
14.(1)2.2g
(2)设生成2.2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消耗氯化氢的质量为y,
x=5g,
y=3.65g,
(3)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消耗稀盐酸的质量分数 ,
答: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消耗稀盐酸的质量分数18.3%。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