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十三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十三中学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河北省邯郸二十三中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为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低碳环保绿色转型,你认为下列燃料最理想的是(  )
A. 甲烷 B. 乙醇 C. 氢气 D. 汽油
2.常用净水器中滤芯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其中颗粒活性炭、压缩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
A. 吸附异味 B. 使杂质沉降 C. 杀菌消毒 D. 增加矿物质
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向试管中加试剂 B. 熄灭酒精灯
C. 加热液体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4.每年9月7日为“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可制得氧气和氮气
B.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C. 空气质量指数级别越高,空气污染越严重
D. 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其含量过多会引起酸雨
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2个氧原子:2O2 B. 2个镁离子:2Mg2+
C. 氯化铁:FeCl2 D. 硫酸铝:AlSO4
6.电影《哪吒2》中敖丙身穿的“万龙甲”轻薄坚韧,在现实中找到了科技平替版——中国石化生产的“黄金丝”(对位芳纶),具有极强的抗拉和抗冲击性能,强度大。“黄金丝”由对苯二甲酰氯(C8H4Cl2O2)聚合而成。下列关于对苯二甲酰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氯元素质量分数最高 B. 碳、氢、氧元素质量比是4:2:1
C. 由16个原子构成 D. 属于一种有机化合物
7.下表物质的名称、化学式、物质类别及用途都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名称 化学式 类别 用途
A 二氧化碳 CO2 金属氧化物 可用于人工降雨
B 碳酸钠 NaHCO3 盐 可作面点发酵剂
C 氧化钙 Ca(OH)2 碱 可作食品干燥剂
D 铜 Cu 单质 可作导线
A. A B. B C. C D. D
8.发展科学思维,聚焦核心素养,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分类观:碱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则含氢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碱
B. 转化观:碳酸盐和酸反应能产生气体,则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C. 守恒思想: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证明该物质中含有碳、氧元素
D. 宏微结合: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9.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法和主要操作
A 制备Cu(OH)2 往CuO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
B 除去FeCl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C 鉴别H2和CH4 分别点燃后,在火焰上方罩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D 检验CO2中混有HCl气体 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A. A B. B C. C D. D
10.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b段,溶液的pH不断增大
B. b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C. b→c段,可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
D. 向d点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硫酸,会出现白色沉淀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1.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习俗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让我们从化学视角认识传统节日中的习俗。
(1)春节——“万炮齐鸣震九天,金龙彩凤舞翩然”。烟花爆竹生产中常添加高氯酸钾(KClO4)来增强安全性,高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
(2)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酿酒祭祀祖先,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C2H5OH),乙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端午节——“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艾草具有特殊香味,可驱赶蚊虫,人们能闻到艾草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 ______。
(4)中秋节——“中秋鲜果列晶盘,饼样圆分桂魄寒”。中秋节有赏月吃月饼的习俗,制作月饼的主要原料面粉可以给人体提供的有机营养物质是 ______。
三、流程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2.《天工开物》记载古代炼铁工艺:“一炉载土(铁矿石)二千余斤,或用煤炭,扇炉风箱必四人……,土化为铁”,“凡铁分生,熟,出炉未炒则生,既炒则熟,生熟相和,炼成则钢”(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工艺中用的煤是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炼铁过程中需要不断拉动风箱,其原理是______。使煤炭充分燃烧。
(3)铁制品的应用很广泛,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4)现在常使用加铁酱油,其中“铁”指的是______(填“原子”、“元素”或“单质”)。
(5)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甲烷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前后改变的是______。
A.原子的数目 B.分子的数目 C.原子的质量
13.柠檬酸亚铁(FeC6H6O7)是一种易被吸收的补血剂。利用硫酸厂的废渣(主要含Fe2O3、Fe3O4,还有少量SiO2)制备柠檬酸亚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Fe3O4+4H2SO4=Fe2(SO4)3+FeSO4+4H2O。
资料2:Fe+Fe2(SO4)3=3FeSO4。
资料3: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
(1)柠檬酸亚铁进入人体肠道后以 ______(填阳离子符号)的形式被吸收,达到补血效果。
(2)固体C的成分是 ______。
(3)步骤①②③④中涉及置换反应的是 ______(填序号)。
(4)步骤③中将固体D与溶液E分离的操作中使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______。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步骤④中产生的气体F可能是 ______(写化学式)。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4.探究硝酸钾的溶解度,进行如图1所示的三次实验,实验过程中温度不变。通过多次实验,绘制出了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三次实验中所得溶液饱和的是______(填序号),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_g。
(2)t2℃时,取硝酸钾100g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烧杯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3)若要使③中固体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填一种即可)。
(4)由图2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2℃时硝酸钾溶液降温至t1℃,一定有晶体析出
C.获得硝酸钾晶体常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1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中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欲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字母)。
(3)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
(4)现有一新制的碳酸钙产品,某同学设计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测定反应生成的BaCO3的质量来确定该产品中CaCO3的含量(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固体混合物)。
①关闭止水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慢滴加盐酸至不再有气泡产生,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止水夹,缓缓通入空气,通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
②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
③实验时,称取的碳酸钙产品的质量为m1g,反应后得到BaCO3的质量为m2g,则该产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用含m1和m2的代数式表示)。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6.烘焙糕点时,向自然发酵的面粉中加入一种白色粉末,使做出的点心疏松多孔,口感更好。
任务一:成分探究
【提出问题】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白色粉末的成分只涉及到Na2CO3和NaHCO3;NaHCO3溶液显碱性且不与CaCl2溶液发生反应。
【提出猜想】
(1)猜想1:该粉末是Na2CO3;
猜想2:该粉末是______;
猜想3:该粉末是Na2CO3和NaHCO3。
【实验与现象】
(2)根据实验操作完成表格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溶解,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猜想3正确
实验2: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溶解,滴加CaCl2溶液 ① ______
实验3: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加热,将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② ______
【实验与反思】
(3)小米同学指出只要向实验1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出现______现象,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
任务二:测定固体粉末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称取样品20g,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使碳酸氢钠分解产生水和二氧化碳(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气体吸收剂足量)。
物质的质量 装置B 装置D
实验前物质的质量/g 180.0 127.2
实验后物质的质量/g 173.8 131.6
(4)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固体粉末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5)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7.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测定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大理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且高温灼烧不分解):称取10.0g大理石放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装置和试剂总质量/g 261.0 260.6 259.2 258.0 257.7 257.7 257.7
(1)大理石完全反应时,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_。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D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B
11.【答案】+7;
4:1;
不断运动;
糖类
12.【答案】不可再生;
提供充足的氧气;
刷漆(答案不唯一);
元素;
;B
13.【答案】Fe2+;
二氧化硅、铁粉;
②;
引流;FeSO4+Na2CO3=FeCO3↓+Na2SO4;
CO2
14.【答案】②③;20;
105;
升高温度、增加溶剂;
B
15.【答案】锥形瓶;
;AC;
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
①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进入C装置中,被完全吸收;
②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对实验的干扰;

16.【答案】碳酸氢钠。
产生白色沉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仍是红色。
;84%。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D装置,导致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影响实验结果
17.【答案】3.3g;
75%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