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三校联考高二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B-11 C-12 N-14 O-16 P-31 S-32 Zn-65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每小题2分,第11-16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2025年春节电影《哪吒2》爆火出圈,离不开电影中炫酷的特效效果。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敖丙使水结成冰,水分子之间的间隙减小三味真火是等离子体,其中只含有阴离子和阳离子风火轮耐高温、耐磨损、不导热,其主体材料可能为共价晶体结界兽形象源自于三星堆青铜大面具,其表面的铜绿主要是氯化铜工业上,制备乙醇的原理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乙烯的电子式:基态碳原子的轨道表示式:O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水分子的空间结构模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属于芳香烃,分子式为C10H10系统名称是:2-甲基-3丁炔和互为同系物和为同一种物质生活中的化学无处不在,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化学描述错误的是烟花秀利用了原子核外电子跃迁释放能量的原理水晶和干冰熔化时,晶体中的共价键都会断裂壁虎在天花板上爬行自如是因为壁虎的脚与墙体之间有氢键作用汽油不易溶解于水是因为水分子的极性和汽油分子的极性不同下列微粒的VSEPR模型与其空间结构一致的是BF3 B. NF3 C. SO32- D. H3O+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下列各步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 B C D步骤① 步骤② 步骤③ 步骤④对伞花烃()常用作染料、医药、香料的中间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对伞花烃密度比水小对伞花烃分子中最多有9个碳原子共平面对伞花烃苯环的二氯代物有5种对伞花烃可发生氧化、加成和取代反应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标准状况下,2.24LCHCI3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2.8g由乙烯和丙烯组成的混合物中,所含的原子总数为0.6NA1mol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数为4NA0.1mol氢氧根(OH-)和羟基(—OH)含有的电子数均为NA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浓氨水至过量,先产生蓝色沉淀后溶解,得到透明的深蓝色溶液:再加入乙醇,并用玻璃棒摩擦试管内壁,析出深蓝色的品体,其组成为[Cu(NH3)4]SO4·H2O: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mol[Cu(NH3)4]2+中含有的σ键数为12NA实验中用玻璃棒摩擦试管壁是为了引入晶核将乙醇换成丙醇也能析出深蓝色晶体[Cu(NH3)4]2+中H-N-H的键角比NH3中要大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图甲证明乙炔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图乙用于实验室制硝基苯C.图丙除去SO2中的C2H4 D.图丁制备溴苯并验证有HBr产生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剥离出的单层结构,氧化石墨烯是一种淡柠檬黄色、不稳定的新型化合物、其单层局部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电负性:O>C>H石墨属于混合型晶体,层间存在范德华力氧化石墨烯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中有sp3杂化氧化石墨烯的导电性优于石墨烯陈述Ⅰ和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A 电负性:F>Cl 酸性:CF3COOH<CCl3COOHB 离子半径:r(Mg2+)<r(Ca2+) 熔点:MgO>CaOC 分子极性:CO>N2 沸点:CO<N2D 分子间作用力:H2O>H2S 稳定性:H2O>H2S在光照下,螺吡喃发生开、闭环转换而变色,过程如图。下列关于开、闭环螺吡哺说法正确的是A.闭环螺吡喃中含有2种官能团 B.闭环螺吡喃的分子式为C19H19NOC.均有手性碳原子 D.闭环螺吡喃亲水性更好磷化硼是一种超硬耐磨涂层材料,其结构与金刚石类似,磷化硼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已知:①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的分数坐标;②设该晶胞的参数为d n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磷化硼晶胞中B原子的配位数为4c原子的分数坐标为(,,)该晶胞中P与B原子的最近距离为d nm磷化硼晶胞沿z轴方向上的投影图为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Y、Z、W、R组成的一种离子液体,其结构如图。Z的简单氢化物易液化,可用作制冷剂;W是本周期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Z、R为同一主族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基态R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15种该化合物中包含了σ键、π键、配位键和离子键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大于Z的元素只有2种杂化轨道类型为sp2和sp3的Y原子数目之比为3:4Fe3+的配合物呈现不同的颜色。如[Fe(H2O)6]3+为浅紫色,[Fe(SCN)6]3-为红色,[FeF6]3-为无色。某同学为探究Fe3+配合物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Fe3+的价层电子轨道处于半满状态,较稳定SCN-中存在π键,和Fe3+配位的是C原子与Fe3+形成配位键的稳定性强弱:SCN-<F-向溶液Ⅰ中加入适量硝酸有利于观察到[Fe(H2O)6]3+的紫色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6分。Ⅰ.氮元素能与金属或者非金属元素形成种类繁多、应用广泛的化合物。