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14分。
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晾衣服 B. 铲冰雪 C. 酿米酒 D. 剪窗花
2.“吃粽子,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下列制作粽子的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糯米 B. 瘦肉 C. 红枣 D. 植物油
3.5月20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青少年应关注营养与健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饮用运动饮料可补充钠、钾等元素
B. 奶茶具有良好的口感,可以代替饮用水长期饮用
C. 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生病,因此应多吃含微量元素的营养补剂
D. 幼儿患佝偻病和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都是因为锌元素的摄入量过低
4.如果取家庭中的①食盐;②味精;③面粉;④芝麻油;⑤蔗糖;⑥白酒,分别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
A. ①④⑥ B. ①②⑤⑥ C. ②③⑥ D. ①②③⑤
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正常雨水呈弱酸性的原因:CO2+H2O=H2CO3
B.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 用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2+3H2O
D. 工业炼铁反应原理:3CO+Fe2O3=2Fe+3CO2↑
6.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和发展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塑料 B. 陶瓷 C. 合成橡胶 D. 合成纤维
7.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引燃酒精灯
B. 稀释浓硫酸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
8.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水区分氯化钠、氢氧化钠 B.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氧气、二氧化碳
C. 用点燃闻气味法区分涤纶、羊毛 D. 用酚酞溶液区分碳酸钠溶液、石灰水
9.我国化学家徐光宪在稀土分离技术上作出了杰出贡献。稀土中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钬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 钬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67
C. 钬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4.9
D. 钬的元素符号为Ho
10.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30g
B. 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称量
C. 仰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
D. 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量筒等
11.《本草纲目》记载,艾草具有抗菌消炎、散寒止痛等功效。蓝桉醇(C15H26O)为艾草的一种成分,下列有关蓝桉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元素质量分数最高 B. 由三种元素组成
C. 是一种氧化物 D. 由42个原子构成
12.硝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 N2 B. NO2 C. NH3 D. SO2
13.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大理石
B. B——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 C——恒温蒸发饱和硝酸钾溶液
D. D——将铁片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
14.向一定质量的CaCl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所得沉淀质量等于原CaCl2溶液质量的。则原CaCl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 22.2% B. 11.1% C. 10.6% D. 21.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15.空气中含量多且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的物质是______;人体中的元素通过新陈代谢保持含量相对稳定,人体缺______会引起贫血;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_____(填化学式)。
16.如图是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3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g.
(2)50℃时,将40g该物质加入到l00g水中,搅拌后得到的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该溶液降温到20℃时可析出晶体______g.
17.一定质量的锌、镁分别放入质量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的两种溶液质量仍相等,则参加反应的两种金属中质量较大的是______。
18.通过使用新型催化剂,能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1)虚线方框中物质的化学式为 ______ 。
(2)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质量比为 ______ 。
19.某校实验小组用数字设备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实验装置和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乙溶液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5s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有______(填离子符号)。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分。
20.A、B、C、D均含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A是白色难溶固体,金属元素质量分数为40%;B中只含有两种元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D可用于配制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A转化为C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四、流程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1分。
21.美丽浩瀚的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提取的粗盐常含有泥沙和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先将粗盐样品溶解、过滤,除去泥沙后,取粗盐水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探究。
(1)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都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______。
(2)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
(3)加适量盐酸有气体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22.从古至今,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家用燃料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某兴趣小组调查发现家用燃料变迁的大致历程为:
(1)俗语说:“人要真心,火要空心”。柴草燃烧时需要架空,煤球要做成蜂窝状,目的是______。
(2)从分子角度解释,丙烷气体在加压条件下能转化为液体______。
(3)某种燃气灶的燃料由液化石油气改为天然气后,灶具的进风口应______(填“调大”“调小”或“不变”)。(提示: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
23.利用下图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可充分体现科学研究中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1)定性研究:装置甲中与a管相连接的是电源的______极(填“正”或“负”);该实验通过证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推断水是由______组成。
(2)定量研究:将甲烷充分燃烧后的混合气体通过乙装置,若要证明甲烷中不含氧元素,则需要测定______并进行定量分析才能得出结论。(填序号)
①实验前甲烷的质量②实验后 c瓶增加的质量③实验后 d瓶增加的质量
24.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探究铁、铜、银金属活动性顺序。
(1)写出装置A或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通过图示中的实验不能判断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请补充实验继续探究______(简要叙述实验步骤)。
25.“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在潜艇中人呼出的气体可利用过氧化钠(Na2O2)完成气体转换: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为了证明Na2O2固体可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做供氧剂,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铁架台等已略去)
(1)写出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A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_____。
(3)氧气可采用E装置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这是利用氧气的______、______等性质。
(4)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D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实验结束后,取C装置中的固体溶于水,无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中一定没有______。
A.Na2O2
B.NaOH
C.Na2CO3
(6)我国某新型核潜艇荷载150人,如果每人每分钟消耗的氧气为0.001kg,假如所需要的氧气全部由Na2O2与CO2反应来提供,则该潜艇一天所需要的Na2O2的质量是______。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A
6.【答案】B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A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B
13.【答案】D
14.【答案】A
15.【答案】N2 Fe NaHCO3
16.【答案】40 不饱和 10
17.【答案】镁或Mg
18.【答案】H2O 22:3
19.【答案】氢氧化钠溶液 HCl+NaOH=NaCl+H2O OH-、Cl-
20.【答案】CaCl2 分解反应 CaO+H2O=Ca(OH)2
21.【答案】玻璃棒;
除去Ca2+和Ba2+;
Na2CO3+2HCl=2NaCl+H2O+CO2↑
22.【答案】增大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加压时分子间间隔变小;
调小
23.【答案】负;氢元素和氧元素(H、O);
①②③
24.【答案】Fe+2HCl=FeCl2+H2↑[或Cu+2AgNO3=2Ag+Cu(NO3)2];
将铜丝插入稀盐酸中(答案不唯一)
25.【答案】CaCO3+2HCl=2CaCl2+CO2↑+H2O;
防止生成的气体通过长颈漏斗逸散到空气中;
不易溶于水;能助燃;
除去HCl;2NaOH+CO2=Na2CO3+H2O;
A;
1053kg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