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中考化学综合提升卷(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中考化学综合提升卷(二)(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初中化学综合提升卷(二)
满分为 100 分,考试用时为 60 分钟。
说明: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 2B 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 答案无效。
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整洁。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11,C—12,N—14,O—16,Na—23,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元素的化合价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种类⑤原子的质量⑥分子的种类,其中,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④⑥ B.②④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2.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B.滤纸的边缘要略低于漏斗口
C.玻璃棒要靠在单层滤纸的一边 D.漏斗下端管口不用紧靠烧杯内壁
3.某混合物其组成特点是“各成分彼此完全混合、处处相同”。这种混合物不可能是
A.食盐水 B.黄泥水 C.空气 D.不锈钢
4.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不一致的是(  )
A.碳酸氢钠 NaHCO3 小苏打
B.氧化钙 CaO 消石灰
C.汞 Hg 水银
D.氢氧化钠 NaOH 火碱
5.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描述,对应错误的是( )
A.氧气—助燃性—作火箭助推剂
B.酒精—可燃性—作燃料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活泼—作电光源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作保护气
6.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同学对所学的部分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单质 氧化物 碱 盐 混合物
A 氨气 冰 Al(OH)3 KNO3 盐酸
B Mg SO2 烧碱 胆矾 AgNO3溶液
C O2 K2O 纯碱 MgSO4 白磷
D 青铜 P2O5 Ba(OH)2 过磷酸钙 波尔多液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烷燃烧时有蓝色火焰产生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铁钉表面出现红色固体
8.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月壤中含有钇元素的矿物盐,该盐被命名为“嫦娥石”。钇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钇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钇的元素符号为y
C.钇的原子序数为39 D.钇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g
9.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NF3进行硅芯片蚀刻时的产物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丁由2个原子构成
B.物质甲、乙都是由分子构成
C.物质丁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为78%
D.参加反应的原子种类没有变
10.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一致的是( )
A.氢氧化钙 生石灰 B.碳酸钠 苛性钠
C.碳酸氢钠 小苏打 D.氢氧化钠 纯碱
1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石墨质软,可用作电池电极 B.氮气难溶于水,可用作保护气
C.醋酸有挥发性,可用于除水垢 D.固体氢氧化钠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12.向一定质量的和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反应过程中溶质的质量随加入锌粉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时,溶液为、和的混合溶液
B.b点时,溶液的总质量与反应前相比不变
C.c点时,溶液呈蓝色
D.d点时,过滤所得滤渣为和的混合物
13.“燧”是我国古代取火的工具,有金燧、木燧之分。金燧取火于日(用铜制凹面镜聚焦太阳光取火),木燧取火于木(钻木取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燧"取火过程中空气中氧气含量增大
B.真空环境也可采用“金燧”取火
C.“金燧”、“木燧”取火的原理都是升温使可燃物的着火点升高
D.“金燧”聚光生火主要利用了金属有良好的金属光泽
14.实验小组为验证水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1 实验2
进步实验证明无色液滴为水 进步实验证明a、b中气体分别为H2、O2
A.实验2能验证水的组成而实验1则不能
B.实验2的b中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实验2中产生H2、O2的质量比为2:1
D.实验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
15.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B.若要从甲和乙的混合溶液中提纯晶体甲,可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C.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D.℃时,一木块漂浮于甲溶液中(如图2),当降温时,木块下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 10分,共 55分。
16.(1)有的汽车放出大量浓烟,据所知燃烧的是石油,石油属于 (填“ 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能源。而我市的一些公交车采用天然气做燃料,天然气的化学式为 ,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随着能源使用量的增长,人们对人们迫切需要开发新能源,目前正在开发的新能源有潮汐能、生物质能、 (填一种)
(3)氢气是最清洁的能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17.钼是制作特种钢的重要添加剂。工业上用辉钼矿(主要成分为及少量的)为原料制备金属钼的主要流程如下:
(1)焙烧前,需将辉钼矿粉碎,其目的是 。