(1)基态N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2)与碳氢化合物类似,N、H两元素之间也可以形成氮烷、氮烯。①最简单的氮烯分子式是__________,N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②N2H4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是常用的火箭推进剂,它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判断N2H4是否溶于水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N与C可以形成一种超硬的新材料,其晶体部分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____________。A.该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B.该晶体的硬度比金刚石还大C.该晶体的化学式是C4N3 D.该晶体熔化时共价键被破坏Ⅱ.丁二酮肟可用于检验和定量分析浴液中的Ni2+,其涉及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4)下列有关上述物质的结构特点,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A.第一电离能:CB.基态氮原子能量最高的电子占据的原子轨道的形状是球形C.物质c分子中N原子和O原子均存在孤电子对D.物质d分子的中心原子配位数和所连配体数相同(5)1mol丁二酮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乙酰苯胺是一种具有解热镇病作用的白色晶体。某化学实验小组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提纯乙酰苯胺。制备乙酰苯胺的原理:已知:有机物相关数据如表所示。Ⅰ.制备并提纯苯胺还原硝基苯所得苯胺粗产品的提纯过程如下:已知:苯胺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盐(1)操作1与操作2需要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2)无水硫酸钠固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Ⅱ.制备乙酰苯胺向圆底烧瓶中加入9.3g苯胺、足量冰醋酸及少量锌粉,组装好仪器,保持圆底烧瓶中反应温度在100-110℃之间,一段时间后,趁热将圆底烧瓶中的混合物倒入冰水中,抽滤、洗涤、烘干,得到乙酰苯胺粗产品。制备装置如图所示。(3)a处应选择仪器__________。(4)结合反应原理,从化学平衡角度分析,使用蒸馏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5)加入少量锌粉的作用是__________。Ⅲ.乙酰苯胺粗产品提纯向乙酰苯胺粗产品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加热,搅拌,使粗产品完全溶解。加入少量活性炭吸附色素等杂质,在搅拌下微沸6min,趁热过滤。待所得滤液完全冷却后滤出晶体,经冷水洗涤、干燥、称重,得到产品9.5g。(6)冷水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该实验中乙酰苯胺的产率为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7)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是一项重要课题。制备基于MOFs(金属有机框架)薄膜材料为C2H2/C2H4混合气体分离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的技术。该材料孔径大小和形状恰好将C2H2“固定”,能高效选择性吸附C2H2,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原理与该材料“固定”C2H2最接近的是________(填标号)。A.利用CCl4萃取碘水B.利用“杯酚”分离C60和C70C.利用蒸馏分离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D.利用重结晶提纯乙酰苯胺粗产品聚对氯苯乙烯(F)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F的实验室制取流程如下:已知:Ⅰ. D的分子式为C8H8Cl2,且分子中含甲基。Ⅱ.回答下列问题:(1)B的名称为____________;E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2)写出反应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①~⑤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反应序号)。(4)1mol有机物F与足量的H2反应最多能消耗_______mol H2。芳香族化合物M是D的同分异构体,且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则除D外,M的结构有_______种(不含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图只有两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硫化锌(ZnS)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难溶于水,可由炼锌的废渣锌灰(含ZnO及少量Fe、Cu、Pb等金属的氧化物)制取,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模拟制备ZnS的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Cu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Cu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______区。(2)“浸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填化学式)。(3)写出“除铁”时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除铁”时若加入的KMnO4不足,则除铁后的溶液中会含有Fe元素。请设计实验方案加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ZnS是一种优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充电过程中,负极材料晶胞的组成变化如图所示。①图示的LixZnyS晶胞中x:y =______。②ZnS晶体的密度为______g·cm-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