(2)写出在焙烧炉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浓氨水的作用是 。
(4)在反应室2中发生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则溶液X的溶质是 。
(5)辉钼矿焙烧后已获得了,还需要一系列流程,才用还原,其原因是 。
18.山西运城盐湖地区的“垦畦浇晒”产盐法,发展成熟于隋唐时期,至今仍在沿用。“垦畦浇晒”的工艺流程以及盐湖水中NaCl和Na2SO4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利用盐湖水“晒”盐的原理是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2)当蒸发畦中的盐湖水变得“模糊”时,工人将盐湖水经沟渠引入结晶畦,为防止泥沙等杂质进入结晶畦,工人会在沟渠不同位置设置多个表面带有许多小孔的盐板,这一过程称为“过箩”除杂,“过箩”除杂与实验室中的 操作原理相似。
(3)该工艺最终所得卤水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4)分析NaCl和Na2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40℃时,Na2SO4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B.60℃时,Na2SO4的饱和溶液降温一定有晶体析出
C.20℃时,NaCl和Na2SO4的饱和溶液升温至6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NaCl>Na2SO4
D.40℃时,NaCl和Na2SO4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的溶质的质量:Na2SO4>NaCl
19.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化学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I.航天器的制造阶段:航天器的制造使用了大量的金属材料。
(1)航天器的天线可利用钛合金制成。与金属钛相比,钛合金的硬度和强度更 (填“高”或“低”)。
(2)铝合金是运载火箭轨道舱壳体的关键材料,铝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 。
(3)航天器使用的特种钢属于铁合金,如图是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装置。
①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玻璃管内的现象是 。
②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气体产物,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Ⅱ.航天器的发射阶段:航天器的发射需要燃料燃烧提供动力。
(4)长征二号F通十五运载火箭的推进剂选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两种液态燃料,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气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火箭发射常用的推进剂还有液氢和液氧,液氢作燃料的优点是 。(写一条即可)
Ⅲ.航天器的运行阶段:航天员呼吸需要氧气,氧气的来源有三种:①氧气瓶;②固体氧气发生器制氧;③电解水。
(6)固体氧气发生器制氧时,主要发生的反应为,该反应中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是 。
(7)电解水是航天员在空间站获取氧气最主要的手段。一位航天员一天要消耗大约0.8kg的氧气,若只采用电解水供氧,则空间站每天至少需要电解多少质量的水可以供三位航天员一天的呼吸使用?
20.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和H2O转化成葡萄糖和O2,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验证】
方案一:小明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到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三种元素组成的”。
(1)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理由是 。
方案二:小刚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2)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 。
(3)观察到 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4)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往硬质玻璃管中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 ①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②小烧杯中 。
(5)黑色固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21.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工业制法的反应原理是:。某同学将Cl2通入185.8 g NaOH溶液中(NaOH过量),充分反应后得到混合溶液200g。计算:
(1)参加反应的氯气质量是 g。
(2)混合溶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D
2.B
3.B
4.B
5.C
6.B 
7.B
8.C
9.D
10.C
11.D
12.B
13.D
14.B
15.D
16.不可再生;CH4;CH4 +2O2 CO2 +2H2O;太阳能;2H2+O22H2O
17.(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2)
(3)与MoO3反应,将MoO3转化为(NH4)2MoO4溶液
(4)氯化铵/NH4Cl
(5)焙烧后获得的MoO3中含有杂质,需要先进一步除杂、提纯得到纯净的MoO3,才能用H2还原制得纯金属钼
18.(1)蒸发结晶
(2)过滤
(3)NaCl、Na2SO4
(4)AC
19.(1)高
(2)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3) 红棕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
(4)
(5)燃烧产物只有水,比较环保,且燃烧值大
(6)钠元素/钠/Na
(7)解:设每天至少需要电解水的质量为x
x=2.7kg
答:空间站每天至少需要电解水的质量为2.7kg
20.(1)氧气能提供氧元素
(2)排尽硬质玻璃管中的空气
(3)干冷的小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4)小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
21.(1)14.2;
(2)解:设混合溶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为x
答:混合溶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为7.45%。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